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四十九章 桃林民事(上)

汉末文丑 第四十九章 桃林民事(上)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0:44 来源:笔趣阁

readx;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汉末文丑》更多支持!

民以食为天。

今日起,轰轰烈烈的麦忙就要开始了,前后需要一月左右的时间,先是将冬麦收割、脱穗、晒干、储藏,接着就是翻地种粟,这个麦忙才算勉强过去!以后还会有锄地、清草、灌溉等等!

冀州地界,多是一年两熟的,冬小麦与春粟轮番耕作,如平棘县、栾城县、高邑县等等皆是如此,但再往北去,临近幽州的中山广昌县、常山灵寿县一带则就只能一年一熟了。

食过早饭,文丑心想该是到桃林乡地界,瞧一瞧流民安抚工作了,毕竟以后他们同沙河乡民一样,都是他辖下之人了,是他崛起的基础,万不能厚此薄彼!

“王君,近几日流民安抚工作还好吧?”文丑对持立身侧的乡佐王冲询问道。

“都按着文君你的意思通知下去了,总体来说,还算顺利,可能是有文君你的勇猛、胆气等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倒是没有多少闹事的。”王冲一一细言道。

“噢,还有这一说?”文丑闻言笑道。

“可不是么,流民大多是听闻了您的英名才前来投奔的,自是安分。”一佐吏谄笑恭维道。

“咳咳,不必恭维我了,我们去桃林塞瞧上一瞧去。”文丑尴尬的轻咳了一下,转移话题道。

“诺。”众人皆应道。

文丑行至官寺院门口,阿二等一干乡卒以然将马儿牵了出来了,文丑同阿二笑谈了两句这才翻身上马。

一行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足有十几人!除了文丑、王冲等两三个乡吏和颜良、文霸随行外,剩下的就是柳仲、铁千、董江等一干乡中轻侠了。――铁千、董江在乡市那夜就赶来了。

文丑同王冲在前骑马缓行,一开始还是谈些乡中政事,到了后来就是乡中的各色传闻轶事了,说到兴尽时,不时朗笑几声。

而颜良、文霸同柳仲等一干轻侠,脾性相投,聚在后面,相谈甚欢,一时传出哄堂大笑,却不知是那位轻侠又讲了一件怎样的趣事!

诸事皆毕,众人都是放开了心怀,任意闲谈,一扫近月的压抑紧迫之气氛!

很快文丑等人就来到官道上,官道两旁则是大片大片的麦田。

今年的年景不错,冬雪丰盈,春雨充沛,地里的冬小麦也是穗重粒满,风一吹,黄色的麦苗起伏不定,一股清香混着热气扑鼻袭来。行至官道上可以看到有三三两两的田奴、徒附穿着犊鼻裤,光着膀子在其间劳作。也有良家民户,在田地间呼东喝西忙的不亦乐乎!

文丑一干人行在路上,多有农户认得文丑,纷纷上前招呼一二。

“文君这是做什么去呢?”一农夫将刚割下的麦子堆好后,又拍了拍身子,方才恭瑾询问道。

“噢,是你?怎么样,看样收成不错么!”这人文丑认得,正是乡市那日率人欲向文丑禀报的那中年汉子,文丑扫了一眼田地内,一堆堆的麦子,笑言道。

“呵呵,托文君您的福啊,若不然,不敢设想,不敢设想。”那汉子笑逐颜开,心想:“文君竟然记得我”,忙拱手恭敬言道。这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是文丑使得他有了一个丰收之年,免遭贼寇之祸。

“噢,我们打算去桃林瞧瞧,新来的乡民不是大都安排在那了么。”文丑亦是笑道。能够赢得乡民敬重,说明他这个有秩,还是比较成功的。自无悲苦一理了。

“哦,这样啊,那下民就不扰文君了,愿君此行顺利。”那中年笑道。

“呵呵,我也愿老乡丰收满仓!”文丑亦是言道。

……

“啧啧,文君当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啊!”那中年见着一路行过,不时止步同田地乡民交谈的文丑一行,感叹道。

