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变化(上)

南国江山 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变化(上)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刘龑最终明智的选择投降,这让吴国得以兵不血刃的夺取岭南最重要的地区。

虽然岭南剩下的地盘上还有不少割据势力存在,不过那些小势力远远无法与刘龑相比;在刘龑都已经选择投降的情况下,剩下来的那些割据小势力根本难成气候。

庞巨昭和刘昌鲁二人最终选择向吴国投降,而邕州的叶广略则选择奋起一战,不过最终的结果豪无意外,邕州军队被吕师周打得大败,叶广略带着少量残部向西逃入大长和国。

倒是广南那边的曲家仗着地势偏远,起兵与吴军对抗,吴国一时间不能将其拿下。

好在这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对于广南这个在原本历史上的五代时期独立出去,并且最终发展成东南一霸,让后世中国都有些头痛的地区,杨渥深知不能让其有丝毫独.立的可能性,必须一开始就强行压服,让其始终留在中国之内才行。

所以在对广南动手之前,杨渥先命吕师周暂时不要行动,等到八月底李承鼎率部赶到钦州之后才发动进攻。

不过由李承鼎和吕师周二人为统帅的四万大军依旧只是个幌子,仅仅是用来吸引曲家的注意力的,杨渥真正的撒手锏却是在此之前就赶到广州的水军。

当曲家的主力都集中在北面,依托后世凉山等地的地形优势抵挡吴军时,八千名久经沙场的水军将士在曲家军队的后方登陆,配合正面大军两面夹击,大败曲家军队,俘虏了包括曲家家主在内的数十名曲家高层人物,俘虏的曲家官兵更是近万人。

接着,吴军长驱直入,一举攻陷占城,彻底将曲家覆灭,将广南再次并入中国。

至此,整个南方基本上完成了统一,杨渥的目光也开始从战争转移到内政,准备在接下来几年内积蓄实力,为将来北伐做准备。

……

时光荏苒,转眼六年多时间过去,如今已经是武义十四年(91年)的四月。

东海碧波之上,一艘长大二十丈,宽两丈,高近三丈的大海船正乘风破浪,飞速行驶着。

船头甲板之上,一位年约三十五岁的英气中年人静静立在那里,极目远眺,仿佛在看着远方的陆地一般。

天空中,时不时有几只海鸟飞过;海水里面,偶尔有鱼群跳出海面。

“从时间上来看,再往前行驶半天应该就能靠岸了。也不知道大王这么急着将我召回来是为了何事。”中年人负手而立,静静想着心事。

一旁,一位身穿短衫的汉子走过来道:“怎么,李将军,还在想上个月的那场大战吗?”

“没有。”中年人转过头道。

“其实你不必将那件事放在心上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便要讲仁义,也不必和那些蛮夷讲。你应该知道的,若是我们战败了的话,咱们最终的下场只怕比他们更惨。”

中年人心中一颤,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原来这人就是吴国近几年来声明最盛的将军李承鼎,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一军都督,在军中拥有极大的声望。

而他身旁的短衫汉子,却是如今的水军大统领司马福,因为常年在船上的缘故,平时都习惯只穿一身短衫。

李承鼎的身份自然不用说,魏国公李神福的长子,年纪轻轻就继承了父亲的国公爵位;同时他还是吴王杨渥的姐夫,而且在统兵能力上有过人之处,所以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做到都督之位。

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后,他的统兵能力有了极大提升,是如今吴**中最负盛名的一位统帅,即便是老将周本的声望都只能勉强压他一筹。

而司马福原本不过是钱鏐麾下投降过来的,按理说像他这种降将是很难在吴**中出人头地的,不过司马福却不同。

他尤其擅长统领水军作战,当年消灭广南曲家的大战中,就是他亲自统领水军在敌军身后登陆,配合正面吴军主力,一举取得胜利。

再之后,司马福在吴军水军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如今与另一位水军统领何敬洙被并称为“水军双杰”。

