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503 迎刃而解

崇祯窃听系统 503 迎刃而解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br>

那些明狗竟然在喊他说是在尿尿,是可忍孰不可忍,真是够了!

多铎这么想着,便咬牙切齿地喝道:“传本王军令,杀!”

他之下这个军令,也不是真得暴怒之下忘记一切,而是他看出来了,明军确实已经发现伏军,再夺下去也没有意义。

听到他这个军令,建虏头目顿时纷纷答应一声,就准备抄家伙杀了。

但是,这时候,宁完我却“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多铎哀求道:“殿下,千万不要啊,摄政王殿下有过交代,面对明国皇帝的时候,必须要理智,切记不能上当的啊!”

听到说是多尔衮的交代,多铎的怒火终于控制着,没有冲宁完我发出去,只是厉声喊道:“眼下明军主力未至,杀上一阵,刚好是我大清的机会,你眼瞎了么?”

“多铎小儿,蹲那尿尿呢!多铎小儿,蹲那尿尿呢……”

在明军戏谑的喊声中,宁完我膝行几步,一下抱住了多铎的大腿,仰着头,继续哀求道:“明军就是要激怒殿下出战啊!殿下千万三思啊!明军既然知道我军之埋伏,还如此有恃无恐,殿下难道不觉得这是为了激怒殿下去和他们厮杀么?殿下,我大清军力已是不多,可不能全耗在这里了啊,殿下……”

听到这话,多铎愣了一下,转头看看明军还在那里大声喊着,不过确实如宁完我所说,压根就没有一丝慌乱,不觉得他们自己兵少。他立刻感觉到,宁完我说得没错,明军这是要激怒他出战,要不然,肯定不会这么有恃无恐!

这么想着,多铎感觉明军的那些喊声,似乎都小了一点,在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便大声喊道:“全军撤回海州,来不及撤的,逃入山林,择机再归海州!”

说完之后,他用力踢宁完我,要甩开他。

谁知道宁完我就怕他冲动,抱得死死的,这用力一提之下,多铎的护甲,竟然一下被他扯了下来,摔了个四脚朝天。

亏了多铎还穿着里裤,要不然,就这一下,就得晒日光浴了。

周围的建虏原本都在愤怒着的,突然看到这一幕,顿时,都是一脸呆滞之相,傻了!

宁完我,抱着多铎的护甲,也傻了。

多铎低头看看自己的下面,也是傻了下。

不过很快,他们就都回过神来了。

宁完我慌了,恐惧了,连忙抱着护甲要上前给多铎重新系上,嘴上还在一个劲地求饶:“王爷,下官不是故意的,王爷,下官不是故意的……”

那拿着护甲的手,抖得厉害,甚至连迈向多铎双腿,都是在打颤。

多铎有那么一刻,是真想抽刀杀了这个狗奴才。不过他终归是没有这么不理智,知道宁完我是为了多尔衮的交代,怕自己不理智,才有了这么一个意外。

想着宁完我这么尽心用力的劝他,于是,多铎深吸了一口气,厉喝一声道:“撤!”

然后,根本就不管护甲不护甲了,反正还穿着里裤不是,就立刻转身往战马停靠地走去。

宁完我见此,松了口气,一下瘫倒在地,整个人,就如同在水池里泡过一般。不过很快,他看到建虏纷纷上马要逃跑,他也慌了,不知道那里来的力气,也立刻一咕噜爬了起来,飞快地跑向他自己的那匹战马,就跟在多铎的身后,落荒而逃。

这么一来,建虏骑军就全都跟在多铎的身后跑了,那些拼命逃跑的建虏步军吃着骑军的灰,顿时就都傻了。回过神来后,除了自己觉得明军不会放过他们的之外,其他人也懒得跑了,全都投降了事。这跑路,真是太累了!

