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210章 偶遇名士

醉枕大明 第210章 偶遇名士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历下亭始建于北魏,如今的历下亭是北宋熙宁年间,大宋名臣曾巩在齐州任职时重建的。历下亭巍立于大明湖中最大的湖中岛上。岛上不止有历下亭,还有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又遍植花木,景致很是不错。因为历下亭最为出名,所以时人以历下亭统称这湖中岛上的景致。

那摇橹老汉载着纪浩和王煜来到湖中岛旁边一处可停靠处,放下搭板,让二人上岛。

纪浩和王煜踩着老汉放下的搭板登上历下亭所在的湖中岛。

甫一踏足岛上,只见整个岛上绿柳环合,花木扶疏,亭台轩廊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景色着实雅致不凡。

站在岛上,但见四周湖水荡漾,荷叶田田,荷花溢香,凉风徐吹,令人心爽!据刚才那摇橹老汉说这“历下秋风”和“明湖泛舟”,都是济南八景之一。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之际,这来赏这“历下秋风”倒是正和时宜。

在这秋高气爽好时节,这湖中岛上的的游人也不少。纪浩和自己二舅哥踏着岛上的曲折小径,来到不远处历下亭。

历下亭位于湖中岛的中央,八柱矗立,红柱青瓦,斗拱承托,八角重檐,檐角飞翘,攒尖宝顶,亭脊饰有吻兽,蔚为大观。亭身空透,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栏,亭内有石雕莲花桌凳。

此时历下亭里已有不少的人,三三两两的聚于在一起,或赏景,或吟诗,各得其乐。

历下亭旁边有一处长廊,为历代文人雅士题壁留词的地方,是以又被人戏称“名士廊”。这处长廊一面是白壁,另一面对临宽阔的湖面,天蓝水碧,湖天一色。

纪浩见那长廊的题壁上面到有许多名士留题的诗词和对联,杜甫、曾巩等赫赫有名的历史名人都有在此留题过诗词。

纪浩刚才吟诵的对联不是自己做得,本来是不想留题的,但是自己二舅哥非得说此联极佳,以后必定是经典,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大明湖的名片,题在此处也是一条扬名的好机会。

纪浩对于文人最爱的扬名实在没什么兴趣,不过架不住自己二舅哥的劝说,是以他也就厚着脸皮把那副对联题到那墙壁上了。

这题壁经常有文人雅士游湖时偶得佳句来留题,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时常随身带着笔墨的,是以就有机灵的小贩窥得商机,在此出售笔墨。

但凡来此题壁的文人雅士们,大都是不差钱的,自来是不在乎买笔墨那点银子,是以这些小贩每日到能售出不少笔墨等文房用品。

而这笔题完诗词后,往往是墨汁淋漓的,这文人雅士也不好带走,最后这些小贩卖出去之后,还能时不时的回收,倒也算是一条不错的生财之道。

纪浩在一个提着竹篮售卖文房用品的小贩手里卖了一直中号的湖笔,顺便在小贩篮子里的墨盒里蘸饱了墨汁,来到那题壁前面。这题壁上可大都是名家留题,纪浩怕写不好丢人,是以定了定神,这才凝神挥毫,把副对联题了上去。随后又在下面加了个落款,留了个名字!

纪浩这一联刚题完,忽然听到旁边一个清朗却略带沧桑的声音赞叹道:“好联,好字,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联,当真是巧哉、妙哉,把这大明湖的景致完全概述进去了,实在是妙极啊!”

