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02 阳谋

崇祯窃听系统 402 阳谋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那明军夜不收太多,大清探马这边不敌,这也没关系,就退缩一点好了,让出空间,同时也算是示敌以弱,让明国皇帝觉得自己这边的战力不过如此。

济尔哈朗如此想着,便重新传令,探马逐步后退,全军开始战备,明军要出关了!

然而,吐血的事情又发生了,明军的夜不收大规模增加,草原上很大一片范围都是明国的屏蔽范围了,但是,就不见明国皇帝所谓的御驾亲征,还是缩在榆林镇呢?

济尔哈朗这边不得不增派探马,冒死突入边关附近打听情况。消息还没传回来,那些蒙古部族的头目就受不了了,又跑来见济尔哈朗,苦苦哀求,说他们的粮草实在是不够了,希望大清这边能支援点。

对此,济尔哈朗也没办法,说他这边的粮草也不够,回头说不定还要向他们征集呢!既然归化城这边不够了,那就再从部落去调些过来便是。

对此,蒙古部族头目们都哭了,要是部落里还有,那肯定没问题啊。可关键现在是,部族那边都要活不下去了,都指望着这边快点打败明国皇帝的军队,这样也好入关去抢劫。

这个时候,阿济格就又出马了。大声吼着,就像要吃人一样,大战在即,要是谁敢掉链子,他认得他们,手中的刀却不认得他们了!

然后,济尔哈朗便又出面安抚他们道:“本王已经说过了,归化城内的粮食也确实不多了。诸位再忍忍,过了这次战事就好了。”

这一次,蒙古部族头目们,并没有因为他们红脸白脸的,就偃旗息鼓了。

他们怕阿济格么?当然怕!可是,粮食真得不够,没有办法,就有蒙古头目鼓着勇气,试探着说道:“要不,派快马去把那支队伍追回来,不用粮食去换大清精锐了。有我们就够了,只要我们能吃饱喝足,一定能自己就打败明军的了!”

“对对,只要我们能吃饱喝足,绝对能自己就杀得明军溃不成军!”

“……”

济尔哈朗当然知道,他们指得队伍是柴时华所部的那支押送人口物资去辽东队伍。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压根就不是去换大清精锐,而是纯粹送去辽东,多少解下辽东困局用的。

对于这些蒙古各族头目的坚持,济尔哈朗不得不冷下了脸道:“军令已下,岂能出尔反尔?如今正是决战前的关键时刻,哪边能坚持,那边就能打赢战事。咬咬牙关,我们要的是大胜,而不是战败!本王言尽于此,希望你们不要让本王失望了!”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进入后堂,走了!

阿济格见此,又是恶狠狠地威胁了他们一顿,然后也走了。

倒是英俄尔岱当了一回好人,安慰这些蒙古部族的头目道:“郑亲王之前已经说过,我们难熬,明军也是难熬的。不瞒你们,据关内消息,说关内多处受灾,也是急需粮食的,而明国大军集结,又是消耗钱粮无数。你们急,其实明国皇帝比你们还急。肯定在近期内,明国皇帝就会领军出关。再忍忍,再忍忍吧!”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蒙古部族头目们互相看看,一个个摇头叹息地回去了。他们只能在心中向长生天祈祷,希望明国那边的情况,真得像大清这边所说得那样!

其实,他们还真没猜错,大明这边,粮草物资还真是有点缺。确实一方面是要抗灾救灾,另外一方面,大军集结,虽然不用像归化城这边备战消耗粮食,可人数一多,那消耗的粮食也确实很多的。

这不,一直看着后勤的延绥巡抚,就担心地对崇祯皇帝提了下这事道:“陛下,大军云集,粮草物资已经不足一个月的消耗了。是否下旨,向各府征调粮食?”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一笑道:“不用,粮食方面,保证出战夜不收的供应,其他的军队,就按平时消耗便是!”

“陛下,这样也不是办法!”延绥巡抚一听,不由得提醒道,“如今粮食之消耗,已经是这么做了。”

说完之后,停顿了一下,又带着疑惑之色奏道:“陛下,不知何时出关?这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草原上一旦下雪,大军便无法行进,战事就要拖到明年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是十月初,不过离草原下雪还是有段时间的。延绥巡抚的说法,是把大军进入草原,再撤出来的时间都算上,觉得时间就有点紧迫了。

对此,崇祯皇帝依旧只是微笑着说道:“朕知道,希望今年草原上的雪下得大一点,来得早一点就好了。至于粮草问题,卿不用担心,朕早有安排!”

听到这话,延绥巡抚愣了下,原来皇上是已经有安排,他便不再多说,只好自己去忙了。

而云集延绥的军将,总以为很快要出关了,可是,等啊等的,就是没见出关,也都有些疑惑,私底下都不知道猜了多少次,皇上这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什么兵贵神速之类,他们都已经完全抛在脑后了。皇上就这么驻扎在榆林,老是不出兵,难道草原上的敌人会自己攻过来?这不可能啊!建虏又不是傻子,来多少人都不可能打赢大军云集的榆林镇这边的啊!

到了后来,他们慢慢地得出一个结论,该不会是皇上对于这一战,真得没有好办法,所以一直拖着吧?

想想也肯定是这样,因为他们也想不出来,这一战怎么打才会赢!光靠斥候之战,能打到猴年马月去?

就在他们的不解中,这一日,忽然有快骑飞驰而至,同时大声报捷:“援剿总兵吴大帅奉旨出关,败叛将柴时华所部,杀敌一千,俘虏一千,解救大明百姓四千余,夺得粮草物资无数!”

明军将士们正无所事事着,忽然就听到了这么一个大捷的消息,顿时,全都轰动了。

“咦,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就开战了?”

