大宋宣和元年,冬至。
淮西之战于落下帷幕,王庆麾下军师刘敏、大将酆泰携庐州城五万余将士开城献降,贼首王庆在献城前率领些许残兵逃脱,不知所踪。
战事结束,而战争的结果也因为祝彪的奏捷文书传遍天下,对于这个结果,南边的方腊既是震惊又不得不提高警惕,而北边的大宋朝廷纵一时间也议论汹汹。
朝堂上的关注点自然在怎么论定祝彪的功劳,以及怎么和这个新崛起的、甚至已经表露出来不听从大宋朝廷命令之苗头的年轻将领相处。
而朝堂外百姓万民的关注点,自然更在那些因为口口相传而越来越神的诸多传言上。
什么泰山君乃是三头六臂的武曲星下凡,什么其麾下的将士都是天兵天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当然百姓议论纷纷,不代表着大宋的皇帝赵佶,也会因为自己的麾下出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将领而感到兴奋。
相反,赵佶很头疼。
如果说有什么比生气更为难受,那么恐怕就是已经气到没有脾气,连怒火都发不出来。
面对从庐州发回来的战报,赵佶就只有深深的无奈。
可以说赵佶平衡朝堂,精明算计了一辈子,没有想到到头来遇到个祝彪,对于祝彪,赵佶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他甚至没有办法叱责祝彪,还得考虑一下祝彪的功绩。
以祝彪现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是京西节度使,如果继续向上的话,总不能叫童贯让位于他。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赵佶,但是如果赵佶没有办法给朝野群臣与大宋百姓一个合适的答案,那么赵佶的身后名恐怕也不怎么样。
人活了大半辈子,对于好大喜功,一生追求移速最高境界的道君皇帝。遗臭万年可不是什么好事。
想到这里,赵佶的眼睛微微抬起,看向站在大殿上的蔡京、童贯、高俅、宿元景等人:“情况你们也都了解了,都说说吧,这战功应该如何评定?”
场间几人听言,皆是陷入短暂的沉默,祝彪与官家之间的关系他们可是心知肚明,现在不过也就只剩下最后一层薄纸一般的所谓的君臣关系。
谁都知道在祝彪的心中恐怕早就没有了赵佶这个陛下,而在赵佶的心中,祝彪恐怕也早就被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
所以这一趟浑水,无论站在哪一方,大家背地里或多或少的都牵扯了进去,但是在明面上还是想要尽最大可能的撇清关系。
作为场间最没有私心的人,宿元景当下里上前一步,硬着头皮说道:“启禀官家,祝将军收复京西、淮西,剿灭王庆的伪楚势力,可以说是一场为朝廷正名张目的大胜;因此老臣以为,对于祝将军之奖赏只能丰厚不能轻薄,并且应该尽快落实,以彰显朝廷清明、官家圣德。”
说到这里,宿元景心中也有些无奈;之前的河东之战,祝彪对于功劳并未过多追求。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祝彪一点儿都不谦虚,直接将自己列在了功劳簿的第一位,而在祝彪的名字下面,杜壆、卢俊义、孙安、卞祥、林冲、縻貹等其麾下将领排的整整齐齐,一个不差。
看着这一份功劳簿,赵佶觉得自己在看着一份合约,而不是一份臣子递给皇帝的功劳簿,一份索要地位的合约!
轻轻敲了敲桌子,赵佶看向老神自在的蔡京,沉声道:“其余的功劳和战功按照功劳簿制定,这个交给宿爱卿,但是祝彪的功劳必须要好好商量商量,不知道蔡相是什么意见?”
早就已经料到赵佶的关注点在哪里,见其点名自己,也不再装沉默,当即说道:“启禀官家,诚如宿太尉方才所言,祝将军此番收复京西、淮西之地,却有大功,加之此前平定河东,覆灭十万契丹铁骑的战功,能在此年纪达到如此成就的,不过当年冠军侯罢了,这却也是官家圣明的表现,历朝历代,唯有圣君当朝方有如此旷世良才;但是······”
冠军侯都出来了,分明是想要给祝彪封侯的意思,这不是赵佶想要接受、或者不经过妥协就接受的结果,因此他本来想要开口打断后,但是听到了蔡京后续的恭维与转折,又硬生生的把话憋了回去。
蔡京将赵佶神色间的变化尽收眼底,继而道:“但庐州之战虽胜,却叫贼首王庆走脱,此为过也,因此当削其功勋;至于如何封赏,皆在官家,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想必那祝将军应能领会。”
见说此言,赵佶眉头一挑,恨恨的看了眼蔡京,这个老狐狸,一番话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说到最后没半点建设性的东西。
不过这蔡京终究没像上次一般,摆明了支持那祝彪,倒叫赵佶心中好受了许多。
童贯、高俅等人看向蔡京,眼神中都带着果真如此的神色,蔡京这个老狐狸还真是把官家的心思都拿捏得到位了。
赵佶微微颔首,复又看向童贯,开口道:“童爱卿乃是知兵之人,却以为此番该如何封赏?”
童贯轻咳一声,站出身形,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讲出,道:“回官家,那祝彪既然是能征善战之将,便当发挥其实在的用处,老臣以为此番先拔擢其虚衔,等江南战事平定后,一道论功,便封其为大名府留守,坐镇河东、河北、山东之地,一来此处本就是其起家之所,朝廷本难掌控;二来江南平定后,出兵燕云的计划便该提上日程,届时叫其领兵北上,以契丹人作为消耗,剪除其羽翼,官家方能彻底掌握此人。”
童贯话音落下,赵佶神色一振,嘴角缓缓的露出一丝笑容来。
而在童贯身后,蔡京却是心头冷笑,若事事都如这般顺畅,也不会有今日这般局面。
因为有着蔡九存在,蔡京对于祝彪麾下的势力与其想法,有着一个清晰的认识,或许对方如今正等着朝廷刁难。
赵佶本欲开口拍板,却看着一旁欲言又止的高俅,眉头一皱,开口道:“高爱卿可是觉得方才童爱卿所言有不妥之处?”
听得赵佶点自己名,高俅也不拖沓,拱手应道:“童枢密所讲乃老成谋国之言,奴才不敢置喙,但其中有一点,乃是此般谋划,皆是建立在那祝彪没有反意的情况下;若那祝彪心有不臣,甚至于江南战事后直接割据一方,取方腊而代之,到时有大江阻隔,其又尽收王庆、方腊之兵,又该如何?”
高俅此言落罢,蔡京却是意外的看了其一眼,而赵佶与童贯、宿元景却是神色肃穆。
不得不说,高俅虽是市井出身,在朝堂上无半点建树,方才说的一番话,却是就赵佶忍不住高看了一番。
“既然高爱卿考虑到了这点,可有何应对之策?”
听得赵佶再次发问,高俅心中一沉,硬着头皮道:“奴才以为,可尚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