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三章 来信

斗鸾 第三章 来信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早在章家出事前,章敬离家驻守边疆就已经有三年之久了,期间虽有书信往来,到底比不得天天见面亲近。而章家出事后,章寂只能从陈家的人那里碾转得到长子的消息,却迟迟不见长子派人来联系自己,心里多少有些怨气,但考虑到自家的境况,他明白长子在外不易,便勉强忍了这口气,此时此刻,他看到长子的来信,心里竟象是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涩,什么都齐全了。

章寂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接过周合手中的信。

信很长,密密麻麻地,章寂的眼力已经大大不如往日了,因此看得有些吃力。明鸾小声问他是否需要自己读给他听,他却摇头拒绝了,反把信挪得离自己更近。

章敬在信里表达了他深厚的思亲之情,问候了久别多年的父亲与兄弟子侄们,然后诉说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他在辽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初章家出事,是与朝中夺嫡相关,因此建文帝登基后对他这个人也多有忌惮,只是他当时正守在边疆,而蒙古大军又蠢蠢欲动,辽东都司前线发生了好几次险情,他都咬着牙关撑过来了。刚开始时,建文帝只是碍于战况,手上又无可以信任的将领替代他,因此才容忍他在那个位置上继续待着。到了后来,则是因为他渐渐积累起军功,在军中拥有了自己的威望,本身又行事谨慎,叫人抓不到把柄,建文帝反而不好下手了。

冯家老二冯兆南曾经尝试到边疆去领兵立功,还一到任就把好几位宿年大将的兵权收拢到手里,满怀雄心壮志要给这些老人一个下马威,一口气夺过北方的兵权,不料他手下的亲兵倒霉透顶,居然遇上了潜入大明境内打探消息的蒙古细作,还叫人把重要军情给套了去,没两天蒙古大军发动了突袭,把冯兆南打得惨败,连城池都丢了,只能带着数百亲兵逃出包围圈,最后还是几位老将领兵赶来将城池给夺回去的。经此一役,哪怕皇帝没有治冯兆南重罪,他丢了这么大的脸面,也只能灰溜溜回京去了,冯家想要夺兵权的盘算更是休要再提。

紧接着,燕郡王与常家兄弟先后打退蒙古进袭,稳固了边防,威望一时无两,朝廷与边疆暂时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建文帝虽然自己心虚,总觉得这几方势力都与自己不是一路人,又手握兵权,迟早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但由于几方人马都没有动作,表面上也对自己这个君王还算顺服,并不抵抗朝廷的御令,只是效果有些打折扣而已,他便暂时容忍了这种平衡,转而将心力放在收缩各路藩王的权势上,日后再图打算。因此,章敬在辽东总算是站稳了脚跟,但这种太平未必能够持久,如果日后他在蒙古大军面前败了,又或是一口气将蒙古人给打得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南侵,或许他就要被召回京中投置闲散了。

正因为章敬这几年的处境都不是很安稳,为了不触怒京里的某些势力,连累家人,他尽可能少过问父亲兄弟的情形,除了陈家偶尔会给他捎去章家的消息外,他几乎不主动给家人写信,也不派人来照顾他们。为此他深感愧疚,只觉得无颜见父亲兄弟。他在信中向父亲保证,等到下次大战,他立了大功后,他在辽东的地位便会更加稳固,届时他就可以请燕郡王出面作保,将家人接到辽东团圆了。他还提到四弟章启一切安好,只是在几次大战中受了些轻伤,人也有些抑郁,至于一对儿女,也都平安无事,长子文龙长得快有自己那么高了,文武功课都学得很好,女儿元凤已经开始学着料理家事,两个孩子都很想念祖父……

章寂看到这里,忍不住放下信,闭上了双眼。他忽然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好象有一股气堵在胸口,却又不知该如何排解。

半晌,他才抬起头来,询问周合:“老大可知道他媳妇的事?”

周合低声道:“曾经托人辗转告诉过他了,不曾添油加醋,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觉得大奶奶有些太过看重娘家人。”

章寂皱皱眉头:“他就没问起他媳妇的下落?沈李两家可不曾与我们流放到一处。”

“前年马掌柜曾向吉安回报过,说亲家大奶奶跟着沈李两家去了东莞,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吉安那年给辽东捎信去的时候,就把这件事写在了信里。想来亲家大爷是知道的。不过据马掌柜他们所说,这两年在东莞遇过几回沈李两家的人,似乎大爷也没派人去看过他们。”

章寂微微冷笑:“他既然不敢派人来联系我们,自然不会再多事去找他媳妇,你们又跟他说沈李两家在东莞一切安好,他自然不会多想。他媳妇跟娘家一向关系亲近,他怎会想到事情又有了变化呢?”

