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283 这是大捷么?

崇祯窃听系统 283 这是大捷么?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来塔山的,都是祖家的嫡系,因此,说话间也就没有多少顾忌。

祖大寿首先就说道:“建虏看到我们祖家的旗号,估计会和以前一样,只是围而不攻,最多是防止我们出兵骚扰他们后方。他们的目的,应该是深入宁锦一线去抢粮食。”

“大哥说得对,不看佛面看僧面不是!”祖大成跟着附和道,“而且就算他们真要打,也要看看能不能打下塔山,他们会损失多少人马!”

如果是以往的话,这种情况就是最好的了。你不打,我也不主动打,双方合作愉快!

可是,这一次,祖大寿明显有点心思,正想要说什么时,忽然就听到大堂外传来匆忙的脚步声,众人闻声看去,却是在城头轮值的祖大弼回来了,神色还很不好看。

才跨过大堂门槛,祖大弼就冲堂上嚷开了:“大哥,来得是豪格和多铎,其中那豪格一到城下,就嚷着要我们投降!”

他的脸上带着愤怒,大声禀告道:“还说这塔山他是要定了,要是我们不识相的话,就攻破塔山屠城。识相的话,他可以让出一条路,让我们滚回锦州!”

“什么?”祖大寿一听,眉头一皱,当即不高兴地确认道,“他真这么说?”

边上的祖大成听了,也是勃然大怒,立刻喝道:“他谁啊,好大的口气,有本事就废话少说,攻上来看看?”

“这是个蠢猪,没有他爹一点英明!”祖大乐也是带着不满点评道。

祖大弼不看别人,就盯着祖大寿道:“我还能编排么,他那大嗓门,嚷得城头都听到了。要不是够远,我都想一箭射烂他的嘴巴!”

祖大寿听了,略微考虑一会,而后就问道:“来了多少人马?”

“最多五万!”祖大弼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而且蒙古鞑子和那些汉军占了多数。”

祖大寿一听,心中有了主意,便看向他的几个兄弟道:“我们既然已经交出了屯田册子,又遵守总督的军令来到了塔山,不会和朝廷对抗。我真想着,如果只是这样,怕是不能挽回我们祖家以前留给总督和皇帝的印象。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改变那种不好的印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神色严肃了几分,也提高了声音道:“因此,既然豪格这么欺上门来,我决定一反以前的对策,出其不意,给豪格狠狠一击,打他一个胜仗,这样也能给总督、给皇帝报捷,表明我们的忠心!你们看,怎么样?”

“我没意见!”祖大弼一听,第一个大声响应道,“打!让他嚣张的!”

祖大成也是点头道:“我也赞同,要不然,就感觉我们祖家谁都可以来欺负一样,憋气!”

不过祖大乐却是皱了下眉头,有点担心地提醒道:“大哥,那侄儿他们怎么办?”

祖大寿一听,没有犹豫,立刻就看向他回答道:“我想过的,不会有事,而且越是证明我们的实力,不管是朝廷,还是建虏,也才会越看重我们。我们没法对朝廷出手,那就向建虏展示我们的实力好了!”

“好!”

“我同意!”

“这样最好!”

“……”

这些祖家人,很快就形成了一致意见,而且战意昂然,都憋着一股子气。

于是,祖大寿就立刻登上城头去观看,而后又布置起对策来。

城外的豪格却对祖家的变化一无所知,骂阵之后,见城里面没有任何回应,依旧和以前当着缩头乌龟,便开始扎营准备围城攻打塔山。

多铎留了一部分人马在这里,他自己带着一万多人马,继续深入,看看有没有好处可以捞点,这是皇太极事先交代过的。

前面连续两天,从豪格开始准备攻城开始,一直到开始攻城,祖大寿都是以防守为主。

对此,豪格哈哈大笑,要知道塔山可不比锦州,城墙不高,还能挖地道,怎么看都不要几天时间说不定就能攻进城里去了。

不过确实不乏对战事经验丰富的建虏,虽然豪格大意,可他们都是小心提防着的。

就在第五天建虏正在全力攻城的时候,城门却突然大开,祖家诸将带着他们的精锐家丁杀出城来,顿时杀了建虏一个措手不及。正在攻城的,有不少都来不及撤回,还有钻在地道里的,都被活埋了。

