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三十一章薨

南国江山 第三百三十一章薨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夕阳落下的时候,杨渥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了广陵城。

从宿州出发后,这一路上杨渥开始还在控鹤军的护卫下乘船南行,不过在路上再一次接到杨行密催促他回去的文书后,他便知道,杨行密的病情比他想象的还要重,还要急。

所以杨渥到了泗州后便放弃了乘船,转而骑马从陆路南下。

当然,因为马匹不够的缘故,控鹤军的人就只能继续乘船,杨渥只带着自己的几十个护卫先走一步。

这一路上几乎马不停蹄,将杨渥等人累个半死,好在最终还是坚持到了这里。

对于杨渥来说,杨行密一直以来都是那个可以为他遮风挡雨的父亲,没有他的帮助和支持,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如今这一步的。

每当想到曾经为他遮风挡雨的那位父亲,现在已经病倒在床上时,杨渥的心里就分外难受。

那爽朗的笑容,那豪迈的声音,还有每一次对他的谆谆教诲,都让他记忆犹新。

“殿下,你可算是赶回来了,大王如今就等着见你最后一面呢!”刚见到杨渥,高勖便急不可耐的说道。

杨渥听了心中更是咯噔一声,“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他有些自责,觉得自己不应该在明知道杨行密身体不好需要休养的情况下还率领大军北伐,一出去就是近半年,让杨行密再次操劳军政;尤其是第二次北上接应史仁遇,并且再次击败了梁军后,他就应该立即回广陵的。

可惜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匆匆进入杨行密的病房后,史夫人、王夫人杨行密的妾室都已经到齐了,杨渥的弟弟妹妹们,包括已经出嫁的女儿还有他自己的三个妻妾,也同样到场,不过在隔壁的房间里面等候。

似乎是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杨行密睁开眼睛,见来人是杨渥,不由笑了:“渥儿,你总算是回来了,为父还以为见不到你最后一面了!”

“父亲……”杨渥声音有些哽咽,只说了一句话便再也说不出什么来。

杨行密摆摆手道:“痴儿,何必如此?自古以来谁人没有一死?为父生于贫贱,起自草莽,一生征战二十多年,这才打下江淮之地,据地称王,已经是富贵之极,如今又有你作为继承人,此生算是无憾……”

“想到年在庐州街市,为父也不过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市井之徒,若非生活所迫,也不会投入军中;后来世事无常,天下大乱,为父这才自庐州起兵……”杨行密絮絮叨叨的提起当年之事,而杨渥则静静的听着,没有出言打断。

说了一会儿后,杨行密醒悟过来,不由笑道:“人老了,总是会想起当年!渥儿却还年轻,不该让你听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了!”

“父亲切勿如此,孩儿非常想听父亲当年起家之事呢!”杨渥连忙道。

杨行密“呵呵”笑道:“你想听为父当年之事倒也容易,为父身边有个叫信都镐的幕僚,他追随为父近二十年,别无所长,为擅长文章。听说他写了一本《淝上英雄小录》,专门记述了为父身边有功之臣共四十人,为父的许多事情他都记录着,你若是想看,可以去找他!”

说到这,杨行密不由笑了起来,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信都镐不声不响的就为他和他手下的功臣们写了个传记,上次要来一读,发现记载得还是比较详实可靠的。

杨渥听了点点头,只听杨行密继续道:“听说你和朱全忠议和了?”

“没有议和,只是暂时罢兵而已!”

“先南后北,这个策略倒是没有错,你想与朱全忠议和,那就议吧!先帝虽然被朱全忠所弑,我大唐立国近三百年,到了如今或许真的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杨行密叹息道。

他这一生,从来没有踏入过长安一步,也从来没有见过唐昭宗一面,他的地盘都是他一手一脚打出来的,他的将士也是他一个一个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朝廷对他的恩情实际上并不多,最多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至于其他的帮助却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杨行密对于先帝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感情,即便当初听说唐昭宗被杀时突然中风昏迷,但那不是出于对唐昭宗的忠心,而是对大唐的特殊情怀。

不管后代的皇帝们如何无能,不管朝廷如何衰败,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年大唐极盛时期的确有值得每个子民感到骄傲自豪的地方。

