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73.修堤坝

庚辰年正月 73.修堤坝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辛未年(1691)是岁试之年,潼绵学馆复学已是第四个年头。左钧征询里长及一些家长、学生意见后,决定推荐几名得意门生参考。

为准备这场考试,左钧在初八之前就同王秉正一起回了铜牟镇。县试春上二月就要举行,很多程序上的事,还得他帮着考生一起办。

初八那天,王秉正燃放鞭炮,置办了开工酒席,继续点火生产。

两间作坊酿造,头年收的一千多石粮食只坚持到清明就已耗尽。储酒洞窟单层已放满,为放更多的酒,王秉正在后两间洞窟的使用上,采用了双层叠码的方式,暂时解决了存酒问题。

虽然说山体洞窟恒温恒湿,只要一次性做好酒缸密封,就不用再为酒的熟化操心,可要叠码又大又重的酒缸,还有诸多不便。王秉正决定,酿酒季结束,再扩建两间存酒洞窟,还要加大卖酒的力度。

清完最后一甑酒糟,把两间作坊和器具冲洗收置完毕,王秉正准备把烧坊伙计和学徒都放了。这一年,大家干得都很卖力,他想让大家提前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再帮家里夏收和栽种。可是伙计和学徒们都不愿意走,他们推选了两个带头酒工找到王秉正,说夏收还早,要帮王秉正开挖洞窟。带头酒工告诉王秉正,不用再去雇小工,这些活计都由烧坊伙计自己来干,声明不用另算工钱,而且态度非常坚决。

王秉正很是感动。今年的活完成得早,到立夏后收麦,时间还有一个多月。他不便拒绝也不能拒绝,索性答应了。对于工钱,他没做表态。

买回工具,只请来一个老石匠做技术指导,新酒库的挖掘就轰轰烈烈地干起来。

为弃放挖出来的土石,王秉正决定在烧坊外渡口的上方,放羊山伸入涪江的山嘴处,修一段与烧坊现有墙基齐平的堤坝。修这个堤坝,不仅可以围出弃土的场地,还能预防涨大水时洪水淘空岸基,危害烧坊和镇子安全。

王秉正做了计划,这段江堤修起来,把堤后面的空间填满夯实,可形成一个长三十丈余,宽五丈多的平台。经过一个雨季,填土夯实后,他想在上面再建间粮仓。

但他还拿不准,那一片荒江滩当初并没在自己置换田地的范围内。如果修建,会不会有麻烦?只能回学馆与左钧商量。

左钧很是支持。为解决这个顾虑,他又找到了里长。

听左钧说道,里长显得相当兴奋。原来,铜牟自建镇以来,几次大水漫灌,都是从镇子上方涌进来的。自前朝开始,当地就曾上报官府,提议兴堤建坝拦水。但因战火连绵,想法一直难以落实。现在有私人愿出资建堤,当然是好事。里长答应了左钧父子,只要王秉正愿意,他定向县衙奏报,将堤坝围起的荒空地确权与王秉正。

说干就干,左钧当即书写了一份奏报,许了里长些银两,让其按规矩上报。不过两三日,县衙批复,准允。确权的地契官纸,也由里长带回给他。

一切胜意,工程开始。伙计们先是在江水的岸线处挖出一条深沟,然后用三合土和大人头石往上砌了一道厚约三尺、高约九尺的斜面堤墙。这堤墙与街对面下游方向的镇子相比,高出三尺还不止。

对于谪仙烧坊修堤,铜牟镇人议论纷纷。古来修堤都是官家衙门的事,一个开烧坊的自掏腰包建堤,而且修得还那么高大结实,人们不知道王秉正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大家也都看得到,这段堤坝从山嘴接下,如遇大洪水,可削水势,防止洪水从上游直接冲入镇内。

四月,经过县考拔选,潼绵学馆举荐的学子中,有三名获得资格参加府考。府考之后,三名考生均获得院试资格,等候学政巡考。

学生们学有所成,王秉正同左钧一样高兴,公开向学馆所有学生承诺,往后有意参加科考博取功名者,只需用心读书,认真应考,所有应试的支出,都由自己承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