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吕蒙献计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吕蒙献计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张机说到这里,自觉有些啰嗦,不由失笑。众人却听得兴趣盎然。关公劝酒,令其续说,张仲景便继续说道:“华师兄虽医道高超无比,但也常以医术方技为业自悔,便将其医道及医术写成《青囊书》,留心择徒传之,即此收山,专做掌门授徒。后因曹操强行征召入都,华师兄在京三年,实在气闷不过,遂以收到家书闻报妻子病重为由,请假回到江东,却逾期不返。曹操三番五次写信催我师兄回京,师兄皆置之不理。曹操因而不悦,又下诏令给孙权,让江东郡县官府征发遣送回许都。我师兄于是大为厌恶,拒不上路。因孙权部下文武群臣多得我师兄救过性命,亦回信曹操,替他遮掩。曹操便派人亲去华师兄家中查看,见其妻无病,便以欺君之罪递解入京,付予狱吏拷问。荀彧求情释放,曹操亦不听。华师兄气忿不过,欲将《青囊书》传给狱吏,狱吏惧而不受,便讨火种将书烧掉,安然赴死。曹操闻我师兄死,亦感可惜,命葬于许都郊外。唉,一代药王门掌门,竟如此死去,实可痛哉!”

众人听罢,连声赞叹,痛恨曹操。关平忽问道:“先生曾说若有麻沸散,便不致疼痛,那是甚么神药?”张仲景答道:“倒也并非神药,亦世间生长之材,造福百姓而已。若服此汤药之后施术,则服药者任你刀砍斧斫,并无丝毫疼痛。若将其和热酒而服,其效如神,可剖腹除溃,洗涤腐秽。后以桑皮线缝合,涂以神膏,则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矣。”关平喜道:“我军中受重伤者,往往于施救之时受痛而亡。若以此药用于军中,岂不是好?”

张仲景叹一口气道:“诚然如是。只是华师兄一死,此方绝矣,奈何奈何!”关平听了,兴味索然,不由痛骂曹操。关公却看出张机有些言不由衷,即起身一揖道:“先生与华神医师出同门,必有其方也,望不吝赐予关某,则荆州全军幸甚,汉室幸甚。”张机见被关公看破玄机,遂哈哈一笑,趁着酒兴,讨过纸笔,在上面写了数行字,折叠好了,递予关公道:“此乃神方,若非君侯,换作他人求之,某定不与也。且宜秘之,勿使外传。”关公大喜,珍重纳入怀中。酒罢,张机告辞,关公即命侍从取金百两相酬。张机大笑出门,说道:“某因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

关公赞叹不止,回归帅帐,从怀中拿出张机所书绢纸看时,见上面写道:“麻沸散之方剂者,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也。合煎成散,以热汤煮沸,服之顷刻见效。”说话的,你道如张机所说,华佗即死,又亲手烧了《青囊经》,此“麻沸散”汤剂药方却是从何而来?其实华佗在那许都监牢之中,便如当年少帝刘辩一般,也是诈死骗过曹操。华佗乃当世神医,又有麻醉奇术,若以假死骗人,哪个能看破其中玄机?只要曹操不令在其死后戮尸枭首,此计便成矣。于是华佗在入葬郊外后自醒,又以五禽戏绝世神功震碎棺盖,破土而出,终如其所愿归隐山林,大开山门授徒去也。其后名徒辈出,以致药王门大放异彩。华佗名徒如以针灸闻名于世之樊阿,以药方见长并著有《吴普本草》之吴普,著有《本草经》之李当之,各掌一技之长,将华佗绝技分别继承下来。

闲言表过,书归正文。却说关公送走张机,回到帐中歇定,寻思待伤势痊愈,攻打樊城,擒拿曹仁。至晚,赵累引从人回来,报知关公,水镜山庄已于数年前即被曹仁派人烧作白地,庄中空无一人,水镜先生司马德操不知何往。关公暗叹不止,因见樊城旬日可下,也即不以为意,并不深究。说话的,这都是关公性粗,没有将军师孔明先生当初所嘱之语记在心中,详加揣摸。因只记起一个“水镜山庄”,却忘了“玉溪山白马洞”之语,又因不明南璋地理,才凭赵累片面之言误了大事,造成千古遗恨。那水镜先生荐徐庶、孔明于刘备,此事既为曹操所知,还怎会住在水镜山庄之中,等曹仁派兵来拿?其实早依旧日与孔明所约,引全体庄客进入玉溪山内,并在山中开荒种田,于白马洞聚草屯粮,只等刘备兵来会攻襄、樊二城。除玉溪山及白马洞之外另有有两处,乃是庞德公等人隐居鹿门山中,领庄客将山中良田尽情耕种;便连孔明卧居之隆中山谷,也开出良田千顷。十数年来,这三处积粮无数,可供十万大军三年军粮。孟公威及崔州平领三千精壮士兵,穿白马洞而来,亦于日前到达玉溪山,只等关公前来相会,攻取樊城,直袭许都。只是可惜,只因关公忘了孔明嘱托,至失良机!

