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八十章使者

南国江山 第四百八十章使者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讨论了许久,众人最后都认为,要继续与吴国正面抗衡显然很难,所以楚国一方如今最重要的筹码就是能让吴国付出重大代价,让他们感到得不偿失。

可惜的是,仅仅依靠这些筹码显然不够,毕竟统一天下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与将来北伐可能付出的代价相比,消灭吴国需要付出的代价显然会小得多。

若是吴国就因为不愿付出代价,所以就放过楚国,那么将来是不是也会因为不想承受代价而不愿北伐呢?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讨论了许久之后,张佶、高郁等人最后都提出,要想与吴国议和,恐怕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

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提出为吴国镇守西南,防止那些蛮人部族侵袭到吴国领地。

或许看在这个条件的份上,再加上答应一些其他的条件,议和还是有希望达成的。

当然希望终究只是希望,要想将其转变成现实显然没有那么容易,至少马殷还需要派出一个合适的议和使者。

“老臣深受大王信重,屡屡委臣以大事,如今国家危难,臣愿出使金陵,为我国求得和平!”高郁站出来主动请缨道。

本来在场众人中,马賨与吴国的关系最为亲厚,毕竟他当年在淮南任职多年,派他去出使吴国应该是最好的人选;不过马賨的问题就是太亲近吴国了。

当初楚国实力还很强盛时,马賨就主张与吴国和平共处;后来楚国声威稍堕,他就主张彻底投降吴国。

至于如今,若是以他为使者的话,谁能保证他到了金陵后不会将楚国彻底出卖掉。

所以马殷见高郁主动请缨,当即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只要能保证我等在敛州、辰州继续维持下去,其他条件都可以考虑。”

“至于名份,孤愿意主动舍弃楚王封号和天策上将封号,不过为了方便统领众将,希望吴王能给个节度使之位!”

“若是吴王提出要质子,这一点孤也能答应,孤会将长子送往金陵为质!”

“若是吴王觉得孤手中兵力依旧太多,孤可以保证将兵力限制在两万人!并且将来还可以派兵助吴军征战!”

“若是吴国人觉得敛州、辰州距离湖南太近,孤也能继续向西迁移,去夺取那些蛮夷的领地!”

……

“总之,只要能让我等兄弟有条生路,孤什么条件都可以考虑!”

“若是这样吴王还不答应,那么孤就只能与他决一死战了!

选定了高郁作使者后,马殷郑重向他宣布着自己的条件。

他的魄力不可谓不大,几乎是舍弃了一切,就只为求得一条生路。

当然,他的这些条件表面上付出了很多,但实际上也不算太多。

比如舍弃楚王封号和天策上将的称号这一点,都到如今的局势了,他自然不会还在这种问题上纠结。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节度使而已,如今回归原来的职务,倒也没什么。

再比如主动限制兵力,他如今虽然还有五万大军,不过那是依靠整个湖南在供养。

将来失去了湖南之后,仅仅依靠敛州、辰州这种贫瘠落后的荒蛮之地,他也无力再维持那么多的兵力,两万人就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还不如爽快点,自己主动提出来,还能表明自己的诚意。

至于交出自己的长子作为质子,这一点他也不在乎。

他的儿子虽然不算太多,但也有那么十多个,就算失去一个也不算什么。

当然,若是他真的做到这么多的条件,那么到时候马殷也的确不能威胁到吴国了,最多也就是扰乱一下地方的秩序而已。

在这种条件下,议和成功的可能还是不小的。

这时,张佶突然问道:“大王,若是那吴王提出要大王亲自去金陵觐见,又该如何回答?”

马殷听了顿时色变:“难道把孤当成是楚怀王吗?此事断然不可!”

也怪不得他这么激动,如今的楚国,可以说完全就是马殷一个人在支撑着。

若是没有了他,他的几个儿子又无力掌控大局,到时候楚国众将没有领头之人,定然人心涣散,甚至不要吴军来攻,楚人自己就会内乱起来。

所以这一条马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高郁沉吟道:“若是吴王提出这一条,臣就以大王上了年纪,难以远行为由,直接拒绝就是!”

马殷脸色这才好了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众人依旧有不少问题需要商议。

“若是吴王给我等众将封官加爵,并且提出要将我等调往他出为将,又该如何应对?”

