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701 汤若望的劝说

崇祯窃听系统 701 汤若望的劝说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濠镜澳的围墙,在之前的时候,大明官府就不同意。好不容易借着荷兰人打过来的那一次修建了起来,这要是拆了,那就真不心甘的。

当然,并不是说有这围墙,濠镜澳就是他们葡萄牙人的了。但不管怎么样,这确实能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以及他们躲在围墙里面搞些不让大明官府知道的事情。

此时,约翰逊看县令就盯着他看,立刻有了想法,便敷衍道:“大人,这围墙是为了防御红夷所修,这属于兵事,归新来的兵头管,回头我去给他说下如何?”

兵头,就是兵的头,是最初只有军队管辖权的澳门总督的别称。约翰逊把这个事情,就推到了澳门总督头上,并不想马上答复。

然而,香山县县令听到这话,立刻便冷了脸,严肃地说道:“你要搞清楚一点,此地乃是我大明国土,所有事情,皆归我大明管辖。本官知会你一声,让你们自己去拆,其实是在帮你们。要不然,你们不拆试试?本官视而不见,不代表上面的人会视而不见。如果这濠镜澳的事情上达天听,在大明国土上还有不服大明管辖的地方,以当今皇上的雄才伟略,恐怕你们被驱逐都是轻的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望了下外面的光线,然后又转回头,盯着约翰逊,认真地说道:“本官看在往日情分上,已经说得够多了。当众说出的期限,不容更改,估摸着还有小半个时辰,不管你们给不给答复,本官都要如实禀告。至于以后,你们好自为之吧!”

约翰逊感觉到了他的态度,不敢怠慢,就急忙去找其他的澳门议事会的成员,还有新来的澳门总督杜琛。

在转述了香山县县令的所有话之后,约翰逊非常严肃地对其他人说道:“这个真得是天降灾祸,我能感觉到,这一次因为是大明皇帝下旨,所以底下官员都不敢再收钱。必须要给大明皇帝一个交代才行,要不然,不但这濠镜澳待不下去了,甚至这远东都将没法待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有几个人的脸上,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好像他说得太严重了一般。于是,他就提高了声音,非常严厉地说道:“不要以为我说得过于严重了。你们想想,台湾的荷兰人是什么下场?还有,这大明东南沿海,又是谁的船队控制着的?”

一听到这话,顿时,澳门议事会的几个人就都像漏了气的皮球。

他们在大明那么多年,自然对大明这边的情况非常了解。在这大明的东南沿海,是郑家独霸。而如今,郑家都听命当今皇帝的,之前时候,还没有多少损失,就一举剿灭了对他们来说非常棘手的荷兰人。

由此可见,如果大明皇帝真得下旨驱逐了的话,那他们就将和那些传教士一样,无法在这远东立足了。

这些情况,杜琛却是不很了解,当即插话说道:“什么时候,我们葡萄牙在海外由土著说了算了?这次我过来,又带来了两艘战舰,就是要加强这里的兵力防御。我就不信了,就这些土著而已,就算比其他地方厉害一点,还能挡得住我们的枪炮?”

约翰逊等人听了,不由得纷纷转头看向杜琛,脸上的表情,就好像是在看白痴一般。

不过如今是做非常重要的决定时候,约翰逊还惦记着香山县县令在等答复,就赶紧长话短说,把如今大明的情况说了一遍。

如果要是换成以前的时候,大明内忧外患,还真别说,他们可能真不怎么会在意。可如今,就算从其他殖民地过来的澳门总督,对于海外土著目中无人,也听得脸色变了。

不过让他一下改口,他却是做不到,正当他们在争论的时候,忽然房门被人推开。

这房间里的人听到动静,原本就不高兴的,顿时就都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去,就想训斥下到底是谁那么不长眼。

结果他们看清是谁之后,便一下没了怒气,态度上都变得恭敬起来。

这进来的人,就是在濠镜澳葡萄牙人中威望很高的传教士汤若望。

一直以来,传教士都和澳门议事会的人相处愉快,有的时候,甚至会联合起来排挤澳门总督。换句话说,澳门议事会之所以能让每个澳门总督都感觉这里过得很不愉快,就是因为传教士支持澳门议事会。

