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三十八章 行舟

斗鸾 第三十八章 行舟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与沈家分道而行的日子就象是在梦里一般。

这是明鸾坐在船尾欣赏长江两岸风光时最大的感慨。章家只是雇了一条中等木船,但用不着靠两条腿走路,日子真是好过多了。又因为所有人包括差役们都在船上,一直走水路,想逃也没处逃,因此章家三个男人连桎梏都用不着上。差役们都聚在船头嘻笑玩闹,想睡觉的就去睡觉,甚至还有差役趁着靠岸的时机偷渡酒食上船消遣,轻松得很。

他们现在所走的这条水路,是江面较宽的地段,因此水流不急,逆水行舟也不大费力气,有两个船夫撑船,不过两三日功夫,已经过了安庆。这比章家人原先估计的行程要快一些,陈氏私下盘算,应该可以比预想的时间提前一两天到达吉安,那要花费的银子可以节省一点,即使没有吉安陈家的资助,光凭陈宏给的钱,已经足够付船费与一路上的食水了。

不用赶路,明鸾趁机休养身体,顺便从陈氏那里打听陈家的事,以及这个年代的一些礼仪习俗,虽然受了不少教训,但获益更多。她还有意无意地跟张八斤攀谈,从家常儿女小事说起,再到对方的家乡来历、官衙职责,等混熟了,便大着胆子问他们一行的流放地。

先前有吴克明在,押送的官差们又似乎有意隐瞒,她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家要流放到什么地方去呢,只是隐约猜到是岭南某地。但岭南这么大,不同的地方条件也不同,如果是她所知道的较富庶地区,那日子自然好过,但如果是在现代都不算发达的地区,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张八斤起初还不肯说,后来有一回喝多了,便泄了口风:“要到了广州府才知道呢,公文上只说是流放岭南充军,自然是要去卫所的,但岭南也有好几处卫所,要到了地方才知道哪里缺人。”

明鸾不清楚这“卫所”是怎么回事,又再打听些旁的,等到实在挖不出什么新料了,方才回头去找祖父章寂与二伯父章放。这些日子她发现全家人里就数这两位最可靠了。

章放皱着眉道:“粤地的卫所多是新建,肯定全都缺人,若说哪一处好,自然是离府城近的为佳。但想那冯家对我们恨之入骨,怎么可能容我们得个好去处?说不定是要往偏远清贫之地去了。”

章寂淡淡地道:“这也不是坏事,地方偏远些,离中枢更远,冯家未必有空再理会我们,我们正好可以休养生息。何况充军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除了充当兵员,便是屯田。能屯田的地方,土地再贫瘠也是有限的,我们便安心种几年地吧。”

章放听出他言外之意:“父亲的意思是……我们过几年还有机会起复?”

“谁也说不准。”章寂笑笑,“新君倒行逆施,能嚣张几时?若是太孙顺利逃出去了,说不定能联系上外地藩王呢,到时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章放有些泄气,语气中满是不以为然:“藩王能顶什么用?咱们离京前,先帝已经下令召藩王回京了,可惜这命令下得有些晚,或者说,先帝薨得太早了,等各地藩王到京,正好赶上国丧,岂不恰恰落入新君手中?更何况,就算让太孙联系上了某位藩王,那位王爷又愿意助他向新君讨还公道,等新君与冯家势力被连根拔起后,真正能坐到那张椅子上的,又不知是谁了。都是太祖皇帝的龙子凤孙,哪一位是好相与的?费了这么大功夫,冒了这么大风险,难道还真愿意奉个半大孩子为主?到头来,吃亏的说不定还是太孙,我们这被流放到天边去的人家,还有谁能记得?”

章寂瞥他一眼,眼中隐含赞许之色:“你看得倒清楚,确实,别的藩王有可能这么想,但如果是燕王呢?”

