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3.当亲兵,育儿子

庚辰年正月 3.当亲兵,育儿子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驿道西去,尘土飞扬。沿途,伤兵和逃难百姓三五成群,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焦虑、疲惫甚至绝望。

王耀文星夜兼程,超越大顺军殿后的队伍,在潼关附近追上了李自成的御营。之后,他被安排随大顺军一路到达西安,伙计则被编入御营做了李自成的亲兵。

到西安后,王耀文被派遣到老营的饷资营,专事酒水采办。此前,大顺军并没有设过这一职位。

饷资营主要负责后勤供给,是大顺军老营的一部,与女营、家眷营同场驻扎,日常归闯王夫人高桂英节制。因事关钱物,营内管事的人多是李自成从陕北带出的亲信,像王耀文这种从他地投附还被委以重任的,并不多见。

出征誓师、犒军庆功、寻常宴饮,大顺军对酒水需求量很大。但连年灾荒兵祸,三秦之地出产的粮食养人尚且困难,更别说耗粮巨大的酒水酿造,因此,秦地的烧坊自然也是十之七八熄火封窖,好酒更是难得找寻。好在大顺军官兵多是农民出身,对酒的要求除了“有劲”之外,并无他项。寻觅好酒,主要是为满足李自成和一干高级将官之需。

王耀文家杏花村酒楼所售之酒都是祖传家酿,醇酒早已香飘百年千里。当年,南来北往的江湖豪客、文人商旅,途经汾阳时,无不到杏花村一饮求醉。

好酒难觅,自己又懂酒善酿,加上大顺军仓廪里追赃助饷得来的粮食堆积如山。就任酒水采办后,王耀文就琢磨着要自建烧坊酿酒。可自到西安,他就再没见到李自成。他向李自成上疏,也像是泥牛沉海,不见音讯。

老营里的家眷营收纳的都是大顺军高级将官家中妻小,日常由高夫人领导的女营官兵保护。

家眷营是大顺军中最庞大的非战斗存在,仅黄口小儿就有近千人。为有效管理,也为大顺军储备未来人才,高夫人又专门成立了童子营。把这些随军的男娃娃们集中在一起,按年龄大小编队,安排先生和将校教他们读书习武。

王秉正初到军营时不仅和父亲同住,就连日常王耀文办理公务时,他也随在身边。

一天,王耀文到高夫人帐前汇报事务,带王秉正同往。

高夫人帐前的校场坝子里,童子营的娃娃们正在操练。孩子们挥舞木刀竹枪,排兵布阵,童稚的喊杀声此起彼伏,煞有气势。

同龄人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着天生的吸引力。父亲同高夫人说话的当口,留在帐外的王秉正循声跑到了训练场外。孩子们有模有样的操练,让幼小的王秉正好生羡慕。

王耀文同高夫人谈事结束退至帐外,发现孩子不在,瞬间就着急起来。

“正娃!”他大声呼喊,四处寻找。

听到王耀文的呼喊声,高夫人从帐内走出来。

听到王耀文的呼喊声,高夫人从帐内走出来。

陕北出身的高夫人端庄美丽,且长期随李自成东征西讨,带兵打仗,早已历练成女中豪杰。纵是英豪,作为女性的她仍有着丰沛的母性情感。成为李自成夫人后,她也曾有过身孕,但因征战中马背颠簸,胎儿早夭腹中,从此便再无生育。自己没娃,高夫人却非常喜欢童子营里那些可爱的娃娃。在她心里,这些孩子每一个都像是自己的亲娃。因此,只要有空,她就会到童子营看看,了解娃娃们学习、训练和生活情况,有时还亲自指导娃娃们操练。

冲天辫、小圆脸、两颗黑眼珠滴溜转,小胳膊小腿新藕般嫩实。王耀文带在身边那个伶俐可爱的小孩,高夫人虽只见过几次,却印象深刻。

“莫急,四周都有兵士,娃跑不远。”高夫人安抚着焦急的王耀文。

“惊扰到夫人了!”见自己的呼喊把高夫人从帐内引了出来,王耀文觉得有点不妥,他弯腰向高夫人道歉。

“莫事。”高夫人一边向王耀文摆手,一边提高了音量:“卫兵!”

几个卫兵闻声,立即跑步近前听命。

“看没看到王先生带来的小娃跑哪里了?”