“吴大帅不是在大同么?他偷偷出关了?”

“我就说你们担心多了吧,皇上要没把握,又怎么会御驾亲征呢?草原之战,对你我来说确实是个难解的难题,但是,皇上肯定是有办法的吧,看到了吧!”

“……”

延绥军镇的舆论,几乎在捷报一出现的时候,就全部翻转。因为草原战事的特殊性而有疑虑的,也全都再没疑虑。

可以说,原本这一次的战事,所有人都想不出取胜的招数,而后又看到崇祯皇帝迟迟没有动静,以至于他们都开始怀疑起英明神武的皇上是不是也没了办法?

这种情况,崇祯皇帝当然也知道,不过他一句话都没解释,对谁都没说,直接用事实来说话,才是最权威的说法。

相信经过这一次的打脸之后,以后就算再遇到好像不可能赢的战事,至少秦晋两地的大明将士们,都绝不会再对皇帝有疑惑,会坚定信心,坚信崇祯皇帝一出手,就肯定会赢。

面对堂下各路总兵和巡抚总督,崇祯皇帝到这时候才对他们说道:“吴总兵那边,已经押送粮草物资过来,大军的粮草物资已经解决。稍微紧紧,挨到明年都没问题。这一战,建虏已经败了!”

听到这话,官位最高的三边总督郑崇俭一听,立刻回过神来,不由得大喜说道:“皇上,此战敢情是后勤之战?”

他在陕西久了,对于草原部族的情况,自然是有所了解的。知道草原部族就只知道放牧,比农耕民族还要靠天吃饭。每到秋季的时候,就不得不入关打草谷,以期待能抢些物资过冬。

说起来,这入关打草谷,有时候也不是蒙古鞑子愿意的。特别是他们的战力不强的时候,这入关打草谷,往往会被关内明军痛打的。但是,没办法啊,不抢的话,部族过冬就是个问题。抢到最好,抢不到,耗掉了人口,也同样能过冬。

不得不说,大自然对于草原部族,有的时候其实也是残酷的!

这一次,建虏派了一万多骑军远到归化城,粮草物资全都由周边的草原部族负担。这对各草原部族,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不过没到冬季,这个情况还不明显。

特别到了后来,建虏在叛将柴时华的带路下,伏击了大明西北,抢去了不少东西。

原本这样一来,草原部族分到赃物之后,也还算能补回原本额外付出的损失,这个冬天,说不定也能熬过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御驾亲征,草原部族那边肯定不可能如愿了。

这些情况,郑崇俭都能猜出来,当然,是事后。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竟然知道归化城的建虏,还会押送从大明西北抢到的人口物资去辽东,让吴三桂去半路劫了回来。

这一增一减之间,战争双方的天平就立刻倾斜了。

这个时候,就算归化城的建虏知道了崇祯皇帝这边要怎么对付他们,他们也没什么办法来应对了。可以说,接下来就是阳谋,有关粮草物资为关键的阳谋。

崇祯皇帝看着底下文官武将知道了前后经过之后,都心悦诚服,乐呵呵的,对这一战的最终胜利再无怀疑,他就也微笑着说道:“接下来,就看骠骑营的吧,每天轮换出战的骑军,要多一些,给建虏最大的压力,压得他们内部崩溃为止!”

虎大威和贺人龙这两个骠骑营总兵一听,立刻处理,抱拳领旨,大声回应道:“末将遵命!”

别人清剿草原,那是打生打死,打到最后,还往往有很大的风险,有可能粮草用尽,有可能找不到敌人,有可能迷路什么的。可是,皇上领军讨伐,就只是坐镇榆林镇而已,谈笑间,建虏蒙古联盟必定破裂。没有粮草,如果他们不灰溜溜地滚回辽东,那就等着被灭好了。

而如郑崇俭这类的文官,则想得更多了一点。

以往的时候,像这种大战,可以说是耗费钱粮无数的。如果消灭的敌人不够多的话,往往是得不偿失。

但是,如今皇上御驾亲征,虽然也消耗了不少粮食,可是,却从建虏手中又抢来了粮食,最终让这一次的御驾亲征,成为消耗钱粮不多的战事了。这种本事,就连一般的名将都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当今皇上却做到了。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对付草原鞑子的计策,已经可以公开,并不会影响战事,甚至让普通军卒知道后,还能知道此战的关键是什么,知道此战必胜,因此,这计策一传开,顿时,榆林重镇喜气洋洋的,就如同过年了一般。这战结束之后,长城沿线,应该会有非常长的时间没有兵事了吧!

于是,就连轮流出关的大明骑军将士们,一个个都士气高涨了很多。这又影响了两军的斥候战,让建虏的探马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建虏探马的压力,还没有他们的主帅济尔哈朗来得大。

他正在担心这场战事不知道要持续多久的时候,柴时华和西林觉罗先后逃回来了。

这一下,真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打在济尔哈朗的头顶上。哪怕济尔哈朗平时城府比较深,性格比较沉稳,可是,在知道送去辽东的人口物资被吴三桂所部劫走之后,脸色惨白,呆呆地,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而闻讯赶来的蒙古部族头目们,他们甚至还惦记着那些粮草物资的,知道情况之后,有的呆若木鸡,如同济尔哈朗一般,而有的,则喊天喊地的,难以相信这种事情的发生。

不是在拼粮食的消耗,赌明国皇帝耗不起,会马上出关的么?可是如今却好了,明国那边劫走了那么多粮草物资,还怎么拼?

明国那边能耗到什么时候不知道,自己部族已经活不下去了!不要说这个冬天了,接下来几个月怎么办都是个问题!

在这些人中,阿济格倒是最先回过神来,顿时就暴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