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六十八章大举调兵

南国江山 第三百六十八章大举调兵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根据淮南目前得到的消息,危全讽已经和彭玕、卢光稠等人达成了联盟,只要机会合适,他们就会奉危全讽为首一同出兵攻打洪州,以夺取江西之地。

而这个机会,在危全讽等人看来就是淮南军的主力撤离洪州的时候。

在以前,危全讽等人以为朱温在北方的战事很快就能结束,李克用等藩镇也会迅速被压服,到时候梁军就能腾出手来南下找淮南报一箭之仇。

而淮南面对梁军的再次大兵压境,定然会集中各处兵力去应对梁军的进攻,那时候洪州必然兵力空虚,便是危全讽等人出兵的时候。

不过之后的局势发展显然有些出乎这些人的意料之外,梁王朱温不仅没有轻易平定北方的乱局,反而连潞州都丢了。

接下来又是朱温匆匆灭掉唐朝,登基称帝,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也太过迅速,让危全讽等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至于预想中的梁军再次南下向淮南报仇的事,自然因为这一系列的变局而无从说起,至少在短期内危全讽看不到梁军南下的迹象,而他要等待的夺取洪州的机会也就失去了。

而杨渥的大计划则是针对这一点设下的,以洪州为诱饵,以北伐为借口,主动将南方大军抽调一空,这样一来便可以将南方各州的敌军全部引诱到洪州来,然后一举加以歼灭!

当年曹操西征马超时,当听说马超不断征调西凉兵到关中来交战,兵力越聚越多,他不但没有感到担心,反而大喜过望,认为马超这样做更加有利于他一举消灭西凉兵,而不需要将来劳师远征。

如今杨渥的计划就有些类似之处,同样是诱使敌军主动前来,以避免淮南军劳师远征。

杨渥这么一解释,顿时李神福等人便明白了他的想法,并且想清楚了其中的各种好处,不由拍手叫好。

不过在叫好之后,依旧有些疑问却是不得不问清楚的。

李神福当即询问道:“大王此计固然甚妙,不过光是以北伐的名义将江西大军征调到广陵来,危全讽他们会上当吗?要知道江西洪州虽然离得远,但我军若是全速行军的话,也最多一个月时间就能赶到洪州去,而一个月时间,只怕危全讽未必能攻下洪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还会出兵吗?”

是的,杨渥的计划最大的漏洞就在于危全讽会不会中计,毕竟能够统治抚州近三十年的人物,自然不会是傻子。

若是淮南军仅仅将大军抽调到广陵去,危全讽肯定不会傻蛋立即发兵洪州,不然淮南军只要再从广陵南下洪州,他们所做的一切就全部白费了,危全讽肯定不会这么做。

“孤当然知道危全讽不会轻易中计,所以北伐之事,并非全然是计谋,而是真的要进行!等各路大军汇聚以后,孤就要亲自统领大军展开北伐!朱温灭我大唐三百年之社稷,篡位自立,如此大逆不道之人,孤身为大唐亲王,怎能坐视?”杨渥沉声道。

是的,正如王建传檄各地声称要讨伐朱温,目的只是要捞取名声一样,杨渥北伐的目的除了要引诱危全讽主动出击外,同样是为了捞取名声。

不过与只说不做的王建不同,这一次杨渥却是打算来真的。

试想当朱温灭掉大唐,篡位登基的时候,各路藩镇都只是坐看着,唯有淮南吴王才是真的出兵北伐讨逆,这样一来那些心向大唐的人肯定会觉得只有杨渥才是真心为了大唐的人。

不仅如此,这对于杨渥进一步扩大声势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杨渥想要建国称王之前,总要对朱温篡位的事情有所交代吧?不能说朱温一篡位就急不可耐的建国,那也太心急了。

郭崇韬皱眉问道:“大王若是亲自率领大军北伐,等到我军渡过淮河与梁军接战之后,想必危全讽等人也能彻底放心下来出兵洪州!不过如此一来,我军主力都北上了,那么由谁来对付危全讽的大军呢?”

