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209章 游大明湖

醉枕大明 第209章 游大明湖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一路无话,从登州出发,纪浩一行十日之后终于到了山东首府济南府。

济南府古为济南郡、济南国、齐州,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升齐州为济南府,始有济南府之称呼。

其后虽然济南府辖境虽然在不同时代有所变化,但是济南府的这个行政区划的称呼,却一直沿用下来。

大明如今的济南府领有四州二十六县,府治设于历城县。

大明济南城重建于洪武四年,为砖石结构,城墙周十二里零四十八丈,护城河“绕城一周,池阔五丈,水深三尺”,河水由娥英水、泺水等汇聚而成。

济南城修筑的雄伟壮阔,从此成为大明的北方重城。

洪武九年,山东三司由登州府迁到济南府,从此济南府成为山东首府、三司驻地。

济南城以泉水众多闻名,号曰“泉城”!

济南泉群众多、水量丰沛,久负盛名的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在雅士文人间传有“七十二明泉”之说。

到了夏秋盛水时节,济南城内泉涌密集,往往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当真是北方奇景。

大明济南城的城墙将大明湖纳入其中,整个大明湖湖区占了济南城的近一半,且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风景名山相映衬,因此济南又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

终于到了济南府,纪浩的二舅哥王煜雅兴大发,不待去落脚的自家店面,便迫不及待拉着他一起去大明湖上一游,想要第一时间去领略一番向往依旧的大明湖风光。

因为纪浩他们要游湖,所以虽然从济南城东边来,却没有从东门齐川门进城,而是从济南城北门汇波门入城。

之所以从汇波门入城,是因为这济南城的整个北面都是大明湖的湖区,这济南城的北门其实是座水门,从济南城的护城河上船,便可直入大明湖。

王家在济南城有生意,自然有店铺,也少不了有落脚的院子,纪浩和王煜他们一行自然用不着去客栈落脚。当下王煜让一众王家家丁,还有纪浩新收的那俩家丁尚东山和夏西河,从东门进城,去王家店铺去安顿。他和纪浩则只带了护卫管事王五一人,绕到北门去游览大明湖风光。

济南城北水门之外的护城河边,有许多专门以租船的为生计的船户。护城河边一溜排着许多乌篷船,以供客人租用游湖用。

若是有人要求高一点、不满足于这稍显简陋寒酸的乌篷船游湖的话,这旁边还有许多比较高档的雕船画舫可供游人租用。

这雕船画舫大都是济南城内那些秦楼楚馆来此招揽生意的。这些雕船画舫一般都有那些秦楼楚馆的红姑娘,客人租用雕船画舫时,一般都会顺便让这些优妓们相陪。携美泛舟于湖上,倒也是雅致异常。

纪浩其实也很想租上一艘秦楼楚馆的画舫,携几个美人泛舟游湖!那样比起和两个大男人泛舟游湖,肯定更加有意思。

不过纪浩也只是想想,自己这二舅哥王煜没有去租这画舫的意思,自己自然是不好主动提出此事来。这次出门临行之前,王思颖可是让王煜看好自己的,纪浩可不敢乱来,让王煜抓住自己把柄,回去告诉王思颖的话,怕是自己少不了要有不少苦头吃。

王煜让以王五去租了一艘乌篷船,三人踩着踏板上了那艘停靠在护城河里的小船。

那乌篷船上摇橹的舟子是个老汉,不过年纪虽大,手脚倒是很麻利且有劲,很快便摇橹驱船驶过北水门,进入大明湖。

…………

那老汉手上忙着,嘴上也不闲着,跟纪浩随口攀谈着。

老汉很是爽朗的笑着道:“两位公子是从登州府来济南参加秋闱的秀才公吧?”

“老丈怎么知道的?”纪浩和王煜今天并没有穿襕衫、戴方巾,一听这老汉一语道破自己的籍贯和身份不由的啧啧称奇。

那老汉笑道:“两位公子一看就是读书人,又是这个时候来到济南,自然应该是来参加秋闱的秀才公了。而老汉操持这个活计二十几年了,划船载过的咱们山东各地人可是不少了,各府口音倒是能分辨一二。呵呵,而且你们登州府的胶东话口音本来就重,自然很容易分辨出来!”

纪浩一听那老汉的话,不由的失笑道:“原来如此”。他来到大明之后,这还真是第一次离开登州府,以前还真不知道这登州府口音重这事儿。

那老汉笑道:“两位秀才公是第一次来游览大明湖吧?”

纪浩笑道:“正是!”

“咱们这大明湖可是着实很大的,占了近半个济南城呢,有历下亭、北极阁、汇波楼、小沧浪、稼轩祠、月下亭、九曲亭、翠柳屏、湖心亭、北洋洲、明湖楼等等大小二十多处景胜呢!两位公子是要随意游览的,还是各处景胜都尽量都看看呢?若是各处景胜尽量都看看呢,老汉倒是可以带你们一一转转,老汉还可以给你们讲讲这风景名胜的由来和渊源。别看两位公子饱读诗书,但是未必有老汉对这大明湖内的景胜的历史和由来熟悉!不过这各处都看的话,肯定要多费些时间,而且老汉摇橹肯定要多费些力气,这船价嘛,公子也得给稍微加一些!”

