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六十九章内阁的雏形

南国江山 第三百六十九章内阁的雏形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广陵城外,准备出征的淮南将士已经排列整齐,只等着杨渥的命令下达便开始向北而去。

这次北伐主要目的除了捞取名声外,更多的是为了引诱危全讽来攻,以将其彻底消灭,不过为了做得逼真一点,杨渥不仅调集了大量军队,他本人更是再一次挂帅出征。

而现在其他军队已经先行北上,只有杨渥和秦裴统领的镇武军还留在最后出发。

因为杨行密如今早就故去,而杨家其他子弟却还没成长起来的缘故,在杨渥离开之后,广陵的军政大权就只能交给其他人来办理了。

为了防止有意外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今后建国称王的需要,在离开广陵之前,杨渥特意下令册封高勖为华盖殿大学士,李神福为武英殿大学士,周隐为文华殿大学士,命三人协调处置广陵的诸多事物。

这个制度当然是仿照后世明朝的内阁制度来的。

虽说杨渥目前还没有公开建国,但在如今唐朝都被灭亡了后,最后一层束缚已经去了,杨渥自然是可以做更多的以前不方便做的事情。

历史上从后梁、后唐一直到北宋,其主体制度还是仿照唐朝的制度来规划的,最多也就是进行了一些细节方面的调整而已。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不断的修改和继承,使得到了北宋时期,官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繁琐混乱的局面。

而淮南如今却没有这个弊端。

淮南如今虽然说也是从藩镇转化而来的,不过在如今各种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如今,一切都可以重新规划设计,所以杨渥自然是选择结合各朝各代的优点来制定本朝的制度。

而内阁制度作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制度,自然是用来防止宰相权利过大的一项重要手段。

不过与后世明朝内阁全部用文官不同,杨渥打算以后的枢密院使这个武将都加封为武英殿大学士头衔,以加入内阁,平衡文官,不至于文官完全凌驾于武将之上。

至于这一次的三个大学士的人选,高勖和李神福分别统领文官和武将,而周隐这个性格忠直的老臣则负责监管,也算是一种制衡手段。

当然,杨渥也知道如今的制度还有更多漏洞,比如说如今的三个大学士都是正直忠心之人,他们可以为了大局而相互协作,但以后的大学士会不会出现结党营私的现象这就难说了。

不过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以后来解决,现在不过是将框架搭建起来的时候。

这些任命都是在杨渥离开之前一天才下达的,之所以到这个时候才下令,也是因为杨渥想要看看这个制度在离开了他的情况下具体实行起来到底会遇到哪些问题,以方便他日后加以改进。

当他将这个任命下达之后,整个广陵上下顿时沸腾起来,因为从杨渥的这项任命中,众人都看出来了杨渥这是在为将来确立宰相做的准备。

在人选上,高勖、周隐和李神福这三人倒是资历、威望都足够,大家没有谁会有不满;而在具体的制度上,杨渥的安排无疑是出于各方面的制衡,这让众人都对以后淮南将会实行的制度有些期盼起来。

此时,在离开之前,杨渥却是将准备留下来负责击败危全讽的周本给叫到了一边小声叮嘱起来。

“周将军,孤离开广陵之后,江西那边若是危全讽真的按照孤的预期率领大军来犯,到时候击败他的重任就全靠将军的了!不知将军对于将来的用兵方略可有什么想法?”

虽然历史上的周本在象牙潭一战大获全胜,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为淮南迅速夺取整个江西奠定了基础,不过历史如今已经被杨渥给搅乱得不成样子了,周本是不是还能像历史上那样一战成功,杨渥还真不能保证,所以此时临走之前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今危全讽还没有出兵进犯洪州,其兵力如何,部署如何,士气如何,行军路线如何等等,这些目前都没有确定,要制定一个具体的用兵方略却是为时过早!”周本脸色凝重的说道。

杨渥听了不由有些失望,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不过周本却是看清了,不由有些苦笑。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而是杨渥将一举击溃危全讽、平定江西的重任交到了他的手中,这让他感到很重的压力。

所以在没有知道敌军的具体情况之前,他不愿多说什么。

与之前进攻洪州的战斗不同,那一次是淮南主动进攻,主动权在淮南这方,所以杨渥才能提前做出安排;但这一次淮南却是需要后发制人,等危全讽出兵之后才能根据局势做出应对,所以周本现在不能给出一个具体方案也算很正常的事情。

这个道理杨渥当然也清楚,所以在略微沉吟之后,他开口说道:“将军之言,孤也清楚。不过能否一举击溃危全讽,关系到平定江西的大业,此事甚为重要,将军好自为之!孤在淮北静候将军的捷报!”

