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关索平南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关索平南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关索见敌将已经和胜回军,不敢深入而回。遂叫来张嶷、张翼二将压阵官,详问了二张被擒经过,心中已有计较,便入中军大帐回报丞相,说明日愿出阵破敌。孔明察言观色,见关索面带轻松,知其有计,便即允之,并派两员副将为其掠阵。次日关索便引其五个貌美随从,引三千精兵出营,到南王洞前讨战。蛮兵报入洞中,说蜀军有一员小将搦战,面如重枣,使大砍刀。孟获问对方有多少兵马临阵,蛮兵回道:“约有三千兵马,背后却有四五个侍从,均未顶盔贯甲,不知何意。”祝融夫人闻听,冷笑三声,也带三千兵马,复引四个侍女出洞,上马出迎。小将关索见祝融夫人貌美如花,浑身上下火炭般红,也自暗暗称奇,便纵马上前交锋。二人战不数合,关索拨马便走,夫人不知是计,挺标来追。关索即挂住铁刀,搭箭引弓,欲回身而射。祝融夫人在后面看得清楚,暗道:“可恨。却不是在关公面前卖弄刀法?”她却不知,敌手竟果然是关公亲子也。遂按住标枪,向空中一招,飞刀自天而落,斩向关索肩颈。说时迟,那时快!早见关索身后五名侍从中一骑飞出,左手微扬,一物光华缭绕,当地一声,将飞刀击落。祝融夫人看时,见击落自己飞刀之物,竟是一块五彩斑斓玉石。

夫人大为忿怒,遂舍了关索,又招飞刀,来斩那个飞石侍从。那侍从这次却不飞石,在马上低头侧身,避开飞刀,灵巧至极;却同时抖手抛出赤绒套索,正中祝融夫人头颈肩膊,将其四脚朝天,扯下马来。其余四个侍从见了,一齐飞马向前,下马绑了祝融。那擒了祝融夫人的侍从收了套索,忽然哎哟一声,向自己头上一摸,颜色更变。原来适才毕竟躲避不及,被祝融夫人飞刀打落头巾,一头秀发披散而下。关索见状,即飞驰而回,将祝融夫人提回大帐,来向丞相复命。孔明急令武士去除夫人绑缚,请在别帐赐酒压惊,遣使往告孟获,欲送夫人换张嶷、张翼二将。使者即去,孔明唤关索近前,笑问道:“适才以飞索套住祝融夫人者,究是何人也——因何是个女子?”原来孔明早闻压阵官回报,甚感惊奇,故有此问。

关索脸上一红,急出帐唤五个部从入见丞相,说道:“请丞相勿怪,其五人皆为女子。使套索擒拿祝融夫人者正是叔相侄媳,小将之妻鲍三姬是也。其余四人,皆是我妻自幼使唤婢女,因耳濡目染,亦会一些武艺。”孔明仔细视之,果然都是女子,且个个美貌不俗。即笑而问道:“女将临阵破敌,实乃奇闻佳话。贤侄媳武艺奇特,莫非亦是家传?”鲍三姬盈盈再拜,答道:“非也,妾乃骊山派门人,授业恩师即骊山老母,有两个同门师姊,其名天下无人不知,其一名曰貂蝉,其二便是江东周郎之妻小乔是也。”孙明惊讶万分,赞叹不止,命在帐中摆宴庆功。一夜无话,次日孔明升帐,张嶷、张翼二将已到营前,含羞带愧进帐拜见。原来蛮王孟获听闻孔明欲以妻子祝融夫人交换二张,那还有甚么不乐意的?又素知孔明极守信用,故不待蜀营放归夫人,已放归二张,并还其鞍马兵器,以显自己诚意。孔明遂令医官为二将验伤,见刀上无毒,这才放心,亦令人将祝融送出大营,令其自归洞府。

孟获见夫人回来,急迎入洞中,夫妻们又羞又恼,相对无言。又请来兄弟孟优,算计再无兵可借,只得紧守洞府,任他蜀将怎样骂战,只是闭门不出。孔明闻报,笑道:“此是无计可施,方用此赖皮之策也。也罢,我等班师回去,且待数年,再来征伐。”即命拔寨起营,返归成都。众将大惊,关索叩马谏道:“丞相不可!我等万里迢迢,大费钱粮周折,眼见孟获已为困兽,岂可就此前功尽弃?”孔明笑道:“某得李恢、马忠来报,其二将已会师于味县,距此不过三十里矣。孟获若死守此洞,我又不能放火将其烧死,反而束手无策。彼若闻我退兵,欲报六番擒辱之恨,岂有不出洞来追杀之理?届时我返身击之,李恢、马忠二将断其后路,端了孟获洞府,他还有何处可去?”关索等方才大悟,欢声鼓舞,拔营而去。