“燕郡王?”章放想了想,“虽说他自幼养在宫中,与悼仁太子情份颇深,但如今他不是个孩子了,身为驻守边疆的大将,自当以大局为重,一举一动都要谨慎行事,先前还听说北疆危急,蒙古残军又南下劫掠,这时候燕郡王不专心带兵御敌,还分心去管京里龙椅的归属,一旦有个疏忽,那可是动摇江山的大祸!我从前也见过燕郡王,知道他的为人,他一定不会做出这种因私忘公的行径。”

章寂叹了口气,略带嘲讽地道:“你只道他会为了大局默认越王夺位之行,却没想到有他一日,越王也难坐稳江山。你忘了?为了抵御蒙古大军,先帝可是将三十万兵马交到了燕王手中。燕王虽年轻,却英勇善战,年纪轻轻就已在军中树立起无上威望,加上他又亲近悼仁太子一家,哪怕他承认了新君,新君也不敢去了忌惮之心。眼下边疆告急,需要燕王坐镇,倒还罢了,等到边疆靖平,便是狡兔死走狗烹之时。燕王身边臣属多是老燕王留下的得力之人,一定会劝主防备。这时候,若太孙能想到这位表叔,前去投靠,出兵的理由又多了一层。”

章放细细一想,喃喃低语:“北平的三十万大军几乎就是全国的两成兵马,若再加上西北常家二舅父手上能指使的兵力,便是三成有余,而且俱是精兵……哪怕新君胆子再大,也不可能睡得安稳。光靠京城那十来万人,能顶什么用?想要各地卫所勤王……他名不正言不顺地,天下皆知其弑兄逼父的恶行,谁愿意帮他?”他不由得露出喜色,看向章寂:“父亲所说果然有理。这么一来,顶多几年功夫,太孙就能还朝了,我们一家自然无事!”

章寂微微皱了眉头:“太孙是否还朝还是未知之数,如今他落得这般处境,能保住性命便是万幸。若日后能重归富贵,别的其实不必太过强求。”

章放大惊:“父亲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连燕王也……”章寂伸手阻止他接下来的话,抬头看向正朝他们走来的沈氏,朝明鸾做了个眼色:“三丫头,方才听到的话不要告诉别人,知道么?”

明鸾心里正根据新得的情报YY得起劲,听了他这话,连忙答应下来,瞥见沈氏走近,撇了撇嘴,直起上身打招呼:“大伯娘。”

沈氏笑了笑,便向章寂行礼:“父亲,前面有处小河滩,水势较缓,船家说,已近午时,就在那里靠岸做饭。官差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

船一旦靠岸,章家三个男人就得带上刑具,以防万一,这是章家跟差役们达成的协议。

章寂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没多说什么,章放索性连看都没看沈氏一眼,只顾着逗明鸾,指着岸边的景致叫她看。明鸾满腹心思都在沈氏身上,哪里有空去赏景?只是胡乱应了几声。

沈氏对公爹小叔的冷淡视若无睹,反而还微笑着对章放道:“二叔,方才我走过来时,看见二弟妹正在那里照顾骥哥儿,好象骥哥儿身上又不好了,你要不要过去瞧瞧?”

章放眉头一皱,淡淡丢下一句“知道了”,然后向父亲请示:“儿子过去看一看。”待章寂点头,便往船舱里走。沈氏微微一笑,又冲明鸾道:“三丫头,你母亲正找你呢。”

“哦。”明鸾应了声,却没有起身的意思。沈氏眉心微蹙,又再重复了一遍:“三丫头,你母亲正在找你,你不过去么?”明鸾笑了笑:“母亲找我,一定是叫我去帮忙做饭的。但昨儿四妹妹烧火时烫伤了手,祖父说过不许我们姐妹再去灶上帮忙了,有周姨娘、谢姨娘在,船家也能出一把力,我还是留在这里陪祖父吧。一会儿官差来上桎梏,没人帮忙,祖父吃饭不方便。”

章寂笑着摸了摸明鸾的头:“好孩子,祖父知道你孝顺,一会儿你就喂祖父吃饭吧。”明鸾乖巧地应了声,还重重点了点头。

沈氏勉强笑笑,在一旁坐下:“那媳妇儿也在这里陪父亲吧,三丫头年纪还小呢,能做什么?”

