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刮骨疗毒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刮骨疗毒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医官起箭大惊,急报少君侯关平,说那箭头浸有毒药,实无可解。关平急亲入帐看时,见父亲整条右臂已现青黑之色,肿如大腿,不能运动。关平大慌,便与众将商议,欲引军先回荆州,待调理伤愈,再复北伐,关羽大怒不从。又迁延数日,小军进来传报关平,帐外有人自称南阳张仲景者,求见君侯关公。关平闻报大喜,似是天上忽然掉下一个宝贝,急率亲兵趋出帐外相迎。只见辕门口站立一人,六十余岁年纪,方巾阔服臂挽青囊,飘然有神仙之态。关平自报姓名,请问来者为谁。那老者道:“某乃南阳郡涅阳人,姓张名机,字仲景,今忝为药王门掌门,神医华佗便是某师兄也。某向与诸葛玄交好,其便乃是你家军师孔明先生亲叔父。今在襄阳行医,因闻关将军中了毒箭,特来医治。”关平大喜,即请张机入帐,来见父亲。关公早闻南阳神医张机大名,亦尝闻军师随叔父诸葛玄南逃之时,曾寄居其府,论起来便非外人。今见神医亲来诊病,如何不喜?当下以礼相见,赐坐献茶。茶罢,张机请看伤势,皱眉说道:“此是中了乌头之毒,直透入骨;若非某来,此臂无用矣。”

关公见说箭伤能治,不由大喜,即请问治疗之法。张机道:“某便说了,君侯休要恐惧。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伤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布蒙首,不可观看。某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关公笑道:“如此容易,那就不用柱环也罢。”即令于帐中摆设酒席相待。张机想道:“某远道而来,原是有些饥饿,吃罢酒饭再疗伤不迟,也不争这一刻。”遂客气一番,落坐吃酒闲话。关公又使马良坐在自己对面,令军士拿过围棋,要与马良弈棋消遣。

张机见此不乐,暗道:“客人在座,关某因何如此轻慢?”关公早已看出神医不悦,也不说破,又不相让客人,自顾大饮数杯烈酒,撕开衣袖伸出伤臂,请张机即刻动刀刮毒。张仲景大惊失色,说道:“君侯休如此玩笑。某与师兄华佗虽出于同门,但学艺不同,各有专长。师兄华佗虽曾创有麻沸散神汤,但却从未传予他人;今华师兄早死多年,麻沸散绝矣。今若不施麻醉,又不加柱环加固伤臂,一旦就此动刀,何人能忍此痛?君侯休得玩笑,今某已酒足饭饱,请将席面撤下,安排静室柱环,某即为君侯施术可也。”

关公大笑道:“不瞒先生说,关某亦是道家门派弟子,敝师便是兵家门长左慈。小小皮肉之痛若不能忍,又怎敢当‘万人敌’虚名?某只管吃酒下棋,先生只管动刀施术,两不相干,休得客气。”说罢,遂将伤臂往前伸出,左手执棋落子于盘,请马良应招。张仲景半信半疑,只得令人置盆于地,自取尖刀在手,割开皮肉,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中诸人见状,无不掩面失色。看关公时,一边饮酒食肉,一边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刮尽骨上之毒,张仲景为关公敷药,将伤口以线缝好。看关公脚下,血流盈盆。关公披衣大笑而起,拜谢张机道:“此臂伸舒如故,可得保留矣。先生手到病除,真乃不愧神医盛名也!”

张仲景收了刀具,洗手更衣,复至关公面前一躬到地,说道:“张某行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乃天神也!”惟恐关公术后失血过多,难以支撑病体相陪,遂告辞道:“君侯方才失血盈盆,急需静养,百日内休要临敌,更不能动怒。某便告退,容后再拜。”关公笑道:“岂有此理!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况先生乃是关某救命恩人,更且不能失礼。关某唯恐招待不周,焉有驱客之事?”急令关平再设酒席,以款谢神医,便请张良相陪。张机推辞不过,只得奉命落坐,心下不禁骇然生惧,对关公既敬且佩,我以言表。

酒席宴间,关公令关平向张神医频频敬酒,自己也再三致意。张机停酒问道:“某闻君侯因粮饷不足,前日曾取了孙权存于湘关粮米应急,此事可是真的?”关公道:“诚有此事。某欲回荆州之后,加倍奉还,并以厚礼馈之。”张机道:“不是老朽多嘴:世人谁不知君侯终生光明磊落?当初在许都之时,曹操赠金无数,君侯挂印封金而去,分文不取。今暂借东吴存粮,世人亦信来日必加倍奉还,那孙仲谋也必无有异议。但恐有小人从中作祟,借此大作文章,到时惹恼了孙权,动起刀兵,则悔之莫及。老朽为君侯计议,不如遣军即在南漳屯田力耕,来年丰收,即还欠粮,以消争端。”关公听了此言,深表感谢指点之恩。因听到“南漳”二字,忽然想起前年军师孔明荆州临别之语,不由大喜:“军师再三叮嘱之语,某怎地给抛在脑后去了?险些误了大事!”即唤来督粮官赵累,令骑快马前去南漳县水镜山庄,寻找司马德操先生,并问白马洞藏粮之事回报。赵累带了二十名军士,快马去了。