蜀兵大军方退,蛮王已经闻报。孟获即问其弟孟优道:“蜀兵连连获胜,忽然回兵,此又是何计?”孟优道:“能有甚计!此必是成都有事,或是魏国大兵来伐,蜀汉皇帝来诏催得紧急,其不得不退兵也。”孟获大喜,便谓其妻祝融夫人道:“夫人被执,某六次遭擒之辱,皆可报于今日!”即率阖洞兵马,引宗党并所聚番人,约有六千蛮兵,随后掩杀而来。追了一日一夜,前方将到盘蛇谷,遥见林间路上旌旗错乱,正是蜀国兵马往北溃逃。孟获大喜,便率兄弟妻子,努力催骑上前。前方刚铡转过山角,孟获在马上叫一声苦,不知高低!只见一队蜀兵无声无息现于面前,列成整齐阵势,个个手持弓弩,对准己兵;左右两侧高坡林中一望无际,亦不知有多少人马,亦备矢石以待。孟获心知中计,急喝令退兵,左边张嶷,右边张翼两路军杀出。孟获夺路而走,关索又从后方追来,三面夹击一阵冲突,将蛮王宗党并番将蛮兵,尽皆擒拿。可怜!只剩孟获与妻、弟三匹马杀出重围,望回而走。

正走之间,看看前面已至银坑山故巢,孟获长舒一口气,心下略定。忽听一棒锣响,只见山凹里一簇人马冲出,左有李恢,右有马忠二将,中间拥出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相冠锦袍,不是武乡侯孔明,却是哪个?孟获直看得目瞪口呆,顾谓其弟孟优道:“彼蜀国大军皆在后面,怎地诸葛亮却在这里,又哪里来的这些军马?”孟优闻兄长此问,自然是张口结舌,满头雾水,无语可答。孔明见他兄弟狐疑,遂大喝道:“反贼孟获,你的洞府已归了本相也!今番如何?”孟获急回马要走,李恢、马忠各率百名虎卫一拥而上,将孟获、孟优兄弟二人生擒活捉。又从旁边转过鲍三姬来,率四个婢女,将祝融夫人攫于马下。

孔明归到寨中,升帐而坐,令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孔明令去其缚,教其兄弟、夫妻相聚,在别帐赐与酒食压惊。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所有被俘宗党在别帐饮酒,忽中军书记官入帐敬酒,并谓孟获道:“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孟获闻听此言,忽然掷杯于地,掩面垂泪道:“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离席来至中军帐外,匍匐跪倒,高呼谢罪道:“丞相天威,虽神灵不及。我南人终生不复反矣!”孔明见其真心归服,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就令永为蛮方之王,万洞宗主。宗党及诸部蛮兵,无不感恩戴德,回至部落之后,皆塑诸葛丞相之像,百代祭拜,至今且有此风。

蛮王既降,孔明战后论功。因水西彝族酋长妥阿哲曾于泸水南亲迎蜀军,又积粮通道,协助平蛮有功,孔明于是表奏后主,封其为罗甸王,世为水西彝部之长。又有世代居于葫芦王地之佤族首领,卡那曼卷部酋长,来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定血盟,声愿归顺蜀汉朝廷,并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佤族人始终遵此盟约,虽其后无论中原朝代怎样更迭,其永不背叛汉族政权,至今将近一千八百年矣,信守如恒。蛮人即服,誓不再反。于是孔明引军至滇池,尽收诸部族渠帅以为蜀汉官属,诸渠帅各出当地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至此南中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孔明便令班师。长史费祎谏道:“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设置官吏,与孟获同守?”孔明道:“蛮荒异族,置官而守,有三不易也:留汉官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留汉官而不留兵,蛮人则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自有族律制度,终不遵守汉人条令,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其相安于无事而已。”费祎及众将闻听此论,无不拜服。

列位看官!后世精研三国史者,皆谓并无关索其人,乃民间臆造,其实不然。只因魏、吴、蜀三国之中,唯蜀国不设史官,故后世并无信史,所谓史家之言,亦为道听途说。你道蜀国因何不设史官?因刘备是少帝刘辩拥立,其名不正;若设史官,刘备与孔明二人,当立谁为正朔?此为蜀汉之最怪异处,也是最关键处,读史者不可不知。某谓史有关索其人,是因关索南征,在滇黔一带留下很多传说遗迹,至今不可置疑。今贵州省关岭县名,即以县城之东“关索岭”命名,另县城西南山顶有“关索洞”,传为关索养病之所。关索岭东有寺名“双泉寺”,原寺中供有关索像;县城西十余里后山岭上有“马圈地”,乃关索妻鲍三姬驻兵养马所在,至今遗迹宛然。另在云南马龙县城西南六十里,有大关索岭,其背面为小关索岭,亦因关索驻兵得名。今云南昭化古城北十里白龙江畔曲回坝上,则有鲍三姬墓。其墓高二丈余,由汉代画像砖拱砌而成,碑书“汉将军索妻关夫人之墓”,是为铁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