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154、身份没跑了

明末好国舅 154、身份没跑了

作者:泉释一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6:12:22 来源:笔趣阁

张璟心中的魏忠贤,大名鼎鼎的九千岁,一直不是李进忠这样的。

原本在张璟心里,应该是那种不怒自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客巴巴一样,除了皇帝朱由校,对其他人都不会卑躬屈膝半点儿的人。

虽然张璟知道,魏忠贤现在还没到发迹时候,所以外在气势上,还没到那种地步,但是毕竟魏忠贤在青史上名声太大。

再加上九千岁虽然有不少给点,但是螨清和东林党过分抹黑,自然就让张璟不能把李进忠这种憨厚老实的面相,与鼎鼎大名的九千岁魏忠贤做对比了,因为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现在想想,张璟明白他犯了个先入为主的常识错误,直接因为很早就见过李进忠,再加上不知道李进忠这个名字,是不是他进宫后,投靠某个姓李的有职事的大太监,从而改的名字。

几番原因,这才造成了今天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结果。

只能说,非历史专业户,仅仅是熟悉历史的张璟,被这历史却给他这个穿越者开了个小玩笑吧!

明白这些,张璟冷静下来,这才感觉适才李进忠听到自己在问朱由校为皇长孙时,身边有没有姓魏的公公时,李进忠的样子,确实与往常有些不一样。

看来,这个“九千岁”,身份已经没跑了!

那按这样来说,既然明白面前的李进忠,和未来的九千岁魏忠贤,可能是同一个人的话,对于李进忠所求的让赵进教给自己当管家,以现在的情势来看,张璟自然是千肯万肯,求之不得的。

开玩笑,现在让九千岁欠了人情,日后以九千岁那种重情重义的脾气,这人情还给他,岂不是要发了?

当下,明白这点,张璟笑道:“这样吧,李公公话说到这个地步了,我也不能再推辞了,要不先让赵进教来我府里管一段时间如何?要是可以,那我府上的事情,以后就交给他管理吧!”

“额……这……这就同意了?”李进忠听后,十分诧异道。

“当然!”张璟点头道,也不在和李进忠多说什么了。

张璟这话,完全出乎李进忠的预料,本来他看张璟的意思,似乎对赵进教还十分排斥,而且他又害怕张璟忌惮掌管东厂的卢受,所以迟疑不决定,没想到这时候他突然同意了,实在让他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既然张璟都这么说了,李进忠自然是高兴不已。

“那咱家在此,就多谢国舅爷了!”李进忠感谢道。

“李公公哪里的话,这样对张璟,可就真是太客气了。”张璟客套了一句,而后又问道:“不知道赵进教现下在哪里?”

“就在我京师的外宅里,替我看着外宅,国舅爷应该见过,就是上次咱们从赌坊拿了银子后,去我那处宅子时,替我们开门的人。”李进忠解释道。

听了这话,张璟也记起来了,那次送银子给李进忠,去他外宅时,确实是见到一个老太监模样的人,应该就是那赵进教了。

“好吧!那就请李公公代为转告一声吧,让他直接去我府上见我就行。”张璟点头道。

“好!”李进忠愉快应道。

心里面,李进忠也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自己结拜兄弟的事情解决了。

其实,在此之前,李进忠也是找过不少人,想给赵进教谋个出路,反正有卢受在,宫里宫外,太监能做的事情,都做不了了,李进忠只能看看有没有皇亲国戚敢收赵进教了。

毕竟,其他人要么对他们阉人有歧视,不待见他们,要么就是害怕收了赵进教,得罪卢受,所以只能选择皇亲国戚。

终究,虽然皇亲国戚也害怕卢受的东厂,但卢受同样也忌惮那些和皇帝亲近的皇亲国戚了,特别是像张璟这样的皇亲国戚,背后除了卢受害怕的皇帝,还有卢受十分忌惮的皇后,

所以,现在张璟要收赵进教,李进忠最欣喜,就是因为张璟背后,可是大明的皇后殿下。

想想看,若是赵进教给张璟办事办得好,日后说不得张璟有了其他管家的人选去求皇后殿下开恩。

只要皇后开口,重新把赵进教招入宫里,卢受就算权势再大,那也不敢针对皇后只能忍受,最多也就是指使宫里的人故意针对赵进教,让赵进教在宫里备受冷遇而已。

可是,赵进教能入宫,那也比入不了宫强,想想看京城里,那些自己切了子孙根,却没有门路入宫,只能混迹京师的自宫白们,过得是什么苦日子,就明白入宫对于一个切了子孙根净身的人,有多么重要了!

二人把赵进教的事情决定了,之便又回到他们手下的地方去了。

周围的人,见到张璟和李进忠突然私下里窃窃私语,都在猜测他们在商量什么事情。

张璟之后,又去和李永贞打了招呼,想到这位历史上也是九千岁的左膀右臂,现在又早早聚集在李进忠身边,张璟不由对李进忠的真实身份,更加确定了。

这时候,张璟又想起李进忠带李永贞出宫,让李永贞念中旨的事情,一下子他也明白为何如此了。

毕竟,后世螨清可是一直黑九千岁不识字的,处理政事,看奏疏这些都需要李永贞他们给他念了。

当然,张璟知道这都是螨清过分抹黑,九千岁在没发迹前,大概是识字不多,但被朱由校推到朝堂上后,简单的一些奏疏,应该是能看得懂的,只有那些理解复杂的,应该会让李永贞这些内廷大才帮他理解。

原因也很简单,明制,太监要进司礼监,必进宫廷内书房,也就是宫里专门安排人,教授太监识字的地方,在内书房毕业,才能进司礼监。

而九千岁能进内书房学习,就算是走关系后门毕的业,但最起码,被专门强化学习的九千岁,肯定能读得懂一般的奏疏的,否则,真要让文盲掌司礼监,大明恐怕早就乱套了。

明白这些,张璟也就明白为什么李进忠要带李永贞了,很显然,现在还没从内书房毕业的李进忠,识字肯定不多的,所以就算圣旨再简单,他没把握都不会自己去宣读的,否则,读错的话,那脸不丢大了?

之后,张璟和其他认识的人一一告辞,这才带人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