明鸾瞥她一眼:“我能做的多了去了,就算是上灶也没问题,大伯娘就放心吧。如果你很闲,不妨过去帮忙烧烧火,洗洗菜。”

沈氏看了她一眼,没吭声。

不一会儿陈大志拎着桎梏走了过来,朝章寂扬了扬:“老爷子,船要靠岸了,您动作麻利些,咱们也好早些吃饭。”

章寂伸直了双腿,递出双手:“请便吧。”陈大志便要上前。

沈氏忽然伸手拦住了他:“陈官爷,我们一家大小都在这儿呢,能逃到哪里去?若我们家的人真有心要逃,这几日就不会如此顺服了。老爷子年纪大了,受不了这个罪,还请您高抬贵手,让他老人家能安心吃顿饭吧。”

陈大志挑了挑眉:“这话怎么说?你们可是答应了的。”

沈氏微笑道:“确实是答应了的,但陈官爷你也瞧见了,我们家的人都安分得很,你不如就发发善心吧,若你害怕我们家有人胆敢逃走,大可以把我绑起来,以防万一。”

明鸾脑中顿时警铃大作,沈氏从来不会为了沈家以外的人牺牲自己,忽然变得这么好心,一定有所图!

章寂脸上也露出惊讶之色,原本态度还十分冷淡的,口风已有了变化:“老大媳妇儿,你这又是何苦?”

沈氏眼圈一红:“只要父亲和小叔们能少吃些苦,媳妇儿再苦也不怕。”

喂喂喂,这算是苦肉计咩?明鸾眼看着章寂的脸色有了变化,意味着沈氏在章家的地位又有了起复的迹象,心里不由得着急起来。好不容易远离了沈家,可别在这时候叫沈氏东山再起,到时候还不知要被她算计到什么地步呢!

陈大志对沈氏的要求感到十分为难:“你说得好听,万一你们当中真有人跑了,我要如何交待?要知道,三个犯人都是壮年男子,这几日又是一路乘船南下,你们休养了几日,正有力气呢,我可不敢冒这个险。”

沈氏脸上露出哀求之色:“哪怕是只有老爷子一人也好!”陈大志仍旧摇头。章寂便劝沈氏:“罢了,不必强求,不过是一会儿功夫。”

明鸾在旁看得分明,脑中忽地灵光一闪,插嘴道:“陈大叔,如果您觉得实在为难,可以只给我祖父、伯父和父亲带上脚镣,别约束他们的双手。这么一来,他们跑不了,但又能轻松些,可以自己吃饭,不是两全其美吗?”

陈大志对此建议倒有几分心动:“我去跟兄弟们商量商量。”便转头寻张八斤他们去了。

章寂有些惊讶地问明鸾:“怎会忽然起了这个念头?”

明鸾偏不提起沈氏,只笑说:“祖父、二伯父与父亲这几日吃饭的时候都要人喂,却用不着挪地方,因此我觉得,只要去了双手束缚就足够了。脚上嘛……他们要铐就铐好了,如果太过得寸进尺,把官差们的耐心都磨光了,等到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就不好说话了。”

章寂露出了赞许的笑意:“说得好,在这种小事上,只要过得去,倒不必强求太多。即便是别人欠了你的人情,也当留到有用的时候。你小小年纪,倒看得通透,实在难得。”

