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44 如丧考妣

崇祯窃听系统 444 如丧考妣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鳌拜不傻,东江军竟然不在船上,那就说明,东江军应该是识破了这边有埋伏。而且大张旗鼓而来,肯定是在搞什么鬼!

这个时候,他虽然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可也知道,绝对不能再等下去了。

于是,他一边八百里加急,让人赶紧往盛京报信,一边又派出探马,方圆百里查探情况。甚至还派得更远,沿着鸭绿江一直去找东江军的主力。

那么,东江军的主力,到底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代善最清楚了。

就在他派出三千骑军之后的第二天,在他依旧晒太阳的时候,他的手下,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进了他在的院子,脸色惨白地向他禀告道:“殿下,不好了,海边又冒出好多明国的船,东江军正在上岸,前锋正往金州而来!”

“什么?”代善一听,一咕噜从躺椅上爬了起来,身手之矫健,压根看不出是五十九岁的人。不过他的脸色很难看,盯着那手下喝问道:“多少人马?”

“至少五千,不过全是步军!”

这一下,代善算是明白过来了,他立刻传令,全城进入战备,并且趁着明军还未到,立刻派出快马,追回派出去的骑军,同时,也去附近城池求援。

吩咐完了这些,他一脚踹开脚边的侍女,咆哮着说道:“本王的盔甲!”

没过多久,一身盔甲的代善,便已经登上了城头。

果然,他都能听到城外明军夜不收的喊叫声;还有,在金州东侧,远处正有一支明军往金州城扑来。从旗号上分辨,就是东江军无疑。那个迎风飘扬的“卢”字大旗,就是很好的证明。

“调虎离山,本王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啊!”代善见此,不由得喃喃自语道。

此时的他,分不清是卢象升发现了情况不对而将计就计呢,还是耿仲明真得投靠了明军演了这么一场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金州城一定要守住,一定要等到援军的到来。

但是,精锐已经派出去,就凭剩下的三千兵力,要想守住金州城,难度不小。

金州这边,一直以来的想法,只是卡住辽东半岛,不让旅顺的明军有向辽东腹地从陆路侵袭的机会。同时,也能作为大清以后攻打旅顺的桥头堡。

因此,虽然金州这边守城器械都有准备,但也不是那么完备。毕竟对大清来说,哪有守得尽力,都是以攻为主的。

金州城内,警锣声响个不停,建虏军卒,全都在城头上严阵以待。而代善好歹是打了一辈子的仗,虽然心中忧虑,却也没有慌乱,立刻发下一条条地军令,指挥着金州建虏做好守城准备。

这支来袭的东江军,果然是卢象升领军,兵力就在五千左右。围了金州城之后,就开始准备攻城。

东江军就在城头建虏的视野范围内,开始组装攻城器械。一架架的云梯车,望楼,箭塔等等,慢慢地在成型。当然,火炮也是少不了的,红夷大炮都有不少。

这一切,看得城头建虏心中绝望。要是骑军没有走的话,都不用废话,甚至可以直接出城去主动攻击东江军。但是,就如今的兵力,却是不能打了!

在建虏的高度戒备中,明军很快就准备攻城。可是,最多是零星的试探攻击,并没有全力攻打。

虽然如此,城头建虏可不敢放松警惕,万一松懈,明军变试探为强攻,那就会出问题的。

天黑之后,明军还不消停,经常喊杀,好像趁夜攻城,闹出很大动静,让城头上的建虏根本不敢大意。

代善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卢象升这是欺负城里的守军少,轮换少,就用疲敌之策,就等大清军卒疲惫不堪之后再行攻城;又或者城头上的守军松懈下来,也可能会由虚攻突然转为强攻。

虽然代善知道这点,可是他手中兵力确实不足,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是硬撑着。当然,补救性的措施也有,他发动城中百姓跟着一起守城,否则城破之后,明军必定会为他们百姓报仇而屠杀全城。

同时,代善也鼓励全城,说他已经派人去求援,之前的骑军也能很快返回,只要坚持住了,回头内外夹击,便能打破东江军!

可以说,恐吓、馅饼什么的,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安逸了很久的金州,终于进入了非常紧张的战争状态。

金州北部是小黑山,有两条驿道,就从小黑山的左右两边,也就是辽东半岛的两条海岸线附近北上。西面的那条驿道,是经过石河驿到新金的;东面的那条,是通往东面海边往上,去红咀堡、归服堡再往上去鸭绿江边的。

这两条驿道,是在金州北部二十里左右远的地方分岔的。

在金州被东江军围住的第三天中午时分。分岔路的靠东侧驿道,一群建虏探马,大概三十多骑,飞驰而过,他们是建虏骑军的前哨。

在这分岔路口时,就听听到金州方向,有炮声传来,这让这群建虏探马更是急迫,继续往金州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又是三十多骑建虏探马飞驰而来,同样是哨骑,就和前面的哨骑一样,听到金州那边的动静,都是粗略察看沿途动静,就急急地赶往金州那边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哨骑就有返回的了,往来路狂驰而去。他们来来回回,却压根没注意山上有人。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如雷的马蹄声便传来了。一支骑军,就从左边这条驿道飞驰而来。不用说,就是代善派出去的那支骑军了。

之前的时候,这支骑军为了追赶李定国所部,是一直没有休息的。哪想到还没赶上,就被代善派来的信使给追上,于是,就又匆忙赶回。可以说,这支骑军在这些天里,根本就没休息好。

大概也是知道自己部下的疲惫,为首的建虏头目便在这三岔路这边下令停下休整,同时鼓励他的手下道:“东江军就五千人,还都是步军,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攻打金州。我等回军,和金州城内外夹击,击溃东江军,天大的功劳就在眼前了!”

