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32.萍水相逢

庚辰年正月 32.萍水相逢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正月初八一过,望蜀楼恢复了生机。

春节期间的数次接触,让王秉正和左钧间关系近了许多。彼此接触当中,左钧感觉得到王秉正的睿智和教养。知道他短期内并无明确去向,就邀请王秉正到客栈帮忙做前厅掌柜,开出免父子俩餐食房费,每月再给工钱三两白银的条件。

王秉正明白这是左钧好意,自己虽不差钱,但家有万金不如日进一分,再说,自己确实也没想好要去哪里,就应了左钧。但他与左钧约定,双方不签契约,如果自己有事,可以随时离职。左钧本意也就是想帮帮王秉正,自然就答应了。

自幼读书,又打理谪仙烧坊多年,对于管事记账,王秉正自是轻车熟路。每日里把客栈进出账目,物资购进耗损弄得汤清水明不说,对客栈上下十几个伙计,更是管理得井然有序。

观察一段时间,左钧发现在生意经营上,王秉正能力远胜自己,且其品行端正,值得信赖。就渐渐放手,把生意更多交给王秉正去做,自己空出更多时间读书饮茶。

闲了,左钧和李法天也日渐亲近。知道李法天进过学馆,他把李法天带进了自己的书房。自己读书之余,也教李法天读书习字。私下里,他让李法天叫自己爷爷。

陈于珍生意传召多在上午,每日下工回客栈,大多时间她都会与李法天、左钧待在一起。三人要么上街市逛逛,要么到江边玩耍,相处如一家人般,甚是温馨。

在打理客栈酒楼时,王秉正与南来北往的客商接触渐渐多了。通过闲扯海侃,王秉正对时局有了更多了解。

多年战乱过去,满清治下的国家,已然河清海晏,雨顺风调,百姓均得安居乐业,乡间耕无余田,路上商旅络绎,城镇街市兴隆。

业兴资厚,家有余钱,酒逐渐成为各阶层人物的必需。王秉正心想择一佳地再建烧坊的念头,开始变得愈渐强烈。

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上下游分界点,夷陵货集东西,人汇南北。不同地方来客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对酒的消费,也大不同。从江浙上来的客商所喜之酒,以黄酒、花雕为主,待客佐饭,每餐必备,但均不多饮。黄酒是发酵酒,味道清甜,酒劲不刚。而来自北方和西南的客商、船工、劳力挑夫,则喜欢口味浓烈的蒸馏酒。在夷陵,虽也能见到柳林酒和汾阳清酒,但所喜者,多是从中原秦晋而来的客商,不占主流。酒楼里卖得最好的,是来自蜀地的杂粮酒。杂粮酒酒劲刚烈,味道醇厚,虽装盛不甚讲究,但客商好其饮来尽兴,劳工喜其除疲解乏。

琢磨清楚自己掌握的酿酒技艺所对应的市场,王秉正打算着,还是得北上中原、直隶或晋鲁,在那里重建烧坊。他觉得,那一片地域与秦地风同俗,食同款,才应该是自己施展身手的地方。

从蜀地来的客商嘴里,陈于珍知道哥哥任所龙安府地处西蜀之僻,路途遥远艰险。其时,蜀地很多地方,因兵燹战火,仍甚荒凉。对未来旅途,陈于珍内心并没有底,她打算在夷陵多待一段,到秋冬时节江水回落,盘缠更丰了再搭船上行。

王秉正也将北上时间确定在秋冬季节。

有王秉正帮着打理生意,又有活泼可爱的李法天和知情识趣的陈于珍陪在身边,多年孤身的左钧,享受了一段难得的家庭温馨。左钧内心清楚,王秉正父子及陈于珍终究是要离开这里的。为把这种美好感觉延续得更久,也基于对王秉正和陈于珍人品的逐渐了解,左钧生出把两人凑一起的念头。

他在心里盘算,先将两人凑一起,自己再收王秉正做义子,把客栈生意交给他打理,这样,就可以把三个人长期捆在自己身边,这种天伦之乐也就能长长久久,自己百年之时,也有人尽孝送终。

人勤春早,不知不觉间,东风送走春寒,到了桃花盛开的季节。季节变化也表现在人的着装上。气温上升,陈于珍将深色襦裙换成了鲜艳的榴裙。在榴裙的映衬下,陈于珍桃花净面,显得更为妩媚动人。

一个晴好午后,陈于珍小睡起来后,到左钧书房找李法天玩耍。闲聊一阵,左钧指了李法天,试探陈于珍:“法天这孩子聪明伶俐乖巧,可咋就跟着个老子四处奔波,不得娘亲痛爱,想想也怪可怜的。”

“也是啊!”陈于珍未假思索,随口附和。

“你也喜欢这娃,跟他相处甚似娘亲,不如就做他娘亲可好?”左钧盯着陈于珍的眼睛问。

陈于珍未曾料到左钧会有这样的意思。

几个月相处,李法天已成为自己每日生活里的重要内容,那种感觉实在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喜欢。但陈于珍明白左钧所说肯定不只是孩子之事。对王秉正,陈于珍虽了解不深,但日常从左钧嘴里,也多少知晓他是难得的能人。可陈于珍从未想过,要与王秉正有点什么。在她心里,眼下唯一的目标就是找到哥哥陈于朝。

