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702 就是要强硬

崇祯窃听系统 702 就是要强硬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这动静这么大,就连汤若望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转头去看情况。

“不好了,明国那个官员要走了!”

听到这个传教士的说话,汤若望顿时就急了,连忙催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看在上帝的份上,能不能不要犹豫了?”

得罪了明国皇帝,就算是最好的结果,只是被驱逐,那就意味着,这些传教士不远万里,冒着九死一生的事业也就将失败。

如果他们只是刚到大明,那可能还不会那么介意。但是,像汤若望他们这样在刚成年的时候到达大明,在大明生活的时间远比其他任何地方要多。可结果却是一事无成就这么被驱逐回去了,真不是他们能接受得了的。

因此,在大明的所有西夷中,传教士这个群体,是最不希望和大明闹翻的。

听到汤若望的催促,约翰逊看了一眼澳门总督,看他还是没反应,最终却是不管了,立刻箭步而出,急着去追香山县县令了。

最终,自然是根据香山县县令之前的建议,先说明卡洛斯是安南那边的,濠镜澳这边事先一点都不知情,然后表示非常抱歉,愿意接受大明皇帝的任何责罚,他们的本意,只是想和大明做生意赚钱,和大明搞好关系,真没有其他意思了。为了表示诚意,濠镜澳的围墙也会尽快拆除。

对此,香山县县令很满意,便带着卡洛斯又回去了,并表示会尽快上奏。

…………

对于这边的情况,崇祯皇帝通过汤若望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知道得清清楚楚。之所以他对葡萄牙网开一面,其实并不只是因为葡萄牙人对于大明会比较守规矩。

要知道,葡萄牙人的这种守规矩,那也是被大明给教训了之后才守规矩的。本质上,远离家乡出海的这些西夷,其实都是殖民者而已。

崇祯皇帝就是通过汤若望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得消息,估计出了这濠镜澳葡萄牙人的反应是在他的估算当中,因此才有了这个决定。要不然,他才不会这么折腾,直接一道旨意给郑成功,让他带着水师把濠镜澳堵了,比灭台湾的荷兰人还要省力得多。

此时的他,已经领军回到昆明,刚好一直下雨,就干脆先休整,不但让将士们恢复下精神,也要补充军需物资。

不过此时大军虽然还在昆明,并没有去安南,但有些事情却可以先做起来的。

比如说,让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派人先去侦知安南地形和势力情况。这个事情,也不一定要锦衣卫的人亲自去做,而是找熟悉安南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安南那边的人了解便是。

还有,崇祯皇帝也不等广东那边把情况报上来,就直接给出了对葡萄牙人的旨意,这也和安南局势有关系。

安南的南北对峙一直存在,而且南边势力,也就是阮氏的背后,是葡萄牙人在支持;而北方的郑氏,则是荷兰人支持;而安南在名义上,那是安南都统使司,且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而不是郑阮两姓。

这个时候,莫氏其实也在苟延残喘,占据安南的高平地区。但安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是郑阮控制了的。

之前的时候,大明没有能力去干涉安南事务,那是没有办法。如今大明强大了,就算没有葡萄牙人的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也都早已决定,等云南事务结束之后就处理安南事物的。

因此,他还向安南传旨,对于安南地区的局势大为不满,叛匪遍地,民不聊生,此乃安南都统无能,就决定撤销安南都统使司,改为朝廷直接管辖,设安南省。皇帝本人不日将亲自领兵平叛。

可以说,云南实现了全省的改土归流,那么安南这边最终也要实施改土归流,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只不过,有的人对于皇帝直言莫氏无能,要撤销莫氏的世袭都统,这么强硬的方式,还是感到比较吃惊的。

毕竟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可没有几个皇帝“对外”会如此强硬。不过他们回过头来想想,如今的大明皇帝,武功盖世,南征北战,未有对手,就连洞吾都旦夕而灭,不给安南脸色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

他们却是不知道,崇祯皇帝其实压根就不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不管是莫氏,郑氏还是阮氏,都不想这些地头蛇归附。

安南这边,在大明开国之初就曾为大明所有,可到后来又反叛建国。如果有就有宗族势力不连根拔除的话,对于以后大明直接管辖安南必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谓拉一派打一派,这只是实力不强才需要这么做。可如今的崇祯皇帝,说真的,他还真不需要这么干!

