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五十章 桃林民事(下)

汉末文丑 第五十章 桃林民事(下)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readx;随后文丑又率人一一探查了桃林此地的民事建设。百姓感恩戴德自是不必多说的。

民事凋敝,多有凄凄然之状,文丑来时也没带什么财物,不愿在此多待,兼之粟种之事紧急,就辞了流民,匆匆赶回官寺去了。

“文君,何来去匆匆也?”田地两旁的农户,也有发现异样,心里发问的。待经过一番打听,方知缘由。皆赞其恩德。

“文君打算如何筹集粮草、粟种呢?”王冲谨慎问道。

“嗯,乡里已经凑过一次了,若再令人出资,就显得有些不尽人情了。唉。”文丑紧锁双眉,言道。想了想又道:“至于粟种,倒也简单,我出资收购些就是了。”

“唉,文君此言亦是在情在里,寻常百姓家确实是余粮不多,不可扰之,但乡中富豪人家,却是多有囤积,可从此下手。”王冲想了想道。乡佐那是有秩的第一副官,掌管税收,对于乡中各家各户的富裕程度自是心中有数。只是如此,他也有些胆大了,如此说,不正是建议文丑拿富户大姓开刀么?若是传出去,可是狠狠的得罪了那些人。

文丑闻言不由诧异的多看了王冲一眼,不想他竟敢说出如此话来。沉吟了片刻,即没有反对,也没说同意。心想:“我也想从大户人家下手,但刚有林氏族灭、文极家败,若是再寻富户豪族的麻烦,怕是会弄得人心惶惶,极其不利于以后的管理啊!”

王冲见文丑愁虑模样,欲言又止,也不敢搭话了。心中更是忐忑不已。心想:“据我近些时日观察,文君此人,善待寒士贫民,不喜聚资富户,是故有此一说,但又看他闻言后,阴晴不定的面色,莫不是我看错了么?”

“大兄,要么再在咱们里中,号召一下,也还能凑出个七八百石来。”文霸策马上前道。

“唉,子勇,我自得杜公征召以来,多扰里民父老,已是有愧在心,实在开不了这口了啊!”文丑长叹一声道。

“什么开了口,开不了口的,要我说,咱都是文氏子弟,乡人父老必不怪你!”文霸大咧咧道。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文丑愁思间,不由自嘲嘀咕道。心想:“若是少安抚些流民,也不会有此囧状了!都是想着乱世之秋,人口越多越好,当然这个想法也是不错的,但也要有足够这些人生活的粮食啊!若不然,岂不是一句空话而已。”

“嗯、……人心……舌吞乡?”文霸在文丑身侧,听得这一句,疑问道。

“没什么,走吧,先到官寺中去,修书向县里讨要些,若是不成,再想别法!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文丑自是不用对其解释一二的,忙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王冲闻言眼睛一亮,心道:“此语虽算不上佳作,可谓俗语谚数之谈,但其中道理却是一种豁达、泰然处之的态度!”

汉时流行大赋,诗词刚处于萌芽阶段,就是诗词也大多是四言诗,七言更不必多说,五言诗是由在文学史上有“三曹”之称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发扬光大,方才广为流传,进一步成为一时之主要文体的。

文丑一行赶回官寺,又是同留守官寺的佐吏讨论了一番。定下了如下计议:一是去县里、郡中讨要,二是发动乡民再一次筹集当然大户富豪是重点,三是使流民,挖掘沟渠,以利农事,按劳动领取食粮,四是若郡里的购赏到来,就暂不发放,用之去临近郡县收购粮食。

如此,文丑连续修书三封,其上详述沙河乡现状,以及困境。封好,命人分别送往郡、县及栾城杜宜处!

杜宜的那一封,文丑言辞极其委婉,毕竟杜宜上任伊始,多有不便。文丑诸人站在院门口,见着三骑渐行渐远,一时皆静默不语。也不知能不能讨要些许来,总之希望已然放飞。

不说文丑等人现下静立院门,单说前时文丑兴致盎然得前去桃林棚地,败兴匆匆而归,一路愁眉不展之事,引起了怎样反响。而桃林粥棚所发生的一幕,也很快传遍沙河乡。平头百姓倒也罢了,纵使感念文丑恩德,奈何力不从心,自家果腹尚且困难,更别说其他了。

但富家大姓之人,却就不同了,多有闻听此事者,匆忙命些后生,提取一二百石的精粮后,向官寺送去。与其等着文丑上门讨要,不若亲自送去,一来多少不论,二来也显得会来事,三来表示了善意。

文丑等人立在院门不久,就有乡中富豪家的粮草送到,众人惊叹不已,随后又有陆续不断的人驱车前来。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前前后后约有千五百石的粮草,如此倒叫文丑一时哭笑不得,不要白不要,再者若是不要了谁家的,必使其家心里不安,是故又都温言勉励、询问一番,方令这些后生归去。

不仅送来了粮草,粟种之事也顺带着解决了。文丑自是喜不自胜,一改归来时的阴郁之色。

“看来文君于乡内,恩威已立!可喜可贺。”王冲看着这堆满了粮食的侧房,拱手言道。

“恭贺文君!”

“文君大德大才,令在下佩服不已啊!”

“文君文武兼备,吾不如也!”

……

王冲这一开头,乡中佐吏纷纷拱手恭贺恭维。文丑一一回礼,口中只称不敢当,多亏诸位之鼎力!

文丑见粟种已然解决,也不加耽搁,忙寻了人,装备停当,送往桃林粥棚处,发放下去。并令人传言:“凡欲安家落户之流民,皆可假粟种播种,按乡中划分之荒田,自行开垦!”又言:“流民不用担心在收获前的吃食问题,因于播种后,乡内将动员民众挖掘沟渠水利,凡积极参与者,皆有所食!”

流民闻讯,多有感激涕零者。乱世之秋,寻一安身之地,已属不易,又有如此有秩,一心为民,夫复何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