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386章:一肚子坏水

陈嘉 第0386章:一肚子坏水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看看这个。”宋炳忠拿出一封信交给种师道。老头朝宋炳忠看看,满腹狐疑拆开信看了起来。

看了几行字不由站了起来,“这……何时的事情?”

“前些年就开始了。我们从夏国那里大量购入牛马羊,卖给他们海量的粮食,还有各种廉价的盐,糖,酱油等调味品。特别是种子,我们的种子远远比他们自己的要好很多,所以夏国农民平时用的都是我们的种子。”

种师道两眼开始放光,口中喃喃道:“懿言在多年前就开始规划此事了么?”

宋炳忠哈哈大笑,“何止是夏国,回鹘诸国,吐蕃莫不是如此。懿言称之为经济作物换粮食,鼓励他们种植棉花,芝麻,西瓜等农作物,换取我们大量的大米粮食。相比之下他们种粮食就有些得不偿失。于是我们有了大量的棉布,他们因此换取了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商品,比如茶叶,盐巴。”

方琼也笑道:“据探子回报,夏国一半的耕地都种植了棉花,粮食只占了他们耕地的三成。最要命的是他们的种子用的都是我们的,质量好价格便宜,不用才是傻瓜。”

种师道有些羞愧,“前些年懿言卖粮食给夏国,买棉花回来,我心里还嘀咕他这是资敌行为,这不是在帮助敌人发展么?唉,还是我眼皮浅了。”

“如今棉花早就种下去了,只要我们拖到秋天,卡住粮食不准卖给他们,三成的土地无论如何也养不活这么多人的,即便他们存储了一些粮食,到明年秋收,他们能种多少粮食?饥荒已经成定局了。”

这时候的粮食亩产是很可怜的,特别是西北,一年才一熟,全部种上粮食也勉强够吃。这也是陈嘉这些年不管打不打仗,绝对不允许民间贸易停止的原因。

“没有粮食,别说战斗力了,人少饿死几个都难。到时候饿殍遍野,我们再打过去,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宋炳忠的话里没有得意,只有阴狠,恶毒。正如陈嘉说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犯罪。

种师道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眼前浮现陈嘉那张微笑的脸,仿佛人畜无害似的,其实肚子里面全是毒水。好在他是自己人,否则真的没地方哭去。

“那意思就是先守住不攻,等秋收前再打?”

方琼看看宋炳忠,没有接话茬,他知道后面的话,却无论如何说不出口。

“对啊,然后派斥候深入敌后,他们不是在贺兰山脚下种植了大量的粮食么?放火烧了,彻底断绝他们的粮食来源。”

“轰”的一声,宋炳忠的话如同巨雷在种师道的脑子里炸响,这特么不是毒,是恶毒啊。

种师道到今天才终于明白陈嘉为何年纪轻轻就爬到了如此高位。就他这一手,没有任何人能与之相比。

第一太能忍,就算与夏军打生打死,没到他认可的时候,宁可花钱去养着敌人。没错,就是养着他们。棉花换粮食,远远比自己种合算,给谁还愿意种粮食?

第二太残忍,断绝粮食,这等于宣告夏国百姓的死刑,军队绝对是最后才死的。陈嘉在运筹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道德底线哪里去了?他的圣贤书呢?读到狗肚子里了?

第三布局宏大,行事羚羊挂角,不着痕迹,却将西夏,吐蕃,回鹘一网打尽,让他们相互扶持的机会都没有。反观辽国,卧槽,不也是这样么?现在辽人还有多少人在种粮食?