“回夫人,那娃看童子营娃娃操练去了。”一卫兵禀报。

“哦,那我们去那边看下。”高夫人挥手让卫兵退下,转过头对王耀文说。

跟在高夫人身后,王耀文来到校场。

远远的,他看到王秉正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操场出神,直到他跟高夫人来到身后,小家伙也未曾察觉。

“正娃。”王耀文呼唤一声。

听到父亲的声音,王秉正猛地回头,看到父亲身边还站着个美丽英武的女人,竟有点羞怯,一只手习惯地抓了身上的褂角,在手指间用力绞绊。

“好乖的娃,过来让我看看。”高夫人蹲下身,把王秉正拉到自己跟前。

“叫啥,几岁了?”高夫人问。

“我大说我叫王秉正,今年六岁了。”王秉正习惯性地望了王耀文一眼,大方回答。

“想跟他们一起不?”高夫人指着操练中的童子军问王秉正。

王秉正心里很想说想,但他不知道父亲是否同意,又抬头将目光望向王耀文。

“多谢夫人!容我们回去想想。”王耀文弯腰代王秉正做了回答。

“好”,高夫人松开王秉正的手站起来说,“回去先想一下吧。”

王耀文弯腰行礼,牵了王秉正的手离去。一路上,王秉正很是不舍,频频回望。

“是想和那些娃们一起耍?”回到驻地,王耀文问王秉正。

“想!”王秉正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回答。

三年前,王秉正的爷爷、奶奶和母亲殁于一场流行疫病,那时的王秉正还不足三岁。这几年,王耀文当爹又当娘,一手拉扯着他。在王耀文亲自教导下,六岁的王秉正对很多幼学启蒙书籍早已烂熟于心。心痛孩子无娘,王耀文教子虽严厉,也不免较寻常父亲多些宠爱。每天课余,王耀文对孩子很是放任。上山下河,摸鱼掏鸟,王秉正和汾阳街坊里的孩子并无两样。自随王耀文来到西安,城市大了,王秉正的活动空间却小了。很多时候,王耀文办理公务,无趣的王秉正只能守在父亲身边瞌睡。

“和那些娃娃们一起会很累,还不自由,你不怕?”王耀文问。

“不怕。”可能根本不明白累和自由的含义,王秉正没有丝毫犹豫。

见王秉正态度坚决,王耀文下了把儿子送进童子营的决心,“那大明天就帮你给高夫人说去”。

第二天,王耀文领着王秉正一同来到营外的早点摊上吃过早饭。回营打了一铜盆清水为王秉正梳洗。收拾停当,正打算去高夫人处回禀时,两个女营士兵就来到他屋前。

“王先生可在?”女兵叩门发问。

“在,在。两位有啥吩咐?”王耀文一边答应着,一边带王秉正开门走出屋外。

“夫人让我们过来问问先生想好没有,如果想好了,让我们接你家娃去童子营。”一位女兵答道。

原来,头天王耀文走后,高夫人就一直惦记着。为了让王秉正更好地成长,也为了王耀文能全心办差,高夫人思虑再三,决定一大早就安排亲兵来到王耀文处询问,希望能接孩子入营。

见高夫人派人上门催问,王耀文连忙应道:“想好了,想好了。收拾一下,就让他随你们过去。”

“不劳收拾。夫人说您这离校场近,您家小娃不读书不操练时,可先回家住。就是不回家住,童子营里也啥都整齐,您放心就是。”一位女兵保证道。

“好,好。”王耀文回身掩上门,拉起王秉正就随两个女兵往校场方向奔去。

到童子营做完登记,王秉正被一个女兵领走。王耀文远远看着王秉正被编入童子营小娃娃的队伍中,才起身离开。

头一天孩子不在身边,王耀文很是不习惯,做事时偶尔也会分神。一天之中,他无数次抬头看日头,希望时间过快一点。申时左右,王耀文刚放下手中事情,准备去接王秉正时,孩子就被一个女兵送了回来。她对王耀文说:“夫人说,王先生事情忙碌,让我们先负责接娃送娃。等娃习惯了那边,还是同营里娃娃一起住训才好。”

“好的,好的。多谢夫人!劳您费神了。”王耀文一边从女兵手里接过王秉正,一边应诺着。

送走女兵,不待王耀文问起,王秉正就忙不迭地向父亲讲起自己当天在童子营里的经历。看着孩子眉飞色舞的样子,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自那以后,只要天不下雨,每天在相同时辰,就会有女兵来接王秉正。刚开始时,早接晚送都很准时,时间稍长,王秉正在童子营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有时与他们玩得忘了时间,就会在童子营留宿。接送他的女兵也会上门通报一声。时间越久,王秉正对王耀文的依赖就越小,在童子营留营的时间就越多起来。王耀文再出西安办差,只要先说一声,几天不回,也不担心孩子出啥问题。

王秉正在童子营如鱼得水。读书习字上,由于早得父亲教习,营中孩子所学课程他早已烂熟,对于先生提问自然对答如流,深得先生喜爱。练功演阵,自幼发育健壮的身体和爬树上坡练就的灵敏,使他一说就懂,一点就会,处处都胜其他孩子一头。教习的兵士自然也就呵护有加。没多长时间,王秉正不仅诗文方面有大长进,对排兵布阵也学得有模有样,特别是一套闯王刀法,王秉正舞将起来,手里的木刀竟也虎虎生风,杀势凌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