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155、熊蛮子真他奶奶个熊的不是人

明末好国舅 155、熊蛮子真他奶奶个熊的不是人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顺天府,通州,北运河段,漕运繁盛,是北方屈指可数的内河船运。

漕运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候。

《汉书》有言,“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於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而致一石……欲肆威海外,乃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辟地进境,戍於北河,蜚刍挽粟以随其后。”

这说的是秦朝,通过北运河,给北方边地将士,运输军需物资。

到了后汉初期,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淮陵侯王霸,“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皆施行”。

而汉末曹操掘泉州渠北征乌桓,大破塌顿于柳城时,也是“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虐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

虽然那时候,北方漕运没有大规模的挖掘运河,但北运河段的诸多自然河流,早就被聪明的古人所用了。

到了辽国时,辽人窃据燕云十六州,将当时成为燕京的京师改为南京,北运河的漕运对于辽的南京便十分重要了。

故而,辽国的奇女子萧太后,下令开挖运粮河,自辽东辽阳输送大量粮秣以供应南京,漕粮从营口入渤海,到天津沿潞河一线向南京转运,在张家湾渡头,转萧太后河入辽国京师,也是因此,北运河段的张家湾渡口就开始成为北方漕运枢纽,历经伪元,时至今日,更是越发重要了。

作为漕运北端枢纽,繁华的通州张家湾渡口,依旧是“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

即使漕运南方,因为山东、河南的灾情,沿岸漕军不断搜集船只,用于运救灾粮食,但这却依旧是丝毫不影响张家湾渡口的繁盛。

毕竟,漕军那帮漕运水卒,搜集船只,也只敢找普通百姓和一些没背景的富户,强行借船。

其他那些有背景的富绅官老爷,除非人家自愿带船赈灾,否则借漕军那些兵将胆子,上门借船被拒绝后,都不敢再提一个借字。

故而,南方到山东地界,就算漕军急着借船只运粮,但依旧有大量的船只,在运河上运载着其他货物,南北的商业运输,丝毫不受那些运河上粮船的影响。

渡口上,张家湾巡检司的人,不断巡视着,寻找着混迹在人流之中的不轨之徒。

随着山东灾情的发生,不少灾民已经躲避了朝廷的层层拦截,进入了顺天府地界了。

只是,这些北逃京师,希望在京师活下去的灾民,显然是想错了,京师虽然是大明都城,但此时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来救济他们。

毕竟,京师的粮食,也多赖南方供给,而山东、河南等地的灾情一开,京师能先忍着让江南漕粮先运去山东,不和江南要漕粮就不错了,还想要京师匀出粮食给灾民,明显十分困难。

而想在京师等朝廷救济的灾民,如今等不到救济,自然生活穷困,无衣无食了。

他们有的人能够在京师找到事做,勉强维持;有的人还能继续回到山东家乡,等待江南的赈灾粮……

可大多数人,却是回也回不去,也在京师找不到事情做,不想被饿死的话,最后只能去偷去抢,以此求一条活路。

所以,这些日子,自皇帝大婚后,顺天府上下可是忙坏了,所有的差役齐出,去抓捕那些违法乱纪之人,直接抓得把牢房都填满了,不够用了。

而张璟的熟人顺天府知府胡维霖更是没得一刻功夫闲下,基本什么事都没做,就是整天在公堂上,去审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偷抢案子。

渡口上那些巡检司的人,此时要查的,也就是那些在渡口这人流密集处,伺机偷窃的毛贼。

当然,各地都有自己的黑恶势力,他们和官府中人勾结,在这码头上行恶事也不怕。

故而,巡检司的人,抓也只抓那些不被他们保护的外地毛贼,至于其他的本地毛贼,自然不在此列。

终究,巡检司的人就是怕那些灾民个个有模学样的偷窃,把顺天府的治安搞乱,防止闹出民变,至于本地这些受保护的毛贼,他们作恶,都有官府给的尺度,两者之间都有默契,只要事情出得不大,那都好说。

官贼勾结,无论哪朝哪代,基本都一样,这一点到了后世也是如此,地方官府要钱,还有人为他们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而那些黑恶贼子,也要混饭吃,两者苟合,自有道理。

一艘大船缓缓驶进张家湾,立刻引来渡口上,不少操着各种方言的脚夫,争相去渡口口岸等着。

这些脚夫,多数都穿着有些破烂的短褐,明显穷困无比,他们都是靠着卖苦力气,在这张家湾渡口,为南来北往的船商搬运货物为生的人。

当然,若是常年在渡口走动的人,一定会发现,这些脚夫里,多了很多陌生面孔,他们不是别人,都是那些在京师等不到赈济粮食,只能自己找路子谋生的人。

此时,渡口上的脚夫们,见到有大船来,自然高兴,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又有活计可做了。

不过,有的脚夫兴冲冲的去岸口等着,有的脚夫却没去。

没去的脚夫自然不是傻,不想赚钱,而是他们心里清楚赚不到钱。

他们都是做了几年的有经验的脚夫,自然比那些没经验才入行的人清楚,别看那是艘大船,但是吃水浅,一看就知道没多少货物。

说不得船上的人就能把货物搬走,哪还需要他们?

远处,船头上,望着近在咫尺的通州张家湾渡口,一个穿着锦衣卫百户衣服的高大英俊的儒雅青年,脸上一路北往的疲惫脸色消散,转而化为喜悦激动。

“奶奶个熊的,终于到了,那熊蛮子真他奶奶个熊的不是人,叫老子受这么多罪!”

大概是在船上受了熊廷弼不少气,这儒雅青年爆了不少粗口,一点儿和他身上的气质不相符。

不过,骂完之后,心里气舒服了,这青年眼神越过渡口,看向了京师方向,眼神锐利。

心里面,他暗道:这一次,我许显纯一定要上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