…………

历下亭始建于北魏,如今的历下亭是北宋熙宁年间,大宋名臣曾巩在齐州任职时重建的。历下亭巍立于大明湖中最大的湖中岛上。岛上不止有历下亭,还有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又遍植花木,景致很是不错。因为历下亭最为出名,所以时人以历下亭统称这湖中岛上的景致。

那摇橹老汉载着纪浩和王煜来到湖中岛旁边一处可停靠处,放下搭板,让二人上岛。

纪浩和王煜踩着老汉放下的搭板登上历下亭所在的湖中岛。

甫一踏足岛上,只见整个岛上绿柳环合,花木扶疏,亭台轩廊错落有致,修竹芳卉点缀其间,景色着实雅致不凡。

站在岛上,但见四周湖水荡漾,荷叶田田,荷花溢香,凉风徐吹,令人心爽!据刚才那摇橹老汉说这“历下秋风”和“明湖泛舟”,都是济南八景之一。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之际,这来赏这“历下秋风”倒是正和时宜。

在这秋高气爽好时节,这湖中岛上的的游人也不少。纪浩和自己二舅哥踏着岛上的曲折小径,来到不远处历下亭。

历下亭位于湖中岛的中央,八柱矗立,红柱青瓦,斗拱承托,八角重檐,檐角飞翘,攒尖宝顶,亭脊饰有吻兽,蔚为大观。亭身空透,亭下四周有木制坐栏,亭内有石雕莲花桌凳。

此时历下亭里已有不少的人,三三两两的聚于在一起,或赏景,或吟诗,各得其乐。

历下亭旁边有一处长廊,为历代文人雅士题壁留词的地方,是以又被人戏称“名士廊”。这处长廊一面是白壁,另一面对临宽阔的湖面,天蓝水碧,湖天一色。

纪浩见那长廊的题壁上面到有许多名士留题的诗词和对联,杜甫、曾巩等赫赫有名的历史名人都有在此留题过诗词。

纪浩刚才吟诵的对联不是自己做得,本来是不想留题的,但是自己二舅哥非得说此联极佳,以后必定是经典,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大明湖的名片,题在此处也是一条扬名的好机会。

纪浩对于文人最爱的扬名实在没什么兴趣,不过架不住自己二舅哥的劝说,是以他也就厚着脸皮把那副对联题到那墙壁上了。

这题壁经常有文人雅士游湖时偶得佳句来留题,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时常随身带着笔墨的,是以就有机灵的小贩窥得商机,在此出售笔墨。

但凡来此题壁的文人雅士们,大都是不差钱的,自来是不在乎买笔墨那点银子,是以这些小贩每日到能售出不少笔墨等文房用品。

而这笔题完诗词后,往往是墨汁淋漓的,这文人雅士也不好带走,最后这些小贩卖出去之后,还能时不时的回收,倒也算是一条不错的生财之道。

纪浩在一个提着竹篮售卖文房用品的小贩手里卖了一直中号的湖笔,顺便在小贩篮子里的墨盒里蘸饱了墨汁,来到那题壁前面。这题壁上可大都是名家留题,纪浩怕写不好丢人,是以定了定神,这才凝神挥毫,把副对联题了上去。随后又在下面加了个落款,留了个名字!

纪浩这一联刚题完,忽然听到旁边一个清朗却略带沧桑的声音朗声赞叹道:“好联,好字,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联,当真是巧哉、妙哉,把这大明湖的景致完全概述进去了,实在是妙极,妙极其啊!”

…………

纪浩和王煜听到声音,不禁循声回头望去,见一个青衫文士正站在他们两人背后,看着题壁上纪浩刚刚题下的那副对联。

那青衫文士看起来大约三十来岁,白净面皮,不过脸上带些皱纹,颇有沧桑之色,但眉宇间落寞中犹带着些狷狂,看起来像个不甚得意的落拓文人,他手中还持着一个画筒,似乎是来这风景优美的大明湖采风写生的。

纪浩听人家夸奖怎么也要谦虚几句,况且这对联还是自己借来的。当下纪浩忙拱手和那文士见礼道:“兄台过奖了,小弟也是随口而作,当不得兄台夸赞!”

