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322 好机会

崇祯窃听系统 322 好机会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什么?水师打退了明国水师?”皇太极听得大吃一惊,连忙接过内侍转递过来的奏章,快速翻看了起来。

崇政殿内的其他人,则是很兴奋,没想到那尚可喜还真有点本事,竟然能打赢明国水师!

皇太极很快看完了奏章,脸色明显轻松了一点,一边让内侍给代善等人也看看,同时也对他们说道:“尚卿刚好修复整顿了之前的战船,和来犯的明军水师打了一场,最终我大清水师还有三十来艘战船,而明国水师这只有十来艘了……”

听到这个,岳托不由得很是兴奋,连忙奏道:“陛下,既然如此,可传旨给智顺王,让他截断明军的海上退路,而后我大清大军一到,便能瓮中捉鳖手到擒来了!哈哈……”

其他满清的亲王贝勒,也都是哈哈笑,之前的担心,因为这个意外的消息,让他们一下轻松了起来。

不过,皇太极却没有他们的乐观,而是摇摇头说道:“尚卿在奏章中有提及,说水师战船虽然还剩三十来艘,可多有损伤,且水兵损失也较大,需要朝廷拨下钱粮人力。另外,再次求恳朕下旨向朝廷调水师前来助战!”

听到这话,刚才还笑呵呵的崇政殿,忽然之间,又一下没了欢快的气氛。

什么意思?这是向朝廷要钱要粮要人了?不知道朝廷如今缺的,就是这些东西么?

大清如今的家底就那么一些,上次已经拨了一些过去,再往水师那边拨的话,其他地方就要少了,在殿内的这些亲王贝勒,肯定是不愿意的了。

然而,尚可喜的奏章中也说了,他的水师是击退了明国水师,正是让他断明军海上退路的时候,那能不拨么?

当殿内这些人都看完了尚可喜的奏章之后,就又开始讨论了起来。

“父皇,既然大清水师比明国水师要多,那就下旨让他出击好了,只要能断了明军海上退路,那就差不多了!”豪格第一个开口奏道。

皇太极还没开口,岳托皱着眉头摇头道:“不妥,智顺王在奏章中说了,虽然估计明国战船就那些了,可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战船过来,如果冒然以残破战船出战的话,就怕会有问题!明国那边如何,我们不知道,这一点确实要考虑周全才行。”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济尔哈朗忽然插嘴说道:“陛下,不如就准了智顺王所请,让朝鲜水师前来助战,如此一来,就算不再拨下他要的那些东西,截断明军海上退路,应该也没问题了!”

一直比较谦卑的范文程一听,难得反对道:“陛下,奴才以为不妥。刚昨天向朝鲜发了圣旨过去,要求朝鲜这次进贡大量粮草物资。如果再追加,要求朝鲜水师出兵的话,相关粮草军械等消耗肯定也要朝鲜自己负责,奴才怕……怕逼急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多铎一声冷笑道:“逼急了怎么样?还敢反了不成?”

听到多铎说话,范文程便闭紧了嘴巴,一言不发了。

代善倒是考虑多一点,觉得范文程说得也有道理,不能逼迫朝鲜过甚,一旦超出了朝鲜君臣的承受范围,很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崇政殿内,就尚可喜的这第二封八百里加急奏章讨论了起来。

最终,皇太极做出了决断,就拨下一点物资意思下,朝鲜水师就不调动了,督促尚可喜在朝廷大军到的时候,就一定要领水师出战,断掉明军海上退路,至于损失多少,回头再说。言外之意,其实也就那样,并没有特别重视。

不过,这份旨意还没来得及发出去,尚可喜的第三封八百里加急就又到了。

这一下,盛京城内,很多人都纳闷了。

一次八百里加急,在这种年代,应该也不算特别。

短短时间内,两次八百里加急,那就不同寻常了。

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说道说道的时候,竟然来了第三次八百里加急。

于是,盛京城内,街头巷尾,王府大院,但凡有人的地方,就都在议论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就短短三天时间内,三次八百里加急,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竟然这么急?”

“该不会是明军打过来了吧?”

“放屁,明军打过来干嘛?找死么?真要明军打过来,还用八百里加急?”

“那会是什么事情,需要八百里加急呢?难不成……难不成又有什么人叛逃了?”

“这不可能吧,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大清越来越强大,怎么可能还有人会叛逃呢!”

“说得也是,可到底什么事情需要八百里加急呢?”

“……”

虽然盛京的这些人讨论了半天,甚至都联想起了当初刘兴祚叛逃回明国的事情,可还是想不出来,到底什么事情,能让盛京这边连收三次八百里加急。

这个事情,也只有一些满清高层,一些比较有见识的,才能猜出个大概。

比如说满清所封的恭顺王孔有德,虽然他没有参与崇政殿议事,可当他听到金州那边尚可喜连发三道八百里加急奏疏,而后盛京这边已经开始调兵遣将时,他就猜出来了,该是金州那边出现明军了。

得到这个结论,又让孔有德有点难以置信。

他是东江镇的旧将,也去过登州,吴桥兵变造反,闹得明国几乎没什么抵抗力,一直到后来,从关宁前线调兵回去,他才最终乘船过海逃到了辽东。因此,对于登莱明军还有什么,他心中是一清二楚的。

对于尚可喜这个人,孔有德当年是同僚,如今换了主子,又还是同僚,不管如何,肯定是了解的。如果明军渡海而来,小打小闹的话,相信尚可喜自己都能解决,没必要连发三次八百里加急!