明鸾咧嘴笑着,偷偷看了沈氏一眼,见她低头不语,脸上看不出有什么表情,心中不由得冷哼了一声。

陈大志很快就回来了,手上只带来了木梏,这意味着差役们同意了明鸾的建议。章寂多日来第一次用自己的手捧起了饭碗,拿起了筷子,不由得感慨万分,还对三儿子章敞道:“以往你总说自个儿的闺女不中用,我瞧她伶俐得很,往后要好好教她,万不可象从前那边疏忽了。”

章敞心中不以为然:“她才多大?不过是有些小聪明罢了,当不得父亲的夸奖。”谢姨娘还在旁边细声细气地道:“三爷,三姑娘也是看到老爷吃饭时辛苦,不忍心,才出了这个主意的,她小小年纪就知道孝顺祖父,已经很难得了。”章敞微微皱了眉头。

明鸾暗中瞪了谢姨娘一眼,便双眼正视父亲,坦然道:“我看到父亲天天吃饭都吃得很不舒服,要谢姨娘喂食,可谢姨娘又要抱着弟弟,一心二用实在是太辛苦了,才忍不住跟陈大叔说的。如果我做得不对,还请父亲不要怪我。”

章敞的神色更不自在了,对于爱妾近日的行为,他也早有不满,但文骐是他的爱子,爱妾心疼骨肉,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轻咳一声,瞥向谢姨娘:“骐哥儿怎么还在哭?他从昨儿夜里开始就一直哭个不停,吵得整船人都睡不着觉,你是怎么照顾他的?”

谢姨娘万万没想到原本烧向明鸾的火会蔓延到自个儿身上,便有些吱唔:“原本已经安静下来了,只是方才妾身帮着做饭,只得把孩子交给三奶奶照应,没想到骐哥儿又哭闹起来了……”

这死贱人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挑拨离间!

明鸾恨恨地盯着她看,陈氏倒是非常淡定:“你虽把骐哥儿交给了我,但因为三爷不放心,故而一直是由三爷照看的,想是三爷不知道怎么带孩子,有什么地方疏忽了?”

谢姨娘整个人都愣住了,章敞的脸色更加难看:“孩子哭闹又不是方才开始的,从昨儿起就吵个不停了,跟三奶奶什么相干?少说两句吧,还不赶紧把孩子抱回舱里去?!”

谢姨娘眼圈一红,委委屈屈地应了一声,抱起孩子进舱去了。章敞看了看陈氏,有些讪讪的。陈氏没说什么,反而细心地将章敞那份饭挑拣一番,把他不爱吃的菜都拿走了,还替他把鱼肉的骨头挑掉,方才将饭递给他。

章敞看得分明,想起自己连日来所吃的饭都是这样,鱼肉里没骨头,别人碗里有自己不爱吃的菜,自己碗里却没有,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由得动容:“这些天辛苦你了,只是如今比不得从前,你何必如此费心?”

陈氏微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相公快吃吧,当心饭凉了。”

“好。”章敞接过饭,声音都放柔了三分,“你也快吃吧,不然一会儿饭凉了,你吃下去又要不舒服了。”

“哎。”陈氏脸颊显出浅浅的绯色,低下了头。

便宜老妈也不笨嘛,正应该在便宜老爹跟前多表现表现呢,瞧,这不就奏效啦?

明鸾偷偷露出了奸笑,冷不妨头顶上挨了一下,扭头望去,却是祖父章寂在搞鬼,他脸上也正显露出欣慰的笑容呢。她会意地朝他眨眨眼,便爬到一边吃饭去了。

他们这边一片和乐融融,但沈氏却独自蹲在河岸上临时垒起的土灶边吃着自己的那份饭,因为没有靠着船身,无处挡风,饭菜都已经凉了,吃下肚后连身体都冷了几分。

今日她本有机会表现一把孝心与贤德,没想到事情发展到眼下,人人都把功劳算在明鸾身上,却无一人记得她。她心中凄凉,满腔冤屈,可惜无处可诉。想起远离自己的娘家亲人与生死未卜的侄儿,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泪水渗入饭菜中,一口一口地,都带着苦涩的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