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议

南国江山 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议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杨渥并没有在意刘崇景这么一个“小角色”,毕竟此人目前还只是一个厢军的指挥使而已。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刘威,这件事甚至不需要让杨渥来郑重讨论,内阁的诸多大臣基本上就能处置了。

至于说这段时间刘崇景立功较多的事情,同样没有引起杨渥的怀疑。

刘崇景的驻地唐年县再怎么靠近边境,那也不过是一个县城而已,而且位置还不是什么重要地区,所以当地甚至连禁军都没有驻守,自然不会有多重视。

而杨渥的长剑都密探的主要任务还是对外打探消息,在对内方面,也就是那些级别相对较高的将领才会重点去监查。

若是连刘崇景这么一个厢军指挥使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查,那么这长剑都的规模和效率也未免太高了。

再加上刘崇景如今做的事情还没有造成什么后果,他所获得的好处也还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所以还没有引起长剑都的警觉。

杨渥没有多想便决定恢复刘崇景在禁军中的职务后,转而看向范遇道:“这段时间你们长剑都的人对湖南那边打探的消息如何了?他们的移民做的怎么样?”

“启禀大王,马殷搞的移民行动目前已经接近尾声,从湖南各州大约有六万百姓被强制迁移到辰州、溆州两地。”范遇恭恭敬敬的说着。

如今随着楚王马殷在转移发展方向,开始向西南进攻后,这一年多时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首先就是当地蛮人部族大量向马殷投降。

这些蛮人部族的实力,从根本上来说是远远比不上马殷的。

之前之所以能够成为马殷的心腹大患,那不过是因为马殷还不够重视他们,没有集中力量去对付他们。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些没有开化的地区即便将其攻占也没有多少利益可言,完全比不上那些经过了开发的土地。

所以在那时候,马殷的目标自然是向东与淮南或者向南与岭南争夺土地。

后来随着淮南的强势,感到了巨大压力的马殷选择了与岭南刘隐交好,双方罢兵言和,以集中力量对抗淮南。

但两年前的战争表明,吴国的实力的确不是马殷所能抗衡了,这样一来,他自然会非常明智的选择另谋出路。

而在他集中兵力的情况下,在军队数量、将士的训练程度、纪律、武器装备,以及将领的谋略等方面都大为不如的蛮人部族,自然只有纷纷溃败或者举众投降这两种选择。

在夺取了辰州、溆州等地之后,马殷知道这些地区目前还是以当地蛮夷为主。

这些蛮夷或许在武力的压服下会选择向他们臣服,但这种臣服还只是面服心不服,那些蛮人也不可能向他们提供赋税、兵源等。

这样一来,马殷要想迅速开发这些地区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移民。

在他的大力主持之下,邵州、潭州、澧州、朗州等地先后有近八万百姓被迫迁移,不过因为中途有不少百姓逃亡或者死在路途之中,最终成功抵达当地的只有六万百姓。

听到这个结果,在场众臣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尤其是周隐等文官,更是眉头紧皱。

这么大规模的迁移百姓,不仅会造成原本人口就不怎么多的湖南人口更加稀少,更是会造成大量的百姓伤亡。

自古以来移民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百姓在迁移途中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迁移到了目的地后如何保证他们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在百姓迁移之后如何保证他们的粮食供应,这些都是需要精心准备的问题。

若是准备得不充足,只怕一次移民最后就可能会引起巨大的灾难,最终成功活下来的百姓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而从马殷这次牵制百姓的过程来看,他的准备绝对不怎么充足。

此外,从目前的时间来看,这些百姓迁移过去后今年的农时已经被耽误了,没有了今年的收成后,只怕有更多百姓将会饿死!

这对于极为看重百姓的周隐等人来说自然是让他们极为恼怒的事情。

可惜当初马殷迁移百姓的时候,吴军完全没有准备好,根本无力去干涉。

严可求沉声道:“这件事倒也不全是坏事,西南诸州,历来都是蛮夷部族出没的地区,马殷愿意迁移百姓去开发那里也不错,至少将来我们不必费心费力的去移民了。”

“大王,马殷既然连潭州的百姓都开始往辰州和溆州迁移,从这一点来看他应该是有打算放弃潭州等地了。”相比去心中恼怒的周隐等人,郭崇韬等人却能更加清醒的看待这些问题。

“潭州之地,马殷的实力本来就不如我国,上一次还是有百姓的支持才能坚守下去,如今马殷却将当地百姓迁移走,这应该是做好了放弃潭州的打算,所以臣以为此时进攻潭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李承嗣的意见与郭崇韬差不多。

“看来诸位都觉得应该对潭州动兵啊!不过对江陵呢?诸位觉得江陵应该何时夺取为好?”杨渥一边用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动着,一边说着。

此时对潭州用兵,杨渥并不反对,毕竟如今南方的对手已经只有那么寥寥几个了,迅速统一南方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不过除了潭州之外,杨渥同样对江陵很有兴趣。

如今已经是武义三年的八月份了,若是历史没有什么变化的话,要不了多久时间,彻底改变晋梁争霸局势的柏乡之战就会爆发。

虽然历史上的柏乡之战中,梁军的统帅乃是那时候已经改名为王景仁的王茂章,而如今王茂章却安安分分的在吴国当他的都督,没有投靠朱温,所以在梁军统帅都改变了的情况下,柏乡之战的最后结果都有可能发生改变,甚至于还会不会在柏乡这个地方交战都不好说。

但杨渥觉得,这场战争的爆发却不会有什么变动。

换言之,晋军和梁军在不久之后肯定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交战,这就是杨渥进攻江陵的大好时机。