祖家的猛扑,以祖大弼为代表,状似疯虎。事实上,这个祖大弼,在祖家军中就有“祖二疯子”之称,平时看着稳重的一个人,一旦上阵厮杀,那是和疯子一般。

满清这边,有巴图鲁封号的戴佳氏穆克谭,见祖大弼这一支很强,就自持勇力,立刻领军冲上去,却没想到,只是一个照面,就被祖大弼给斩于斧头之下。

祖大弼一手握着自己的大斧,一手提着穆克谭的首级,狂吼道:“谁敢与某一战?”

吼声之响,状似疯狂,也吓得其他满清军卒连连后退,不敢靠近他。

看到这个情况,豪格气得满脸通红,提着枪就想亲自冲过去,但无奈被他的亲卫死死按住。

城头上的祖大寿见此,不由得为自己这个弟弟自豪,心中想着,真要说勇将,祖家不是没人!

他看到建虏大军似乎有上千围攻救援之势,便下令鸣金收兵,显然是见好就收。

这一次出城,至少折了建虏一千人马。比起以往,这一次还要从容很多,甚至在建虏大军重新扑上来之时,撤回的军队还能顺势割了一些首级回城。

这对于关宁军来说,可是很难得的。一直以来,哪怕所谓的宁远大捷,那也没有什么建虏首级的。可这一次在塔山,趁着建虏没有防备,突然出城厮杀,打了个出其不意,倒是有了一些收获,点了点,包括巴图鲁穆克谭的首级在内,一共有两百多个首级。

在祖大弼等人回城之后,建虏也没有再攻城的意思,立刻开始清点人数,商议军情。

对豪格来说,他是肯定要继续攻城的,事关他的面子。可是,他的手下,却全都反对了。

祖家的精锐,本就有名,他们不想为了豪格和多铎的打赌问题,而把人命都填在这里。

当然了,要是换了皇太极在这里,那就不一样了。只要一声令下,这些建虏绝对不会违背命令。

豪格为此大为恼怒,正要发飙之时,却听闻多铎领军回来了。听到这消息,他不由得有点惊讶,因为按照这个时间点来推算,搞不好多铎压根就没到宁远,就这么快退回来了?

“他人呢?”豪格原本心情就不好,恼怒地问道,“是不是来看我的笑话了?”

“回主子,看着似乎不像,匆忙撤军,似乎是有退意。”探马立刻禀告,对于这点,还是有眼光的。

听他这么一说,豪格不由得又是惊讶,该不会,多铎也和自己一般,打了个败仗?

可是,关宁最为精锐的军队就是祖大寿所部,都已经在这塔山了啊,他对付其他明军,都会打败仗?而且他又不需要攻城,不可能连野战都会失利吧?

想得实在有点好奇,他甚至都忘记自己打了败仗了,出了军营去查看多铎的情况。

果然,就在他出军营才一会,就看到一队队地大清军队撤回来了。多铎的旗号,就在其中。

豪格见了,不知道为什么,却是心中欢喜,就准备迎上去先问住多铎,免得让他知道塔山之败后被他嘲笑。

然而,多铎却压根没有心情和他提打赌的事情,一见面还离得远,多铎就脸色严肃,抢先一步说道:“撤军立刻回盛京。”

“啊,为什么?”豪格没想到竟然这么直接,忍不住便问道。

多铎没有丝毫和他斗嘴,或者拿捏他的意思,而是立刻就回答道:“抓到了一些明狗,应该可以确认,那些经常运送物资粮草到辽东的晋商,已经全部被明国皇帝给抄家问斩了……”

听到这话,豪格就算再蠢,再看不起汉狗,也立刻明白过来,那些晋商没了,会对大清会多大的影响。因此,他顿时也没了和多铎龌龊的心思,立刻点头道:“这事必须立刻禀告给我父皇才行。”

“还有,关内的流贼,据说也被明国皇帝御驾亲征给灭了。”多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诧异之色,他是怎么都没想到,明国皇帝这么能打仗?

