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斗鸾 > 第十一章 脱罪

斗鸾 第十一章 脱罪

作者:Loeva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3 10:14:54 来源:笔趣阁

沈氏的骤然停顿引起了常氏与陈氏的注意。常氏正着急想知道儿子的案情究竟如何了,见沈氏不再往下读,才忽然想起章启的供词等于是将沈氏娘家与其妹的婆家拉下了水,不由得有些尴尬,但她确信儿子会这么说是有理由的,便轻咳一声,道:“老大媳妇,你也别着急,咱们家几乎被逼到绝路上了,如今不也有了转机么?只要亲家与李家都是清白无辜的,必定能平安度过此劫,你就放心吧!”

沈氏咬着牙,眼泪直往下掉:“母亲……四叔怎么能这样说呢?他这是……这是要将沈家和李家逼上绝路啊!我一向待他不薄……”

她话未说完,常氏便不乐意了:“老大媳妇,照你这么说,难道启儿是有心陷害沈李两家的不成?太子妃在宫中还能向谁家求援?不就是你们几个娘家人么?李家与沈家会参与其中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心里还隐隐生出几分疑心:大媳妇会不会早就知道了?太子妃若能向娘家沈家与姻亲李家求援,自然也会向章家求援,可自己身为章家主母,对此完全一无所知,小儿子又怎会应召进宫去?必然是有人叫他去的!

常氏还在疑虑,沈氏已经醒过神来,知道婆婆怀疑自己了,忙道:“母亲,不是媳妇埋怨,媳妇实在是冤枉!太子妃那日确实曾派人来找媳妇,却没说是为了什么事,只叫媳妇跟四叔说,让他进宫后去东宫一趟。那日正好是母亲寿辰,按例宫里是有赏赐的,媳妇只当东宫是想另外备一份贺礼,正好四叔那天要在宫里轮值,顺便捎上倒也方便,便没多想,哪成想会是这样的祸事?!”

常氏听了,略减去几分疑虑,但还是有些不满:“既如此,你怎么不早说?!”

沈氏倚在床边痛哭:“媳妇儿哪里经历过这种事?消息传来时,都慌成一团了,又是伤心太子妃与太孙,又要担心父亲与四叔的安危……”

常氏叹了口气:“这也难怪,你到底年轻,平日再能干,又哪里经得住这些?罢了,以后切记不可再大意。”沈氏哭着连声保证。

明鸾看得目瞪口呆。她还以为这回沈氏的真面目一定会被揭穿的,没想到便宜祖母跟便宜老妈一样,都对这女人盲目信任。她咬了咬牙,转头看看门外、窗外,猜想外面把守的士兵应该离得挺远的,考虑是不是把自己偷听到的话说出来。

她还在考虑呢,陈氏安慰了沈氏几句,又扶着她在床边坐下,便回过头来推了女儿一把:“鸾丫头,你先出去吧。”

明鸾一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她却只是小心地打量着常氏与沈氏的神态,又回过头来催:“快呀,你又听不懂,留下来做什么?快出去!”

她这是在小辈面前维护沈氏的脸面?

明鸾深吸一口气,忍住气笑了笑:“我去门口守着,不让人过来打搅。”说罢不等她们说什么就跑了,出了卧室门,却没走远,真的“守”在了门边。

西次间方才十分热闹,大多数人都过去劝架了,此时还真没几个人在,只有三房的谢姨娘抱着文骐哄他睡觉,另有二房的周姨娘拉着女儿青雀低声嘱咐着什么,似乎是阻止她去西次间,免得碍了二奶奶的眼。这两个姨娘都跟明鸾本尊不大对付,见她望过来,纷纷避开了视线,谢姨娘索性抱着儿子转到更远的一个角落里坐了。

明鸾没功夫理她,只是借着地利,侧耳细听卧室里的对话。

陈氏又安慰了沈氏几句,常氏已经等不及了:“老三家的,你继续读信。”陈氏忙应了。

林氏的信写得十分详细,记性也很好,她将章启在狱中说的话都一一记录下来了。章启当时告诉她,他是一大早就被自家大嫂叫了过去,只说是东宫急召,没说具体详情,他还以为是东宫有赏赐要他捎给过寿的母亲呢,去了才知道是这样的大事。情急之下,他也曾想过拼一把救人,可惜太子妃行事太叫人失望了,而广安王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居然宁死也不肯跟他走。饶是如此,太子妃还怕广安王临阵脱逃,叫人将他的手绑了起来。

林氏在这里插了一句花,说林家打听到的消息是,东宫正殿那具疑似太孙的尸体,双手背在身后,确实有些不自然。冯家人得到章启的新供状后,便确认了那具尸体实际上就是广安王,而“广安王”的尸体则是另外找的替身,逃走的只有太孙与胡四海两人!

