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在三国谋天下 > 第一百零一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朕在三国谋天下 第一百零一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作者:醍醐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20:42:48 来源:笔趣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屋外是白蒙蒙的雾气,一切都似梦境,恍惚不定。

去与返总是不同的。

来时五人,回时也是五人,只不过是四大一小了。

原来,刘协本欲带上那些村民一起走的,可是他们都是老弱病残,根本就走不动。也是,走得动的早走了,还在这等死吗?反正都是死,不如死家里好。

老者已矣,可还有小的啊,临行前。

“公子,一看就是不同于凡人,求公子救孙儿一命。”二位老者叩首跟前哭道。

“这.....”刘协低头不语,这孩子尚未断奶,跟着自己行于军营,也不敢保证其安全啊。

“公子,除非实在是养活不了,否则没人愿意罢亲手骨肉给杀死或者直接送人的。”老妪泪眼婆娑。

“可这孩子毕竟是母亲的亲骨肉,您二位这么做可征得他母亲的同意?”刘协看着眼前粉嘟嘟的一团,一时不知所措。

“不瞒公子,本来孩子母亲是想亲自拜谢公子的,可她已经没有一件完整的裙子出门了。”老妪抹了抹眼泪。

“不如让其母亲随他一起?裙子的事....”刘协说着就要脱下身上的外袍。

“用我的!”赵芸抢先递出自己的外袍,目光悠悠,竟有些柔软之态。

老妪颤抖着双手接过,“谢公子,这袍子也只能让入殓的时候有件完衣了。”

几人听着皆一怔,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能活着谁愿意死呢?他母亲也是活不成了,正生产时听闻丈夫战死,心力交瘁下生下孩子,身子早已坏了,不过是有口气在罢了。”

“也、也罢。”刘协本想再说些什么,终究还是从老妪手中接过了孩子。

“可有起名?”

“女孩子家刚刚出生哪有什么名字,公子为她起名吧。也不知是这娃的幸还是不幸,刚出生就没了爹,娘也不成了,一夜之间来了位贵人,算是与公子的缘分吧!”老妪似在解释,又似在自言自语,刘协抱着怀里粉嘟嘟的一团,压根心无二用。

有了这个“累赘”,自是走不快,直到中午才与关羽汇合,稍做休整。

那孩子估计是饿了,哭闹不已,本来不哭呢还可可爱爱,一哭刘协就束手无策了,这里都是几个大老爷们,谁都不会哄孩子。

哭得刘协心烦意乱,忍不住皱着眉头对孩子凶道:“你再哭,不管你了。”

说罢将孩子放在身边的草地上,不过片刻,又忍不住偷看一眼,心中暗暗无奈,青葱年华怎么就遇到这种事呢?

“陛下,她这是饿了吧!”赵芸瞥了眼小孩,淡淡道。

“那你去弄点吃的给她,朕快烦死了!”刘协不耐烦的一扶额头道。

赵芸一把将孩子抱起,才走了几步,张口欲言,却又忍不住回头道:“该如何喂?”

这.....真是难倒几个糙老爷们了,刘协苦笑摇头不止。

那孩子越哭声越大,不料关羽竟然直接走了过来,然后顺势朝赵芸怀中瞅了过去,淡淡道:“这孩子瞅着也足三月了,将胡饼煮成糊状,就可以了。”

“对哦!”一旁的刘协恍然大悟。即刻吩咐人去做。

关羽一捋长髯,笑道:“陛下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也是做父亲的人。”

“二哥家的小子,现在多大了?身居何处?”刘协对历史上演义里那些关于关羽的花边新闻倒是挺感兴趣。

关羽微微沉吟,起身往外走去,“我去看看胡饼煮好没?”

刘协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很快,回到了大营,接着便班师徐州刺史部——下邳与刘备汇合。

琅琊一行虽未接回皇后,也未寻得诸葛亮。但却意外获得了传国玉玺。

原来,袁术败后,孙策并未逼出玉玺,传国玉玺辗转到了徐璆手上。

徐璆字孟玉,广陵海西人,与陈登是同僚,素有声望,在当地深得民心,初得玉玺时,往许都归还玉玺于天子,恰逢衣带诏董承被迫害入狱,明白许都危局,只得辗转回到广陵。再后来就是刘备入主徐州了,于是亲自前来献上传国玉玺,使这件本来属于汉室的东西重新回到了主人手里。

刘协大为感动,“君遭大难,犹存此耶!”

徐璆恭敬的回答:“昔苏武困于匈奴,不坠七尺之节,何况是这传国玉玺。”

策封徐璆为廷尉(司法部部长),位列九卿。

但刘协还是不愿放弃伏完和诸葛珪,于是亲拟圣旨,征辟伏完为辅国将军,诸葛珪为徐州别驾。

伏完以“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为由,婉拒征辟。刘协如何不明白,这是无意政治,有意蛰伏,便没再挽留。

而诸葛珪由于诸葛亮的逝世,悲伤不已,自那日后又感风寒,身体每况愈下,去荆州的事暂时搁浅了,在家养病。刘协派人几番慰问,待其病好再赴任。

这一遭游历,让刘协真正感受到了这个帝国所面临的困局。

天子落脚徐州一事并未官宣,此事只在徐州民间传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也是刘协的意思,毕竟在一切未稳之前,实在太过危险,有曹操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要破局首先就是解决粮食问题,毕竟在袁绍那弄来的储备粮不多,加上白马百姓的粮食,最多可供五月。

趁着几方势力焦头烂额,无暇徐州之时,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兴修水利,大力屯田,这样才能保证粮草的充足。

刘备领着周中涛在下邳一带考察,提出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在淮南淮北实行大规模军屯,淮水流域挖掘了三百里长的水渠,灌溉了农田两万倾,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从此徐州下邳一带的水利和军屯建设。

刘协与刘备一起吃过早饭后,又开始招来心腹臣工,商议屯田之事,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忙的脚不沾地。

在屯田期间,刘协也不闲着,他按照脑袋里的记忆,详细的画出了水车的制作样图。

看了刘协的草图,又听完他的述说,孔融等人面露难色,“陛下,你要挖一深坑,还要以木架为支撑,建在临水之地,还要将水引走。”

“全对。”刘协笑着点点头。见孔融面有异色,有笑道:“怎么?孔少府觉得这个很难办吗?”

众人一头雾水。

“哎呀,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修墓时,那么高难度的机关术都能做到,这可比修墓简单多了。”

“敢问陛下,你莫非是想.....盗墓?”刘备试问道。

一旁的孔融似与刘备的思维不谋而合,“陛下,那曹操和袁绍挖坟掘墓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盗墓有什么不好?梁孝王一个墓让曹操全军吃了三年。那什么摸金校尉,我来当!”王越插言道。

“嗨....”原来他们担心的是这个。刘协险些被气笑,以手指敲在图纸上:“诸位,好好看看,谁盗墓会在墓上安个大风车?谁家又把墓室修在河道里?”

“此物名水车,若是能制作出水车,将能极大的扩大良田的耕种面积,也能大大节省农夫灌溉的时间和体力,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产出更多粮食,此乃利国利民的中重器。”

“可这徐州几乎无青壮。”可为难孔融了。

专业事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才是上位者要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