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

南国江山 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这几个月,晋军征讨燕国的战事进展得还算顺利。

在晋军的不断进攻下,燕军接连战败,如今只能集中力量防守几座重点城池。

但即便是如此,燕国的城池也接连被晋军夺取,平洲、涿州、蓟州等地都落入了燕国手中,便是幽州城如今也被晋国包围。

前段时间,燕主刘守光命部将单延率领精兵万人出城与周德威交战,双方大战于龙头冈。

单延乃是燕国有名的猛将,在于晋军交战后,他亲自领兵冲击晋军大阵,没想到最终却被晋军生擒活捉了。

周德威更是趁此时机以骑兵发动反击,最终大败燕军,斩首三千余人。

单延这位猛将在燕军之中原本有着极大的威名,如今连他都兵败被擒,燕军顿时士气低落,人心惶惶。

好在刘守光敢于称帝,固然是因为他骄纵自大,但那也是因为燕国的实力的确很强;再加上这一世的燕国没有经过梁国的打压,实力比历史上的更加强大一些。

所以即便士气低落,但燕军的兵力依旧众多,幽州城内储备的钱粮物资等也还足够,在短时间内倒是不需要担心。

唯一让刘守光感到焦虑的就是,梁国如今局势听说也不怎么好,若是没有梁军前来救援的话,幽州就是一座孤城,即便防守得再怎么严密,那也迟早有陷落的一天。

可惜事已至此,他即便心中焦虑也只能苦苦支撑,希望能等到梁军援军抵达的一天,或者是晋军出了别的变故,自行退去。

……

万州城中,相比于晋王李存勖的淡定,王建这个蜀国之主对于江陵一战的结果就更加感到震惊了。

近五万蜀军,加上同等数量的梁军和荆南军队,竟然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就被吴军击溃了,江陵更是随之落入吴国手中。

这个结果是王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在今年三月份,他就已经和岐王李茂贞和谈了。

毕竟在过去近一年的战争中,蜀军虽然大占上风,不过损失同样不小;而且经过长达一年的大战后,蜀军将士身疲力竭,急需要休整。

而岐军作为战败的一方,更是需要时间来休整。

这样一来,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和解。

在这种情况下,王建的精力自然是转移到江陵这边来。

所以和李茂贞达成和解之后,王建就亲子抵达万州,一来想要巡视东川,二来则是为了更方便的了解江陵战局。

要知道,江陵的战事原本与蜀国是没有直接联系的,吴军即便是攻占了江陵,但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对蜀国造成什么影响,蜀国只要把守住永川等险要之地,就能阻挡吴军对蜀国的企图。

王建之所以出兵救援江陵,主要说着眼于未来,不想让吴国的势力太大,所以他才会与朱温联合。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如今一番大战之后,江陵非但没有保住,蜀军更是损失惨重,最终逃回去的蜀军将士不过是一万人而已。

而峡州也随机落入吴国手中,归州同样受到吴军的威胁。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王建此时的感受。

而随机传来的襄州落入吴国手中的消息,更是让王建彻底断了念想。

“罢了,荆襄既然已经落入吴国手中,再与吴国为敌也没什么意义,反而可能引来吴国的怒火。不如派个使者前去重修于好?”王建心中想着。

他可没指望现在再出兵从吴国手中夺回荆襄,毕竟那样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而在他看来,吴国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对蜀国动手,这样一来,双方就有机会再次达成和解。

至于说这会不丢面子,王建却是丝毫不在意。

面子什么的,难道还有实惠重要吗?

