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385章:两位恶客

陈嘉 第0385章:两位恶客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刘光世的建议非常不错,如果将辽兵也拖下水,那李乾顺估计只有哭的份。

“可是辽皇能答应么?他们两国可是有盟约的。”

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很正常,这时候大家对协议还是看得比较重,不像前世美丽国,专门出尔反尔。

刘光世站起身拱手道:“我有一计,可劝辽国出兵。”

王禀大喜,连忙问:“但说无妨,如果能说动辽军出战,我算你一功。”

“我听说辽国大公主与大元帅相交莫逆,如果大公主肯帮忙说项,此时必成。”

旁边刘子厚插嘴道:“对对对,我听说大公主给大元帅生了……”

“啪。”

旁边刘镇就给了他一脚,“没影的事情别胡说八道,活腻了是么?”

刘子厚是个头脑简单的莽汉,此时也晓得自己说秃噜嘴了,连忙缩着头往人群里钻。

王禀没有理会刘子厚,只是看向刘镇和刘延庆,“二位哥哥怎么说?”

刘镇吧唧吧唧嘴,才道:“两手准备吧,辽军出兵自然好,不出兵就要劳烦李明觉了。”

“河东军三十万,加上十万厢军,十二万新兵,出二十万应该问题不大。银州拢共就二万守军,就算他们招募一些,也不会超过五万。没有援军,他们决计抗不过河东军与我军的两路夹击。银州一下,夏州不保,洪州宥州唾手可得。如果能拿下盐州,夏国主要经济来源就算没了,没钱这夏国皇帝还怎么干?”

刘延庆老奸巨猾,这番分析让大家瞠目结舌。王禀还只是想拿下银州,夏州,这位倒好,看中人家盐州了。

顾名思义,盐州就是夏国最重要的产盐地,是夏国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一旦盐州被拿下,别说吃饭了,夏国人吃盐都成问题。

也就是盐州的重要性,攻打盐州势必会引来夏国全力反击,搞不好这一次会捅了马蜂窝,局部战争会发展成全面战争。

王禀犹豫了,如果战争真的发展到全面战争,夏国来个总动员,也是蛮头痛的。

夏国人口总共就二百多万人,架不住人家男女老少都是兵啊。一百万是不可能的,五十万勉强能凑出来。所以夏国打仗一般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宋军一路,就算打败宋军的进攻了。

西军三十万,能出动的不过十几万,边境那么多堡垒总是要人把手的,加上保护粮道的,正真能与敌人对战的也就几万人。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在于马匹。

夏国基本上都是骑兵,打不过他能跑。你以为他的几百里外呢,眨眼他们就会出现在你面前,这就是骑兵的机动性。

如果加上河东军,辽军,这两支军队骑兵也多,机动性不比夏国差,打起来就精彩了,看谁跑的快跑的远,谁就占据上风。

刘镇见王禀有些犹豫,于是开口说道:“先派兵增援安边城,拖住他们。等朝堂回复了,我们再决定怎么打。兵多我们就大打,兵少我们就守城,要塞在手,李察哥再厉害,也只会束手无策。”

王禀双掌互击,下定决心道:“杨维忠,你带本部人马去救援王锴。除了你的二千五人马,我再给你五千。一万人守安边两个月够不够?”

杨惟忠站起身,拍着胸脯保证道:“莫说二个月,守一年都行。王帅且放心,多给一些手雷给我,你说守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

王禀白了他一眼,“少吹牛,当夏国人都是死人么?安边城小,一万人可装不下去。青岗峡,清平关,归德堡这几处也是要紧地方,你一并帮我守好了。你吩咐王锴,只要他拖住李察哥二个月,老子就算他头功。”

杨惟忠大喜,裂开大嘴笑道:“说定了,这头功我帮王锴先要了。”

旁边众人看着眼热得不行,军功啊!只有军功才不会计较出身,只有军功才是通天的梯子。王禀祖上是读书人,为啥他要当兵打仗?不就是读书读不出来,靠打仗谋出身么?种师道他们也是读书人,为啥要打仗?道理是一样的。

杨惟忠一个辽国投过来的人,怎么坐到这个位置的?不也是凭着军功么?如今他的下属王锴能得头功,这里一半会算到他头上的,如何不喜?

