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武器回大唐 > 第六百九十三章 杨泽新入仕(求订阅!)

看到朝堂上叽叽喳喳,唐仪志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然后先是看着杨丰说道:“杨丞相不必妄自菲薄,诚如刚才好多大人们所说,杨丞相可不显老,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辞官呢?大唐还很需要你啊!”

唐仪志的话已经为此事定下了基调,众人相信,不到万不得已,杨丰还会在这个位置上待很久!

杨丰闻言,不再多说,只是又对唐仪志拜了拜,然后往后退下。

这个时候,唐仪志才看向白渐甫。

“至于白太傅嘛,当初为大唐呕心沥血,若是现在突然退下,朕当真有些于心不忍啊!”

唐仪志说着还流露出一丝难过的表情。

可是,白渐甫像是打定了主意一般,马上回道:“多谢陛下厚爱,不过老臣所言句句属实!

陛下也知道,老臣身在其位多年,对这太傅一职同样感情深厚,若不是老臣年纪太大、觉得自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的话,无论说什么也不会主动辞官的!”

白渐甫说完,唐仪志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陷入了沉思。

这个时候,下面又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白太傅为官已逾四十多载,为了大唐真是鞠躬尽瘁啊!”

“是呀,白太傅四十年如一日,是大唐之幸啊!”

“若是白太傅不再担任太傅一职,还真是让人感觉惋惜只是,若白太傅辞官的话,这太傅一职该让谁来做呢?”

朝堂中的人在那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放眼看去,说话的人全都是些文官,而且还是些小喽。

真正的那些大咖们并没有一个动嘴,而且武将阵营的人以莫国公为首,更是不动分毫。

原来大唐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关于朝堂上的人事任命,一般涉及到文官阵营的人,武将阵营的人是不会插手的,同样,若是涉及到武将阵营的事情,文官阵营同样不会插手。

正所谓,江水不犯河水。

“陛下,臣有话要说!”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洪亮的嗓音传了过来,说话的正是当朝大学士贾政敬。

在得到唐仪志的准许之后,贾政敬洋洋洒洒的说了起来:“陛下,对于刚才白太傅所说卸去太傅一职的做法,微臣听了,心里同样难受至极,毕竟就算微臣入宫为官二十余载,那也是白太傅看着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像微臣一样的人有许多,我们都对白太傅抱有极大的不舍和眷顾!”

贾政敬说的动情且真挚,不过一旁的莫国公听了却撇了撇嘴:你当我们都傻吗?

若是白渐甫真有贾政敬说的那么好,为何刚才白渐甫说要辞官的时候,不见一个人出面劝阻,反而都去安慰杨丰了呢?

从这就看的出来,这些人也就嘴上说说而已,真正对白渐甫有感情不过都是无稽之谈!

贾政敬吸了口气,继续道:“可纵使微臣舍不得白太傅,但有时候又不得不向岁月低头!白太傅确实年纪大了,让白太傅继续为官,恐怕也会让白太傅感觉劳累!

所以微臣觉得,白太傅此番要求并无不妥之处,而且白太傅退了之后,倒是可以享受更惬意轻松的生活,白太傅肯定会更满意的!”

贾政敬说完,众位文官也沉默了。

他们想了想贾政敬刚才说的,好像还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真对白渐甫好的话,倒不如直接成全了他,让他退隐得了!

唐仪志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和一阵天人交接之后,才看着白渐甫道:“白太傅,你真的决定了?”

白太傅对唐仪志点了点头,然后躬身道:“是啊,陛下!臣已经决定好了!”

唐仪志又说道:“虽然朕对白太傅也十分舍不得,但诚如白太傅所讲,若是让白太傅继续为官的话,对白太傅实在太累了,所以,那就让白太傅歇一歇吧!”

这话,无疑是同意了白渐甫的辞官申请。

等唐仪志的话出来,众人又都开始思索起来,白渐甫退了,他的位置该由谁来接替呢?

不过,作为大臣们,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不能问,而是要等唐仪志来说。

果不其然,唐仪志思索片刻,然后问白渐甫道:“白太傅,既然你辞官了,那太傅一职就空了出来,不知你可否有什么人选推荐?”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臣经常觉得,大唐是年轻人的大唐了,像我等年纪如此大的臣子们再也不适合继续为官,朝堂应该更加年轻化才对,所以臣希望接替臣位置的乃是年轻才俊!”

白渐甫并没有直接指名道姓,而是说了希望是个年轻人来接替他的位置。

众位大臣们听了也陷入了深思,年轻才俊,应该是谁呢?

要知道,能站在这里上早朝的人,没有哪一个是年轻的,起码都过了不惑之年,只有两个例外,那就是莫邪以及唐仪志本人。

这个时候,刚才说话的贾政敬再次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倒是有个人选,不知当讲不得讲。”

“贾爱卿既然有人选,但说无妨!”

唐仪志话音刚落,贾政敬就接过去说了起来:“杨丞相之孙杨泽新,乃是荆州年轻一辈里的翘楚,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实在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且杨泽新出自杨丞相之家,可谓书香门第,传承正好!微臣以为,若是杨泽新能够接替白太傅的职位,却也是极好的!”

“陛下不可啊!”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发言的莫国公坐不住了。

杨泽新这家伙他一直不喜欢,尤其是之前在跟张十二的屡次碰面中,杨泽新碰了一鼻子灰,最后还被先帝给以“永生不得入仕”的惩罚,现在怎么可以让他为官,而且还是做太傅如此高的官职呢?

“陛下,当初先帝可是说了让杨泽新永生不得入仕,现在这个节骨眼让他为官,好像并不合适吧?”

莫国公说出了心中所想,唐仪志并未回话,就听一旁的贾政敬说开了:“莫国公的担心简直多余!