汤若望此时已经五十四岁,头发胡子全白,给房子里的人回礼之后,便开口说道:“我在门外都听到了,这个事情,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听到他说这话,不管是澳门议事会的人,还是杜琛,都表达了尊重。毕竟他们都想和传教士这边搞好关系,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帮手。

只见汤若望表情严肃地说道:“如今这个大明皇帝,我和他打过多次交道,远比你们要了解。如果说崇祯十一年之前的明国皇帝,还只是一个一心想振兴国家却有心无力的孩子,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在崇祯十一年之后的明国皇帝,已经是历练出来,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了。他的意志,不是别人能抗拒的……”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是深有感触。

在崇祯皇帝对西方传教士的要求颁布之后,他们想着,借助之前的关系,借助他们的学识,说不定能改变这个决定。结果没想到,压根就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他们这些传教士,直接被驱逐到了濠镜澳这边,以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这个遭遇,汤若望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也是因此,他在派人送信回教廷的这段时间内,一直闲着无事,就仔细地研究了有关明国皇帝的一切。

然后,他就惊讶的发现,明国皇帝竟然是那样的伟大。原本他们西方传教士用来敲开东方大门的那些敲门砖,压过东方学者一头的那些学识,明国皇帝不但基本上都懂,甚至懂得远比他们要多。

更关键的是,那么多学识,他们是好多传教士各自擅长一块内容而已;可大明皇帝,却几乎是全知全能的,一个人就懂了所有。这种情况,真让汤若望等人目瞪口呆!

随后,他们又对大明皇帝南征北战的事情都了解了个遍,结果又震惊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相对澳门议事会的人来说,他们这些传教士深入大明内陆,可以说走南闯北,对大明的了解,甚至比起一般的大明百姓、官绅都要了解。

就拿汤若望来说,他从万历四十七年在广东登陆之后,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走遍了大明的东南西北。京师,他去过,陕西延安府,他也待过。

大明繁华的城镇,他有生活过;大明饿殍遍地的惨况,他也目睹过;鞑子、流贼等等的肆虐,他也亲身体验过。

曾有很多次,他都有过结论,这个庞大的东方帝国,已经到了要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结果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八年时间,大明不但没有亡国,反而是国泰民安,国力之强大,更是他从西方一路过来看到过的国家中,最为厉害的一个。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他的祖国,或者欧洲的其他国家。

以前的时候,他曾想过,要是上帝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让大明和西方国家相邻的话,估计传教就没有这么麻烦,直接来个十字军东征,就什么都解决了。

可如今,他是庆幸上帝没有消除空间上的距离,要不然,大明皇帝要是有野心的话,欧洲国家就没有一个能扛得住!就算联合起来,也不见得能行!

脑海中闪过这些,汤若望继续说道:“……明国皇帝肯定是有用我们的地方,因此并没有像灭荷兰那样直接派兵。当然,这也是得益于我们以前和大明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因此,依我之见,对大明皇帝,决不能以硬对硬!大明上至皇帝,下到普通百姓,都是好面子的。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低姿态,说不定这一次,很可能会因祸得福也不一定!”

他记得清楚,原本他们是要被完全驱逐的。可到后来,他们被允许停留在濠镜澳,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在等待教廷回复的时间内,汤若望不断地回想大明皇帝当初说过的话。这个时候,有一句话他记得更为清晰起来了:“我大明好客,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然好酒招待;但是,来得要是心怀不轨之徒,自然也会用拳头招待。你回去之后,可以告诉你们那的那些国家,朕欢迎他们来大明做买卖,互通有无。”

如今,从大明皇帝对荷兰和葡萄牙的不同态度上,其实也印证了这句话。

因此,汤若望就强烈建议,一定要低姿态地回复,让大明皇帝满意,指不定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当然,万一得不到任何好处的话,到时候再翻脸走了也不迟。

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还没说完之时,忽然就见到又一个传教士急匆匆地闯了进来,神色惊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