都特么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和真正下棋的人相比,这世界上聪明人就没有几个。

方琼见种师道脸上一阵红一阵青,与自己刚晓得的时候一模一样,心里暗自叹息。

“种帅,此事重大,切勿外传。今日我来找你的意思是,请您给西军将士传令,坚决守住不攻,守不住就退,让夏国占点便宜也不是不行。只要秋收一过,粮荒开始,保证他们明年大摇大摆走进兴庆府去。”

种师道缓缓点头,胸口感觉被什么堵住一样,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西军接到了两个命令,一是绝对不允许进攻,只准坚守,守不住可以适当后退。

第二个命令是从即日起,关闭边境榷场,禁止一切交易。边境所有道路加派人手,敢私放一粒米,一滴油,一颗盐过境者,立刻就地砍杀。

王禀拿到军令丈二摸不着头脑,不是打仗归打仗,不准影响民间贸易的么?当初也是军令,影响贸易者杀无赦。今天是怎么了?这是准备发动国战了?

谭稹,折可求,姚古,刘延庆,刘镇,折彦质,刘仲武,种师中,辛兴宗几个人都在屋里传阅军令,搞得大伙莫名其妙。他们中好些人还和西夏有商业往来的,这说断就断,自家商路没了,你说心疼不?

老太监谭稹自从童贯死了后,虽然没有波及到他,依旧被吓得魂飞天外,也因此平时闭门不出,啥事都不敢管。

直到接到陈嘉的信,让他尽到监军应尽的责任,这才放心履行职责,但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诸位,所谓军令如山。我也晓得大家都有生意往来,如今既然不准再做买卖,大家伙就要彻底执行,莫要自误,也莫要连累我。”

谭稹的话很客气,但话里的意思就不那么客气了,甚至说还有杀气。

刘延庆和西夏的生意往来最多,这军令如同一把刀子在割他的肉,生疼生疼的,“大元帅以前有严令,谁也不准影响贸易。如今大元帅远在海外,万一回来不高兴……”

王禀看看他,沉默地将一块令牌交给他,令牌上分明写着冠军侯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刘延庆看了一眼,没胆子接,却是旁边谭稹接了过去,“大元帅曾经说过,他手上就五块金令,这块是福王的一号令。令在人在,谁不尊号令,估计大宋也无他容身之地了。”

抬手将令牌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又示意王禀将圣旨拿出来,“我也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命令,不但有圣旨,有朝堂命令,还有大元帅的令牌。可想而知这件事有多么严重。我希望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看清楚,别干阴奉阳违的事,给家里招来祸事。”

刘延庆还是有点不情愿,努了半天嘴才道:“万一大元帅回来不高兴怎么办?人家是翁婿,啥话都好说,我们可就要倒霉了。”

王禀眼神严厉起来,盯了他好一会,缓缓道:“刘平叔,不要怪兄弟没有把话说清楚。有圣旨,有枢密院将令,有大元帅令牌,如果这样还敢违令,那就想想怎么给自家留个后吧,省得到时候被朝堂满门都斩了。大元帅就算不同意这件事,等他回来自然会去解决,我们不过是少赚一点钱,陪进去一家老小可冤的很。”

刘延庆陪着笑打着哈哈,“王帅这么较真干嘛?我也只是提个醒,既然大家伙都没有意见,我肯定不拉胯就是。”

宋辽边境的榷场里,粮食供应也在减少,原因很简单,南方遭受了台风袭扰,减产厉害。好在就坚持几个月,到时候还是会恢复如初的。

量少了,自然价格也在往上跑,好在周洞出台政策,严令不准无序涨价,这才将粮食的价格稳定在一千七百文一石上。粗粮的价格倒是没怎么涨,停留在六百文。

辽国人里面有聪明的,感觉不太对劲,于是开始囤积粮食,苦于粮食价格稳定,供应量天天在减少。萧蔷及时发现有人囤积粮食,立刻出手整治,狠狠打击了这种不端行为。这样一来辽国粮市就稳定下来,反正保证每个人都能买到粮食,于是这场风波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平息了,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里面的问题。

此时的夏国却闹翻天了,粮行不再出售粮食,价格再高也不卖,原因是因为夏国攻打大宋,大宋朝堂震怒,禁止了所有的交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