沈氏当年随沈家与李家南下,在彭泽足足待了四个月,拖到次年开春天气转暖后,方才再次启程。但没了陈家人的照应,又大病过一场,她自然没能好生休养过来,因此一路抱病,折腾到广州时,已经重病不起了,还是茂升元的人得了信儿,派了人请大夫去医治,才保住了她的性命。但眼看着身体有了好转,她又要操心起发配之所的事来。

本来依茂升元众人的念头,章家的大奶奶自然该往德庆去与章家人会合的,至于沈李两家,说来也都是亲戚,一并去也没什么要紧,若是不愿意,那就由得他们自己折腾,陈家是章家的姻亲,与沈李两家却隔了两层,很不必为他们费心。然而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章家大奶奶是另一种想法,在广州耽误了好些日子,最后竟然选择与沈李两家人一起到东莞去了!即使是打听得东莞比别处略富庶些,也没有丢下婆家人反与娘家人在一处的道理。只是马掌柜旁敲侧击过,见沈氏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便也不再坚持了,只是过后带商队去德庆时,亲自把这件事报告了章寂。

章寂从此对这个长媳才是真正死了心,只当没有这么个人在了。因此去年马掌柜来时,透露前往东莞收海货的伙计捎了沈氏的信来,想求章家人想法子把沈李两家从东莞千户所调出来,哪怕是调往德庆都没问题,章寂也只当不知,完全没有帮一把的打算。他自然知道沈氏是体会到东莞水深了,想要补救,只可惜覆水难收,既然走错了一步,哪有这么容易改回来?他甚至还告诉马掌柜,不要为此费神。

周合早听马掌柜提过这件事,便道:“我听说沈李两家在东莞过得颇为艰难,他们两家男丁都不多,沈家大爷又是文弱书生,听说李家大爷不知怎的卷进一桩走私案子,竟被上司查出偷藏赃物,生生打了一顿,腿都折了,如今也拿不动刀,骑不得马,不过帮着做些杂活,全家人只靠女人做针线、给人浆洗衣裳糊口,他家小子才十几岁,竟跟着别家的男孩子在外头鬼混,日日偷鸡摸狗,打架生事,哪里还有半点儿大家子弟的模样?去岁冬寒,李家老爷子本就生了重病,又因儿孙不肖而生气,居然一病就去了。”

章寂闻言吃了一惊:“我竟不知此事。李家老爷子身子骨一向硬朗,流放路上都撑下来了,怎么安顿下来反而因病去了呢?”

周合摇摇头:“所以我才说东莞那地儿不好呢,外头看着以为是肥缺,可要是背后没有够份量的人撑腰,不过是给人做嫁衣去的,当初马掌柜就劝过他们,偏李家人不信邪,被一点子财货迷了眼睛,犯了糊涂。亲家老爷想想,东莞千户所的职责既是遏制走私,对手下的人怎么可能管得不严?要是由得军士们监守自盗,岂不是叫人打了自己的脸?李大爷犯在这种事上,任谁抓住了,都不可能放过的。他还叫上司人赃并获了,只挨一顿打,断了条腿,便能了事,已是看在李家往日盛名的份上了。”

章寂听得连连叹气:“李家那小子,素来不是个老实性子,不想还会愚蠢到这个地步。”犹豫了一下,又问:“那沈家又如何?”

“沈家的境况也不大好。”周合叹道,“沈大爷书生性子,不知怎的得罪了人,被人打折了右手,竟连执笔写字都不能了,只能靠着妻女卖针线度日,还要养着一个生病的儿子,一个生病的姐姐,光是药钱就能把他家压垮。每次茂升元有人过去,大奶奶必定亲自拖着病体上门求助,马掌柜想着毕竟是姻亲,看在亲家大爷与大哥儿、大姐儿的面上,不好断然回绝,每次都给他家一笔银子,只是看他家的气象,不象是能吃苦度日的。大奶奶三番四次求马掌柜帮忙把沈家人调离东莞,恐怕也是吃够了苦头了。”

章寂听得眉头大皱:“老大媳妇怎能如此?!”又有些疑惑,“沈家的儿子还在病着?这都拖几年了?”

“听说是那年天花得的病根,吹不得风,平日总是躲在屋里不肯见人。马掌柜的人每次去都见不着他,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病。”周合道,“虽说几十两银子不算什么,但若真由得他们继续在那里受苦,只怕真不好说了。”

章寂冷哼一声,轻描淡写地道:“当初他们既贪慕东莞繁华,不肯陪我们到德庆来吃苦,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陈家待我们已是仁至义尽了,老周,你替我向马掌柜道一声谢,请他不必再管那不肖媳妇的事了。我们章家虽是戎马出身,比不得她沈家知书达礼,却也没做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事。这些话我都不好意思跟儿子提!要是叫我孙子、孙女听见了,都怕污了他们的耳朵!”

周合见章寂动怒,倒不好劝他什么了,这终究是章家家事,便有些尴尬地坐在那里。

明鸾在旁听得分明,心中暗暗为沈李两家的下场冷笑,面上却不露,只是微笑着对章寂道:“祖父,周爷爷来这么久了,您只顾着跟他说话,怎么也不请他喝茶?”