安南这边长期陷于南北对峙,就没有和平的时候,底层老百姓必然不会生活得幸福安康。既然如此,那就是他崇祯皇帝可以发挥“核武器”的时候,把安南原有的势力连根拔除,把他们的土地全都分给安南百姓。让安南百姓知道真正内附的好处,就算有漏网的安南原有势力想要捣鬼,第一个不答应的,估计也是安南百姓了。

而这类似的事情,在云南这边已经实行。以前的农奴,都分到了原有的土司老爷的土地。这个事情,是从年初开始的。就算消息再迟缓,相信在安南那边,也已经在传了。再让锦衣卫密探去推波助澜一下,相信等回头崇祯皇帝领兵进入安南的时候,会更有民意基础了。

就是基于如此种种考虑,崇祯皇帝在云南休整,一点都不急着出兵安南。他就是要在出兵之前,营造出对他足够有利的局势。

…………

另外,通过窃听系统,崇祯皇帝还知道,漠北三族的族长已经到达了京师,愿意归附大明,在等着他回去。还有,京师如今很热门的话题,就是太子的选妃问题,还有长平公主的婚事。

虽然说,太子朱慈烺和长平公主才十七岁而已,换了后世,那是念高中的年纪,可在这个年代,这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就崇祯皇帝自己,那也是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的。

之前时候,建虏未灭,崇祯皇帝南征北战,又要处理各地天灾,虽然皇后和朝臣都有提过几次,不过他没理会,也就过去了。

如今,都已经是十七岁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这年龄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崇祯皇帝久不在京师,太子和长平公主婚事肯定又会被耽搁,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就又有人提起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们没法拍板,可要是有个头绪了,皇上一回京就拍板了那也会快不少,因此,在皇后的牵头之下,就又在忙这个事情了。

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当然知道早结婚的危害,虽然古人早熟,可人类发育摆在那里,再早熟也不可能熟到身体条件能满足早婚。估计这也是后世为什么到了后来,会提倡晚婚晚育的原因。

因此,崇祯皇帝不介意就拿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当例子,来推动这个晚婚晚育的事情。当然,所谓晚婚晚育,他也不可能强求太多,但至少到十八岁吧,这是他的底线。

…………

崇祯皇帝在昆明休整的这段时间,其实也是坐镇云南,亲自处理云南全省改土归流,另外也算是对于洞吾那边的一种支持。

不得不说,有皇帝在和没皇帝在,区别还是很大的。改土归流之中有什么事情,崇祯皇帝直接拍板形成范例,这不但比陈奇瑜做出的决策要好,也省了有些事情要上奏他才能决定的时间延误。

因此,云南这边,可以说一天一个样,每天都在变化。

官办私塾得以在每个县设立,适龄儿童免费入学。所有人,都要学说官话,识汉字。从昆明通往洞吾的道路,一直由洞吾俘虏在修,并且以此为主干道,向云南其他地方辐射,改善云南省内的交通情况。

不得不说,有皇帝在这里,修路的资源给出了最大的支持,洞吾俘虏都死了十分之一左右,才让这条道路可以最快的速度修筑了起来。

虽然在后世,有洞吾籍的一些学者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抨击,可在这个时候,因为道路的便利,让沿途的百姓都欢呼雀跃。对于洞吾那边的支援,也变得更加方便起来了。

洞吾巡抚阎应元,也没有辜负崇祯皇帝的期望。他在雨季到来的时候,从拥护大明的部族中挑选兵丁进行训练,随后和郑崇俭的军队一起,对洞吾其他地区发起了攻击。

有可能是他威震洞吾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洞吾的东吁王朝主力已经被消灭的缘故,哪怕他隆王的儿子平达力真是命大,逃到了南方,也没有给阎应元带去多少麻烦,如今除了少数几个道路实在难走的地区之外,都已经属于大明直接管辖的地方了。

这时间,也就来到了九月份了。

安南那边的情况反馈回来,让崇祯皇帝感觉时机已经差不多,加上安南的雨季结束,就是在十月份开始。于是,他下令全军开拔,向安南进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