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46 值得铭记的一天

崇祯窃听系统 446 值得铭记的一天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崇祯皇帝都说得如此明白了,卢象升和周边的将领,只要耳朵不聋,自然明白皇帝的用意是什么。

三千建虏,杀了是比较爽,但要是这三千建虏放回去之后,散落到建虏的各处地方,就算只影响了部分地区的建虏,那对大明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

而且,如果这三千建虏投降的话,就是第一次在战场上主动投降大明的建虏了。有了这个开头,其他建虏,看着局势不妙,估计也会有样学样了。没有顽抗到底的意志,光复辽东,就会轻松很多。

至于光复辽东之后,对辽东这边的国策如何处置,还不是皇上说了算。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建虏谁敢反对一个试试?

“陛下圣明!”卢象升心服口服,真心实意地奏对一句,便退回了他自己的位置。

与此同时,他在心中还是提醒自己,不能带兵打仗多了,眼界格局就变小了。要学皇上一样,把眼光放长远,放到整个辽东的层面去考虑问题,如此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他不知道,崇祯皇帝说得如此明白,其实就是在教他。

要不然的话,崇祯皇帝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对于普通军卒或者将领,他会说,他知道了陈绍宗母亲的义举,因此,一定要把陈绍宗母亲救出来。之前的时候,决定用代善的狗命去换陈绍宗母亲。但是,就怕这中间有变故,因此,就再拿三千建虏加上代善去换陈绍宗母亲。

如此讲来,陈绍宗就不用说了,其他明军将士,甚至包括其他听闻此事的,都会非常震惊。原来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建虏的什么礼亲王,再加上三千建虏的份量,都抵不过陈绍宗母亲的份量。

这个事情传开之后,就能鼓励更多的人,以陈绍宗母亲为榜样。

如果换成这种说法的话,崇祯皇帝的个人魅力,至少在普通人心中,会更受欢迎!可以说,是个刷声望的好机会!

不过,他的旨意被卢象升旨意,为了教卢象升,崇祯皇帝还是把深层次的好处,先给说了出来。

当个好皇帝是累,不过确实很锻炼人。再加上崇祯皇帝来自后世的见识,更不是卢象升能比的。此时他去教历史名人卢象升,其实也并不奇怪了!

当城头上的建虏,听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后,顿时,他们就感觉,真得抓住了救命稻草。

看着城外那一大堆的首级,想着明国皇帝确实放回过大清的人,甚至还是大清的亲王什么的,都可以放回去,那这一次说还要放,他们是选择相信的。

如果崇祯皇帝以前没有放走过建虏,以大清和明国的死仇,这些建虏也不是白痴,那肯定是不信的。

只要能活,没几个人喜欢去死的。

城头上的建虏,听完之后,立刻全都转头去看代善,就期待着他同意明国皇帝的要求。

代善耳朵不聋,他也听到了,不过他没说话。他身边的亲卫,以为他没听到,连忙给他转述了一遍,甚至怕代善有什么抵触心理,还特意提醒道:“殿下,明国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不会食言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回去之后,我们誓报此仇!”

“对对对,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殿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

听着耳边的呱噪声,代善心中非常地悲哀,他有点搞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清和明国的角色,怎么就互换了呢?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阿济格为了活命,甚至连杀济尔哈朗的事情都做出来了。他以为,他会是大清第一个,为了活命向明国投降的,还是贵为大清的亲王!

说实话,他真得想拒绝。反正也活不了几年了,不背这个骂名。

但是,代善又看到,所有看向他的那些眼神,全都在期盼着他答应!

然而,这个决定,他真得不想下决心!这个时候,他忽然感觉到非常非常地累!

眼见着城头上迟迟没有答复,崇祯皇帝心中大概猜出代善的心中所想。他打量了下城头上的建虏,便有心给他们再施加点压力。

于是,伍忠又奉命大喊道:“皇上有旨,数十声,要是还没有答复的话,万炮齐发,轰平金州城!”

说完之后,他便开始计数起来:“一,二,三……”

其他明军将士听到,也都跟着一起大喊起来,到了后来,几乎所有明军将士,全都跟着一起计数了。

“四,五,六……”

这个计数的声音,那是惊天地泣鬼神,至少,在建虏的耳中,就是这样的感觉,让他们每个人都胆战心惊,就怕这十个数数完了,礼亲王却还没有答应明国皇帝的要求。

事实上也是,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数数声,代善的脸色涨得通红,却硬是开不了口,答应无条件投降。

终于,有建虏等不及了,怕了,再不管代善想怎么样,在城头上直接把手中兵刃丢下了城。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也纷纷有样学样,全都被兵刃往城下丢。

代善是活够了想死,他们可不想死!

听着那兵刃丢下城的“叮里咣啷”的声音,而且这声音越来越密集,代善终于长叹一声,整个人似乎又老了几岁,对他的亲卫点点头,有气无力地说道:“降了吧!”

已经等到心都在嗓子眼里的亲卫们一听,立刻大声向外喊道:“降了,降了,我们降了!”

明军数数的声音实在太响,吓得这些这些亲卫,甚至包括周边的建虏,不得不齐声高呼起来:“降了,降了,我们降了!”

其实,在城头建虏丢下第一把兵刃的时候,崇祯皇帝就知道,这次是兵不血刃拿下金州城了。

听到城头上建虏齐声高喊的“降了”声音,看到建虏纷纷往城下抛兵刃,虽然已经看到了这个场景,可明军将士们,特别是那些东江军的将士们,都还是有点难以相信:竟然有一天,建虏向明军投降了!

“万胜!”

“大明万胜!”

“皇上万岁!”