“只希望梁国能支撑得更久一些,不要这么快就倒下了!”王建小声自言自语着。

他却不知道,此时的朱温已经到了最后的时期,躺在病床上的他已经预感到了自己时日无多了。

若说当初被一个假消息吓得连夜遁逃,使得朱温在事后因为羞怒而病重的话,那么前些天从江陵传来的联军兵败的消息,那就是要了他的老命了。

要知道在这之前,从南方传来的消息都是局势一片大好,仿佛联军取得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一般。

所以那段时间朱温的心情还算不错,连带他的病情都稍微有了一些好转。

然而等到联军兵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他整个人就彻底气晕过去了。

十万联军,其中蜀军和荆南军队且不说,死的再多朱温也不会感到心疼;但是那前后投入的多达六万多人的梁军却是让朱温感到心痛了。

要知道,如今北方局势极为紧张,虽然晋军的进攻重点依旧是燕国,但朱温也不敢放松对北方的警惕之心。

这样一来,他在南方中原腹地留下的兵力就不多,而这不多的兵力,其中大部分又被交给了寇彦卿和刘鄩二人。

如今江陵一战联军惨败,那就意味着整个中原腹地都是兵力空虚的状态,任由吴国予取予夺。

在这一刻,他是真正看到了梁国亡国的危机!

所以在惊怒之下,朱温的病情进一步加剧,到了五月中旬,便是朱温自己都感到命不久矣。

而正当这个时候,又有吴军攻陷襄州的消息传来。

朱温勉强下令让杨师厚领兵五万南下抵挡吴军后,就昏迷过去。

一天后,朱温清醒过来,下令召东都留守,博王朱友文前来洛阳,准备托付后事;同时,他又下令将郢王朱友珪贬为莱州刺史。

消息一出,整个梁国朝中上下一片哗然。

朱温的意思,竟然是准备传位给博王朱友文!

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诏令,更没有册封朱友文为太子,但在现在这个时候,朱温将朱友文召来洛阳,却将原本就在洛阳的郢王朱友珪贬斥到莱州去,这其中的意思可就非常明显了。

不过即便是朱温的意思已经清楚了,但朝中众臣依旧有不少非议存在。

毕竟,朱友文不过是朱温的养子罢了。

若是朱温没有亲生儿子,传位给养子还能被众臣接受;但朱温明明有亲生儿子,比如郢王朱友珪,均王朱友贞等。

既然有亲生儿子,却想着将皇位传给养子,这自然让许多人感到不解。

当然,即便是有一些非议存在,但这毕竟是朱温做出的决定。

正所谓虎老余威在,朱温即便是到了如今即将病亡的时候,他的威压依旧没有减弱,众臣对他的决定依旧不敢有丝毫的质疑。

这天晚上,郢王朱友珪府中。

“殿下,妾身刚才得到消息,那王氏已经带着传国玉玺前往东都,准备召博王来洛阳了。看来咱们的死也没几天了!”一对年轻夫妻相对流泪。

这二人,正是朱温的亲子郢王朱友珪和他的正室夫人张氏。

朱温年老昏聩,又纵情于歌舞声色,不仅众臣的妻子遭到了他的染指,便是他的几个儿媳妇都没有放过。

这其中,博王朱友文的妻子王氏以及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自然也不例外,二人经常被朱温召进宫去服侍。

对于朱温的打算,他们二人自然非常清楚。

朱友珪的母亲原本只是一个营妓,所以他虽然是朱温的亲生儿子,但向来不得朱温的喜爱。

又一次他犯了一点小过,就遭到朱温毒打,险些因此丧命。

可以说他和朱温之间是没有什么父子之情的。

而这一次他被贬斥到莱州去,虽然正式的诏令尚未下达,但他已经感到了自己的危机。

要知道按照朱温的性格,大凡被贬斥到地方去的朝中大臣,基本上都会在半路上追命赐死。

所以在得知自己也要被贬斥到莱州去后,他的心中自然更加惊恐。

而且就算朱温念着父子之情放他一马,让他去莱州安心做刺史;但若是朱温死了,朱友文成功继位的话,他还能在莱州安然活下去吗?

