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三十七章 分道

斗鸾 第三十七章 分道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发热?这毛病可大可小啊!

明鸾连忙追问:“是得了什么病么?伤风感冒?总不会又是天花吧?沈家儿子的天花不是早就好了吗?”

“听说是好了的,但安哥儿一直病着,说不定还没好干净。”陈氏面带忧色地看向沈家人所在的方向,“万一还没好全,沈家姑娘过了病气,那可就不好了。”

沈昭容一路上都在照顾生病的兄长,如果说沈君安的天花要过人,肯定首先就会传染给她。明鸾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自己虽然跟沈昭容没什么接触,但陈氏、沈氏等人却是和对方近前说过话的。

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天花,因此明鸾对这种病不太了解,只知道它传染性很高,而从沈君安的情形来看,症状之一就是发热。传染病这种东西,自然是身体越弱的人越容易受到感染,同行流放的三家人里,称得上身体健壮百病不侵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她连忙抓住陈氏的手臂:“母亲跟沈家姑娘有过接触吧?赶紧让咱们家与她们兄妹接触过的人去洗热水澡,刷洗干净了,衣服也要全部用热水洗过晾干,避免跟沈家的人再接触,要找些干净的布蒙口鼻,还要搬离他家的下风处,特别是大伯娘……”

她正絮叨着能做的预防措施,陈氏却脸色发青地打断了她的话:“你这是在说什么?难不成你觉得……”身体一晃,几欲晕倒。明鸾正色对她道:“母亲,我知道你跟大伯娘亲近,也不忍心对沈家太过冷淡,但这种事不是玩的,你的仁慈可不能用在不该用的地方,这时候万一有所松懈,我们家所有人都可能被连累死,你知道事情轻重吗?!”

陈氏红着眼圈,咬唇点了点头,什么话都没说就起身去寻丈夫章敞了。章敞听了她的话,脸色也白了,马上带上妻子去找兄长章放,等到章放上报章寂,吴克明已经用手帕捂着口鼻走向沈家人那边。

章寂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指挥儿子媳妇搬动被褥、煮热水、拆洗衣裳,章放问:“天明就要出发,若是把衣裳都洗了,如何上路?”章寂道:“出了这种事,万一大夫来了,确认是天花,如何还能上路?就算不是,如今秋日天气干爽,风又大,吹上几个时辰,衣裳也能半干了。”章放只好领命而去。

就在章家众人忙碌的时候,沈氏红肿着双眼又找上了陈氏:“三弟妹,你这里还有没有退烧的药丸?”

陈氏为难地对她说:“大嫂子,药是有的,给你也没问题,但你还是不要往那边去了,万一沾染了病气,父亲怪罪下来,我也担待不起啊!”

沈氏含泪道:“好弟妹,那是我亲侄儿,亲侄女,叫我如何能放心?今日你助我一把,日后我必定十倍回报你!”

陈氏叹了口气:“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回报?我本来也不图这个。”打开包袱拿了两瓶药各倒了两颗递过去:“若真是天花,这点药吃了也是白吃,若只是风寒,这两种药倒还管些用。你拿去试一试吧。”

沈氏连忙接过药,匆匆转身离去了。明鸾正从井边走回来,见状急问陈氏:“母亲,你把药都给她了?”

陈氏叹道:“只是两颗治发热和风寒的药,其他都没给。到底是亲戚一场,你大伯娘又求到我头上了,难不成我还能拒绝她?”