话是这么说,可他心中其实还是有忧虑的。

之前和他一起赶路的陈绍宗,借着尿遁,就消息了。那个时候,他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如今看来,前后都是阴谋。既然如此,东江军真会这么蠢,会给大清一个内外夹击的机会么?

对此,他心中是很有疑问的。

不过,这个担心,他是不会说出来的,要不然,肯定会影响军中士气。

此时的他,也是疲惫不堪。一鼓作气的时候,还不觉得怎么样。这一停下来休整,就感觉到非常疲惫了。但是,不休整也不行,很快就要到金州城,那边有一场厮杀正等着得呢!

正在想着的时候,忽然,他察觉到山上好像有什么动静,便转头看去。

这一看,顿时,吓得他一下就跳了起来,满脸惊惧,大声喊道:“有埋伏!”

与此同时,金州城的建虏却是士气大振,一个个疯狂大喊着:“援军来了,援军杀回来了……”

年纪大了的代善,被明军疲敌之策搞得精神已经有点不济,正在箭楼里休息一会的代善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快步走到窗口去看。

果然,就见远处,有几十骑大清探马出现,围绕着金州城,正在和明军的夜不收捉迷藏,就是在告诉城内:他们回来了。

“好,好,好!”代善看到后,不由得连声称赞,骑军既然能赶回来,那在兵力上反而会比城外明军多,而且赶回来的是骑军,是金州军队的精锐,这一下,该轮到城外的卢象升惊慌失措了吧?

那卢象升不知道是怎么搞的,竟然敢来攻打金州。呵呵,皇太极费尽心思布局,想要歼灭你这支东江军而不得,没想到自己在金州躺着,这份消灭东江军的功劳却是从天而降,落到自己手中来了!

代善这么想着,不无恶意地去看“卢”字帅旗所在。这一下,卢象升估计要跑了吧?

谁知,不管他怎么观察,城外的明军,竟然丝毫没有慌乱,该围城还是围着城,也没有一丝要逃跑的迹象,这就让代善有点慌了。

很显然,城外的明军肯定是有所依仗,并不怕骑军回援。可是……这怎么可能?

东江军的兵力,一共有多少,他坐镇金州,当然是心中有数的。稍微一估计,他也能估算出来,东江军的人马,差不多全部过来了啊,还能有什么依仗?

这么想着,他下意识地往北方看去,心中想着,该不会明军发现,只是来了这些探马而已,主力并没有回来吧?

代善在金州城头,当然看不到他想要看的。但是,他忽然好像听到了什么,有炮轰的声音,还有喊杀声,隐隐传来。

那炮声,还很密集,并且,还不是单一炮声,从声音上分辨,是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什么的,都有。

听到了这个,代善心中猛然想起了塔山之战,明国皇帝领着他的御林军突然出现,才杀了多尔衮一个全军覆没。

一想起这,他吓得身体晃了晃,根本没法站稳。此时的他,基本上可以肯定,城外东江军之所以不慌乱,就是因为明国增兵了。搞不好,明国皇帝都亲自来了。

可是,这里是辽东半岛,那明国皇帝是怎么来的?他难道就不怕无边无际的大海么?就不怕没到辽东,一个浪把他打下海了么?

大海,对于建虏来说,那是恐怖的存在,是他们非常害怕的。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大海,同样是他要征服的,有什么好怕的!双方的观念,根本就不一样!

亏了他的亲卫,及时扶住了他。但是,在代善的心中,却是已经跌倒了,他绝望了:金州就只有三千兵力,就是发动全城百姓一起守城,也只能勉强对付下城外的东江军,一旦明国皇帝领着他的御林军出现在城外,那城内守军的士气肯定要崩溃。

耳边听着城头守军的欢呼声,他心中非常肯定,等一会,就会非常恐惧了。希望之后的失望,会让他们更失望!

代善知道,金州要易手,他也要步多尔衮的下场了!想到这,代善仿佛一下老了很多,他也绝望了!

城头上,其他建虏也先后听到了北方传来的炮声和喊杀声,慢慢地,他们也反应过来了,他们期待的援军,正在那边打仗。从密集的炮声可以知道,那肯定是明军才有那么多的火炮,有明军埋伏在那边,正在和他们的救兵打仗!

大部分金州的建虏,对于塔山之战的细节并不了解,因此并没有多想,他们一个个向北方看去,心中祈祷着,就希望他们的援军能赢,就像天兵一样出现,把城外的明军杀个片甲不留!

不过,他们中的很多人,看着城外明军的镇定,就知道那边很可能凶多吉少,要不然,城外明军就算不逃,也会收缩防御的。可是,大部分建虏,还是一厢情愿地,就希望他们的援军能赢。

没过多久,炮声渐渐地小下去,终于没了声响,肯定是那边的战事结束了。

城外的明军没攻城,城头上的建虏也没心思看着城外明军,他们全都看着北方,等待着,要看那个方向,会是那边的军队出现?

这种等待是煎熬的,特别是对于城头上很多有经验的军卒来说,他们大概能猜出结果的,就更是煎熬了。

箭楼里,代善甚至想到要寻死了,可是,他的亲卫不允许,盯着他不让他寻死。还有亲卫抱着侥幸心理,在劝着代善。

不知道过了多久,北方终于有了动静。影影倬倬的,是有军队开过来了。

都不用看清楚,城外的明军先齐声欢呼起来了,而城头上的建虏,则是如丧考妣。因为远处来得,是红色的长龙,不用说,那肯定就是明军来了!

这一刻,城头上的建虏绝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