确认了这一“事实”后,冯家长子便接过林氏的任务,追问章启后来的情形。大概是因为已经说出了“实话”,章启也就不再有所保留了。他承认东宫宫人提起沈李两家都派了人来时,他因为起疑而问过来人是谁,但那宫人只是含糊答说人还没到,怕行踪不密会叫人发现。因此他没跟沈李两家的人打过照面,后来跟太子妃起了冲突时,也曾质问对方是不是以为有娘家人帮忙就能万事大吉。太子妃当时说,沈李两家就算来了人,也不过是帮着将太孙藏上两三日。太子和她另有一位援手,已经在路上了,只要他到了京城,马上就能将太孙送到安全的地方去。她还说这位援手是越王与冯家绝不会想到的人,等到将来真相大白,太子沉冤得雪,太孙还朝的那一日,他们一定会后悔自己有眼无珠信错了人,到时候她就算在九泉之下也会笑开怀的。

太子妃不肯说出这位援手是谁,又执意要杀死广安王充当太孙替身,广安王自身又不肯走,章启一怒之下就离了东宫去找吴王,后面的事就不清楚了。他叫冯家人去查沈李两家当日是否有人在宫中执勤,就可知道有谁牵涉其中。

越王与冯家人调查出那一天太子妃之父沈翰林在事情发生的前一天晚上留在文渊阁值夜,而文渊阁与东宫所在的春和殿同在皇城东面,虽然离得不算近,但如果东宫要秘密送一个人到这里与沈翰林会合,并不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李家族中也有两名子弟身负禁卫之责,其中一人那天晚上正好当班,只不过把守的地点在西华门,离东宫更远。但考虑到那名向章启泄露消息的宫人所言,离得远并不代表来不了。鉴于那名宫人已经死于火中,目前仅剩的线索就只有章启的话了。他们立刻就采取了行动。

沈李两家早在几天前就被搜查过了,但没有抓人,直到这时冯兆南才命人将沈翰林与李家两名宿卫宫禁的子弟投入大狱,同时重新排查这几天内出入两家的人。至于章启,则因为提供了有用的线索,虽然曾经犯过糊涂,差一点与谋逆者同流合污,但看在他的功劳份上,可以从轻发落。章侯爷既然不知情,也可以无罪释放了。

陈氏念到这里,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常氏更是喜极而泣:“总算老天有眼,叫侯爷和启儿逃过大难,只是不知他们会如何处置启儿?”她习惯性地看向沈氏,后者却背过身暗自垂泪,她知道长媳是为其父而难过,也有些不好意思,便劝对方:“好孩子,你放心吧,沈亲家不过是个读书人,又是独自一人在皇城值夜,哪里能带人出来?若太子妃真有援手,多半是李家的年轻人,亲家很快就会平安无事的。”

沈氏只是低头垂泪,虽然点了头,却将手帕拽得紧紧的,在常氏与陈氏看不到的方向咬牙切齿,眼中迸出强烈的恨意。

明鸾悄悄放下门帘,心中警惕更深了。其实依照她两次偷听到的情况来看,章家四叔的话是打了折扣的,带走太孙的明明是章家的人,他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减轻章家的罪名,另一方面也是给太孙打掩护,不过他在狱中吃了那么大苦头,又对太子妃有点意见,或许对沈氏也有点意见,借机撒谎报复一下沈家也有可能。但这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章家人能安安全全地活着就行了。

然而对沈氏来说,章四叔的供词却连累了她的娘家亲人,她心中一定无比怨恨吧?

明鸾完全不可怜她,直到现在还在生死攸关的大事上对婆家人撒谎的东西,会有今天都是她们姐妹自找的!

