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265、孝宗要背锅

明末好国舅 265、孝宗要背锅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京营兵,虽然自土木堡之变后,已经不复成祖皇帝当时的三、四十万的数量规模,但随着名臣于谦的一场京师保卫战,京营兵至今一直保留着当时保卫北京的十余万人的规模。

换而言之,这十余万人,除了后来扩充进京营的兵马,基本都是以当时参加京师保卫战的天下勤王兵马为主的军队后裔。

只是,时光流逝,这些京营兵马,因为久无战事,再加上自弘治帝开始,上到皇帝,下至大臣,都对于京营兵马训练的漠视,开启了大规模京营占役的开始,所以不能指望这些京营兵,还能有他们祖辈的实力?

说来,京营兵的战力,虽然如今多是因为京师承平日久,草原异族已经多少年没有摸到北京城下,导致京营兵训练荒废,又被勋臣贵戚们奴役,变相成了他们的私仆,才会变成这样的,但归根到底,京营兵能有今天,也是朱元璋设立的制度问题,以及后面大明皇帝自己对于京营不作为,听之任之的锅,这才能让如今的京营,成为勋臣贵戚们的“私仆。”

毕竟,开国始,当时大明国都在应天时,便有功勋大臣可以有特权在京营中,有一定人数的家将家兵奴役,这就给了勋臣们奴役京营的借口,即使后来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也是一样。

当然,虽然这些时候,勋臣贵戚们使用京营私役,给他们做建造房屋、耕种田地这些活计,但毕竟因为他们能占用的役兵人数有限制,所以京营的训练,还没有大规模荒废。

可是,到了人品政治上确实可以被称为一代明君的明孝宗时,这位弘治帝治理天下是好手,可是对待兵事,却是一等一的差,完全可以说是弊政。

弘治帝在兵事弊政当中,最出名的便是边备荒废,然而有一项,后世却很少提及,那就是自他开始,才有了大规模的“京营占役”,导致了京营兵彻底腐朽。

京营里面,包括三大营、十二团营等,是大明拱卫京师的重要的军事力量,但是却经常用这些军队来进行一些工程建设,包括修造宫殿、城垣、陵墓等,把士兵变成劳力,影响操练,而京营占役越严重,官军战斗力就下降得越厉害。

其实在成化年间,京营占役已经被大明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是一项弊政。

到了弘治帝即位之初,便在即位诏书上把它列为先朝弊政之一革除,下令山陵修建完毕后,京营官军不许再做其它工役。

但是没过多久,重内政厌兵事的弘治帝,不仅让京营重新投入繁重的工役,加上他迷上了佛道斋醮,大起寺庙,又宠幸外戚,至使京营占役越发严重,除了必要的皇家及公共工程,连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寺庙及皇亲国戚家的一些工程也让京营官军来完成。

成化年间京营占役,还主要是为了修造公共工程,可弘治帝变本加厉,更多是为了一己之私,有史记载的占役记录,几乎超过了他前面的所有大明皇帝。

比如弘治六年,孝宗拔三大营官军,用来修造他老丈人张峦以及仙游公主的坟墓,另外还修理了玄武门、金水河及浣衣局等地,三大营官军派去的人不够了,又从团营拨。

当时,兵部尚书马文升请求停止,还军操练以养锐气,弘治帝却仍令官军尽快完成以上工程。

弘治十年三月,又修仓库及万春宫,命令京营一万多士兵前去修造。同年十月,又派京营官军八千人给他丈母娘金夫人修造房子,五千人修神乐观,三千人修城楼,三千人给重庆大长公主造坟,还派了一万多人去采柴薪。

此后,又在张皇后的老家兴济,为张家兴建崇真宫。

弘治十四年,又命官军修理内外城、内府诸门,社稷坛、午门以及九门城濠。

当然,除了这些,其它还有修建清宁宫,毓秀亭什么就不用说了。

而且,除此之外,弘治帝甚至利用军士为他养豹。

说来,武宗皇帝也是替他爹背锅,后世一直说嬉闹无度的正德用军士养豹,可是,又有谁知道,这可不是正德的专利,而是他爹弘治帝提倡这么干。

不同的是,正德的豹房勇士养豹,除了养豹,但还是要在内教场操练,可弘治就真的只是用兵卒当饲养员养豹而已。

而由于弘治年间土木繁兴,工程密集,全由官军来负担,京营官军几乎没有正常进行过操练,好好的军队成了工程队。其繁重的劳力更让士兵们不堪忍受,纷纷逃役。

弘治十三年,监察御史刘芳上奏说,“京师根本之地而军士逃亡者过半”,“其锦衣腾骧等卫军士不下十余万人,又不系操练之数,近年虽立团营,而役占卖放者多。”

而这一年,逃亡军士居然过半,而十余万人不系操练,团营役占者多,简直触目惊心。

故而,言官请求罢京营役占的奏疏就没有停止过,兵部尚书刘大夏,英国公张懋,南京吏部尚书倪岳等人也多次请求禁止官军占役,恢复操练,以养军队锐气。

然而弘治却只是敷衍了事,从来没有真正改善,严重的占役现象一直持续到弘治朝结束,其导致的结果是“军士逃亡日多”。

之后便是坑了他儿子正德,花费各种心思恢复京营边军战力,结果死了也不落好。

这一切,都落在大明干实事的人眼里,比如弘治十七年十月,监察御史刘淮就上奏,“殚忠”“效义”二营军舍有一万五千多间,用来供官军调遣操练时居住,但是近二十年从来都没有用过,请求皇帝选壮勇送团营操练。

二十年来军舍空空,士兵全都在做工,这是自太祖皇帝用兵卒做工都没遇见的事情,而也因此,京营名存实亡。

至于京营官军的战力,那就不用说了,在成化年间,只做部分占工的京营,尚且可以平定荆襄和大藤峡之乱,可到了正德初年,刘六刘七起义,京营官军却完全不能抵抗,这其中的原因自不比多说。

可以这么说,京营荒废,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弘治帝的锅,没他大力提倡京营做工,也就不会助长了五军都督府的勋臣贵戚们远远超出其权利的侵占兵役人数。

期间,也只有在高度注重兵卒战力的正德帝手里,几乎没人敢动侵占兵役的主意。

可是,正德一死,后面历代皇帝,也跟着修宫殿,这京营的陋习,也就跟着彻底爆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