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

南国江山 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让杨渥脸色变得阴沉的,不是别的原因,而是那几个羽林军士兵在抱怨他们的待遇太低了!

在那几个羽林军军官模样的人口中,他话里话外都在抱怨说金陵物价太高,他们的那点薪酬,连养家糊口都只能勉强。

说实话,羽林军的待遇在全军中已经是最高的,比普通禁军的待遇要高出不少,比那些厢军士兵的待遇就要高更多了;再加上这几人都是军官,若是连他们的薪酬都只能勉强养家糊口,那么其他普通士兵的待遇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杨渥并不是认为有人克扣了这些人的粮饷。

要知道羽林军就是杨渥的亲军,其待遇本来就很高,又长期驻守金陵,负责保卫王宫。

在他的眼皮底下,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克扣羽林军将士的粮饷,不想活了吗?

不光是羽林军,对于普通禁军将士的粮饷发放,同样是杨渥极为重视的问题,枢密院、兵部、都察院等部门都在重点盯着这个环节,为的就是防止军队的腐化,避免这些问题造成军队士气低下。

杨渥觉得,在三个部门同时盯着的情况下,克扣军饷的问题即便还有,也应该不大。

更何况,如今吴国的风气还算不错的,经过杨渥的大力整治之后,那些依靠喝兵血的手段捞钱的应该是不多的。

杨渥之所以脸色不好,最主要的还是觉得如今将士们的粮饷标准的确有些过低了,而这么重要的问题他居然一直忽视了!

想一想,连待遇最高的羽林军将士都在抱怨,那么其他普通禁军士兵的想法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代的军队基本都是用的募兵制,士兵基本都是自愿当兵的,不过军队给的募兵费用其实并不高。

除了在应募之时会发放一定的安置费以外,将士们平时还有少量的口粮发放,此外在临战之前或者打了胜仗之后,一般还会发放一定的赏赐,受伤或者阵亡士兵会有一定的抚恤。

不过总得来说,这些待遇都不算高。

其中像安置费和赏赐以及抚恤等,这些都不是经常发放的,而且每次发放的粮饷数目也不多,远远不足以代替平时的开支。

对士兵来说,他们最主要的薪酬还是平时按月发放的口粮。

当初杨渥刚进入军队时,他是有杨行密在背后大力支持,所以他有足够的财力来维持麾下士兵的较高待遇,并且给那些受伤或者阵亡将士较高的抚恤。

有充足的财力作为支撑,所以杨渥才能迅速建立一支战力强大的精锐之师。

但他的这套高标准显然不能推广到其他军队去,淮南也不可能有那个财力对全军维持那么高的待遇标准。

如今的标准,一个最普通的禁军士兵,他每个月的实际得到的口粮,也就是大概一百斤米左右。

一百斤米看起来有很多,似乎养活几个人口都不成问题。

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人除了米以外,很少有其他食物来补充,这就导致士兵们需要吃更多的米来维持平常的消耗。

尤其是对训练较为严格的禁军士兵来说,他们对体能的消耗自然更多,所以一百斤口粮差不多只够士兵自己的消耗,基本上没有什么多余的口粮。

但是士兵不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他们还有其他家人需要供养,此外他们还要穿衣服,还要住房子,还要其他的生活必须品要购买等等。

在过去,天下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朝不保夕的时候,许多人当兵的要求自然很低,只要军队能够保证他们有口饭吃,能让他们活下去就行了。

所以那时候即便募兵的待遇很低也没关系,依旧源源不断的有人上赶着的来参军。

但如今,随着两浙和江西的并入,各地秩序得到恢复,生产得到发展,百姓的生活条件也提高了不少,但士兵们的待遇却丝毫没有提高。

更何况,在过去军纪不严的时代,将士们打仗时还能通过劫掠的方式来获取财物,但现在随着杨渥的三令五申,禁军的军纪更加严明,早就禁止了他们劫掠百姓的行为。

没有了这项收入后,再加上平时的收入又不高,士兵们有所抱怨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渥放下手中的酒杯,皱眉思考起来。

