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八十六章 沙河现状

汉末文丑 第八十六章 沙河现状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readx;来不及在家感受那来之不易的母爱,文丑与颜良就又踏上了征程。

这日已经到了八月下旬,再不过几日,也就要进入九月份了,沙河乡的黔首百姓们都纷纷开始了,粟米收割、小麦播种的准备了。因为这期间,既不曾有什么天灾,也未发生什么**,倒是近些年来,少有的丰收一季。不论是原住的沙河乡民、还是流民新安的黔首百姓,亦或者是那两三千的俘虏们,无一不显露着兴奋地神情,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乡民们对于自己手中的任务,干的也是越加起劲起来!耗时三四个月之久,动用万余人口之力打造的沙河乡沟渠,也到了最后阶段,快要全线贯通了!相信在不久的冬小麦一季,就能派上用场,使得沙河乡民,又多了一个有力的保障!

而近来,粮食稍微宽裕了些,这些流民们的伙食也从一份稀粥,提升到了两份稀粥的程度,虽说还不能吃饱,但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流民们纷纷庆幸当初选择了沙河乡,选择了文丑,若不然,指不定早暴尸于那片荒野了!而文丑的一系列行动,也使得他们相信,以后会过得更好!当下的沙河乡早没有了暮气沉沉的压抑,取而代之的是朝气、是希望。

但是现下的沙河乡也并非完美的无懈可击了,相反,却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漏洞。

首当其冲的就是,沙河乡民的经济基础极度低下。原住民倒还好些,每家不说能够拿出来万余钱来,但是千余钱却是绰绰有余的。但那些流民就不行了,他们的钱财不是被贼寇们抢走了,就是在流浪的途中丢失消耗一尽了!来到沙河乡,往往都是孑身一人,或许还能算上,那记录其一路流落一路困苦的破烂衣衫。

而这部分人恰恰是沙河乡黔首的绝大部分!这就一下子暴漏出了诸多问题!使得文丑有许多想法不能实现,有些好的政策不能顺利施行。比如,孩童入学问题,大部分人是没有那个多余的钱财让其家中的孩童上学的!温饱尚且没有解决,还考虑什么未来?!

再者就是乡民的住宿问题,本来这些流民只是住在一片茅草棚中,有些搭成了茅草屋,但也仅仅比露宿荒野稍微好那么一点而已,而眼下,八月即过,九月将至,天气也就要真的转凉了,再不能只在茅草房里面,凑活度日了。住房的建设,需要提上日程。

还有就是乡民的融合问题,虽说原住的乡民也是愿意帮助这些流民,使他们在此安家,但是毕竟不是一个群体,有着明显的隔阂。若是不将这层隔阂尽早除去,早晚必会出乱子!

接着就是乡中的士子问题,士子虽说不多,但是他们往往碍于颜面、身份,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对于文丑始终不冷不热。使得文丑不可谓不头疼!按说他如今的名声对于这些囿于一乡的寒门士子,已经足够他们仰视得了,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文丑亦是常常扪心自问,并没有做什么触犯这些士子的事情啊!相反,还往往给他们争取利益,以讨好他们。

等等等等。

而当下,文丑也就匆匆的赶向官寺,处理一个他认为较为重要的事情---农具的问题。当下乡民收割粮食在即,可不能在农具上拖了乡民的后腿。那就是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了!三叩九拜都已将完成了,就剩下最后的一哆嗦了,你没哆嗦好,那不是自作孽么。如今,丰收在即,农具撤了后腿,不能收割,那以前的种种不是白做了吗?所以,文丑认为,这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当然,因为先前一季,农具早就被存放在了官寺的仓库中了,文丑也只用清点数目,再将破损的农具拿出去修补一番,再令乡中铁匠、木匠等再打造出一批来,使得农具充分够用,不会耽误乡民的收种就可以了。

当然,若是有哪些农具,还可以在当下的技术允许范围内加以改造,使得其更加实用,能够增加乡民的劳动效率!文丑也是不会吝啬的,这就是他作为穿越者的优势所在了!况且他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太高级的不会,但是寻常的农具,可是从小摸到大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比如讲将长直辕犁改进为更为先进的曲辕犁,长直辕犁在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并不高。而曲辕犁就不同,其和长值辕犁相比,有了几处重大修改。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偷偷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得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其结构完备,轻便省力,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再者就是,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杆的镰刀、短镢等都略有改变,虽说不大,但也使得其更加符和人机工学,使用起来,更便利,舒适。

另外也根据后世见闻,将一些简单实用的农具,而当下并没有出现的,一并做出设计图和构思,交由匠人们打造一番。如耙,用来平整土地之用的。

每一样,文丑都没有让匠人打造过多,只是三四具而已,毕竟真实的使用效果还是未知的,因为文丑并不能将后世的农具一一搬来,让这些匠人照着做,而是凭着其自己的印象,大略的将农具的结构、作用等一一叙述而出,再结合现下的农具和匠人们自己的经验,改造一二。若是效果理想,再大规模制造,若是不理想,再加以改进,这是一个长期的尝试的过程。

当然,这些也都是文丑颇费了一番口舌,才让这些匠人愿意尝试的。但是眼下这些改造的农具是不能发挥什么大的作用了,只是一个辅助实验的效用。而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还是,官寺中存放的数千具农具,以及文丑下令制造的另外千余具农具。拢共也就有了四五千具之多,想来是足够使用了。

而当文丑同这些匠人完全确定下来新式农具的方案,以及旧式农具应当打造的具体数目时,已经又是四五天时间过去了,距离农忙又近了一步。

而当文丑将那些构图思想以及对农具改造的奇异思想和盘托出时,倒也着实惊艳了不少人的眼球,乡佐王冲就是其中之一。他可不曾想到,他这个顶头上司竟然还是一个农学奇才,以前也没听说过文家在农具上有什么了不起的建树啊!要说武学、武器方面,还说的过去,但这农具竟然也可以,王冲也只能郁闷不已了。

在此期间,文丑还去了桃林塞一趟,安抚慰问了众多训练的士卒。

经过了一场真正战争的士卒,较之以前,训练起来更显卖力、认真了。这可是和自己身家性命紧密相连的!整个桃林塞在军司马姜宣、书佐陈宁及一应曲屯长官的照看带领下,正常运转着。

如今仅剩的七百士卒,就有三百骑兵!他们也受益于先前与丘力居的遭遇战,使得每日都有一顿肉食,愈发强壮了。而这样的有肉吃生活将会持续到下一年,包括即将招收的新卒,也是同样的待遇。

相对于那些自持身份,一点机会不给文丑的士子们来说,在军营中给军士扫盲的这些识字先生就好的多了。每月按时发放的薪俸、同军卒一般的三餐饱食、有时还会有来自书佐陈宁的解疑教诲,或向司马姜宣借阅些书卷竹简,如此种种,都让他们非常满意。

而这对于文丑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文丑的构想中,这三五名士子就是他打开乡中其他士子的窍门砖。只要给了他们足够的利益诱惑,由不得他们不按照文丑的构想,造福乡民。

而通过近来的观察,文丑也有了一些眉目,对于这些士子,不能只用金钱来衡量他们,还要有精神食粮。诸如,每当那个士子从姜宣那里借得一卷竹简时,都要兴奋上好几天,比之拿到月俸时还要高兴!其在其他几名士子面前更是夸夸其谈,颇为快意。这就是当下的地层寒门士子现状,书籍是他们所渴求的!但是在这个黄纸犹是上层阶级人员所珍贵的东汉时期,印刷术更是无从谈起!书籍往往都是那些名门望族所最为珍视的物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