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461章:奢侈的皇陵(1)

听着臣民们响彻天际的喊声,刘禅突然有些感动,这或许就是民心吧。

“陛下!”

丞相诸葛亮,再一次上前拜服道:“天意不可违,恭请陛下应允,封禅泰山。”

“恭请陛下,封禅泰山。”

所有的铺垫已经全部就绪,刘禅这个时候如果还想退却,就显得有些矫情了,当然,他的心里也非常乐意举行这样一场封禅活动,从而让天下百姓,可以安心太平。

刘禅顿了顿,似乎有些为难的道:“既然这是上天的安排,朕也不可违逆...朕决定,封禅泰山!”说着他看向丞相诸葛亮道:“相父,封禅泰山的礼仪等,朕就交由相父操办。”

“老臣领旨!”

诸葛亮当即应诺道。

“大汉万年!”

“大汉万年!”

霎时间,大汉万年的声音响彻长安城上空。

再次回到未央宫,刘禅的心情非常不错,当然并不是因为他已经答应封禅泰山,而是他终于可以清闲一段时间了。

毕竟封禅泰山,这是个大事情,不可能几天之后就得办。

估摸着真正封禅泰山,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古人对这些礼仪,良日是非常在意的。

只是,当刘禅心情舒畅的回到未央宫,皇后张鸯却有些焦虑的来到宣室殿。

“鸯儿?”

刘禅不由一愣,张鸯无论是做皇后,还是之前做妃子,她都很少到宣室殿来。

“鸯儿拜见陛下!”

“快免礼!”

刘禅急忙扶起张鸯,有些慌张的问道:“出了什么事情了?”

看张鸯有些紧张,一看就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情。

张鸯起身后,皱眉道:“陛下,刚才二兄传来话说...”张鸯这话刚一出口,刘禅就有些紧张了,他自然知道张鸯口中的二兄是谁。

张鸯的二兄不是别人,正是以前在成都时,就陪着刘禅各种折腾的张绍,在此之前,张绍奉命出镇益州,担任益州牧。

只是——

在刘禅西征罗马期间,太子刘谌将其召回长安,让他担任起了光禄大夫,主管皇陵督造。

张绍这个时候传话进宫。

“是不是皇陵出事了?”刘禅焦急的问道。

张鸯微微点头,道:“是,二兄说,前段时间梁山附近连日降雨,昨日查看地宫时,发现皇陵漏水严重。”

“这...”

刘禅有些慌了,皇陵是他百年之后的陵寝,现在里面已经安葬了先皇后张鸳,此时听到皇陵漏水,他有些坐不住了。

“走!”刘禅当即道:“起驾皇陵,朕亲自去看看。”

“鸯儿也想去。”张鸯道。

刘禅没有反对,点头道:“好,鸯儿随朕一同前往。”

临行前,刘禅吩咐驸马诸葛瞻,将他要去皇陵的事情,告诉丞相,朝中的政务,他现在倒也不担心,这几年朝廷的政务,一直都是太子在打理。

第二天中午。

梁山——

“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绍领着一帮主官皇陵修建的官员,来到大堂拜见刘禅。

“诸位都平身吧!”刘禅微微抬手,然后看向张绍问道:“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陵漏水,这可是大事情。

张绍急忙上前,躬身道:“回陛下,日前连日降雨,导致地宫出现了渗水,应该是积水所致。”

“朕的地宫里,难道没有修建排水设施?”

“回陛下!”张绍皱了皱眉,道:“排水设施已经规划,但是还未开始修建,计划明年开始修建。”

“嗯!”刘禅闻言,微微点头。

这座皇陵,并没有要求太过奢华,不过汉代流行厚葬,作为一国天子,皇陵若是太过于寒酸,这有损帝国的威严。

所以——

皇陵除了陵址是刘禅钦定的之外,至于皇陵的设计这些,刘禅完全交给了时任御史大夫徐庶,后来徐庶随刘禅西征,这事儿就由御史郎曾书在督办,如今则换成了光禄大夫张绍。

听了张绍等人的汇报,刘禅大体知道了皇陵漏水的原因,那是因为皇陵修建了十余年,工程量非常大,但是却一直没有修建排水系统,以前即使下雨,也都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前几天,关中连续下了好几天的暴雨。