他记得历史上李存勖之所以在登上皇位没多久就因为手下将士们的叛乱而被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他登基之后,那些随着他打天下的士兵们却依旧生活困顿,没得到多少好处。

甚至于,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停止,士兵们又失去了通过打仗获得赏赐和劫掠的收入途径,生活更加困顿,这使得他们心中的不满不断积累,最终爆发出来,结果就要了李存勖的性命。

如今吴军禁军的待遇同样有些过低,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若是不迅速改变这个状况,只怕轻则会影响到禁军将士们的士气,重则说不定会出现兵变的事情。

只是,提高将士们的待遇也就意味着增加了财政负担,如今的吴国到底能不能支撑起给将士们的加薪呢?

要知道去年吴国建国之后,不仅一次性增加了六万禁军,同时因为各种封官加爵,供养百官的开支也大幅度增加,这些都使得之前还显得盈余很多的财政,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

若是在这个时候再给将士们提高待遇,财政负担就会更大,只怕到时候不仅没有盈余,还会出现赤字。

毕竟禁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众,即便每个人只增加一点点薪酬,对整个国家的财政都会带来不小的压力。

此外,禁军的待遇增加的话,那么厢军的待遇是不是也要增加呢?

若是只增加禁军的待遇,那些厢军将士肯定会有不满。

这样一来,需要增加的支出就更多了。

一旁,李承嗣同样想到了这些问题,不过这里显然不是商议这种事情的地方,所以他并没有说什么。

匆匆吃过饭后,杨渥一行人立即回到宫中,并将户部尚书骆知祥招了过来。

“大王是说,想要提高禁军将士的待遇标准?这件事只怕有难度啊!”骆知祥听了杨渥的话后却是面有难色。

“有什么难度?你刚才不是说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有一百万贯左右的盈余吗?将其中的八十万贯用来改善禁军将士的待遇,每个人每年平均都能获得四贯,这难道也做不到吗?”杨渥大声问道。

他刚刚将骆知祥召来,就向他询问了如今的财政状况,得知每年大概还能有一百万贯的盈余,所以决定将其中八十万贯用来提高将士们的待遇。

在他看来,给将士们增加的薪酬并不一定要增加多少,但一定要增加,这可以给将士们希望,让他们知道国家并非忘了他们,而是暂时财政困难,等以后一定会继续增加的。

当然,若是增加得太多同样不好,一来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使得财政难以承受;二来也会使得将士们生活安逸,从而减少了他们冲锋陷阵的动力。

而一个士兵平均一年增加四贯钱的话,相当于一个月大约增加三百文左右。

按照目前的市价,三百文钱基本上能够买到一百斤口粮,供养一两个家人的话已经勉强足够了。

至于剩下的缺口,就只能等以后再提高了。

至于厢军将士,杨渥觉得可以逐渐将厢军改为征召兵,也就是让百姓轮流服兵役,以减少财政支出。

反正这些厢军也只担任次要的任务,即便士气低一些,训练程度差一点也没有什么大的坏处。

骆知祥连忙劝道:“大王,刚刚说的一百万贯盈余,那是说的大王不打仗,而且又没有其他突发事件需要用钱的时候才有的盈余。若是大王还要兴兵打仗,这多出来的一百万那就剩不了多少了。”

“大王,若是真的按照你的标准来,再加上大王几乎年年征战,耗费极多,到时候只怕就要像当年剿灭钱镠时那样年年举债了!”

“年年举债?就算年年举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能年年打胜仗,孤相信这些都不是问题!”杨渥以极为坚定的语气说道。

增加将士们的待遇,这在杨渥看来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再拖延下去,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即便他已经将事情的重要性告诉了骆知祥,但骆知祥依旧是坚决的反对。

他同样以极大的声音回应道:“大王,如今可不比当年了,那时候国家草创,又是消灭钱镠的关键时候,所以年年举债也没什么,只要熬过了那几年,后面就会好过许多!但如今大王已经立国,若是还像以前那样,府库年年空虚,年年依靠借债度日,那是会出大问题的!臣坚决反对大王的决定!”

“你……”杨渥顿时气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着他的面反对他,自然让他有些难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