章寂醒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我疏忽了,只是家里没有好茶,招待不得贵客。”忽然又想起一件东西,“过年时有人送我一瓶好酒,三十年的竹叶青!如今不可容易得了。今日既有贵客到访,自该拿好酒出来待客。老周你略等一等,我这就拿酒去。”说着便要起身。

明鸾忙道:“您放在哪儿了?我帮您拿去?”

“我自己收着呢,用不着你,马上就回来!”章寂执意要亲自去拿酒,明鸾只好依了他,周合说了几句客气话,也只能由得他去了。

章寂一进屋,明鸾便凑到周合耳边小声问:“周爷爷,大伯娘他们过得不好的事,您有没有跟大伯父提?”

周合顿了顿:“这事儿我还是今年南下才听马掌柜说起的,从前只听说他们过得有些不如意,详情却不清楚。辽东到岭南有万里之遥,便是从吉安捎信过去,也要花上小半年功夫,自然是先把要紧的事告诉你大伯父,别的只是顺带一提罢了,只怕他如今还不知道沈家那边是个什么情形呢。”

明鸾眼珠子一转,便道:“现在大伯父既然能送信来,就表示他在辽东已经站稳脚跟了,他又说过些时候就想法子把我们家接过去,不管能不能办到,他都不会丢着大伯娘不管的,到时候要是全家团圆了,以大伯娘的性情为人,还不知会怎么编排家里人,为她自个儿辩白呢。我们家里有祖父在,倒不怕她颠倒黑白,引得大伯父不满,就怕她怨你们不肯伸出援手,怀恨在心,会在大伯父面前中伤你们。为防万一,您不如一回去就想法子给那边捎信,把沈李两家的情况略提上一提,让大伯父有个心理准备……”

周合眉头一皱:“可老爷子方才的意思,分明是不想管了,倘若你大伯父请陈家帮忙……”

明鸾翘了翘嘴角:“他请陈家帮忙,陈家就一定要帮了吗?陈家在这边算什么?不过有家商号,做些小生意罢了,小事情还能想法子办了,把正经的军户调离千户所,这可不是小生意人能办到的事。不是你们不愿帮,实在是力有未逮……”她眨了眨眼,小声问,“大伯娘求马掌柜帮忙时,可有说想调到德庆来?还是想去别的地方?”

周合微微一笑:“最好的自然是调往别处去,哪怕是清远或惠州呢,她当时说了,若实在不得已,德庆也行。”

明鸾嗤笑:“要是马掌柜能办到,自然是先调了我们家,哪里轮到她娘家?您就把这事儿略添些油醋告诉大伯父好了,让大伯父知道知道,他老婆对娘家偏心到什么程度了,公公还在山沟沟里吃苦呢,她就只想着给娘家谋好处。顺便向大伯父诉点苦,把马掌柜给的银子列成账单给他瞧瞧,我们章家虽然也得了茂升元的资助,还知道要自己谋生,沈家倒好,仗着亲戚的名头,都上门打秋风来了!”

周合哑然失笑,挥了挥手:“得了,鸾姐儿真是个促狭性子,放心吧,这事儿周爷爷心里有数。”

“那您可记得了,千万别便宜了他们!”明鸾眼见着章寂捧了酒坛子出来,连忙住了嘴,上前帮忙。

章寂仿佛丢开了先前的抑郁,嚷嚷着要请周合吃酒,还让明鸾去寻周姨娘,多买些菜回来招待客人。明鸾应了,见周合带来的两个伙计在院里喝茶,小声说着话,文虎的心思早被吸引过去了,无心读书,便让他收了课本,自个儿在院子里玩,然后带着钱袋子出门去了。

她去找了周姨娘传达通知,又上几家军户那里跑了一趟,把松脂的事提了,家家户户都是异口同声地赞成,相约明早一齐上山采脂去。明鸾又顺道往江边去了一趟,从在江边玩耍捕鱼的孩子那里买了三条大草鱼,回家丢给周姨娘料理,一条红烧,一条清蒸,一条炖汤,再加上一个肉,一个鸡,几盘自家种的瓜菜,晚饭便解决了,虽然是乡野风味,倒也丰盛。

明鸾帮着杀了鱼,洗了菜,周姨娘便赶她出厨房:“你也累一天了,方才三奶奶回来,好象有事要跟你说呢,你找她去。”

明鸾闻言便回房去寻陈氏,但陈氏却不在屋里,她心中疑惑,又见章寂喝醉了,正躺在正屋里醒酒,只得去问文虎,文虎没留意,反倒是周合带来的一个伙计回答了她:“周大爷方才寻了姑奶奶去说话,好象是往后边菜田里去了。”

明鸾忙道了谢,转到菜田里去寻找,只见周合与陈氏就站在田边的老树底下,借着树荫在说话。不知周合说了些什么,陈氏的脸上隐隐有些惊愕。

明鸾走过去,正好听得一句尾巴:“……达生行事固执,我们实在劝不动他,不过他既然要过来任职,你们一家便有了照应,小姐姑爷也能放心些。”

明鸾顿时站住了脚。

达生?怎么又是这人?他要来德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