张机见关公派将而出,以为听了自己献策立即行之,颇为高兴,即多吃了几杯,话锋愈健。关公即问养生之法,张机道:“这养生之法,用药乃为其末,健身方为根本。我师兄华佗若在,定以其绝技‘五禽戏’赠授,则将军重返少年不能,寿增一纪无妨。”关公兴致大起,问道:“某亦闻神医华佗之名,仗义江湖行遍天下,曾活人无数,世人均以活菩萨称之。其人究竟如何?又如何早亡?望先生不吝赐教。”在座马良、关平等听关公此问,皆欲知其详,都停杯不饮。张仲景遥思当年之事,娓娓道来:“我药王门创教祖师,乃战国周烈王时神医扁鹊,传至我手,已是二十一代。我师兄弟三人,长兄便是华佗,原名旉,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人号医仙;某排为二,因沾了师兄名气,江湖人称医圣;三弟董奉,字君异,交州候官县人,人号医神。此乃世人谬誉,让君侯见笑,休怪某在将军面前卖弄。”

关公敬了张机一大杯酒,赞道:“贵门三兄弟个个技艺通神,又何必自谦?请道其详。”张机将酒饮了,继续说道:“华佗师兄聪颖非凡,学究天人。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不求仕途,得遇我师,三年学成下山,行医天下,足迹遍及九州,多在江东定居。师兄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常分不同病情,脏腑病位,对症施治。有军吏二人身热头痛,症状相同,华师兄所施处方却异,一用发汗,一用泻下。二人便问其因,华师兄道,你二人虽症状相同,但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二人再拜而去,服药后均告痊愈。又有督邮顿某,师兄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康复,切忌房事’,嘱罢而去。顿妻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其夫,当夜顿某经不住其妻诱惑而行房事,三日后病发身亡。另有江东徐某,因病卧床,华师兄前往探视,问其病因。徐某称昨日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师兄诊察后言:‘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师兄所言,于第六日而亡。”

关平在一旁愈听愈奇,禁不住插话问道:“张神医所说虽奇,皆民间贱民微事也。某曾闻华神医曾与广陵太守陈登治病,此事有诸?”关公看了儿子一眼,虽有责怪多嘴之意,但因问到好友陈登,也自欲听个明白。张仲景道:“此事果有。华师兄曾替陈元龙治病,见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诊了脉象,已知其因,便令其家仆备十几个脸盆,再以汤药灌入陈太守腹中。陈登服药后顷刻大呕,吐出十数盆小虫,皆为赤首墨尾。华师兄说道:‘此病因嗜好吃鱼而得,今虽暂痊,三年后必定复发。某回家后定采药而配,三年后太守令从人来我家求药而服,病可除根。’陈登因见病好,便将我师兄所嘱忘于脑后。果然三年后旧病复发,急派人去江东寻我师兄,但其时已迟,来人取药未归,陈登已发病去世。除陈元龙外,华师兄还曾医好江东勇将周泰,致使天下闻名。周泰因受重伤,血流将干,堪堪待毙。华师兄闻讯前往,不但将其救活,且期年后勇猛如初;后更因华师兄将神技五禽戏相授,周泰武艺较之伤前反而大增。其后曹操患头风病,有人推荐我师兄可医,曹操即问‘江东医周泰者乎?’因召见我师兄入许都医病。见果然有效,又封我师兄为官,留于朝廷。”

马良听到这里,不禁叹一口气道:“虽然做官是好,但可惜民间少一神医!”张机接口道:“先生真乃我师兄知音,他当时便常作是言,从来不喜入仕。华师兄心系百姓疾苦,最不喜的就是仰人鼻息,屈身宦门。灵帝末年之时,中原瘟疫流行,民患而死者数以万计。此疾民间呼为瘟疫,乃俗称也,我辈医门之徒则知其为黄疸病,发作时神仙束手,乃属绝症。华师兄竟足不出户,费时三年,对茵陈蒿药效反复验之,最终断定:以春三月之茵陈蒿嫩叶施治,可治此疾。试之果然,数十万人因此得活。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道:‘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非但如此,华师兄还以温汤热敷治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疗马蜂螫痛,以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鱼蟹食毒,以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