有关河套土默特部全军覆没的消息,皇太极同样封锁了消息,要是传开了,他怕其他蒙古部族会受到影响。对于他稳定辽东的统治,特别是那些汉人,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因此,多铎和豪格都还不知道土默特部已经除名的事情。不过他们两人没有多想,因此审问出来的情况,早已在军中传遍了。

普通的满清军卒,是不知道八大晋商对于满清的意义,因此,他们关注地不多。

反而是明国皇帝,在他们看来,应该是个懦弱躲在皇城里的狗皇帝而已,怎么就会御驾亲征,还把流贼全都剿灭了呢?

这个话题,在军中倒是讨论地热烈。

在大多数满清军卒看来,这应该是那些明国官员和将领的功劳,而明国皇帝什么都没干,只是坐享其成而已。

一天之后,满清军队来得快,去得更快,直接就撤走了。

这个情况,让祖大寿等人感到有点惊讶。要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建虏肯定要耀武扬威个把月左右,没有任何好处可拿了,才会撤走的。这一次,竟然这么快就走了?

在夜不收跟着建虏的军队后面,确认建虏撤走之后,祖大寿才算是放心了。

于是,塔山城内,都是喜气洋洋,这一次,就感觉这些建虏急匆匆地跑来,送给他们一场功劳,然后就又急匆匆地走了。

“不是说建虏凶残,很厉害的么?我怎么就没这感觉?”

“呵呵,那是以前,这一次,还真是奇怪,这些建虏是转性子了么?”

“是啊,要是以前的话,他们拼死都会抢回尸体的,可这一次,丢了几百个首级,却连屁都没有放一个,就这么灰溜溜地走了?”

“你们不知道,建虏刚出现在城外的时候,我当时好紧张。塔山可不是锦州,要是建虏狠下心来,都不知道会怎么样?现在想来,还真是被吓到了,哈哈!”

“……”

对于普通军卒,他们不知道更多的消息,只是以他们的认识,来看到刚发生的战事。

有一点非常明显,原本根植在他们心中的对建虏的恐惧,正在悄悄地淡去。

当然了,这必须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因为这么一次战事,就完全不怕建虏了。如果之后建虏又接连赢得战事,那说不定又会恢复对建虏的恐惧。

至于未来如何,他们现在不可能知道。

祖大寿等人也是高兴,祖大成更是高呼,快点向总督,向皇上报捷,大捷啊!得到了两百多个首级,他们以前可从来没有过的:“大哥,这次杀敌五千,建虏损失惨重,狼狈退军,这样如何?或者杀敌六千五好了,凑整数有点不妥……”

他还没说完,就被祖大寿打断了。只见祖大寿的脸上没了笑容,严肃地说道:“不行,不能谎报夸张,要不然,一旦总督和皇上知道了,反而对我们改变印象的事情有影响。就据实禀告。”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又道:“这一战要是发生在天津之战之前,那说不定真是大捷了。可有天津之战在前,我们这,还能算大捷么?”

那一战,可是杀死杀伤建虏前锋将近三万人,夺回被建虏掠走的人口牲畜共二十来万,又岂是眼前这一小小的攻城战可比。

听到他这话,顿时,祖家人的高涨情绪,一下便回落了下来。其中祖大成低声地说了一句:“真是扫兴!”

几天以后,一份捷报便摆在了孙传庭的面前。听着辽东巡抚方一藻连声说大捷,他却只是淡淡一笑。

大捷不大捷地另说,这一次的胜利,也算是他担任蓟辽总督之后的一份功绩,不管怎么样,总算是个好事来的。

因此,他也写了奏章,和这份捷报一起,发往京师报捷。

而此时,京师这边,有关十月发生的几件事情,还是讨论得非常火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