贺人龙和赶过来的曹变蛟等人,看到建虏竟然不顾步军直接开跑,而不是冲过来厮杀,不由得非常遗憾。

没错,他们喊多铎尿尿,其实就是要激怒多铎,最好是把这支建虏骑军留在这里,只要一开打,皇上说过,后续增援马上就能赶到。只要把这支建虏骑军留在这里,那么海州的光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如今,建虏骑军逃跑,那肯定是没法追了。于是,除了贺人龙一直跟着建虏骑军追下去,以防对方杀回马枪,其他的骑军,则开始追杀那些漫山遍野,四散而逃的建虏。

不投降,就杀!

这边的情况,还在耀州驿的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也第一时间了解到了,不由得很是遗憾。那个宁完我是吧,朕记住了!

如果不是这个宁完我,说不定就能把这支建虏骑军给留下了!

这么想着,他也不停留了,下令全军向海州开拔,准备第二阶段的战事。

至于第一阶段的战事,大概是跑了一万左右的建虏骑军,只是击溃了一万多建虏步军。这其中,杀死杀伤大概有四千人左右,投降的估计有五千多,还有剩下的,就被跑进山林追不上了。

当天,大明骑军就出现在海州,就在海州地界纵横驰骋,建虏却只能缩在海州城,绝不出城半步。剩下的步军,就在第二天赶到,在海州的东、南、西三面扎下大营,只留北面不围。修筑工事,准备攻打海州。

等到这个时候,盛京这边已经得到海州这边的急报,多尔衮顿时大急道:“豫亲王绝对不是明国皇帝的对手。从急报上看,豫亲王是正准备攻打耀州驿,明国皇帝领骠骑营突然出现,怕是想要撤退都难了!”

在此之前,多铎的每日一报中,都透露着自信和喜悦,觉得很有把握,他能一举歼灭耀州驿的万余明军。可这眨眼间,形势一下逆转,变得连撤退都难,不得不说,这局势的变化,让建虏这边实在是胆战心惊了。

还留在盛京的豪格,却不那么着急。多铎和多尔衮狼狈为奸,才能让多尔衮坐稳摄政王之位,他凭什么要着急?

因为,就让多尔衮在着急,豪格却一反常态,不发一言,老神在在,好像泥菩萨一般。

“如今秋收在即,可明国皇帝却突然出现,其目的很明确,要攻打海州,搞不好会再攻打鞍山驿,进逼辽阳。”多尔衮一脸忧愁地说道,“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进攻,那明国皇帝很可能打得主意,是想用我大清粮田中的粮食,成为明军的后续补给。不行,绝对不能让明国皇帝得逞的!”

还有一个理由,他没有提,就是他绝对不能允许多铎丢掉了手中的兵权,那样就他变得势单力孤了。

说到这里,他便立刻盯向豪格,严肃地说道:“如今我大清,就只有你未曾败在明国皇帝之手,海州之重要,不用本王说了,你即刻领本部人马前去救援。本王会领豫亲王听从你的指挥,务必守住海州,如果不信,就退而守鞍山驿堡。一定要守到大清这边把粮田都收了。之后明国皇帝不退,我军坚壁清野,就能和明国皇帝决一死战!”

豪格第一次被多尔衮给捧了,说句实话,他是有点意外,也是有点享受的。但是,他又不傻,当即说道:“要说救援海州,应该是辽阳最近啊!你之前不是让辽阳那边注意着海州的么?这不正好,让辽阳出兵不就好了!”

“辽阳当然是要出兵的。”多尔衮听了,立刻回答道:“如今的战事,绝不能有失。打赢明国皇帝,本王就不想了,刚才已经说过,至少要坚持到秋收结束,你和辽阳两边,全都一起出兵,至少在兵力上就能占优,拖住明军!”

“这加起来有六七万大军吧?”豪格听到多尔衮如此重视,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双手一摊道:“可那来那么多粮草?”

多尔衮听了,立刻一挥手说道:“把盛京储备的粮草全都拨给你带走,辽阳那边,也都把粮草物资用了就是,只要海州那边能坚持下去,那么秋收之后,粮食就能立刻补充上来,不用担心过冬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而一旦入冬,明军粮食转运更为不变,胆敢不退,本王就携大清剩余军队,并秋收所得粮食,一并前往海州,和明国皇帝决一死战。本王就怕,还没到那个时候,明国皇帝就已经退兵了!”