“……”

顿时,金州城的上空,回荡起了明军将士们的震天欢呼声。

没过多久,紧闭的金州城城门“吱呀”一声打开,佝偻着身子的代善,步履沉重地先走了出来。他的手中,捧着代表金州统治权的户籍田地等账册,没有带武器,也没有戴头盔,不过倒是穿着他礼亲王的蟒袍。

在他的身后,则是城中建虏的其他头目,同样是不戴头盔,排着队跟着。

出了城门口之后,这些金钱鼠尾就开始把武器丢在城门附近,“叮里哐啷”的声音,又开始响了起来。

此时,所有的明军将士们,都没有再欢呼,他们就看着金钱鼠尾走出城来,心中无比的自豪:看看,曾经不可一世的建虏,向我大明投降了啊!

谁说建虏野战无敌?谁说建虏不可战胜?如今还不是打得他们乖乖投降了!

感触最深的,要属原东江军的那些将士,想起他们以前的时候,感觉建虏是无比的强大,只能躲着建虏正规军队,在辽东没有希望的战斗;可是如今,就连建虏爱新觉罗家的亲王都带头投降大明了啊!

他们这些人,此时此刻,看得是泪流满面。心中高喊着他们失去的关系最好的同袍名字,大都呐喊着: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么?皇上带着我们,打得建虏都不敢反抗,投降我们大明了!你们看到了么?他们投降了!再看着好了,要不了多久,有皇上在,我们必定会光复辽东的了!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信心,大明必定光复辽东,他日必定能回去老家了!

此时,排着队出城的建虏,一个个垂头丧气,甚至大部分人,都还有惧怕之意,战战兢兢的,就怕明国皇帝说话不算话,已经没有一点传说中的凶悍之色,只是成为了一群待宰的羔羊。

三千建虏,对于城外明军来说,并不多,全部出来之后,在代善的带领下,一起跪地俯首,恳请大明皇帝遵守诺言饶命!

直到这个时候,明军将士们,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群奴颜婢膝的建虏,终于再次忍不住高呼了起来。

“大明万胜!”

“吾皇万岁!”

“……”

金州城的上空,又一次回荡起了原有主人的欢呼声。很多人把这一幕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这第一次,永远值得纪念,值得他们以后老了之后,向他们的儿孙讲述当年的盛况。

崇祯皇帝倒也遵守诺言,并没有杀他们。而是把他们编组,让他们去挖壕沟,巩固金州城的城防。与此同时,派出使者,前去新金联系建虏,传达他的要求:让皇太极送陈绍宗的母亲以及耿仲明的遗体,还有耿仲明逆子耿继茂回来,用以交换代善和三千建虏。

本来他倒是想把范文程,宁完我等遗臭万年的那几个汉奸的名字都列上,把他们都交换过来。不过后来想了想,为了确保这次交易能成,最终还是放弃了。

先把忠义的陈绍宗母亲,还有耿仲明的遗体换回来,就能让心怀大明的那些人,铁了心回归大明;而那铁杆汉奸耿继茂,是跟这次事情有关的,一起要回来也是顺理成章。处罚了耿继茂,其他汉奸也肯定睡不好觉了,他们会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也会落得如此下场,被建虏拿来交换俘虏。

那么,就先让这些遗臭万年的汉奸,先再过过担惊受怕的日子好了!

…………

辽东沈阳,奴酋皇太极虽然没有去凤凰城堡那边,可他的一颗心,却已在那边了。为了保密,不敢让两地的来往太过频繁。可是,这样一来,他每次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鳌拜那边,事情到底办得怎么样了?东江军到底有没有如愿上钩,引上岸来了?

想着这个事情,他一会高兴,这么谨慎的布局,应该能有好的结果,能把卢象升所部东江军给围歼了吧?

一会,他又担心,连耿仲明都会假戏真做,竟然真得想投靠明军,那这次的事情上,是不是还会出他没想到的事情?

想着这些,皇太极就按捺不住担心,甚至几次都非常愤恨耿仲明,觉得自己对他已经够好了,都封了异姓王,竟然还敢想着回大明,真是太狼心狗肺了!

很自然地,他就想到了孔有德。

耿仲明的首级,虽然被鳌拜送来了盛京,但为了保密,还没有公布消息的。不过,皇太极想得胸闷,就想发泄下,估摸着时间也快差不多了,他就下旨,把耿仲明的人头,给孔有德送去。看孔有德是什么个反应,要是表现出让他不满意的反应,就一定要找机会先杀了他,免得以后再和耿仲明一样坏他好事!

做完了这个事情,皇太极终于收到了鳌拜秘密送来的一次消息,说东江军已经出发了,战船数量庞大,应该是全军尽出。

顿时,皇太极不由得大喜。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从卢象升的行为做事开始琢磨,站在卢象升的角度上,抛出了他难以拒绝的诱饵,把凤凰城堡和镇江堡丢到卢象升的面前,让他能进可攻退可守。终于,这个卢象升要上当了!

想到这个,皇太极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心情非常地好,甚至还主动回宫,和他的宠妃海兰珠恩爱了一番,就想着让海兰珠再生一个。

说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海兰珠是已经死了的。不过因为蝴蝶效应,海兰珠虽然伤心他儿子的死,可是,却还没有死。皇太极也不管他已经五十岁了,其实能力有限,但还是想造个小人出来哄海兰珠开心。

他的这个行为,可以明显看出,他很开心。但是,有的人却不开心了。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一个,这在他的后宫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看到他在海兰珠那边那么努力,就又有人担心了。

他们谁也不知道,海兰珠却还是悲伤,放不下她的第一个孩子,反而劝着皇太极要兼顾其他姐妹,当然,她的话中,肯定是偏向她妹妹了。

皇太极拗不过海兰珠,便决定给布木布泰一个惊喜,悄悄地过去。

这还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做事都和他以前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