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即便到了如今已经是毫无威信,各路藩镇都不把天子放在眼中,但依旧不能改变还有很多人对他抱有特殊情怀。

这就好比李克用,若说桀骜跋扈,李克用绝对不比朱全忠的少,但李克用在跋扈的同时,对于维护天子却依旧很热衷,甚至可以在没多少利益的情况下多次起兵勤王。

杨行密也同样如此,他实际上也并不怎么看重天子,但他看重的却是大唐,所以他才会对朱全忠想要彻底灭亡唐朝感到无比愤怒。

不过到了如今,或许是重病将亡的缘故,杨行密忽然想开了,对于大唐将要灭亡这个事实也不再纠结了。

“其他的为父也不必多嘱咐你,你已经彻底成熟了,知道该如何执掌大权了,在军政大事上,为父也没什么可以教你的。如今为父将去,唯一想问你的就是,为父去了之后,你准备给为父加封什么谥号?”絮絮叨叨的说了很久,杨行密最后又问道。

谥号乃是后人给的评价,也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这一年多下来,杨渥的表现让他极为满意,知道有这么个继承人淮南别的事情都不用他担心,不过关于他的谥号,他却想提前知道。

杨渥一愣,想了想后答道:“不知‘武忠王’如何?”

杨行密听了终于笑了,‘忠武’二字历来被视为最高的荣誉,他并没有建国称帝的野心,在他的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成了大唐的臣子,所以对于“忠武”这个谥号还是极为满意的。

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

历史上能够得到这个谥号的,许多都是有擎天保驾之功的人,比如三国时的诸葛亮,本朝有再造大唐之功的郭子仪等,就是这个谥号。

所以始终以大唐之臣自居的杨行密,听到自己能得到这个最高谥号,自然感到满意。

至于将来杨渥建国称王甚至称帝之后,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杨行密也没有多问。

到了如今的局势,即便杨渥自己不想建国,众多淮南的将领们也会鼓动他那么做的。

对于淮南众将来说,大家辛辛苦苦在战场上厮杀,为的还不是建功立业,将来能够得传子孙,永享富贵。

若是杨渥一直都不建国称号,那么他们这些部将们又如何加官进爵?

所以为了安抚部将们,杨渥也必须那么做。

更何况,杨渥如今虽然有东南诸道都统的职务,但说到底,他也只是个级别比普通节度使地位要高一点的节度使,却依旧是大唐的臣子。

而众将同样是大唐的臣子,在身份上大家其实没有本质区别,这也是为什么淮南官员对杨行密和杨渥的称呼是“大王”、“殿下”,但自称却是“属下”或者“末将”,而不是“臣”的缘故!

建国称王,将杨氏的身份与其他将领彻底区分开,这是将来必不可少的事情。

杨行密同样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虽然自己以大唐臣子自居,却并不要求杨渥也同样如此。

或许是说了许久话有些累了的缘故,又或许是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的缘故,杨行密闭上眼睛没有再说话。

杨渥等了一会儿,见他一直逐渐沉沉睡去,便小心的给他掩了掩被角,然后轻轻的走了出去。

出门后,杨渥不顾疲惫的身子,连忙召见淮南众官员,以稳定人心。

在此时刻,即便杨渥有信心保证大局不会乱,但他同样要做些准备才是。

此时随他出征的三千控鹤军尚未回来,所以他只能依靠留在广陵的两千控鹤军亲兵。

好在这两千控鹤军同样是忠心极为可靠的军队,两个指挥使都是他的心腹。

至于广陵的驻军,因为大军出征还未返回的缘故,如今广陵驻军乃是以李简为都督的新组建的天武军。

李简这个人虽然杨渥并不喜欢他残暴好杀的性格,但他对杨氏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杨渥也不能仅仅依靠对他的信任,他一方面对李简多加安抚,另一方面又暗中让范遇严加监控,以防止出现动荡。

等到几天后李承鼎等人统领的三千控鹤军回到广陵,杨渥这才放心下来。

然而杨行密的病却始终没有好转,反而一日比一日要差。

大唐天佑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有彗星拖着长长尾巴划过天空。

这一日,大唐吴王杨行密薨,其子杨渥于灵柩之前接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