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四十章朱温的决定

南国江山 第四百四十章朱温的决定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当吴国一方正在筹谋着再次出兵攻取湖南之时,开封府城中,朱温等人同样在为接下来的攻略方向而筹谋着。

皇宫之中,天色较为阴沉,如今虽然尚未天黑,但殿中已经点满了蜡烛。

此时在殿中之人,除了敬翔、李振等心腹臣子外,还有一个中年文官,正恭敬立在中央向朱温等人汇报着。

“……臣当时无意中听人说起,那个穿红色官袍者乃是晋王的使者,那时臣心中还有些不信,所以亲自过去查问,这才确认那人的身份。陛下,这赵王在自己的宫殿中,竟然有晋王的使者出现,而且还是当着臣的面,这可是完全不把陛下放在心上啊!”

这文官,正是刚刚出使了武顺节度使、割据镇州的赵王王镕后返回开封的使者。

在河北之地素来有三个节度使不服朝廷,分别是割据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割据定镇州的成德节度使和割据魏州的魏博节度使。

这三个藩镇乃是唐朝藩镇之祸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河北三镇。

而三大藩镇中,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实力最为强大,魏州的魏博节度使则以其桀骜不驯的牙兵而闻名,相比之下,成德节度使却是三个藩镇中最为稳定的一个。

如今的成德节度使,从其八十多年前王延凑割据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由王家在统治,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传承了近百年的独.立国家了。

王家割据镇州,虽然如今实力衰微,远远没有当年的那份强势,但如今依旧是河北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王镕能够在东面的燕王刘守光,西面的晋王李存勖以及南面的梁帝朱温,这三家强大势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最重要的手段自然是左右逢源,谁都不过份得罪,但又始终与最强的一方站在一起。

当初朱温实力最为强势之时,各大藩镇无不骇然服从,王镕自然也只能乖乖的跟在朱温的后面,为他摇旗呐喊。

虽说对朱温的态度没有邺王罗绍威那么亲密,但有时候也会派兵跟随梁军东征西讨,比如当初吴军北伐时,王镕就曾派兵相助朱温。

不过如今随着朱温一日日衰老,梁军声威日渐衰微,尤其是晋王李存勖的声势日隆,王镕自然也会改变对各方的态度。

如今虽然没有完全脱离梁国,但已经开始派人与晋王李存勖接触了。

前段时间王镕的母亲何氏病亡,朱温派使者前去慰问,谁知道竟然在丧礼上见到了晋王李存勖的使者,这自然引得朱温极大不满。

“那晋王派去的使者是什么身份,这可曾打探清楚了?”殿中,敬翔在听了使者描述的经历后,当即询问着。

身为如今梁国崇政院的知政,敬翔的身份就如同宰相一般,承担起了如今梁国的政务,深受朱温的信任。

虽说这些年来梁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好,甚至连连受挫,使得梁国声威大不如前,但正是有敬翔这些人才坐镇,梁国各地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依旧保持着安定。

“启禀知政,那晋王的使者乃是晋阳府少尹李承勋!”使者恭敬答道。

“是他?”敬翔皱眉。

李承勋在晋阳的身份虽说不是最顶尖的,但也勉强算得上高层人物,李存勖既然派此人前去出使镇州,显然两家的关系如今还不错,至少暗中已经有不少来往。

“陛下,臣以为,赵王王镕如此明目张胆的与晋王勾结,再加上定州和镇州虽然表面上恭敬,但内里却一向不服朝廷管束,只怕今后必然会背叛陛下而转投晋王啊!”使者接着道。

“你所言极是,镇、定二州,向来割据河北,所依靠的不是他们的实力,而是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如今他王镕有心与晋王勾结这也正常。”朱温沙哑着嗓音说着。

随着年纪一天天变老,朱温的脸上皱纹也愈发的多,再加上已经彻底白了的头发,如今的朱温基本上已经像是一个垂垂老者。

不过正所谓人老心不老,朱温在自己的皇后张氏病故之后的这几年里,反倒是越来越喜欢女人,越来越纵情于声色,甚至于,已经到了心理病态的程度。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连自己手下众臣的妻子不放过,这其中就包括了敬翔的妻子刘氏。

刘氏原本被黄巢的“宰相”尚让所得,成了他的妻子;后来黄巢兵败、尚让被杀之后,刘氏又被徐州节度使时溥所得;等到朱温击败时溥后,其又转到了朱温手中。

后来朱温见敬翔的妻子病故,便将刘氏嫁给敬翔为妻,但他和刘氏依旧长期保持着关系。

而敬翔对此甚至连一点不满都不敢有。

除了对手下大臣的妻子下手外,朱温甚至连他自己的儿媳妇也没有放过。

当他的几个儿子出镇在外时,他们的妻子却经常被招入宫中宠幸。

可以说,如今的朱温,他的荒淫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淫威之下,不管是他手下的大臣们,还是那些为了争夺皇位而暗中争权夺利的儿子们,他们是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反对的。

当然,朱温虽然荒淫,但他对自己一手建立的梁国还是极为看重的,所以对于国家大事上他还没有荒废。

此时,朱温沙哑着嗓子低声说着:“朕与李存勖争晋中,一时难以将其消灭;不过河北诸镇如今势力衰微,王镕、王处直又向来摇摆不定,如今也是时候彻底消灭这两家了!”

“敬翔,朕准备趁邺王新丧之机,派兵攻取镇州,不过在领兵之将上却难以抉择,卿可有适合之人举荐?”