关公听罢赵累回报,便放下水镜山庄之事,亦不遣使往建业补说借粮之事,令关平、廖化急攻樊城。曹仁大惊,又遣使到邺城告急。原来曹操在长安思量轻重缓急,需以根本之地为要,遂罢汉川之征,已引兵回至魏都。太子曹丕闻说父王归来,即率中庶子司马懿等出城迎接。书中暗表,司马懿虽为曹操所忌,但自留邺都辅佐太子,每次参与谋划都有奇策,深为曹丕信任重用,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闲言少叙,书归正本。且说曹操升殿大会群臣,询问邺都政事,曹丕一一答之,曹操甚为满意。司马懿趁机建议军民屯田,以解决军粮,曹操许之,便使其转任军司马,以掌屯田。司马懿复又奏本,说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宜换他人。曹操见他干预重臣任免之事,心中不悦,未置可否。

安排邺都之事已罢,曹操刚入府堂坐定,樊城报马便如风车儿一般陆续来报:徐晃攻破偃城,打开樊城北部通道;庞德亲与关羽军搏战,引箭射中关羽额头,荆州军大震;曹仁趁机进攻关羽,关羽推锋必进,大破曹仁于沔水。于禁前来救援,与关羽军相持,八月间因天降大雨十余日,汉水暴涨,关羽掘堤以大水灌于禁,七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寡不敌众,被关羽所擒,不降被杀;徐晃军被大水困于山中,屡不得出。曹操大慌,急命再探,又获凶报:陆浑孙狼因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汉中王印号,为荆州军支党;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皆投降关羽,樊城其势大孤;关公围困徐晃于山中,因亲攻樊城时中了曹仁毒弩,却被不知从哪里来的神医刮骨疗毒,伤复如初,复引兵围攻樊城。

曹操数日间接到这许多战报,不由大惊,急聚文武商议,重说迁都之事道:“孤素知云长智勇盖世,今据荆襄,拥众北来,如虎生翼。于禁被擒,庞德被斩,魏兵挫锐;倘彼率兵直至许都,如之奈何?孤欲迁都洛阳以避之,诸公为孤慎谋之。”主簿蒋济出班道:“于禁之败,非战之过,亦非因关羽用兵如神,乃天降暴雨致汉水大涨,七军皆遭水淹之故。且大王前番已与孙权有约,今樊城已激战数月,彼因何按兵不动?大王可即发使往东吴催促起兵,不必迁都动众。”曹操依允,遂不迁都,急遣使再往东吴,使其出兵。因叹谓诸将道:“于禁从孤三十年,南征北战多立奇功,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诸将闻言,无不叹息。曹操又遣上将徐商、吕建前往樊城西寨,使其相助徐晃出兵,以牵制关公兵力,支援城中曹仁。二将领令,率三千飞虎军直奔樊城西寨阳陵坡,与徐晃会合,传达魏王之令。

孙权接得曹操书信,乃大聚文武商议。张昭向来主张降曹攻刘,不料此时率先质疑道:“近闻关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欲迁都以避其锋。今见樊城危急,方遣使求救于我,某恐一旦与关公反目为仇,待事定之后,曹操却又反覆。岂不白白得罪了刘备,使其与我为敌?”孙权见张昭如此说法,一时沉思不语。殿外忽报:今有大都督吕蒙乘舟自陆口军营而来,有事面禀主公。孙权即令召入问之,吕蒙奏道:“今关云长提兵围樊城,何不乘其远出袭取荆州?”孙权故意说道:“此时曹军皆在樊城与关公相持,孤欲趁此机会攻其东线,袭取徐州。”吕蒙大急道:“今曹操未暇东顾,徐州刺史臧霸又守兵无多,我军若往,或许攻克。然主公忘了合肥弹丸小城耶?因其地势利于陆战而不利水战,张辽仅以数千兵士,便屡克我十万大军。那徐州守将臧霸,其勇更甚于张辽,我若攻徐州,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则我东吴即可全据长江之险,睡可安枕矣。且那关羽向来自大,看不起我江东将士;便是主公,也被他拒婚羞辱。何不趁此良机,灭了他三十年来威风!”

孙权遂道:“卿可回陆口慎重布划,若果有必胜之策,可即详奏,孤当随后起兵。”吕蒙应诺,拜辞而归。待吕蒙去后,孙权难以决断,又问诸葛瑾,因其善谏故也。前有吴郡太守朱治与孙权因事结怨,诸葛瑾知之,即上书孙权,以孙权之意自问,又以朱治之语自答。孙权览书大喜道:“某心结解矣。颜渊欲人亲爱之德,岂非此意哉!”又因事责备校尉殷模,众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愈怒,惟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孙权怪而问之,诸葛瑾方道:“臣下与殷模等因故土沦陷来投,蒙主公信用,不能自我砥砺,致使辜负圣恩,认罪不及,何敢言也。”孙权即道:“如此,孤特为卿而赦之。”君臣相得如此。且说诸葛瑾见主公相问,遂说道:“某若是主公,勿需念及关羽胜败结果。若不惧刘备、孔明前来报仇,则取荆州可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