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178 新的任命(为月票六百加更)

崇祯窃听系统 178 新的任命(为月票六百加更)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一听这话,不管卢象升也好,洪承畴也罢,又或者是孙传庭,他们三人全都恭声听着旨意。他们相信,皇帝绝不会亏待他们几个的。

只见崇祯皇帝脸色诚恳地说道:“朝中有不少人弹劾卿等,不过朕都留中了。他们背后的心思,朕也有几分了解。等过后朕必会抓几个典型严惩他们。”

听到这话,卢象升三人在心中,都暗叹一声皇上圣明!

而后,他们又听到崇祯皇帝在说道:“建虏虽然出关了,但大明北方还是一塌糊涂,朕要尽快让大明北方安定下来。大乱之后必有大疫,这个必须要防范;灾民回乡要安排好,让他们重建家园;如今的流贼,虽然已经被卿等镇压,不复之前的嚣张;可根源不除,流贼定不能灭跟,也要防范,并根除根源;建虏入关一次,便让关内受到一次严重地伤害,这也必须要防范,定不能让他们再次入关。”

说着这些话,崇祯皇帝的脸色严肃了起来,看着他们三人说道:“朝中这边,朕有信心,断然不会再被人蒙蔽;因此,如今朕最需要的是,地方上的政治军务。三位爱卿,尔等可愿多辛苦一些,助朕安定地方否?”

他的话都说到这里了,这么推心置腹地谈话,卢象升等人感觉到了他的诚心,互相之间看都不看,都是直接回奏崇祯皇帝,表示一切听从皇帝安排。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满意,点点头道:“朕就知道,三位爱卿不会让朕失望。朕亦会记住三位爱卿的功劳,凌天阁上,相信有三位的画像。”

听到皇帝再次提及凌天阁,想着自己以后会像大唐凌云阁的二十四功臣一般流芳百世,卢象升等三位文官,都忍不住心中激动了起来。对于他们三人来说,相比其他文官,他们更是追求名声。而这,就是挠到他们的痒处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马上接着说道:“朕的想法是这样的,目前大明最主要的敌人,还是辽东建虏。而原本的蓟辽总督吴阿衡这次战死,职位空缺,朕想着,由孙卿接任。总督府迁往山海关,卿可愿意?”

孙传庭原本是陕西巡抚,这升任蓟辽总督自然是升官了,虽然困难很大,可对他来说,却压根没在意事情多困难。想当初,他自荐陕西巡抚的时候,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孤身一人,就凭着朝廷的一份任命,硬生生地搞出了钱粮,拉出了一支精兵,打得肆虐的流贼满地逃,连当时最大的流贼,闯王高迎祥也落到了他手中,押解京师处死。

因此,他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之后,立刻躬身领旨道:“微臣领旨,绝不负陛下所托!”

“嗯,孙卿尽管放心去做,由朕看着,无需后顾之忧。”崇祯皇帝点点头,严肃地说道,“卿可能会遭遇的一个难处,是关宁军中的祖吴两家,他们在关宁军中势力盘根错节,一定要小心处置,既不能受制于他们,也不能闹出乱子。当然,要是他们心怀叵测的话,卿也不用顾忌,明白么?”

孙传庭一听就知道,皇帝对关宁军有点不满意了,特别是关宁军中的祖吴两家。

原本在崇祯二年末的时候,祖大寿在建虏入关,在京师附近出没之际,却能私自领兵撤回山海关。这种事情,对于皇帝来说,绝对是心中有根刺的。虽然皇帝已经赦免不追究,可在之后这些年,祖大寿等人就没有入关干过正事,一直窝在山海关,要兵要粮,可却牵制不住建虏,几乎就没有什么作为,任由建虏军队入关劫掠。

虽然说,关宁军几次都没有入关,确实是有客观原因的存在。可祖大寿到底是否已经尽力?还是说保存实力,拥兵自重,就盘踞在山海关到宁锦的要害关卡上?这个还真不好说!

孙传庭心中明白,崇祯皇帝的提醒未必没有道理,自己到任之后,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祖大寿这一系人马的举止。这么想着,他便立刻回奏道:“陛下,微臣明白!”

“好!”崇祯皇帝听了,赞了一声后又问道,“回头卿去上任蓟辽督师的话,可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来,朕看要是能解决就尽量解决之!”

孙传庭一听,张口就想要钱,可他忽然又想了起来,皇帝的钱,可都是抄家抄来的,属于无根之水,用多少就没多少,虽然皇帝又说过钱的事情,另有活水之源,但皇上之前也说过,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光是重建御马监辖下三营,都要投入大笔的银钱。军备上的花费,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这么想着,他心中就改变了主意,立刻奏道:“陛下,微臣只要补足下辖各处兵员,并带两个月的军饷,而后准臣在辖地推广清屯充饷,其他便无要求!”

狮子大开口,一下就要几百万两银子,那不管谁去当这个蓟辽总督,砸下足够的钱,总能办成一些事情。如此一来,也显不出他孙传庭在中兴之臣中的份量。另外他已经有相关经验,因此就只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他看来,这比他当初孤身一人去陕西任巡抚的时候,条件要好多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也是欣慰,孙传庭没有让他失望,便点点头道:“朕准了,如果以后还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向朕密奏,朕能解决的,必然会帮卿解决之!”

听到这话,孙传庭就想起了在这次的勤王战事中,皇帝不就是为他们解决了不少事情么?他的这个许诺,绝对不会是随便说说。

这么想着,孙传庭不由得更有信心了。

安排完了他这边的事情,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卢象升道:“如今勤王之事已经结束,卢卿原本是宣大总督一职,朕想着,卿是文武全才,因此,想把卿放去一个重要的地方,卿可愿意?”