如今的梁国,虽说领兵人才依旧充足,麾下名将还有不少,但有足够能力,同时又能得到朱温信任却不多。

朱温的疑心病本来就极重,对于部将只要是功劳较高的,基本上都会猜疑。

而这种疑心在刘知俊背叛之后就更加浓厚,如今那些能征善战却又手握重兵的将军们他几乎没有一个敢于完全相信的。

而朱温的用人原则,一般都是在新人之中选择那些能力较高的将领,让其统领精兵东征西讨。

等到这个将领立下足够功劳之后,便开始设法加以打压,猜疑较重的甚至会直接处死。

在打压甚至处死那些老将之后,四处征战却不会停止,这时候朱温自然就会再寻找一个新的将领来领兵,从而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在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梁军中最为有名的两个将领自然是刘知俊和杨师厚这两人,他们都是在天复年间开始受到重用的将领,而且都为朱温立下的莫大功勋。

其中刘知俊长期镇守关中阻挡李茂贞的进攻,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沉重的打击了李茂贞的实力,使得朱温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来自关中的威胁。

而杨师厚则作为朱温的头号鹰犬,一般都是率领机动兵力东征西讨,同样功勋卓著,向东击败了王师范,向南攻占了赵匡凝的山南东道,向北在与李存勖的交战中屡屡立下功劳,前两年又在鄂州大败吴国名将王茂章,为楚王马殷解围……

但如今随着二人功劳的增加,朱温自然不会继续像以前那样信任二人,开始在各个方面对两人加以防范,其结果自然就导致了刘知俊的背叛。

而杨师厚目前虽然依旧手握重兵,但朱温对他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信任了,他得到的带兵打仗的机会自然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所以这一次攻打定、镇二州,朱温打算再启用一个新人来领兵。

“陛下,臣以为要统领大军攻打定、镇二州,非有勇有谋的大将不可担任此重任。臣有两个人选可以肩负此任,一个是右龙骧军使王彦章,另一个乃是左龙武统军使刘鄩,请陛下定夺!”敬翔低头沉思了片刻,便躬身答道。

虽说朱温对领兵大将向来极为看重,一般人选都是由他一个人选定,但敬翔的意见同样非常重要的。

“王彦章和刘鄩二人?”朱温点点头。

对他来说,这两人如今的确只能算是新人。

刘鄩虽然在王师范时代便投靠朱温,但一直没有受到重用,毕竟梁军之中名将辈出,刘鄩作为降将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人头地。

而王彦章在目前同样没有多少名气,算是刚刚踏入高层将领的门槛。

而从能力上来说,这两人目前都表现不错,有成为名将的潜质。

若是能将二人培养成下一个刘知俊、下一个杨师厚,那么即便自己不再了,有这两人在,梁国也不会垮掉!

“罢了,相比于刘鄩,王彦章独自领兵的时间更少,这一次就让他来领兵吧,希望他能有不错的表现!”朱温最后决定。

……

“王兄,弟弟听说王兄准备出兵西征湖南了?”坤宁宫中,杨渥一家人按照往常的习惯,还是坐在一起吃饭。

虽说执掌淮南已有多年,吴国开国同样有两年时间了,但杨渥自己后宫,如今依旧寥寥几个妃子。

不管时间岁月的流逝,杨渥的规矩却没有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杨渥一家人都会会聚在坤宁宫中就餐。

如今杨渥还只有两个孩子,长子杨炅目前已经被册封为太子,长女杨舒,如今年纪还小,此外何依依肚子里还怀着一个,生产的时期应该就在年底。

因为人数较少,而且目前还没有王位争夺的苗头,所以如今杨渥的后宫还是一片和谐;众女都以周梦洁这个王后为主,没有什么争风吃醋的事情发生。

除了杨渥的几个妃子和子女外,他的几个弟弟妹妹如今年纪还小,所以目前还住在宫中,没有分出去开府,再加上杨渥的母亲史夫人,他们这一家人通常都是在一起就餐。

此时向杨渥询问的,自然是他的弟弟杨隆演。

“怎么?你也想上战场去看看?”杨渥笑呵呵的说着。

杨隆演如今虽然还不到十四岁,但他现在正是开始长个子的时候,身高甚至比杨渥当初在这个年纪时还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如今正在变声期,说话的声音有些像公鸭嗓子。

“王兄,若是真的出兵攻打湖南,小弟自然是愿意去战场上见识一下!”杨隆演闻言双眼一亮,连忙说道,脸上充满期盼。

“王兄,小弟也想去见识见识!”这时,杨渥的另一个弟弟杨濛同样放下手中的碗筷,认真的向杨渥说道。

自从跟随顾全武学习兵法以来,杨隆演和杨濛二人对于领兵打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是天天听着他们的兄长如何获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杨渥这个哥哥的影响之下,他们心中自然对战场充满渴望,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够亲自领兵上战场。

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如今年纪还小,想要领兵打仗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去见识一番。

史夫人见了不由呵斥道:“胡闹,你们两个小小年纪,如何知道战场上的凶险?还不赶紧吃饭!”

周梦洁也笑着说道:“战场之上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们两个年纪还小,如今还是好好跟着老师学习本领吧!”

听了二人的训斥,杨隆演不由得撇撇嘴,低头扒饭。

杨渥却是笑道:“怎么?这么快就等不及想去战场上看看了?不过当初为兄第一上战场,也是在十五岁那年;你们如今的年纪的确还小,还是等过两年再说吧!”

杨隆演、杨濛、程宗以及刘仁赡这四个小家伙,在跟随顾全武学习兵法以来,虽然时间还比较短,不过对于顾全武这种人来说,基本上已经能看出四人的资质了。

按照他的说法,四人之中以刘仁赡的资质最高,将来若是善加培养,必成名将,成就不可限量;而杨濛的资质在四人中又排第二,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却是没有问题。

至于杨隆演和程宗二人的资质就要差了许多,若是他们努力的话,或许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