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二十八章 虚惊一场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二十八章 虚惊一场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4:44:39 来源:笔趣阁

一切准备就绪,一众侍卫护着一个小黄门往弘农城宣旨。

奉命到弘农城的小黄门唤作唐义,他曾侍奉过刘辩,且刘辩对他有救命之恩。

一次他惹到了中常侍高望,为高望殴打,此时刘辩经过,从高望手中救了他。

他今日在朝中将所有事都看在眼里,心道:“董卓拟的圣旨,定然对弘农王不利,我家中只我一人,不怕连累,干脆一走了之算了。”

于是,他过了函谷关,摆脱侍卫,一个人往南,将圣旨埋在土中,投南阳去了。

众侍卫见唐义带着圣旨走失,寻他不着,又无法回宫交差,干脆各自散去,带家人避难去了。

这道圣旨,弘农不知,洛阳不觉,一时没了下文。

然“芳林之约,洛舍之旧”传遍各地。

……

司隶弘农国,弘农城,王府。

这日,众人正在王府议事,苏定突然仓惶地跑进来,他喘着粗气,说道:“王上,关于您托皇甫将军呈上的书信有结果了。”

伍孚见他这般模样,知道一定不是一个好结果,叹道:“果然如公达先生所料,最终还是免不了这一遭吗?”

苏定眼神有些灰暗,说道:“陛下与百官皆同意,最终被董卓一言否决。他早拟好了圣旨,欲调公达、子鱼两位先生其他处为官,德瑜、文远、伯平、修明四位将军去戍边。圣旨已下,皇命难违。唉……”

苏定心中清楚,董卓想要调走的这些都是弘农国的支柱。一旦他们离开,弘农国危在旦夕。但他心中发誓:“一定誓死守卫弘农城。”

华歆闻言,心中对董卓的釜底抽薪之计气愤难当。他对刘辩拱手道:“王上,子鱼染疾,不能接旨,先回去休息了。”

众人对于华歆的反应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的确不失为一个选择。仕子的确可以因为某些原因,对官职辞而不就,但不接旨,可是死罪。

华歆正要离去,荀攸一把将他抓住,让他稍安勿躁。

董卓可能会使釜底抽薪之计正是荀攸想到的,然而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而上书信进言的方法是刘辩提出来的。

荀攸对此十分赞同,同时也有些担忧,若董卓对刘协没有丝毫敬畏,此事难成。

众人见他拦住华歆,淡定从容,应有什么好计策,目光殷切地瞧着他。

他转头对苏定说道:“苏将军,这是哪日发生的事?”

苏定回道:“三日前早朝。”

荀攸尚未说话,皇甫贤疑惑地说道:“奇怪,若是三日前,圣旨早该到了。为何今日仍未见到天使?”

皇甫贤之言勾起了众人的疑惑,按道理,从洛阳到弘农也就一日光景,难道中间出了什么变故?

荀攸沉吟片刻,说道:“季安,汝再去查探一下传旨的是哪个小黄门,或许是王上旧识也说不定。”

苏定差人专门去了洛阳一趟,最终探得传旨之人唤作唐义。

刘辩脑海中闪出旧事,将他救唐义之事讲与众人,众人皆言:“王上仁德,才有此报,唐义应该是带着圣旨走了。”

众人又言:“唐义知恩图报,是为忠贞义士。”

弘农城内,众人虽为收到正式任命旨意,然人心向辩,各司其职,厉兵秣马,准备收复封地。

……

董卓这日在府中思量:“皇甫义真本就与我有隙,又在朝堂上忤逆我,应当想办法处置他。”

于是,董卓唤来李傕,命其伪造皇甫嵩贪污**的证据。

李傕领命而去。

一日后,董卓手握伪造的证据,在朝堂上诬告皇甫嵩贪赃枉法,使刘协下旨将他收入大狱。

文武百官皆知皇甫嵩秉性,绝不可做出贪赃枉法之事,实属董卓为报复他而进行的构陷,却无人敢言。

朝堂之上已是董卓的一言堂,众人说什么都只是徒劳。

最终,皇甫嵩因为替刘辩传信而被董卓构陷入狱。

皇甫嵩之子皇甫元曾与董卓交情匪浅,曾替董卓挡过北宫伯玉的刀。他听闻父亲因董卓入狱,急忙赶至洛阳,求见董卓。

董卓见他来访,热情地出门迎接,说道:“坚寿,平北宫伯玉之后,你我已数年未见。今日,你我兄弟二人,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皇甫元却是跪在地上,言道:“相国缚坚寿父亲,坚寿不敢与相国做兄弟,望相国念在旧事份上,饶父亲一命,坚寿拜谢。”

董卓感怀昔日情分,命人将皇甫嵩从狱中放出,请他们父子到府中赴宴。

宴会上,皇甫嵩一直不言不食,皇甫元与董卓侃侃而谈,聊起旧事,满心欢喜。

董卓与旧友同饮,心情舒畅,轻松惬意,倒是他进京之后头一遭。

酒宴之后,董卓留皇甫元在洛阳常住,欲表他为侍中。皇甫元辞而不受,言道:“仲颖所为,已天怒人怨,恐难以善终,望你珍重。”

言毕,皇甫元扶着父亲皇甫嵩出了相府,直奔雍门,一路往弘农去了。皇甫嵩被刘协任命为弘农傅,虽圣旨未下达,但圣命已下,他自然要去弘农赴任。

况且,他听闻刘辩与往日已大有不同,也想亲眼见一见。

因皇甫嵩在狱中受了些折磨,两人行得有些慢,两日之后,才远远地望见博杨城。

两人又行了数里,却是有一对人马赶至近前。为首一少年年纪轻轻,约有十五六岁,面容清秀,双目有神。少年身后则跟着几名文人武将和一队骑兵。

少年正是弘农王刘辩。

他接到苏定消息,言皇甫嵩因董卓入狱,其子皇甫元入京解救,父子出了雍门往弘农来了。

他即刻率众出城迎接,迎到他们两人。

他身后正是荀攸、华歆、皇甫贤、张辽、董横、高顺、曹性、梁宇、秦远等人。

他见一老一少两人走在大路上,老的青丝白发,身材魁梧,面色坚毅,当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少的人高马大,双眼炯炯有神,脖颈侧面有一道疤,亦是一员猛将。

此二人定是皇甫嵩、皇甫元父子无疑。

刘辩见到皇甫嵩后,翻身下马,拜道:“小子弘农王刘辩,见过义真先生。”

众人与皇甫嵩、皇甫元父子见面完毕,又给皇甫元牵了一匹马,将皇甫嵩扶上马车,一行人动身返回弘农城。

皇甫嵩到弘农,无异于是一件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