纪浩知道那老汉说得倒是实话,其实后世纪浩来过大明湖,对这大明湖还是有所了解的,这大明湖上的名胜在后世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所以他说这大明湖有二十多处景胜,倒不是虚言。不过这个时期的大明湖,和后世还很不一样,其景胜自然没有后世那么多。因为后世的大明湖的一些名胜,很多都是满清时才建造的。不过景胜虽比后世少,天然野趣却比后世的大明湖多了不少,后世那种刻意斧凿的名胜,人工痕迹太重,反而不如这时的大明湖天然景致让人喜欢。

不过纪浩倒是没有一一游览各处景胜的兴致。这游玩讲究得就是个悠闲自在,为看景点而看景点,这游玩便失了味道了。

纪浩听了那摇橹老汉的话,不由的笑着道:“这游湖要得是个心境,强求各处都去游览就没意思了!这样吧,老丈你就随意带我们转转便是,不必强求没处都去,这泛舟游逛到那,你便给我们简单讲讲这名胜的由来和渊源,到时定然不会少不了你的船钱!”

那老汉一听纪浩不会少了船钱的话,不由的很是高兴的答应一声:“嗳,好嘞,听公子的!”

纪浩问王煜道:“二哥你看这样可好?”

王煜随口道:“甚好!”纪浩在和那摇橹老汉攀谈时,他一直站在船头负手看着这风景如画的大明湖,也不知道听到没听到纪浩和老汉的谈话。

…………

纪浩好王煜乘着乌篷船,缓缓驶入如画般的大明湖深处。

大明湖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不是有游船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不时有游人来往。

湖面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形成一幅天然湖光山色画卷。这湖中的又有许多亭台楼阁点缀,幽径回廊、假山亭台穿插其中,为这幅绝美的天然画卷增添许多人文点缀。

大明湖的景色之美,当真是名不虚传。

据老摇橹老汉介绍道:这大明湖上一年四季都有怡人的景色。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明湖虽然一年四季都是美景纷呈,但这其中却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纪浩和王煜他们当此秋高气爽之时来游湖,倒是恰得其时。

纪浩看着眼前的美景,忍不住赞叹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大明湖果然当得起这样的美誉!”

王煜一听纪浩的话,不由的夸赞道:“文浩这随口一联,却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当真是大明湖的绝佳写照啊,确实是妙极啊!”

纪浩听到王煜的夸赞,不由的一愣。随即他想起这副对联,好像是后世大明湖中铁公祠的楹联,也是对大明湖最好的写照,是大明湖的最佳宣传语。不过现在这副对联还没问世,好像这副对联要到满清时才有。

这个年代,连铁公祠还都没有呢!毕竟如今的大明皇帝还都是永乐皇帝的子孙,怕是轻易不好替铁弦翻案,民间就算有人佩服铁弦,怕是也轻易不敢替铁弦立祠。是以纪浩脱口而出吟出此联后,被自己二舅哥认为是自己所创的了。

大明湖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不是有游船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不时有游人来往。

湖面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形成一幅天然湖光山色画卷。这湖中的又有许多亭台楼阁点缀,幽径回廊、假山亭台穿插其中,为这幅绝美的天然画卷增添许多人文点缀。

大明湖的景色之美,当真是名不虚传。

据老摇橹老汉介绍道:这大明湖上一年四季都有怡人的景色。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明湖虽然一年四季都是美景纷呈,但这其中却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纪浩和王煜他们当此秋高气爽之时来游湖,倒是恰得其时。

纪浩看着眼前的美景,忍不住赞叹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大明湖果然当得起这样的美誉!”

王煜一听纪浩的话,不由的夸赞道:“文浩这随口一联,却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绝之处,当真是大明湖的绝佳写照啊,确实是妙极啊!”

纪浩听到王煜的夸赞,不由的一愣。随即他想起这副对联,好像是后世大明湖中铁公祠的楹联,也是对大明湖最好的写照,是大明湖的最佳宣传语。不过现在这副对联还没问世,好像这副对联要到满清时才有。

这个年代,连铁公祠还都没有呢!毕竟如今的大明皇帝还都是永乐皇帝的子孙,怕是轻易不好替铁弦翻案,民间就算有人佩服铁弦,怕是也轻易不敢替铁弦立祠。是以纪浩脱口而出吟出此联后,被自己二舅哥认为是自己所创的了。

这事儿不太好解释,纪浩只好收下王煜的崇拜,并很谦虚的道:“呵呵,大哥言过了,小弟随口而得,此联也只是泛泛之作,当不得大哥如此夸赞!”

王煜笑着道:“文浩别太自谦了。咳,大哥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有时要跟你切磋一下作诗词、对对子,你总是推说自己不行,但这往往随口一首小诗、一副对子就是经典,当真是奇哉怪哉。嗯,不过文浩此联怕是绝对是一副经典之对,走,咱们找地题下来,说不定能传为佳话呢!”

纪浩苦笑道:“小弟随口之作,算得什么经典,还是不必了吧?!”

王煜笑着道:“文浩不必过谦了,此联绝对是描述这大明湖风光的经典之对。”

那摇橹的老汉听说两人想要找题诗的地方,当下在旁道:“老汉虽然不太懂,但是听着纪公子这副对子,当真是很好呢!呵呵,两位公子要想要题诗的话,咱们去历下亭那里吧!历下亭旁边有一处长廊,自古以来便有许多文人墨客常在那题诗留词!”

王煜不理会纪浩的谦虚,对那摇橹老汉笑着道:“那就有劳老丈载我们去历下亭吧!”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