“是啊,大王此计固然甚好,不过即便不算马殷的兵力,光是抚州、虔州、吉州、信州、袁州这五州之地就有近十万大军,虽然这些军队都是些战力孱弱的军队,但毕竟人数众多,要击败他们只怕不容易啊!此外,福州的王审知是什么态度目前还不清楚,他会不会出兵与危全讽一同来攻洪州,这些都难以确定啊!”严可求躬身道。

目前王审知的态度极为微妙,一方面他杀了淮南使者张知远后,与淮南如今已经闹翻了,但在另一方面,王审知又没有彻底投入马殷、危全讽一方,更没有与淮南彻底决裂的迹象。

当马殷、刘隐等纷纷向朱温臣服,从而获得楚王、大彭王的爵位之时,王审知却没有向朱温臣服,更没有接受后梁的册封。

从这一点来看,至少王审知目前还没有彻底站到淮南的对立面去。

而在去年再次击败了淮南军对岳州的进攻后,又被朱温册封为楚王的马殷如今正是声威大振的时候。

如今鄂州那边的左武骧军虽然已经恢复了两万人的编制,但士气却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想要再次出兵岳州以牵制楚军显然有难度。

更何况,淮南军已经两次被楚军击败了,虽然这两次都是一支偏师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失败的,而且对南方的大局并没有大的影响,但若是淮南军再次进攻岳州而遭到第三次失败,很难说淮南军会不会被打出心理阴影来,而楚军会不会积累起对淮南军的心理优势。

要知道心理优势这种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军队的战力发挥就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一支打疯了的军队往往能够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而那些屡战屡败的军队却经常出现面对弱小敌人都束手束脚的局面。

历史上北宋对西夏不管是兵力还是总体国力,北宋一方都是处在绝对优势的位置上,但就是因为前期的屡次战败而被打出了心理阴影,结果后面与西夏人交战都始终处于被动。

所以杨渥可不想再给楚军第三次获胜的机会,免得让楚军积累士气形成心理优势。

此外,在湖南的内部,辰州蛮的暴动如今也被马殷镇压下去了,所以其内部的牵制也消失了,这一次若是危全讽出兵洪州,王审知会不会出兵相助还不好说,但马殷却是必定会出兵的。

所以无论是郭崇韬还是严可求,这两人都认为杨渥的计划都有些弄险了。

倒是李神福却对杨渥的计划颇为看好,他笑着对郭崇韬等人道:“兵贵精而不贵多!老夫倒是觉得,危全讽若是真的来攻的话,其兵力虽多,但却分属各方,虽然名义上听从危全讽的,但在实际上定然会出现军令不齐的情况;此外抚州等地军队的情况,郭参赞和严副使或许还不怎么清楚,不过老夫却是深知其虚实,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当年我淮南军又不是没有和抚州军队交手过!”

原来,在多年之前,有个叫马徇的淮南大将奉命驻守黄州,结果遭到大量梁军的进攻,最终寡不敌众而战败突围,又因为后路已经被梁军切断,所以只能绕道江西返回淮南。

而无论是江州和洪州当时都由钟传掌控,实力较强,突围的淮南军兵不过千人,根本无法从钟传的地盘上借道(当时淮南与钟传敌对),所以只能选择从更南方的抚州借道。

结果在抚州境内遭到危全讽万余大军的拦截。

马徇临危不惧,亲自率领淮南军对敌军趁乱发起夜袭,结果仅仅依靠一千残兵就轻易的击溃了上万抚州军队,夺取了他们的钱粮辎重,从而威震抚州,最终平安回到淮南。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抚州军队的战斗力是个什么情况。

可惜的是,这个马徇在之后不久便突然重病离世了,临时前还非常不甘心的说,若是自己还能领兵征战,定当向杨行密请命为淮南横扫西南夷。

若是此人还在,淮南定然会多一个大将。

此事距今已经有十年时间,当时连严可求都还没有出仕,对此事自然不怎么清楚,至于郭崇韬就更别说了。

杨渥同样不知道淮南军与危全讽之间还有这么一次交手的经历,毕竟那时候的他年纪也还小,而且这次交战在淮南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这就是李神福等老将还有一些印象。