而这不止是他一人的心声,而是大多说数乡人的心声!文丑亲民的形象在百姓中流传开来,“仁义孝三郎”之名更盛。

……

一干人赶到桃林临时搭建的施粥棚处时已是午时了。六七十个乡民正忙着给来往饥民施舍粥食。

这个粥棚搭建月余间,每日午时一顿粥食从未间断,不知救助了多少饥民,使多少泯灭了心火的黔首,重燃了希望之火!

一顿粥食并不能帮助这些走投无路的难民多少,但却能吊住他们那一口生机。只要这一口生机还在,他们就有重新生活的希望。而多数受到救助的难民,也纷纷加入到沙河乡中,努力做些事来,以还活命之恩!

民众淳朴,心地善良,由是桃林此地,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中。

文丑一行人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那高头大马的是谁人?”

“没看到张头恭敬的向他招呼了么,莫非是传闻中的有秩文君?”

“不就是他为咱们争取筹集的灾粮么?”

“听说,他是个猛将呢!”

“嘘,都少说两句。别触了贵人霉头!”

“没事,文君仁义厚德!怎会通我等小民一般见识呢?”

……

现场约莫有两三千人的样子,分成五六个聚落,远处还有不少人持着木碗前来。想是刚从乡中工地归来。

多数决定就此定居的流民,都在临近沙河乡处,择一处土地,搭建房屋,虽说都是木屋茅房,但也比露宿野外要强的多。

而棚中支着七八口大锅,正煮着粥食。不时有煮好的,被乡民抬着倒至不远处的木桶中,那里就是流民领取粥食所在了。

“粮物还能维持多长时间?”文丑下马对赶来的管事人张头询问道。

“文君,本来粥棚已经快维持不住了,幸而前些天那千石精粮,若是省着点,难民增幅不大的话,倒是还能撑个两旬有余。”张头恭瑾道。

“千石精粮,万人要吃食,能够撑到两旬余么?”文丑疑问道。

“若是平常,肯定是不能的,一般而言,一石粮食足四十人一天的饭食,千石也就是四万人一天的饭食,若是万人,足食足饭,也就能撑个四、五天罢了。”张头瞧得文丑紧皱的眉头恭瑾言道。

“将四、五天延展至二三十天,这就是乱世啊!食不果腹,尸曝荒野。”文丑忧虑更甚,感慨道。

“按说,他们还是幸运的,遇到文君你,每日还有一粥饭食,若不然饿殍于野的大有人在啊!”张头亦是感慨道。

“那么房屋建设,做的如何了?”文丑不愿在这个凄惨的话题上多谈了,该想的法子他都想了,粮食也已在乡中富户筹集过了,他自家更是拿出了财资过半!文丑心想:“希望这个丰年之后,能够再筹集些。”

“这个已经基本建好了,虽说都是木房茅屋,但亦能遮风挡雨了!”张头言道。想了想又道:“文君,现下,可以播种春粟了,只是这粟种……”

“嗯,这就好,这就好。”文丑点头言道。皱眉片刻又道:“关于粟种问题,我本已备了些,约够五六百户播种,没想到前来的民众竟至万余!这个我会再想办法。”

“文君仁德!百姓之大幸!”张头闻言伏身拜道。

流民见状纷纷看来,左右询问发生了啥事,只见张头与那人谈了少许,就伏身拜言。很快,文丑答应提拱粟种的消息就传开了。民众皆感其徳!纷纷下拜,高呼“父母!”

“至乡民于食不果腹之境,吾文丑已然自愧不已,日日念想,万望乡民见谅,使民富粟种,本有秩之责,怎能受尔等之礼?”文丑见状忙高声喊道。随即躬身亲扶张头起身,并示意流民起身!(小说《汉末文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