这一点朱友珪却是不敢保证,至少他觉得,若是他是朱友文的话,是绝不会放过自己这个朱温的亲子的。

所以说,不管朱温是不是要杀他,只要他不能登上皇位,那么他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朱友珪和张氏二人相对流泪,心中惶恐不安,他的随从们同样是心中惶恐。

正当众人不知该怎么应对这生死危机之时,有随从突然站出来道:“殿下,如今事情危急,陛下的决心已定,若是普通的办法,是不可能让陛下改变主意的,所以殿下何不另想办法?”

“另想办法?如今的局势还有什么办法可想?”朱友珪心思恍惚,随便应了一句。

皇位之争,这是何等大事?

朱温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不可能更改。

别说朱友珪只是朱温不怎么喜爱的一个儿子,即便他深受朱温的喜爱,但在如今的局势下朱温也不可能再改变主意。

毕竟朱温随时都可能病死,在现在这个时候还随便改主意,那不是给国家埋下隐患吗?到时候皇位继承必然会生出乱子来。

朱温虽然昏聩,但也没有到那种地步。

所以朱友珪虽然心中惊恐,但也不觉得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想。

“或许老老实实接受父皇的安排,去莱州安心做个刺史;若是运气好的话,或许博王不会杀我?”他心中想着,并没有反应过来这人的意思。

倒是他的妻子张氏这时却有些听明白了。

她脸色顿时煞白,语气有些哆嗦的道:“你的意思是,先下手为强?”

饶是她知道如今他们夫妻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但一想到这随从出的主意,她还是浑身发颤。

朱温是何等样人?那可是威震天下三十多年的人物。

再加上朱温性情残暴好杀,便是对那些追随他多年的老臣都没有半点情分,便是他的长子朱友裕当年都因为遭到朱温的猜忌而被杀。

这样一个凶人,谁不感到害怕?

这时候,朱友珪也听明白了二人的意思,同样脸色煞白的看着二人,同时在心中想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嗯,父皇已经年老,他本人已经不足为虑;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宫中的那些卫士,他们都是忠于父皇的人!”

“可惜平日里我没有与那些大臣将军们交好,到了如今却是连个值得信赖的帮手都没有!”朱友珪心中暗叹着。

其实也不是他不想和那些大臣将军们来往,而是他不敢与那些人交往过密,以免遭到朱温的猜忌。

要知道他原本就不受朱温的喜爱,平时朱温的其他亲子或者养子,基本上都在各地担任刺史或者节度使等职位,唯独他只能留在洛阳做一个闲散王爷。

在这种情况下他哪里还敢随便交往那些大臣将军们?

张氏显然也明白他的处境,当即提醒到:“殿下,即便你没有什么交好的将军,不过陛下这几年性情越发急躁好杀,许多功勋老臣都遭到了杀害,剩下的人里面肯定也有不少人心中惶恐不安。殿下何不从这一点着手呢?”

朱友珪听了顿时神色一震。

是啊,如今正是传位的关键时刻,要知道历史上凡是这种时候,往往也是那些功臣勋旧们最容易掉脑袋的时候。

因为老皇帝往往会担心那些功臣们威望太高,新皇帝制服不了,所以他们都会在临死前将那些让他感到忌惮的功勋老将们处死。

在这个关键时候,那些老皇帝下起手来是丝毫不会手软的,更不会有什么顾忌。

而朱温原本就是一个残暴好杀之人,平时就有杀戮功臣的“劣迹”,到了如今的关键时候,谁知道他会怎样想?

所以朱友珪敢肯定,朝中那些功勋老将之中,肯定也有不少人与他一样心中惶恐不安。

若是自己能与这些人联合起来,说不定就能来个先下手为强,将皇位生生夺取过来!

至于说父子相残这种事情会不会让他感到难以接受,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与朱温之间,原本就没有什么父子之情,更何况还涉及到皇位的继承以及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在这种时候,若是他心慈手软,将来死的就会是他们一家人了!

“干了!此事宜早不宜迟,本王明日就去联络人!”朱友珪最后下定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