“所以说,大王即便率领主力北伐,但只要在江南留下一支精兵,再派一个得力的大将来统领,要完成大王的计划,一举击溃危全讽联军也并非不可能!”李神福沉声道。

这位功勋老将如今虽然五十多岁了,但他却越活越是年轻,脸上布满红光,精神显得极好,看上去再活上几年都不成问题。

可惜身体虽然还很健朗,但李神福的心中却有些落寞。自从当上枢密使的职务之后,他便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是没有机会再领兵打仗了,这对他来说显然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好在他的儿子李承鼎争气,如今已经开始独自领兵了,而且他在康州之战的表现已经传回来了,虽说百济军队的孱弱让人惊讶,不过以三千军队击败一万五千敌军,并且夺取康州,这一战的胜利还是很有成色的。

有了如此战功,再加上他与杨渥的关系,可以想象今后必定会前途无量。

“不错,孤也是这么想的!先将危全讽的主力引诱集中到洪州来,然后以一员大将统领精兵万余,只要运用得当,足以破危全讽!而危全讽主力被击破,剩下来的抚州等城池还能抵挡我军的进攻吗?”杨渥同样说道。

事实上,杨渥之所以做出这个安排,就是因为他记得历史上淮南吞并江西,就是凭借周本的象牙潭一战击溃危全讽的主力,从而乘胜进攻,短短时间里面就夺取了江西南部的各州。

而在象牙潭一战中,危全讽的联军近十万,而周本统领的淮南军却不过是七千人而已!

当然,历史上的淮南军乃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让周本领七千人去抵挡危全讽,而这一世却是杨渥主动设计引诱危全讽来洪州。

不过这一世的淮南军的强大还要更胜一筹,杨渥准备留下来的军队同样不会仅仅七千人,再加上开花弹等大杀器的辅助,这些正是用来对付那些训练不足的军队的利器,没有理由这一世的淮南军不能战胜危全讽!

“大王此计固然甚妙,只是依旧有些冒险了,若是留在江南的我军未能击败敌军那该怎么办?又或者,我军援军未到,而洪州已经被危全讽攻占了怎么办?这些大王可要安排好才是!”郭崇韬却是皱眉问道。

“诸位放心就是,孤特意任命刘威为江西巡抚,目的就是让他来负责洪州的防守。刘威文武兼备,足智多谋,有他在,孤相信洪州定然不会有问题!至于说留在江南的我军未能击败危全讽的问题……”杨渥充满自信的笑道:“孤相信定然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

他的语气极为坚定,给人以莫大的信心,让众人听了也大受感染,顿时心中豪气大升。

“那么大王打算让谁留下来担当此大任?”严可求问道。

“当然是周本将军!”

……

同一时间,因为淮南军北伐的迹象愈来愈明显,梁军也开始做出应变,准备抵挡淮南军的再次北上。

上一次淮南军北上,乃是在濠州、王家渡口两战大胜梁军之后,趁着全军士气大振而敌军士气较低的时候北伐的;后面能够大胜梁军,更是趁着魏博军叛乱的机会。

不过这一次淮南军就没有这个便利了。

不仅如此,梁军还因为朱温的正式登基称帝而声势大振,两方这一消一涨,如今的淮南再想战胜敌军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当淮南军开始四处调兵遣将的时候,梁军同时开始集中兵力,之前用来攻打潞州的十多万军队都被重新征调到了汴州,此外,罗绍威、王镕、王处直这三个刚刚被朱温加官进爵的藩镇同样出动了部分军队来帮助朱温,若是再加上南方各州的驻军,这一次梁军集中了十八万大军,声势极为惊人。

而在另一方,淮南军集中的兵力与上次北伐之战差不多,除了留下周本的镇**两万大军准备应对江西变局外,其他各部尽皆北上,再加上北方各州的驻军,同样有十五万人之多。

一时间南北双方局势极为紧张,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