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93 耗敌之地

崇祯窃听系统 493 耗敌之地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曹变蛟听了却是无所谓道:“逃到朝鲜去了又能怎么样,正好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啊……哈哈……”贺人龙听了稍微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最近这两年来,贺人龙开怀大笑的时候,那是越来越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亲卫快步过来,向他们两人禀告道:“总督大人的座船马上就到连云岛关,传令让两位大帅过去议事!”

连云岛本为盖州海边一座突兀的孤岛,占地面积约3.75平方公里。一面倚海,三面环河。但因其山控河海要塞,地扼边防险隘,故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不说远的,就大明开国之初,这里就发生过一次大战。盖州卫指挥使吴立、张良佐设伏打得拥兵数万的北元残余纳哈出部,几乎全军覆没。曾有一段时间,这里也是东北最早的海运码头之一。

此时,曹变蛟和贺人龙一听卢象升要到连云岛关,立刻互相看了一眼,就见对方都是带着点兴奋,看来都想一块去了。

“走,搞不好就要开打了!”贺人龙一挥手,便急着转身就走。

对于这一点,曹变蛟也是赞同,跟上的同时也说道:“眼看着没多久,辽东这边就要秋收了,在这之前,我们肯定要动手。你信不信,搞不好就是皇上的旨意到了?”

“有可能,不管了,反正有仗打就是了,要不都要闲出病来了!”贺人龙是个急性子,说着话,越走越快。

曹变蛟见了,不由得摇头一笑,也赶紧走了。他也不例外,同样盼着早点打建虏!

…………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曹变蛟和贺人龙双双赶到连云岛关。还没上岛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不对了。一上岛,看到来迎接他们两人的,竟然是关宁军的李过,顿时,意外之余,不由得大喜,贺人龙耐不住性子,连忙问道:“你都过来了,这是要来一场大战了?”

之前的时候,李过一直守着旅顺,是负责陆地上防御的主将。如今,因功已经升到副将,就是俗称的副总兵。听到贺人龙问话,他便笑着说道:“是啊,再不赶过来一起打建虏,我什么时候才能升总兵,对不对?”

一听这话,贺人龙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两人,说起来还是老乡。贺人龙号称贺疯子,李过号称一只虎,都是猛将来的。以前的时候,就是对头,一个官,一个贼。双方也交手过多回。如今都是大明官军,成为同袍一起抗击建虏,自然就惺惺相惜了。

“请!”李过转身,带着尊敬之意,伸手示意,带他们去见卢总督。

一路上,目光所及,都是东江军的精锐,也就是原来的积年老贼,说着秦地口音的话,正在收拾军备,这让贺人龙听着,就感觉很是亲切。

没多久,他们就到了连云岛关上最大的建筑物,传说中修自唐代的龙王庙,卢象升的临时总督行辕就在这里。

贺人龙和曹变蛟一起进去见到卢象升时,看到他正在一副挂着的辽东地图前看着,便立刻上前齐声见礼。

卢象升听到,摆摆手示意了一下,然后让他们两人走近,用手一指地图问道:“这个地方,如今是不是还在建虏手中?”

曹变蛟听了,定睛一看,却是盖州和海州之间的耀州驿,刚好是在两州中间,各自相距六十里左右。

于是,他立刻点头回答道:“是还在建虏手中,不过是我们不去打,要不然,就这一座驿站而已,可以轻松打下!”

耀州驿,周围二里三百步,有南北二门。主要用途,就是承担盖州和海州两城的中转,并不像鞍山驿那样,是修筑两山之间的险要之地。因此,曹变蛟才有自信,可以轻松打下这个耀州驿。

卢象升听了,便严肃地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在皇上到达之前,把耀州驿给拿下。”

“啊……”曹变蛟和贺人龙一听,不由得失声惊喜地问道:“大人,皇上要御驾亲征?”

如果皇上御驾亲征的话,那肯定又是一场大捷了!

卢象升听了,严肃地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道:“没错,本官接到旨意,皇上很快就要到了。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要以海州为目标,尽量把建虏都耗在这里。”

之前时候,多尔衮一口气放弃了沿海的很多城池,不得不说,这一招是很不错的应对方式。

大明水师纵横海上,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攻击地点,而建虏被动防御,根本就防不过来。加上有骑军可用,这些城池也保不住周边的粮田和寨堡。多尔衮放弃了这些沿海城池,就避免了被大明军队各个击破的风险。而且建虏退守内陆之后,兵力得到加强,也能更好地防御明军的骑军,从而保护辽东腹地。

对于建虏缩回去的战略,虽然大明在名义上是光复了不少土地,但这其实没有一点用处。最为要紧的,还是要消耗建虏的有生力量。

为此,崇祯皇帝做出的决策,就是建虏既然要保海州,那成,我也不搞突袭了,就围绕着海州,和建虏好好打一仗,双方都集结主力,就在海州过招好了。如果能在海州消耗建虏的有生力量,对于大明将来光复辽东,就会省心省力不少。

如此一来,耀州驿就很重要了,可以作为攻打海州的大明军队的中转站。有城作为依托,和没有城作为依托,对于应付建虏骑军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别了。

此时,曹变蛟和贺人龙听到战事目标之后,都是大喜,两人不约而同地抱拳,对卢象升说道:“大人,末将愿领军拿下耀州驿!”

卢象升见了,却是摇摇头笑着说道:“不,本官叫你们过来,只是问下耀州驿虚实。攻打耀州驿,就由李副将来完成,不过你们的车营要借走!”