卢象升的兵部尚书一职只是加衔,是为了便于他统领勤王军的。也就是说,他的工作就是统领勤王军,这个活现在没了,就要找一个新活干了。

“陛下旨意,微臣自当鞠躬尽瘁!”卢象升脸色严肃而认真地回奏道。

事实上,他一直是这么做的。哪怕是风险大于收益的勤王军统领一职,崇祯皇帝让他干,他就二话不说直接对上建虏了。原本的历史上,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的这句话,真正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他是明末中最有担当的臣子,这绝非夸张之语。

崇祯皇帝自然知道他这点,因此料定他会这么答复,就马上对他说道:“朕准备新设山东总督一职,统领整个山东。孙卿最先要做的事情,是重建东江镇,一则可以威胁朝鲜,逼其不敢助纣为虐;二则威胁辽东建虏西侧,使其不敢再分兵绕道蒙古草原入关。这两个目标,就是卿最主要的职责,卿可明白朕的意思?”

这个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卢象升自然马上点头。

不过这两个目的,要做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原本的东江镇,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斩了之后,就已经分崩离析了。而后,在孔有德等人投靠了满清之后,领着满清军队,把皮岛给踏平了。由此,就再没有东江镇了。也是如此,满清就没有了侧翼的顾虑,时常出兵绕道蒙古草原入关。

另外一个,也是因为孔有德等人领着东江旧部投靠了满清,给满清带去了战船和船工,让满清也有了水师。虽然他们并不怎么重视,却已经好过以前。如今要重建东江镇的话,满清必定会遣水师前来攻打,比起以前望洋兴叹,可是要强太多了!

另外,重建东江镇,又要再牵制满清军力的话,首先东江的战力要强;其次,主将必须要审时度势,有足够的战船明锐度。毕竟一开始的东江镇,其实是类似敌后根据地,没有一点本事,是不可能站稳脚跟的。哪怕崇祯皇帝对东江镇有足够的支持,可隔着大海,也不容易的。

由此可见,这个山东总督不好当,比之前的勤王军统领,其实也差不多了。

对此,卢象升心中清楚得很,他在以前的时候,当过大名府知府,多少知道山东的事情。他甚至还知道,如今的山东,比起以前,其实条件要更差了。

当初孔有德等人叛乱,荼毒了山东不少地方,还有这次建虏的肆虐,都导致山东民生凋敝。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让卢象升单枪匹马去做这个事情,因此对他说道:“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麾下的水师庞大地很,已经远超他的官职权限。因此,朕准备调他一部分水师兵力北上,归属登莱水师。”

说到这里,他又严肃地说道:“不过郑芝龙此人,原本就是海贼出身,如今已经坐大,朕的旨意,到底对他有没有用,朕还没有把握。卢卿也好做好准备,万一他对朕的旨意阳奉阴违,或者做出其他事情来的话,就没有南方水师可用。因此,卢卿还是要自己重新打造登莱水师。所需银子,朕会拨给你,至于人力,卿既是山东总督,在卿辖下征集便是。”

听到这话,卢象升的眉头微皱,当即便奏道:“陛下,如若那郑芝龙有二心的话,臣愿领登莱水师南下平叛!就他一个海盗而已,水陆并进,难道还能抵抗朝廷大军?”

北方的这些人,对于郑芝龙的认识,远没有后世人对他认识地深刻。因此,崇祯皇帝在后世时就知道,这个时候的郑芝龙,已经独霸了大明沿海,光每年在海上收得保护费,就达上千两白银之巨。

而且这厮还很精明,懂得他的根子还是在陆地上,因此不管用钱结交官场上的大大小小保护伞,而且还撒钱给福建的老乡,使得他的口碑在他福建家乡非常好。早些年的时候,朝廷想剿灭他反而被他抓了总兵,就是因为他有大大小小的眼线为他通风报信。

崇祯皇帝穿越之后,在对虏战事有了结果之后,就第一时间开始关注郑芝龙的情况。他发现,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因为他的职务很低,又是属于武将,根本就不起眼。而且他的主要势力在福建,离京师又非常远。

因此,崇祯皇帝花了不少心思才找到了郑芝龙的一些信息,和后世对他的了解一印证之后,便大概知道了此时的郑芝龙是个什么情况。

此时,听到卢象升说得话,他便摇摇头说道:“郑芝龙此人,能从一商人混迹海上,最终从众多海盗中脱颖而出,成为独霸一方地枭雄,其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他的势力,远比卿所想像的要大。如今我大明水师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卿可知道,朝廷一年国库收入才多少银子,而他光是海上收税所得,就有上千万两之多!”

听到这话,不管卢象升三人听得大吃一惊,就连在边上一直打酱油的王承恩也猛然惊醒,什么,一千万两银子?是皇上说错了还是自己听错了?

卢象升回过神来,却是明白皇帝绝对不会空口白话的说,因此,他的表情立刻严肃了起来。因为他知道,每年能得上千万两白银的,这势力和实力,哪怕现在闹得欢腾的流寇,都要逊色地多了。一千万两一年,这可以养出多少兵来?

看到他的这个表情,崇祯皇帝却是一笑道:“卿眼下不必为郑芝龙的事情操心,可先去山东把基础的事情做起来。至于郑芝龙那边,朕会看他如何个反应,再决定如何处置他!”

“微臣遵旨!”卢象升一听,当即收敛情绪,躬身领旨道。

接着,崇祯皇帝又转头看向第三人,也就是三边总督洪承畴,对他说道:“卿在三边总督任上做得不错,不过朕对卿另有任命。至于这三边总督一职,卿看谁能接任?”

这话的意思,是三边总督这个职位,就由洪承畴来推荐了,这也算是对他的一份信任。

洪承畴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这点,不由得心中感激,便认真思考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