明鸾暗暗松了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殷勤地帮陈氏抱衣裳送洗。

沈氏拿到药,跑去找娘家人,却未能立时将药送到病人嘴里。吴克明跟沈家夫妻正对峙争吵,坚决不同意去请大夫,差役们围了一堆堵住了路。

吴克明说:“别说现在是半夜,又是在城外偏僻的地方,就算是在城里,也犯不着正儿八经地请大夫抓药,又不是尊贵的少爷小姐,不过是两个流放犯的孩子,病了又如何?说什么天花厉害,你儿子得了天花,这么久都没死掉,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回头便命众差役各自回去睡觉,等天明还要赶路呢。

但张八斤等差役却不肯听他的话。押解的犯人的儿女病了,他们自然不关心其死活,但天花却是要过人的,到这个时候吴克明还要押人上路,万一他们被传染了天花怎么办?于是纷纷围着吴克明劝说。吴克明听着听着,脸色就沉下来了,他为了消除属下的不满,甚至耽误行程放了他们一天假,才给了他们好处,转眼他们就要跟他做对,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吴克明与张八斤等人吵起来了,双方刚刚有所缓解的关系立时又变回冰冷,前者指责后者一方受了钱财贿赂,便为犯人大开方便之门,是因私忘公;后者指责前者因为私人恩怨而无视自身职责,做事只凭一己私欲,视同僚为无物。差役中有个叫陈大志的,把话说得更加明白:“吴班头根本就只想着把犯人折腾死了出气,上面追究下来,你有靠山保着,自然平安无事,我们兄弟却要受罚,说不定还会把差事丢了,全家老小都喝西北风去!若是运气不好,兄弟们有谁在路上生了病,丢了命,坏了腿脚,谁来可怜我们?!”

差役们吵成一团,双方都固执不肯让步,而就在他们身边,沈家人还在为自家儿女的病情忧心不已。沈氏费了好大功夫,才寻到空隙挤了进去,将药递给杜氏:“这里有几颗药,快瞧瞧哪个对症,先喂孩子吃下去!”

杜氏如同在黑暗中见到一缕阳光,脸上顿时显出几分生气,飞快地夺过药,闻了闻,便喂给孩子。沈氏看到她给沈昭容喂的是治风寒的药,给沈君安喂的是退烧的药,心中不解,忙小声问:“容儿是得了风寒么?”

杜氏顿了顿,偷偷看了争吵不休的差役们一眼,才压低声音回答:“容儿只是着了凉。晚饭前她做错了一件事,我罚她面壁,大概是那时候吹了风。因安哥儿也烧起来了,我怕天亮后他没力气赶路,那吴克明要逼我们把安哥儿丢下,因此才说容儿也是得了天花。”

沈氏吃了一惊,迅速看了吴克明一眼,便将杜氏拉过来耳语:“你疯了?万一大夫诊出来只是风寒,你就不怕那姓吴的又要折腾人?!”

杜氏抿了抿嘴:“我瞧天花开始时的症状跟风寒也差不了多少,大夫未必能诊治出来。况且这样的大病,大夫总是要小心行事的,必会让病人休养些时日,察看病情变化。我也没别的念头,只求能在这里再留几天就好了,安哥儿实在太虚弱,这时候硬挺着上路,怕是熬不了几日。”

沈氏听了,神色也放缓下来,只是语气中还有几分埋怨:“话虽如此,弟妹也太鲁莽了些。万一请来的大夫无能,把容儿的病当成是天花来医治,吃的药不对症,你叫容儿怎么办?如今安哥儿已是这样……”她忍不住哽咽出声,“若是容儿再有个好歹,你们夫妻将来靠谁去呢?”

杜氏听了也忍不住掉泪了:“大姐,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容儿虽然可怜,但总比不得她哥哥要紧,只能叫她受委屈了,日后我必会好好补偿她的!”

且不说沈家人如何瞒着众人行事,吴克明经过一番争吵之后,终于还是让了步,同意去请大夫来看诊。这时候天已经亮了,陈大志进城请了个老大夫来,给沈家兄妹把了半天脉,最终只得出一个结论:“不妨事,只是风寒,吃了药发发汗就好了。”

吴克明立时就黑了脸,伸脚将沈儒平踢得反跌出去:“不是说得了天花吗?!敢跟官爷耍心思?!”杜氏哭着扑到丈夫身上,不停地向吴克明磕头:“官爷开开恩吧!孩子真的病得很重,我们绝没有欺瞒大人的意思!只是不谙医理,才误会了!”