“江陵?如今我军不是已经和朱温达成了暂时停战吗?攻打江陵的话岂不是有失大王的信誉?”周隐皱眉道。

“信誉?那朱温自己就是全天下最不讲信誉的人,跟他有什么信誉可讲的?更何况,大王不过是和他有停战的默契而已,又没有真正的停战和约,这算得了什么失信?”陈彦谦不以为然笑着说道。

如今这个年代本来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那些老老实实遵守信用的人,一般都很难出头,反倒是那些完全不讲信誉的人往往能够踏上高位。

朱温、王建、李茂贞、刘仁恭等等,这些都是天下间最为狡诈的枭雄,但也只有他们这种人才能在这乱世混的最好。

至于杨行密这种名声在外的“好人”,其实究其本质也非常腹黑,当初在实力弱小的时候,那种坑盟友的事情也没少做,不然他也不可能打下淮南的基业。

而杨渥同他父亲一样,虽然在平时也非常看重名声,一般情况下都会遵循信义,但若是真有足够的利益,他也不介意背信弃义一次。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现在有没有必要攻占江陵。

“大王,臣以为现在攻占江陵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如今对江陵动兵,不仅需要防备梁军南下救援,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蜀王王建的干涉,所以臣以为江陵之地目前最好不要轻动,还是等更好的时机出现了再说!”郭崇韬道。

“王建会干涉?”杨渥心中惊讶。

说实话,他还真没考虑这种可能性,毕竟在历史上王建自从建立蜀国之后,存在感一直不怎么强,基本没有什么扩张的举动。

此外,历史上后唐灭前蜀的行动进行得实在太轻松了,这或多或少的让杨渥会对蜀国有些轻视,平时也很少考虑到王建。

此时听郭崇韬提起王建有可能干涉到吴国对江陵的进攻,杨渥连忙问道:“郭参军的意思是,高季昌若是被我军进攻,他有可能在得不到梁军支援的情况下向王建投降,引蜀军来抵挡我军?但王建会这么做吗?”

“大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高季昌向王建投降并且请求援兵的话,王建同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如今的蜀国在外部没有任何威胁,而王建向北方发展的道路又被李茂贞这个盟友堵住了,所以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向东发展!”郭崇韬道。

“向东发展?那么郭参军为什么觉得王建不会向北发展呢?”这时严可求突然皱眉问道。

“向北?王建如今不是和李茂贞联姻,双方关系极好吗?据说王建还经常向李茂贞提供各种援助,以他们的关系,王建应该不至于与李茂贞翻脸吧!”郭崇韬显然觉得严可求的问题有些奇怪。

如今的李茂贞看上去就和王建完全是一家人一般,双方之间的关系绝对比吴国和晋国的关系要亲密多了。

所以郭崇韬等人下意识得就觉得王建不会向北方发展。

“联姻?若是联姻靠得住的话,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纷争了!更何况,王建当初选择和李茂贞联盟,不过是为了用李茂贞来抵挡朱温的压力;但如今朱温的实力大幅下降,王建还需要李茂贞这个盟友吗?别忘了,当初两家为了争夺地盘可是常年交战的!”

“这……”被严可求这么一提醒,不仅是郭崇韬愣住了,杨渥等其他人同样愣住了。

在场众臣一个个都神色错愕,随即又低头沉思起来。

的确,王建如今还真不需要李茂贞这个盟友了,而且双方之间的仇怨一直都不少,以王建的狡诈,若是突然向李茂贞翻脸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在另一方面,李茂贞同样不是什么善茬,他也是一个极为狡诈之人。

在朱温的实力大幅度下降,又被晋王李存勖拖住了手脚之后,李茂贞受到了压力同样大为减少,对于与王建的同盟同样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再加上,李茂贞曾经多次向东进攻,试图彻底夺取关中之地,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李茂贞同样有可能在向东扩张失败的情况下,转而向曾经的仇家,如今的盟友开战,以扩张地盘。

毕竟相比于依旧很强大的朱温,似乎王建要好对付一些。

这样一来,王建和李茂贞这对同盟了好几年的冤家,的确是有可能重新翻脸的。

听了严可求的分析之后,在场众人都皱眉不已。

这时严可求接着道:“当然,这也只是臣的一种猜测,将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谁都说不准。或许王建会选择向东出荆襄,以建立当初刘备时的基业呢?而李茂贞或许会继续与王建联合,并且继续与朱温争夺关中,这些也是有可能的!”

杨渥点点头,他也知道,如今的局势已经与历史上的大为不同了,再加上杨渥本来就对王建的前蜀不怎么了解,想要判断清楚王建接下来会如何这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罢了,既然目前还不能判断清楚王建的打算,那么为了稳妥起见,江陵暂时还是不要动,等做好了充足准备之后再说吧!”杨渥最终决定。

“大王,那么潭州那边我军是不是要出兵攻取?”李承嗣问道。

“当然要出兵攻取潭州!马殷想要向西南发展,这是好事!他愿意去开发那些蛮夷之地,这对我国将来也有好处,所以孤不介意将来给他一个喘息的地方。但潭州等地方,如今已经是完全的熟地,我军只要夺取过来就能开发利用,自然不能继续留在马殷手中!”

“李将军,你负责枢密院,必须尽快拟定一个进兵的计划出来。这一次出兵,至少要夺取包括潭州在内的两到三个州,所以孤允许动用至少四到六万禁军。其他各部也要尽快为战事做准备,争取在九月份之前将准备做好!”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道。

湖南的州本来就不多,一次夺取两到三个州,这对于马殷绝对是一次重大打击,只要来上几次,马殷就会彻底失去与吴国正面对抗的实力。

到时候,吴国就可以将其留下来作为练兵的对手,刚好用来锻炼那些年轻将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