“张绍!”刘禅突然站起,道:“朕的这座皇陵,已经修了十余年,到现在为止,朕还不知道都修成了什么样子,带朕去皇陵看看吧,顺便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治理这漏水的事情。”

“诺!”张绍闻言,立时带着刘禅、张鸯前往皇陵现场。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刘禅就看见了前方忙碌的施工现场,到处都是人,一座山头已经被挖开,场面是彻底震撼到了刘禅。

“陛下,您这皇陵得有多大?”

张鸯也是有些惊恐的样子,只是刘禅回头白了她一眼:“啥叫这是朕的皇陵,这是我们的皇陵。”

刘禅这话一出,张鸯顿时愣住:“我...我们?”

张鸯有些不理解,皇后皇帝合葬皇陵,这事儿她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古礼规制,只有第一任皇后才有资格,与皇帝合葬皇陵。

像她这样的嗣皇后,那是没有这个资格。

就在张鸯疑惑的时候,刘禅道:“没错,这就是我们的皇陵,现在鸳儿已经葬入皇陵,将来朕和鸯儿,也会葬到这里。”

“陛下!”张鸯急忙道:“这不符合规制。”

“规制?”刘禅澹澹道:“从现在开始,朕说的话,就是规制,以后所有皇后,都可以与天子合葬。”

随行的几个官员,都有些茫然,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出面劝谏。

刘禅是当朝的天子,他在位这些年,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治国强盛,都让他们佩服,而且这位皇帝,也改变了好多不符合的规制。

如今要改变皇陵合葬的规制。

谁敢上前阻止?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施工现场,他们站在山崖边上,前方是一块很大的空间,是将这座山挖空了,形成了一个很深的坑洞。

严格来说,算是挖出来的一个小盆地。

在那小盆地的底部,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建筑,远远看去,就如同一座奢华的宫室建筑群。

“这就是朕的皇陵?”

刘禅也是瞠目结舌的问张绍:“难怪用了十余年,还未修建完毕...我的个神了...这是谁设计的?”

“回陛下!”张绍道:“这是前御史大夫,与丞相商议后做出的决定,陛下是大汉的天子,天子陵寝,自然是需要足够奢华,要不然如何彰显天家威严乎?”

劳民伤财啊,劳民伤财啊。

刘禅看着这诺达的底下宫殿群,除了惊叹之余外,剩余的就是觉得,建造这么大一座宫殿,实在是有些劳民伤财了。

“陛下,这边请!”

张绍走在前头带路,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路向下最后来到小盆地的底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足有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平地,此时上面已经铺好了水泥砖。

“陛下!”张绍一边往前走,一边介绍道:“这里就是皇陵的正门广场,广场的中央是为神道,神道两侧按照丞相的意思,将分立九对石像生。”

听着张绍的介绍,刘禅已经能够脑补出未来的样子。

“陛下!”

张绍又指着前方的一道城墙,说道:“这里就是皇陵城的外城墙,也是这座皇陵的第三道城墙。”

“第三道城墙?”

刘禅顿时愣住,前方的城墙约莫一丈多高,虽然比外面的城池城墙,略微矮了不少,但是看上去也是非常的威严,城墙正中间,开设三道拱门,中间那道拱门一直延伸到广场外,都是由大理石铺砌的神道。

在那三道拱门的上方,也修有一座箭楼,规模略微小一些。

在拱门的前方九步的地方,有一条约五步宽的河道,这应该就是常见城池的护城河。

三座石拱桥,横跨河道。

众人穿过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假山,湖泊,河流,周围还有一些形状如山丘的土堆。

在假山、湖泊、河流、山丘的周围,都有一条条羊肠小道。

我的个神了。

这就是朕以后的坟墓吗?