那么,他连发三次八百里加急,是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了?想到这点,孔有德还是觉得不敢相信。

正在他苦思费解这事的时候,怀顺王耿仲明来访,不用说,也是和孔有德一样,对于尚可喜那边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推来推去,推出来的结论,只能是渡海而来的明军强大,尚可喜那边没法应付了,才会发三次八百里加急的。但是,对于明军底细的了解,又让他们两人面面相觑。

他们两人,实在有点难以相信,明军怎么可能会短短时间内就变得那么强大?

半天之后,相对无语的两人,其中孔有德喃喃自语道:“该不会,是要变天了?”

他们两个人的交情,那是过命的交情。至于尚可喜,和他们关系其实并不好。因为尚可喜是东江总兵黄龙的心腹将领,当年他们两人渡海过来的时候,就在旅顺遭遇了黄龙的截杀,这其中,应该也有尚可喜在内。

后来,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满清之后,就领兵攻打旅顺,把黄龙给杀了,顺带着,尚可喜的家眷也在那次战事中被杀。

黄龙死,接替他的人,刚好是尚可喜的对头。尚可喜感觉要完,就领着他的手下劫掠了辽东沿途海岛的明军,把东江镇破坏殆尽,也投降了满清。

因此,不要看他们三人被满清封为三顺王,其实他们的关系并不好。也因此,孔有德和耿仲明之间,却是能什么话都说。

“这不可能吧?”耿仲明听了,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

孔有德紧皱着眉头,虽然知道院子里空旷,没有人在,可他还是环视了一眼,而后对耿仲明低声说道:“你别忘记了,多尔衮在天津大败,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都被俘了,而后又连累了土默特部,这些事情,你觉得都是偶然么?”

“可……可明国皇帝不还是那个皇帝么?”耿仲明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道,“就那些当官的德性,除了当年的孙巡抚好一点,其他那些……啧啧,反正我是不信的。三次八百里加急,肯定是有另外的原因!”

听他这么一说,孔有德微微叹了口气道:“还是我们害了孙中丞啊!来来来,不说了,管他什么事情,我们喝酒!”

他们口中的孙巡抚,是登莱巡抚孙元化,奉旨训练新军,招募了葡萄牙人担任教官,而孔有德等辽人,就很受孙元化的重视,甚至封了孔有德为骑军参将。这要是再上一级,那就是副总兵了。

孙元化就是因为吴桥兵变,被孔有德俘虏后放归,却最终还是被朝廷论罪处死。徐光启想救,也救不了。要说是孔有德等人害了孙元化,也不算错。

耿仲明听了,也是默认,便没再多说,跟着一起喝酒,把那些陈年旧事都抛在了脑后。

在原本的历史上,要说对满清的死忠,孔有德和耿仲明是及不上尚可喜的。不过在后世的名声,终归是孔有德要大一点。

在他们喝酒的同时,崇政殿内,气氛却又好了不少。因为尚可喜的第三次八百里加急奏章,是禀告驸马伍忠的事情。随着奏章一起过来的,还有伍忠和江南大盐商乐庆天的盟约。

就见皇太极拿着这份盟约,那是乐得合不拢嘴啊!

江南大盐商啊,这是有钱的主,这也说明,有足够的实力和大清做生意。只要大清能出得起钱,粮食物资等等,就全都不是问题了!最理想的晋商替代商人,如今已有了!

皇太极最担心的事情,最困扰大清的事情,差不多就能解决,也就不枉费一个女儿了!

高兴之余,他连声称赞道:“不错,不错,伍卿果然不负朕望啊!甚好,甚好,来啊,给驸马府看赏!”

没说的,皇太极毫不犹豫地往那盟约上盖上他的玉玺印章。

见他这么高兴,范文程便也凑趣提醒道:“陛下,智顺王在奏章中说了,明国漕运要改海运,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皇太极一听他这话,总算冷静了下来。

尚可喜在奏章中再次提议,大清当壮大水师,如此一来,不但能断了明军过海侵袭之隐患,还能渡海过去,抢夺明国海运漕粮。一能断明国北方粮食供应,二能补充大清所需,可谓一举二得。更不用说,他日搞不好便能在明国随处登陆,让明国防不胜防。

而退一步说,江南那边要和大清通商,如果大清没有足够强大的水师,不但不能击退明国水师,就连和明国江南那边的通商,都会受到严重的干扰。

皇太极听得心中痒痒,恨不得他手中立刻就有强大的水师,抢他明国的漕粮去!

不过,他也算是满清皇帝中精明的,因此,并没有马上拍桌子下结论,而是等尚可喜奏章中所提到的大盐商乐庆生的心腹管事,随船过来的见证盟约的乐天平,见面会谈之后,他才会下结论。

在皇太极等待的时候,他派去的宦官便到了伍忠的府邸,传达圣旨,给奖赏。

管家听到,连忙跑回后院,匆忙去找固伦端靖长公主。不过她没见到人,被门口侍女拦住了,由侍女进去通报。

等了好长一会时间后,固伦端靖长公主才出了房门,似乎有点不高兴,不过脸色好像有点红,随着管家匆匆赶去前院接旨去了。

等他们走了之后,又有一人,从房子里溜了出来,做贼一样跑了。

要是伍忠在的话,就能认出来,这厮就是当初追着他到范府,想要打他的那个管事。

再说乐天平一行人,赶来盛京肯定不是八百里加急的,但也是日夜兼程地赶路。没让皇太极等多久,就见面了。

乐天平是货真价实的,和乐天平一起赶来盛京的,还有伍忠带去江南的随从,皇太极也悄悄地召见了,两相核对,根本不可能发现问题。

不用说,皇太极放心了。也就不管朝鲜君臣的感受了,一道旨意发了过去,还是八百里加急的那种,限期朝鲜水师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金州。

另外,他还给金州尚可喜的水师拨下了不少钱粮人口。当然了,随着物资满足的同时,他也派了一个监军过去。这个监军,不是别人,就是曾被明军俘虏过的图尔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