吴克明冷笑一声,也不理她,径自回头对众差役们讽刺道:“瞧见没有?你们请回来的大夫说了,不是天花,你们可还担心会过人?只怕你们摔死了、淹死了、吃饭被噎死了,也不会得天花病死!”

没人应声,但众人脸上都十分不忿。谁都不是大夫,怎会知道沈家孩子得的是开花还是风寒?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有了准信,他们也可以放心继续押解犯人,怎么话到了吴克明嘴里,就变得这么难听呢?

吴克明没理他们的反应,又转向沈儒平与杜氏:“赶紧给我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沈儒平忍痛抚着胸口,低声哀求道:“求官爷开恩,虽然不是天花,但两个孩子病得不轻,委实无法赶路。”

吴克明冷笑一声:“他们能不能赶路,与我何干?我只要把犯人押到就好,家眷在路上死了一个两个,也是常情。要是有谁不肯走的,那就别走了!”说罢便喝令差役上来给沈儒平上桎梏。

杜氏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番盘算不但落空,反而把丈夫孩子推向更糟的境地,顿时痛哭出声:“不要啊!不要这样!官爷,求求你放过我们吧!”一边哭一边拦人。沈氏也含泪哀求:“吴班头,请您发发慈悲吧,您所领的命令,是要将犯人连家眷一起送达的,若是好好的死了一两个,您又要如何交待?”

吴克明压根儿就没把她这威胁放在心上:“死了便死了,还要我如何交待?别说只是随行的家眷,就算是犯人,也没人担保路上就不会生点小病小痛,死了也是他没福,怎能怨到我头上?”扭头就走。

张八斤与陈大志等几名差役窃窃私语:“他自然是不愁向上头交待的,要倒霉也是我们倒霉,也不知怎的走了这等霉运,居然遇上这么个上官,这一路还不知要吃多少苦头呢!”“可不是么?他只顾着自己高兴,把我们都当成是犯人一般了吧?”

老大夫在旁看到这个情形,眯眯眼,捻着长须,不知在想什么。

沈家出了这样的变故,其他两家各有反应。

李家暗自庆幸不是天花,不然他们一家人也会有危险,李家太太见儿媳李沈氏频频往沈家的方向看,还要教训她:“若是不放心,索性一起过去得了,只是去了就别回来!”李沈氏眼圈一红,低头应了,待回到丈夫儿女身边,李家大爷李城便对她说:“你明知道母亲不待见你娘家,怎的还要露出痕迹来?我们李家被你娘家连累至此,还愿意认这门姻亲,已是仁至义尽,你还哭什么?!”李沈氏低头喏喏不敢多言,一旁的儿子李云飞脸上却露出几分忿恨之色。

章家这边则在听说沈家儿女得的只是风寒后松了一大口气,洗了一半的衣服也停下来了,干的收好,湿的就赶紧扭干水晾起来,等正式出发前再收。陈氏还对明鸾道:“瞧,不是天花,烧热水洗澡什么的就算了吧?大清早的,灶上还忙着,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明鸾郑重对她道:“这次是侥幸,还是离他们远些比较安全,卫生方面也不能放松。”

这番变故让明鸾生出了另一个念头,她找到章放,开门见山地说:“二伯,您瞧见没有?那几个官差好象跟吴克明吵起来了,又翻了脸。”

章放自然早就看到了,正有意要做点手脚,听到侄女这话便笑了:“你这丫头倒也机灵,竟跟二伯想到一块儿去了。”

明鸾咧嘴一笑:“我们家的病人比沈家少,也有能力自己雇船,想必押送我们的官差也愿意跟吴克明分路走吧?”