曹变蛟和贺人龙两人原本就抢着想争这个首功,没想到总督大人却说他们两人都是没份,顿时就愣了下。

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说话,卢象升就给他们解释道:“如此做,就是为了让建虏知道,我们是集中了兵力,就要在海州打一场大的战事了!”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建虏多派人过来,到海州这边来决战。

听到这话,曹变蛟和贺人龙就无话可说,只能看向李过,目光中都透着羡慕之色。

…………

两天之后,天刚蒙蒙亮,处于寂静之中的盖州城,突然之间就热闹了起来。城门打开,大队的骑军先出了城,只是在城外转了片刻,就等到了从海边过来的东江军骑军,在李定国的率领下前来汇合,大约三千骑,然后一起往北而去。

在他们的身后,从连云岛关出发的东江军步军,犹如一条长龙一般,往盖州城北这边而来。

李过骑马走在最前面,看到盖州城北,车营已经出城,便汇合了一起向北赶路。

步军的行军,大概一天就是五六十里。如果有建虏探马骚扰的话,很可能在天黑之前到不了耀州驿。因此,这边就把所有的骑军集合起来,向北推进,驱赶建虏探马。海州的建虏反应过来,至少也要等到明天了。

如今,明军这边有车营,毕竟是用牲畜拉的,速度比步军要快一点。因此就能在天黑之前赶到耀州驿,并炮击耀州驿,一举夺下。夜幕降临之后,有车营当围墙防御,也不怕建虏在夜里的突袭。

事实上,建虏也并没有在耀州驿留下多少兵力,毕竟这个耀州驿无险可守,且城墙不高,城池又太小。就算城里全部都是军队,也不够明军攻打。之所以还留着,也只是起到一个预警作用。

这突然发起的攻势,一如计划一般顺利。

建虏的探马一开始就遭到了大明骑军的大规模进攻,措手不及之下,立刻败退。与此同时,他们也感觉到了不对,便都派人回报海州。

“报,盖州明军有异动!”

“报,盖州明国骑军大举出动!”

“报,发现东江军骑军!”

“……”

海州之重要,对于建虏毋庸置疑,因此,多尔衮派了他最信任的多铎来坐镇。此时,多铎听到前线探马一次次地禀告,顿时就紧张起来了。

以前的时候,明军也有过类似情况,装出要大规模进攻的样子,诱使大清这边不得不做出对应的防御等级,结果到了最后,却是假的。

对于这种情况,多铎也算是打惯了仗的老手了。自然知道,明军这是想消耗大清的警惕心,消耗大清的钱粮。搞不好就在多次虚假攻势之后,突然就来一次真的。

但是,对于明军的这种招数,多铎却是没办法。只能加大斥候力度,及早探查明军的真正目的,以减少被明军愚弄的次数。

不过这几个月的斥候战,却让他不是很满意。大清探马这边,竟然出现了败多胜少的情况。他最近统计下来,光是满洲族人的探马,就损失了三四百之多了。

没办法之下,多铎传有军令,要探马及时汇报情况。

此时,他又一次听到说明军有异动,就准备多派一些骑军去查探情况。但是,还没派出骑军呢,就又收到了后续的禀告,说还发现了东江军的骑军。这个情况,可是以前没有过的,他顿时就警觉了起来。

不过多铎也担心,该不会是明军那边觉得之前的虚张声势已经没多少效果,就又出新招了吧?

斟酌之下,他派出了两千人的骑军,前去探查情况。至于海州城这边,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实在是大军经不起折腾,只要一动,那粮草物资就如流水一般,哗啦啦地就消耗掉了。

这海州城的粮草物资的储备,是大清省吃俭用之下积存起来,就是为了应对大的战事用的。

等到傍晚时分,多铎在海州南门城头上,看到了远处的尘土飞扬,便立刻下令戒备。

没一会,他就发现是自己派出去的骑军回来了,有点狼狈,且只有一千多点人马,这让他大吃一惊。

“王爷,不好了,明军这次是大举进犯,骑军后面还有步军,耀州驿怕是守不住了。”只是一见面,逃回来的将领就带着慌急之色禀告道。

多铎一听,顿时就皱了眉头,盯着他喝问道:“明军来了多少人马,什么旗号?”

“王爷,明国骑军装备精良,末将原本还能抵挡……”听到问话,这人回答之后,略微犹豫了一下,才继续禀告道,“但明国骑军中似乎有科尔沁族的人,在他们的蛊惑之下,末将手下的那些蒙古人根本就无心作战。因此,末将就没法深入明国骑军后面,无法探查明国步军人数。不过从旗号上看,好像是东江军的李过所部。”

一听这话,多铎不由得大怒。

这一年来,对于蒙古人的种种行为,他是有很大意见的。就算他再讨厌汉人,却也不得不承认,就那些蒙古人的懒惰,还真不如当两脚羊算了,留着那些汉狗反而更有用。

此时,听到手下将领的控诉,他先强忍着发号施令,又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军,大都有建虏本族人组成的,前往耀州驿核实情况。然后,他把同在海州的吴克善给传了过去,冷着脸,让那逃回的将领把情况一说,然后就喝问吴克善道:“大清对你们不薄,这个事情,怎么给本王一个交代?”

吴克善原本听到这个情况,还皱着眉头想怎么交代,可听他一说大清对他们不薄,顿时就火了,立刻顶嘴说道:“那么敢问王爷,大清对我科尔沁族是如何不薄?”

一听这话,多铎顿时就怒了,一下从主位上站了起来,那眼睛睁得圆圆地,好像要吃了吴克善的表情一般。

不过他也就保持着这个表情,却始终没有进一步发作。

多铎并不是如同豪格那样的莽夫,知道这个时候要是发作的话,对于当前的战事不利。而且没有盛京那边的允许,他也不能把吴克善怎么样。毕竟吴克善怎么说都和大清皇帝,大清的两宫太后有血缘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