当初先帝为何做出这等处罚?还不是因为当初襄王被杀的事情才迁怒于杨泽新?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们都知道,襄王被杀一事跟杨泽新根本毫无关系,而他受到的处罚简直就是无妄之灾而已!”

贾政敬说完,那些文官阵营里的大臣们就跟商量好的一样,马上附和起他说的话来。

在他们看来,年轻一辈里,确实也只有年近而立的杨泽新可以担当太傅之职。

莫国公想要反驳,但是现在这个局面,贾政敬说的好像并没有什么错,他想了一下,才说道:“陛下,杨丞相已经身居要职,若是杨泽新再为太傅的话,这也太不平衡了!”

莫国公的担心也不是不存在的,毕竟文官里最大的官职也就是太傅和丞相了,而这两个官职都被杨家给拿下的话,实在说不过去!

这个时候,杨丰再次站了出来。

“陛下,臣一直觉得,太傅跟丞相之职,功能有些重叠,朝内设立两个如此相似的官职,有点浪费!所以臣以为,太傅和丞相之职,可取其一,另一个废之即可!”

这话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

杨丰所说之事,朝堂上无人不知,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正面说过!

太傅和丞相负责的事务本就模糊混淆,如杨丰所说,两个人因为管辖的事务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有些事情找杨丰可以,找白渐甫也可以!

但是因为杨丰比白渐甫年轻个几岁,又因为杨丰门下之人遍布朝野,所以虽然两人官职相当,但是所有的文官阵营的人在有事的第一时间,想到的都会是杨丰。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所有人都惋惜杨丰要辞官,但是对白渐甫辞官并没有多少惋惜的原因!

所以好多人看来,丞相和太傅二职只选其一就好了,至于去哪一个,很明显,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废太傅!

只不过由杨丰说出来,白渐甫会高兴吗?

让人惊讶的是,白渐甫并没有一丝惊讶或者气愤,反而是接着杨丰的话继续说了起来:“老臣非常赞同杨丞相所说,这太傅和丞相一职,只留其一便是了!不过老臣更倾向于留下丞相!”

白渐甫说完,众人都对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白渐甫的深明大义令人折服,虽然他已经辞官了,可是这太傅他做了四十个年头,哪能没有感情?

现在由他自己说出了去除太傅的事情,足以看出他的胸襟来!

……………………

看着文官阵营的两个领头人如此谦让和大义,文官阵营里的官员不仅感动,更是对刚才莫国公的指责感觉愤怒!

看看,我们的两位大人是如此的深明大义,你的想法分明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于是,有人不满的说道:“刚才莫国公说的简直是无稽之谈!”

“是呀,提议让杨泽新入仕的也不会杨丞相自己,而是白太傅,这事可怪不到杨丞相身上!”

“可不是嘛,说起来,莫邪将军是莫国公之子,若是按莫国公所提,这岂不是也不合理吗?”

原来,这些人都在说的乃是莫国公刚才提醒唐仪志的,若是杨家一门出一个丞相,再出一个太傅,实在是有点儿戏!

可不曾想,这些人马上就拿莫邪的官职出来说事了。

莫邪也不是吃素的,看到有人说他爹,他当时就不愿意了,直接站出来说道:“你们还文官呢,说话经过脑子吗?我爹是国公,我不过是个二品将军,有可比性吗?

而太傅和丞相一职可都是正一品的官职,能一样吗?”

莫邪这话说的在理,说出来之后,众人确实没找到什么反驳的点。

但就在这个时候,白太傅却没有理会莫家父子的话,而是看着唐仪志说道:“陛下,老臣有个提议!不如让杨泽新跟着老臣一段时间,让老臣帮着他熟悉一下朝堂事务。而杨丞相虽然比老臣要小上几岁,但也不再年轻,待过去个把月之后,让杨泽新担任丞相一职!”

“陛下,臣同意!”

杨丰也说道。

一切都在按唐仪志的设想走着,而且看满朝文武,起码文官阵营这边没话说了,至于武将阵营那边,谁管他们的意见?

又看了一直站在人群中未说一句的木太师,然后问了一句道:“木太师,你对此有何建议?”

木太师不假思索,直接说道:“一切但凭陛下定夺!”

木太师不傻,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自然能看出来,这一切都是这些人设计好的,就算他不同意,杨泽新进入朝堂的事情也不会有所改变!

既然如此,他就没必要再去说什么反对意见了,那样除了招人嫌弃之外,对现在的木家没有一点好处!

“好,既然木太师都没有什么异议的话,那就这么定了!白太傅的官职先不要辞,而从今天开始,杨泽新先跟着白太傅一段时间!

待杨泽新把朝堂诸事都熟悉之后,到时候白太傅跟杨丞相一起卸任,让杨泽新做丞相!”

“陛下英明!”

这个时候,朝堂下的文官阵营们马上拍起马屁来。

唐仪志笑了笑道:“朕还要再夸一下白太傅和杨丞相,二位大臣为了大唐社稷呕心沥血,哪怕自己不再为官,也要为了大唐考虑!”

“白太傅、杨丞相大义啊!”

众人马上又换了方向,开始拍起杨丰和白渐甫的马屁来了。

而一旁的莫邪却撇了撇嘴,然后冷笑一声:这两个老狐狸比谁算计的都多,他们还大义?

呵呵,简直可笑!

白渐甫和杨丰退位看似损失重大,但是却换来了杨家年轻一代杨泽新在朝堂上的稳固,而且不出什么意外,杨家未来几十年是不用再愁了!

更重要的是,太傅没了,只剩丞相,那丞相相当于身兼双职,权力比之前大多了啊!

这么看来,只要杨泽新能够顺利入仕,他的权利比杨丰大,杨家的地位肯定也会水涨船高,这对杨家那是天大的好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