周本肃然道:“请大王放心,末将定当完成任务!”

……

告别周本等人之后,杨渥在三千控鹤军的护卫之下,与镇武军一道启程北上,最终在六月初抵达宿州。

这一次北伐与上一次不同,上一次北伐杨渥确定的目标是攻占宿州,将北方防线彻底推进到淮河以北去,但这一次杨渥却是没有确定任何目标。

毕竟这次北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捞取名声和引诱危全讽,攻城拔寨不是重点,再加上对面梁军兵强马壮,不好对付,所以在抵达宿州之后,杨渥却是暂时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北上。

而朱温在得知杨渥北上后,同样是“御驾亲征”,率领梁军主力进驻宋州,与淮南军展开对峙。

虽说兵力占据优势,但在淮南军大军云集的情况下,朱温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当淮南军住屯在宿州没有进一步动作之前,梁军同样没有什么大动作。

一时间南北双方之前还是一副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到了如今反而突然平静下来,双方三十多万大军十分诡异的没有发生任何战斗,所谓北伐之战却是变成了一场“粮食消耗战”。

这种三十多万人的大战,需要消耗的钱粮是十分惊人的,不过不管是朱温一方,还是杨渥一方,如今都可以算是根基深厚,钱粮充足,根本不用担心这点消耗。

后梁占据的州郡的数量相对来说比淮南还要多很多,人口数量更是在淮南之上,不过其中有一部分如今是控制在魏博、成德、义武等藩镇手中,并不能算朱温的直接领地;再加上朱温在北方还有刘仁恭、李克用、李茂贞等敌人需要对付,所以他实际能用来对付淮南的实力也就和淮南差不多了。

宋州城中,天气十分炎热。

这种炎热气候实际上并不是出兵征战的好时机,尤其是对朱温这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

酷热的气候让到了晚年有些发福的朱温满身都是汗水,本来他在不久前刚刚登上帝位,如今正应该是安心享受的时候,却是因为淮南军的突然北伐而不得不统领大军南下。

“淮南贼军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吗?其他各处有没有什么消息传来?王建和李克用有没有什么动作?”望着一旁肃然侍立的几个将军,朱温心情有些烦躁的问道。

如今与淮南军的对峙已经有十多天时间了,对面淮南军却是没有任何动静,这与之前那大张旗鼓的架势可是完全相反,再加上在淮南军北上之前的判断,朱温早就觉得淮南军此次北伐暗中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到如今却是丝毫打探不清楚。

“启禀陛下,淮南贼军那边依旧没有动静,其他各处也没有新的消息传来。倒是听说李克用如今已经出兵晋州,似乎是为了响应淮南军的北伐!”出言之人乃是宋州刺史李思安。

因为上次讨伐魏博叛军结果大败的缘故,李思安曾经一度被免职,不过后来各方战事吃紧,朱温考虑到李思安虽然屡战屡败,但在能力上却是没有问题,所以又将他任命为宋州刺史。

“李克用出兵晋州了?”朱温皱了皱眉。

若说淮南军的实力强大,如今已经成了他的心腹大患的话,那么李克用对朱温的威胁比淮南就要来得更大。

不管怎么说,历史上自古至今都没有从南向北统一天下的例子,都是从北向南进行统一的,再加上淮南缺马,所以在朱温的心里,李克用的威胁还是在杨渥之上的。

如今这个老仇家的实力正在渐渐恢复,这让朱温感到非常担忧。

“大王放心就是,李克用虽然出兵了,不过兵力却不多,看来也仅仅是牵制一下我军而已!”

朱温这才放心下来,不过淮南军就这样一直不动的话,却是让他感到难受;尤其是在目前还不能确定杨渥的目的之前就更是如此了。

“朕要不要主动派兵南下与杨渥交战,以试探他的虚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