那青衫文士笑道:“阁下不必自谦,阁下这一这联不但用以来描绘这大明湖,就是用来叙说这济南城的风光,当真是也恰如其分,实在绝妙至极,呵呵,绝对当得此赞誉。”

纪浩有些汗颜的道:“兄台太过奖了,小弟实在惭愧!”纪浩这联毕竟是“借”来的,听人家有这么高的评价实在有些尴尬。

那青衫文士以为纪浩是在自谦,当下也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没在继续说这对联的事情,不过他却接着评价纪浩的的这书法道:“阁下这笔行书,飘逸空灵,风华自足,当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在下观之,虽有一些师法赵文敏公的影子,但是却自成一体,隐约有开宗立派之像。实在是令人佩服啊。”

纪浩这青衫文士的看自己行书的眼光倒是很厉害,随口一句评价倒是很准确。

纪浩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自然知道这青衫文士口中的赵文敏公,是说得宋末元初的书法名家赵孟頫。

赵孟頫的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楷书,与唐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在大明,许多的文人雅士的行书都是师法赵孟頫的。

纪浩所临摹的字体,其实是明末董其昌所创的字体。董其昌那个时代,正是赵孟頫、文征明书法非常盛行的时代,董其昌自然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因此其自创字体中能看到“赵体”的影子,也不足为怪。

纪浩听那青衫文士随口^_^高手,而且他手中拿着画筒,应该也颇擅丹青之法!

纪浩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自然知道这青衫文士口中的赵文敏公,是说得宋末元初的书法名家赵孟頫。

赵孟頫的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楷书,与唐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在大明,许多的文人雅士的行书都是师法赵孟頫的。

纪浩所临摹的字体,其实是明末董其昌所创的字体。董其昌那个时代,正是赵孟頫、文征明书法非常盛行的时代,董其昌自然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因此其自创字体中能看到“赵体”的影子,也不足为怪。

纪浩听那青衫文士随口^_^高手,而且他手中拿着画筒,应该也颇擅丹青之法!

纪浩不由的对眼前这个书画都颇为在行的文人颇感兴趣,有意结交一下,当下他再次拱手见礼道:“小弟登州纪浩沈文泽,这位是在下二舅哥王煜王时庸,还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那青衫文士听了纪浩他们两个自报家门,忙也客气的见礼道:“原来是文泽兄和时庸兄当面,失敬失敬,在下青州府刘大章,表字章山!”

纪浩笑着道:“原来是章山兄当面。章山兄应该年齿长于我们两个,切勿再称呼我们为兄,直呼我们表字便行。”

王煜刚才在纪浩和这个青衫文士攀谈时,一直没有插言,这时听了那青衫文士的自报家门,听着名字很是熟悉,略一思索终于想起来了,当下忙拱手道:“原来是章山兄。青州府刘章山诗书画三绝,小弟可是闻名已久了!”

刘大章笑道:“时庸客气了!”纪浩说他年长,让他直呼自己跟王煜的表字,他倒是从善如流,老实不客气的这么称呼了。

当然,他年纪确实比纪浩和王煜大着许多,这么称呼倒也没有问题。

刘大章笑道:“正是在下,没想到区区贱名,文泽竟然听过!”

纪浩听自己二舅哥竟然听说眼前这人,看来这家伙也是颇有名气,来头不小啊,不由的暗暗好奇。只是当真这刘大章的面,他一时不好直接开口发问。

…………

这题壁长廊不远处又一处四面出厦、飞檐翘角的轩堂。因此此轩西便正对湖面,若值晴空万里,则天蓝蓝,水蓝蓝,湖天一色,莹如碧玉,故名蔚蓝轩。

纪浩此时很是客气地道:“章山兄可是小弟的偶像啊,咱们在这大明湖上见面也是缘分,咱们去那边的蔚蓝轩把酒畅聊一番,如何?!”

刘章山见纪浩能够随手写就那样恰如其份的绝妙对联,而且其书法竟然自成一体,对他也正很时好奇呢,有意与他结交一番。此时见他一副很是崇拜的自己的样子,不由的失笑道:“甚好,求之不得!”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