展望了下未来,多尔衮又回到现实,再次强调道:“如今的情况,就是你们务必在海州稳住战局,不求赢,只求稳,知道么?如果不能做到这些,我大清危矣!”

他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豪格知道,大清要是完蛋,那他也得完蛋,既然已经得到了盛京的储备粮,他也满足了,便答应了下来。

谁知他还在准备,还没出发,第二天急递发来的海州战报就说,多铎已经丢了步军,骑军逃回海州待援。这一下,多尔衮就更急了,立刻催着豪格当天就出发了。

随后,多尔衮想了想,立刻发动所有的人力,开始抢收粮食,至少从鞍山驿堡到辽阳一带的粮食,已经顾不得还没熟,先抢收了再说。至于盛京附近及以北的其他粮田,特别是辽河平原那边最大的粮田,他还是想再等等,成熟与否收割,产量是相差很大的。

忙完了这些部署,多尔衮心中还是没底,感觉压力非常大。

对于大清来说,局势是越来越艰难了。不要看他对豪格说得好听,其实,他心中却是明白,以明国皇帝的精明,绝对不会把战事拖到粮草耗尽的。这个时候,他突然领军出现在辽东,肯定是有什么把握才会这么干的。

可是,要说明国皇帝凭五万左右的人马,就能打下整个辽东,他是不信的。军队进攻,打下的城池怎么办,粮道变成影响军队后勤怎么办?军卒久战疲惫怎么办?

难道,明国皇帝这次过来,只是为了打下海州?如果重兵守住海州的话,建立一条从盖州到海州的补给线,倒是可行。等把海州经营久了,再从海州开始攻打辽阳,就容易多了!

如果明国皇帝这这么稳扎稳打,那大清想要扭转战局,就真得很难了!毕竟大清和明国的国力摆在这里,不是一个等级的啊!

多尔衮想着这些,不由得又是叹口气。

大清局势,真是太难了!

政务也不处理了,多尔衮就坐在原本皇太极坐得位置上,想着各种愁心的事情。

想着想着,他忽然眼前一亮,猛地一拍桌子,不过吓了崇政殿内服侍的宫女内侍一跳,纷纷跪了下去请罪。

但是,多尔衮没理他们,快步出了殿门,仰头看天,发现这天好像也格外地蓝了一些。

“哈哈哈……”他仰天长笑,心情一下开朗了起来。

他的这个异常,很快被报到布木布泰那里,反正禀告的意思,是说摄政王有点不正常,好像压力太大,有点那啥!

布木布泰一听,顿时就惊到了。这多尔衮可不能有事,要不然,这大清估计都撑不到她儿子成年亲政的那一天。

于是,她立刻匆匆赶去看多尔衮,准备用她女人的柔情来开导下多尔衮的压力。

谁知等她匆匆赶过去时,却见多尔衮在崇政殿内好好地处理政务,神情有点特别倒是真的,没有之前的沉重,非常地轻松。

看到布木布泰驾临,多尔衮便兴奋地对她说道:“太后来得正好,微臣把这些政事都处理了之后,就要离开盛京一趟……”

布木布泰一听便急了,连忙问情况,表示盛京离不开摄政王坐镇。

对此,多尔衮毫不在意,只是笑着说道:“大清以前的时候,一直都是被动挨打。微臣刚才想明白了,大清要想解这个困局,就一定要解决造成如今这个局势的根源!”

一听这话,布木布泰有点好奇,便连忙问道:“什么根源?”

“明国皇帝!”多尔衮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大清以前对明国,一直是屡战屡胜,一直压着明国打。可是,明国皇帝突然变得英明神武起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大清就被动挨打了。可如今,明国皇帝领着五万人马,就在海州城外。如果能把明国皇帝留在辽东,那一切的关键,都将迎刃而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