王禀的急报送到京都,朝堂顿时鸡飞狗跳。

种师道熟悉西军军事,看了王禀的计划顿时拍案叫好。可是王璞几个人就没有觉得那么美好了,前几次教训可是血淋淋的。如今好不容易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才将西夏打得节节败退,有了一点成绩就飘了?就要和人家决战了?

韩琦牛逼吧?有名的执宰,能力有多强世人皆知。结果呢?好水川一战,全军覆没,人家家属拉着他的马头质问:你好端端的回来了,我的家人呢?说好不放弃的呢?

种师道也不敢争执,现在可是扬文抑武的大宋,你个军痞坐上枢密使的位置还敢不老实?知道军神狄青怎么死的?吓死的。天天被人弹劾,能不害怕么?

总之朝堂上下的意见比较统一,就是要坚决执行步步为营的策略,不冒进,不决战,慢慢蚕食。

下得朝堂,种师道一肚子郁闷。

你说他们说的没道理吧,这些年把西夏打得抱头鼠窜的战术就是这个步步为营。以前多少次主动进攻结局都是损兵折将,事实证明了步步为营的正确性。

你说有道理吧,这帮人懂个屁战争,连西夏军队都没见过,嘴巴一套一套的,没一个真懂军事的。

可是你敢犟嘴么?那些言官不把你喷成神经病,他们随你母亲姓。

种师道在书房里看着王禀的奏报,心里满是愧疚。原本以为自己做了枢密使,就能给西军创造更好的政治环境,现在看来只是自己美好的愿望。在文人的眼里,他们这群军痞就是渣渣,你会写诗,会文章,毫无卵用,他们压根就没有把你当作同类。

“老爷,吏部尚书宋炳忠,兵部尚书方尚书求见。”

官家的话如同一根针扎到了他的屁股,老头腾地跳起来,“开中门有请,快快快。请他们到客堂,来人,沐浴更衣。”

沐浴更衣就是洗个澡换一身干净衣服的意思。这是对客人的最高礼仪,有宋以来已经很少了,毕竟人家在客堂等你洗好澡换好衣服,要等不少时间的。

等他走到客堂,方琼和宋炳忠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种师道莫名其妙。

“种帅啊,你这是东晋风流啊?居然焚香迎客,就不怕我们是恶客么?”

方琼的打趣让种师道有些哭笑不得,“你们要是恶客,这世上恐怕就没有恶客了。”

宋炳忠见种师道笑颜难开,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于是安慰他,“种帅莫恼,朝堂诸位相公也是老成持重,倒不是对种帅有意见。”

种师道长叹一声,“我自然晓得。可如今大好机会,却要眼瞅着白白溜走,心有不甘啊。”

方琼摇摇头,抬手捋着胡须,“不尽然。夏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他们国力虽衰,但底子还在。我看了这个计划,总觉得王帅有些乐观了,所谓料敌从宽,料己从严。夏国常备军就在二十万左右,战时征募的战士不会少于六十万。反观我军,河东军三十五万,能动用的不过十五万。西军三十万,能动用的充其量也就二十万,辽国出兵五万还是十万?兵力我们并不占优。这一仗打好了自然获利颇多,打不好就是伤筋动骨,搞不好横山一线都要守不住。”

方琼的话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他是知兵的,对军队也很熟悉,所以他的话没有任何水份,实打实的干货。

种师道当然清楚这一点,可是打仗这东西不是比拼人数的,这里要计算的东西很多,天时地利,武器装备,士兵素质,将领勇猛,还要有极大的运气。如果简单数字对比,那就排队看谁人多就好了。

宋炳忠给二人添上茶水,拢了拢袖子,微笑看着种师道,“种帅是不是觉得我军今年战力提升很多,所以很有把握?”

种师道点点头,“自从西军更新军备,提高训练强度,战力已经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西军,这两年的进步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夏国如今虚弱,战力滑坡很厉害,但是他们有个好皇帝。李乾顺这两年做了很多好事,夏国的国力在慢慢恢复,这样下去,拖的越久对我们越不利啊。”

“这一点朝堂也是知道的。今天我们来不是劝你休战,而是告诉你一个事情。”

宋炳忠的话勾起了种师道的兴趣,忍不住凑过去问:“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