之所以能得到这么个称号,其实与这些年吴国的国策也有关系。

自从统一南方之后,吴国在国内基本上很少动兵,对梁国一直保持和平,坐观晋、梁争霸;对蜀国虽然时不时发动一场战争,以起到锻炼士卒的作用,不过整体上来说还是相安无事的。

不过在中国之外,也就是海外地区,吴国势力却在迅猛发展。

吴王杨渥对于海外领地拥有极大的兴趣,在统一南方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六年前,杨渥便出动水军力量在南方的吕宋大岛、勃泥等地登岸,并且在沿岸合适的地区筑城移民,先后建立了吕州、宾州、罗州等四个州。

当然,这些新建立的州城,若是放到吴国江南之地的话,最多也就只能算小县城而已,不仅城池规模非常小,而且当地汉人百姓也非常少。

毕竟一来吴国国内的人口就不算多,二来中国的百姓原本就不愿迁徙,即便吴国朝廷不断提出优惠政策,以吸引百姓移民,但依旧没有多少成效。

虽说朝廷也能强行进行移民,不过除了一开始强行移民夷洲,也就是后世宝岛,取得了一定成效外,之后移民琼州的行动就遭到了巨大挫折。

许多百姓听说自己所在的村落被列入了移民名单后,宁愿逃亡异地也不愿参加移民。

与此同时,在朝中关于移民的各种反对之声也层出不穷。

毕竟各州地方的赋税等都与当地人口息息相关,谁都不愿意让自己治下的百姓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此外,如今吴国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刚刚经历了唐末战乱之后,如今虽然稍微安定下来,但各地依旧是土地多而人口少的局面,对于移民没有迫切的需求。

这些因素最终让吴王杨渥不得不下令取消强行移民的策略,改为以优惠政策吸引百姓自愿移民。

当然,建立了吕州、宾州等海外四洲之后,杨渥接着又在南方后世新加坡一带建立了一座新的城池,并且命名为狮城,以控制这一处海外贸易的要道。

在这一系列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难免会与那些土著势力发生冲突,这时候水军的作用就更加凸显,何敬洙和司马福这两个水军统领,多次率军对外征战,取得了不少胜利,让他们在国内的名气也随之大涨。

当然,除了向南方海外扩张以外,杨渥也没有忘记向北方海外扩张。

三年前,泰封国国主弓裔的麾下大将王建起兵造反,夺取泰封国的江山,并且建立高丽王国。

这之后王建并没有忘记派遣使者前来吴国寻求册封,同时请求吴国派兵帮助他统一半岛。

原本对于这个请求杨渥是拒绝的,但最终考虑到若是高丽崛起,也能在后方起到牵制契丹人的作用,所以最终派遣李承鼎率领五千军队前往助战。

就是在那里,李承鼎连战连胜,建立了巨大的声望。

当然,此时司马福和他提到的“上个月的那场大战”,却不是发生在半岛之上的战事,而是发生在半岛旁边的与倭国的大战。

三年前,有吴国商人无意间在倭国附近的一个岛上发现了巨大的金矿,甚至许多黄金就在地表上,不需要开采。

这个消息顿时就惊动了吴国朝廷,吴王杨渥第一时间就下令派兵去攻占那个小岛,并且动用官府的力量组织人力前去开发。

接下来,陆续又在附近地区发现了一些银矿和较小的金矿,这些都让吴国大发一笔,也造就了一次淘金热。

一时间就连南方海外那些人口稀少的新设各州里面,移民的百姓也突然增加不少,许多人都梦想着能够发现新的金矿银矿,从而一夜暴富。

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而且这股淘金热也仅仅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就重新平静下去。

说到底,敢于冒险,而且热衷冒险的人还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只在过不下去的时候才会选择去海外冒险。

而如今的吴国正处在兴兴向荣的阶段,国内土地众多,君明臣贤,政治清明,百姓基本上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谁愿意冒险到海外去呢。

在倭国那边发现的金矿银矿,在一开始还没什么事情,不过日子久了之后,倭国人也意识到里面的巨大利益,顿时就不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