章放拍了明鸾头顶一记,便去找张八斤说话了。明鸾很想跟去帮口,却被陈氏叫去收拾行李,只得悻悻回转。

待收拾好了东西,章家众人聚集到章寂身边,章放已得了准信返回:“沈家那边又有了变化,那位老大夫说,虽然两个孩子得的是天花,但病情瞧着有些重了,若是轻易挪动,就怕会变化为痨症,还说沈家大爷的脸色也不大好,很有可能也被过了病气。”

章家众人皆是一愣,宫氏忙问:“这是什么意思?连沈老大也病了么?”

“那大夫是这么说的,还给沈家父子三人都开了方子,又开了另一个方子,叫差役们配了药来给各人净身,免得沾染了病气。他说,这时节不大好,越往南边去,越容易有时疫,洗了药澡,也能安心些。”

明鸾听出几分意思:“那我们呢?要不要请那位老大夫来给我们家人也瞧瞧,有病治病,无病也可以预防。”

“老大夫原有此意,只是吴克明不耐烦,打发了,惹得其他差役都在抱怨。”章放指了指院门口的方向,“王老实去买药了,等他拿了药回来,还要煮了药水给大家净身呢。吴克明原嫌麻烦,只是挡不住众人主张,唯有答应了。我们要等到明天才能出发。”

宫氏念了句佛:“这样也好,我们骥哥儿身上也有些不好呢,能多歇一日就多歇一日吧。”

章放却看了章寂一眼,又看向弟弟章敞,章敞有些犹豫:“父亲,二哥,那我们……是不是先走一步?”宫氏吃了一惊,猛地转头去看他。

章寂点了点头,冷哼一声:“早一日走也好,我们家又没有重病人。若是一直等待,只会继续被沈家拖累。”

章放笑了:“方才儿子已经在张八斤等人跟前探了探口风,他们也愿意跟吴克明分开,只是雇船的事,他们还不曾点头,我看他们是在担心要自己出银子。”

陈氏轻声对章敞说:“我们还有些碎银子。”章敞瞥了她一眼,对章放道:“二哥,你跟他们说我们自己出银子好了。只要到了吉安府,一切就好办了。”

章放有些犹豫:“这话我也说过了,只是吉安府离得远,他们担心路上的花费大。”

宫氏忽然插嘴:“若是能坐船,我们骥哥儿也能安心养病。相公,你就跟他们说,用不着到安庆,我有个姨父在彭泽任县令,想必我姨妈愿意帮忙出点银子。”

章放愕然:“从前怎么没听你说起?”彭泽位于安庆与南康之间,正是他们南下的必经之路。

宫氏有些扭捏:“他都快四十岁了,还只是个县令,家里不大乐意提起。不过我姨妈跟母亲素来亲近,因没有女儿,自小儿便把我当成是亲生闺女一般疼。我姨父今天秋天应该将近任满了,若是去得早,想必还能赶上。”

章放皱皱眉:“若是赶不上可怎么办?大话说了出去,没法兑现,吃亏的可是我们!”

宫氏不以为然,章放也没理她,跟章寂、章敞又商量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去向张八斤等人说项。无论如何,先跟吴克明与沈家分了道再说。

也不知章放是怎么跟张八斤等人说的,后者不久就找上了吴克明,要求押解章家犯人先行,连理由都是现成的:“你们这边有病人,又怕会转为痨症传染他人,也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走,我们先行一步,也免得耽误了行程。”

吴克明隐隐有几分明了,但他再不乐意,章家也不是他的仇人,他只要盯紧沈家就好,因此他最终还是点了头。一时间,负责押送章家的差役欢天喜地,负责押送沈、李两家的差役却愁眉苦脸,李家还蠢蠢欲动想要跟着一块儿走,被吴克明一阵斥骂,给挡了回去。

章家人的行李都是打包好了的,说走就能走,当下便做了早饭分食,你搀着我,我扶着你,走上了前往南方的大道。沈氏心里虽不情愿,却也只能一路哭着回头看亲人,一路跟着走了。

慢慢走了三四里地,章家众人来到一处小码头边上,张八斤回头冲他们笑笑:“还等什么?赶紧雇你们的船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