有了林氏传来的消息,常氏等人都安心了许多,到了第二天,冯兆南把守在侯府内的人手撤走了,只留了几十个兵丁守在外围,以防万一,但不再阻止章家人出入,只要章家人向官兵报备,并且带上一两个兵丁随行,他们想去哪里都没问题。

南乡侯也被放了回来。

明鸾还是第一次见这位祖父,他高高的个子,腰板挺直,虽头发有些花白了,看起来却十分健壮,很有些老将气质,年轻时必然是个阳光派的帅哥,只是眼下神色有些憔悴。老夫妻俩一别数日,再见却仿如隔世,彼此紧紧握着对方的手,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只是默默含泪以对。

章二爷满面堆笑地安慰父母:“父亲平安回来就好,听说四弟也停了刑,大理寺已经传了大夫去给他治伤了,只等上头结案,就能放出来。差事是不能再当下去了,但只要能保住性命,便比什么都强。以咱们家的家底,还养不活他么?”

宫氏大煞风景地在旁边添了一句:“可惜四弟妹没福,这会子不知怎么后悔呢!”

众人齐齐盯了她一眼,她自知说话造次了,却还不服气:“我说的是实话啊……”

常氏叹了口气,对丈夫道:“四媳妇儿也不容易,若不是她回娘家求情,启儿还不知要吃多少苦头。她被父母所迫,为了救人,也只得依从父母之命了。等启儿平安回来,咱们再去林家问问,看能不能把媳妇儿接回来吧?”

南乡侯板着脸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老四这回是做错了,当初为了点小口角不肯救人,就已经不对,如今又……方才回来的路上,我听人说皇上已经醒了,若太孙真的……”他欲言又止,叹息一声,摇摇头转身进屋。常氏也沉默着跟了进去。

宫氏拉着丈夫小声嘀咕:“父亲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咱们家还真要为太子去死不成?!”

章二爷瞪她一眼,甩袖进屋,宫氏暗暗跺脚,瞥见沈氏神色憔悴,翘了翘嘴角:“大嫂子,你是担心沈家老爷么?听说他在牢里头受了不少刑?唉呀,这可怎么好?四叔那样的大小伙子都撑不住,沈老爷那么大年纪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

沈氏冷冷地看了她一眼,径自进屋去了。宫氏被她这一眼惊住,好不容易醒过神来,啐了一口,便叫过儿子女儿和丫头婆子们:“赶紧回院去瞧瞧,几天了,也不知道被人搜刮了多少东西去!”

明鸾左看看,右看看,见章家人进正屋议事的进正屋议事,回自家院落检查的回自家院落检查,自己该去哪里好?在正屋熬了几天,睡又睡不好,吃也吃不香,她已经很累了,很想睡上一大觉,但又担心那些“大人们”商议事情会商议出什么岔子来,犹豫不定。

算了!明鸾咬咬牙,决定去正屋旁听。现在皇帝醒了,局势又有可能发生变化,万一他重新掌握大局,追究下来,章家人可是有“出卖”太孙的嫌疑,至少,在太孙找到之前,这个嫌疑是洗脱不掉的,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她来到正屋门前,踌躇着不敢进门,生怕被长辈看到了会直接赶她出来,便留在门外再次偷听,只来得及听到便宜祖父南乡侯说一句:“这回咱们家的爵位是保不住了,若皇上追究下来,我也躲不过去,只盼越王一伙迟迟找不到太孙,不然……”便被人从身后扯了一把,她正听得心急,不耐烦地回过头,正看见陈氏神色不善地盯着自己,无奈地忍住了骂人的冲动。

陈氏拎起女儿回院,一路上都在数落:“也不知几时养成的坏毛病,居然学会听壁角了,说出去也不怕叫人笑话……”明鸾板着脸生闷气,只当她放屁。

刚走出正院大门,合听得前院传来一阵喧哗,陈氏忽然抖了一抖,咬着唇拉住女儿躲回院门内,见有婆子从外面飞奔过来,忙问:“前头是怎么了?!”

那婆子激动地叫道:“是舅老爷来了!”说罢也顾不上陈氏,便跑进屋里报信:“侯爷,夫人,舅老爷来了!舅老爷带着圣旨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