“喜欢归喜欢,法天毕竟是别人孩子,该有娘亲的。我怎么可以夺人所好呢?现在这样,甚好。”陈于珍思忖一阵,把话题掐断。

左钧明白陈于珍话里的意思,觉得在很多事没通透之前就说这件事,着实有些唐突,也就没把话往深处说。

话虽没往深里说,左钧的点拨却如石子入水,让陈于珍本来平静的心泛起了涟漪。从那以后,她对王秉正多了一份关注。

左钧从陈于珍的表态中也看出,她对王秉正至少是不抗拒的。他觉得,该找个机会把王秉正的情况弄弄清楚。要有可能,就把两人往一起凑。

每天忙完,王秉正往往会到左钧书房坐一坐,报告当天的经营情况,或是翻阅一阵左钧的藏书,最后接李法天回房睡觉。偶有兴致,左钧也会备一壶酒及几个腌卤小菜,与王秉正小酌几杯。

这天,王秉正忙完生意,时间还早,习惯性地抱着账簿去左钧的房间。

天渐热,白昼长。读书玩耍一天,李法天累了,已在左钧的榻上睡着。左钧戴着老花镜,坐在书案旁正就着灯火看书。书案上,摆着几碟凉卤,一壶汾清及两副碗筷酒杯。见王秉正进屋,左钧掩上书卷,摘下眼镜,阻止了他的例行报告,一边招呼他入座,一边为他倒上一杯酒。

汾清是王秉正喜饮的酒。自幼在父亲带领下品饮,王秉正喜欢这酒的清爽和绵软甜香。自家谪仙烧坊所出的柳林酒,就承袭了部分汾清工艺,植入了汾清的风味特质。

在夷陵,汾清市场不大,街面上也不好买。左钧收藏的汾清,是托在夷陵贩南丝及盐茶的晋商回乡时专程带来的,平时并不饮,只在兴致高时,才会汲上一壶。

见桌上摆着汾清,王秉正知道左钧兴致很高,随手将账簿放到书案上,就入了座。彼此已非常熟络,王秉正没等左钧发话,就低头呷了一口,细细品味后才慢慢下咽。待酒落咽喉,他的眼睛半眯了起来。

“美啊?”左钧问,一边执壶给王秉正续酒。

“美!”王秉正仍陶醉在酒的美味里。

“更美的事,想不?”左钧笑盈盈地盯着王秉正。

“啥事?”王秉正举筷拈一片油酥腌鱼干,清脆地咀嚼后咽下,笑着回问左钧。

“你一个人带娃,蛮辛苦的。你家里有媳妇不?”左钧问得很直接。

“有过婆姨。但我属虎,命硬,都被相克死了。”王秉正调侃作答。

“想要个媳妇不?”左钧问他。

“谁不怕死敢嫁我?”王秉正又拈起一片鱼干送入口中。

“于珍那丫头如何?”

老先生要给自己和陈于珍保媒?王秉正调侃不下去了。几个月相处,王秉正早看出陈于珍是难得的好女人。他已在心里视她为异姓小妹妹,亲人一般,却从未往儿女情事这方面想过。

“那使不得,我一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鳏夫,还带着个孩子,可不能坑了那么好的妹子。”王秉正正言拒绝。先有丧妻之痛,后受孙氏之伤,如今流落天涯,未来尚未可知,他怎敢有再娶妻续弦的打算呢?况且,等躲过姜守备的追杀以后,他还要完成义兄的托付,找个合适安稳的地方,把谪仙烧坊再建起来,好好把李法天养大。

“于珍有过男人,战死了。现在也是无家可归,才想到要投奔兄长。你觉得她是好妹子,为啥就不想想,走一处去,好好痛惜照顾她?”左钧没管王秉正的意思,认真地往下问。

“真不行!就怕我跟于珍走到一起,不但照顾不好她,还会拖累她!”王秉正端起酒杯,敬左钧,自己先干了杯中酒,很认真地对他说。

“为啥?”左钧没有动酒杯,追着问。

王秉正把左钧面前的酒杯端起,递到左钧手中,回手执起酒壶将自己酒杯满上,“唉,说来话长……”

“乱世活命,哪个人又没点故事?你要觉得老夫我还能信赖,有啥事,不妨说来听听。”说完这话,左钧一口干了杯中酒,盯着王秉正。

几个月朝夕相处,王秉正已视左钧为忘年挚友,有些事早想对他说,只是没找到机会而已。今天,既然左钧问起,王秉正决定把自己的遭遇说出来。他一口干了杯中酒,说:“几个月里,您待我和法天亲如一家,我也把您视作父兄,有什么话不可说的!”

“那,就说来听听。”左钧执壶,把两人面前酒杯斟满,语气柔和了很多。

酒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王秉正把自己一生的遭际,和盘向左钧托出,也包括父子正被马匪追杀的境况。

左钧虽从乱世走来,但听完王秉正的故事,仍不免唏嘘。对王秉正的坦荡和他在遭遇如此变故后的镇定更为欣赏。几个月相处和观察,左钧坚定了自己对王秉正的判断。现在来看,王秉正不仅是一个能干之人,更是重情知义。

鉴于王秉正正被马匪追杀,可能拖累陈于珍,左钧没有再把撮合他跟陈于珍的计划往下说。

说亲之事没能继续,但经历过这档子事,王秉正和陈于珍彼此对对方的注意却更多了,关照也更多起来。

萍水相逢却能相处相惜,这本就是值得珍惜的缘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