“若是吴王提出我等每年需要朝贡,不知臣是否要答应?若是答应的话,每年朝贡多少才是合适?”

“若是吴王年年征用我军,不知我等是不是要答应!”

“若是吴王提出要严惩当初与吴国为敌的那些将领,甚至要追究当初处死那些吴国被俘将领的事,不知应当如何答复?”

……

一个个问题,让马殷穷于应付,一番答复下来,早就是疲惫不堪了。

没办法,金陵和这里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一个来回都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所以许多问题都需要提前想好应对之法。

三个多时辰之后,这些问题才大致商议完毕,此时众人早已经饿得发慌了。

“高判官,这次去金陵议和,所有的一切就交给你了,孤希望你此行顺利,给孤一个圆满的结果!”最后,马殷带着殷切期盼的向高郁道。

“请大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高郁躬身答道。

听着他口中“大王”的称呼,马殷却是暗自苦笑不已。

这次高郁去金陵,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他这“大王”想来也当到头了,杨渥定然不会再给他一个王爵。

至于议和失败,那就更不用说,楚国的覆灭也就在几年之内,他这楚王同样做不长。

打发了众臣离去后,马殷虽然感到腹中饥饿,但此时的他却是一点食欲都没有,心中总是在想着自己今日作出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

金陵城中,相比于马殷的焦虑不安,杨渥的心情自然要好得多。

虽然有刘存的突然病逝让杨渥感到意外,但说句不好听的话,刘存这位常年镇守外地的将领与他可是一点交情都没有。

所以刘存死了,杨渥最多也就心中叹息一句而已,然后就开始安排其后事。

相比之下,潭州的成功攻克,王建与李茂贞正式开战,刘龑继承其兄长的位置,以及虔州卢光稠居然还没病死,这些消息都比刘存的突然病逝要让他更感兴趣。

因为蜀中和关中地势与金陵的距离实在太遥远的缘故,蜀、岐两家再次开战的消息直到前两天才传到金陵来。

这个消息看上去与吴国的关系不大,不过实际上却是关系不小。

岐国也算当世大国,岐国的军队虽然比不上梁军、晋军、吴军等精锐,但因为民风尚武的缘故,岐军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从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次蜀军共出动步骑兵十二万,大军离开成都后,前后绵延数十里,声势极为浩大。

不过在杨渥、李承嗣等人看来,蜀军想要依靠这点兵力就消灭岐国那是不可能的。

岐军虽然会落于下风,不过也不是没有反抗的实力,再加上刘知俊这位名将的加入,只怕岐军的实力没有王建想的那么弱小。

至少蜀军要想取得明显的胜利都需要一两年时间;至于彻底消灭岐国,那就不是现在的这点兵力能办到的。

“至少一两年内,蜀军无力大举出兵荆襄!”这就是吴国众人最后得出的结论。

有了这个结论后,杨渥很快就下定决心,在这一两年内,趁着蜀军被岐军拖住的时机,迅速夺取江陵,将蜀军东出的道路给彻底堵上。

当然,在目前来看,吴国的首要任务依旧是打击楚王马殷,彻底将湖南夺取过来。

这次攻破潭州,虽说最终只消灭了城中的两万守军,而对姚彦章、秦彦辉的援军却没有多少打击,不过楚国毕竟不是吴国这种大国,恢复能力并不强。

在前两年的战争中楚国就已经承受了巨大伤亡,如今再受此败,他们的实力已经极为衰弱了。

而吴军如今还有许多兵力没有投入战场。

别的不说,光是驻守金陵的兵力就有三个军随时能够出动。

在杨渥看来,对付马殷的目的本来就有两个,一个自然是夺取湖南,而另一个就是练兵。

在之前半年的战事中,主要投入的乃是刘存的左镇**和朱思勍的左天武军,而柴再用的左镇武军却只是最后阶段才加入,将士还不算疲惫,因此可以继续征战。

若是让刘存和朱思勍返回休整,再将吕师周的右镇武军投入战争,就可以继续向湖南其他各州发起进攻了。

当然,此时的他还不知道马殷已经派了个使者前来议和;更不知道为了议和,马殷已经决定再怎么苛刻的条件也接受,其中就包括直接割让整个湖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