刘禅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惊到了,前世看历史时,都说秦始皇的皇陵里,是如何如何的奢侈豪华,但是现在当他走进自己的陵墓时,突然发现,他这座陵墓的豪华程度,完全不亚于历史记载的是皇陵。

“二兄!”

突然,张鸯有些好奇的指着那些土堆,问张绍:“那些土堆是做什么用的?”

这些假山湖泊,她能够看得懂,但是那些土堆,她就有些看不懂了,为什么堆那么多土堆,看上去特别不协调。

张绍闻言,笑着说道:“回皇后娘娘,那些不是土堆,是缩小版的三山五岳。”

“三山五岳?”张鸯顿时愣住。

“这是何人的意思?”刘禅明显有些生气了,他问道:“朕何时要求皇陵如此设计?”

众人顿时都有些慌神,本以为皇帝看到皇陵,一定会被这些设施震撼到,或许还会夸赞他们。

但是——

皇帝的脸上,却丝毫没有看到喜悦。

“陛下!”

张绍急忙说道:“这是丞相的意思...”说着他顿了顿,然后解释说道:“陛下请放心,丞相有过交代,陛下提倡节俭,所以在设计这座地宫时,并没有太过于铺张浪费,即使整座皇陵修建完成,花费也不会太多。”

“胡说八道!”

刘禅听完,指着身后的城墙,外面的广场,还有这四周的假山、湖泊、以及那些所谓的三山五岳,问道:“修建这些,难道是不需要花钱的?”

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

刘禅突然有些后悔,后悔没有时常来监督一下,比如过来看看皇陵修成什么样子了。

只是这些年,他一直忙着南征北战。

况且他也不希望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太贪图荣华富贵的奢靡的皇帝,没事就跑自己的皇陵视察。

若是之前他来看过,绝对不会同意修建这么大一座地下城。

可是现在怎么办?

推了吗?

按照此前张绍的话说,这座皇陵已经到了收尾阶段,最迟明年开始,就要做封顶的工程,相比起这地下城的修建,封顶其实用不了多长时间。

按照张绍的汇报,皇陵的地下是铺砌了一层厚五米的混凝土,也就是说,现在眼前的这座地下城,是修在一座五米厚的混凝土上面。

作为穿越者,刘禅在前世看过不少盗墓类的小说,以及影视剧,那些盗墓贼们,用尽各种办法,也能撬开古人的坟墓。

如今他成为了大汉王朝的皇帝,在当初修建皇陵时,刘禅就提出过,将皇陵的四面八方,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全部用混凝土做防护。

比如地面铺上厚厚一层混凝土,墙壁外面也用混凝土浇灌,弄他三五米厚,以后那些盗墓贼们,想要进入地宫,除非他们能够凿开几米后的混凝土。

五米厚的混凝土。

呵呵——

怕是就算用炸药想要炸穿,也要废点力气。

按照张绍的汇报,等年底地下建筑修建完成,就会一边修建墓墙,一边在外面浇灌混凝土,一直到穹顶上面,也将浇灌大量的混凝土。

按照预计的设想,整座皇陵竣工,估计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到时候这座皇陵,将包裹在巨大的混凝土里面。

看刘禅发怒,张绍急忙解释道:“启禀陛下,丞相每年只拨出了每年税收的十分之一,用于修建皇陵。”

十分之一?

哼!

刘禅非常的心疼,这十分之一也不少啊。

按照现在推行的新货币来算,最近三年大汉的年税收为四千四百多万元银币,十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四百多万元。

我的天了。

相父,您可是真够舍得的。

咱大汉现在有钱了,也不能就这么花啊。

刘禅是真的很心疼。

虽然现在大汉王朝,确实富裕了,年税收是四千多万元银币,然后每年的各项开支,差不多得需要三千多万元银币,国库每年都能余下一千万左右。

但是——

钱,留着总是有用处的啊,一年四百万银币,十几年下来,就差不多五千多万银币啊。

五千多万。

这可是比大汉一年的税收还要多了。

但是——

刘禅虽然发怒了,但是却又舍不得将这座皇陵推到重来,因为都已经建到现在这个进度了,算算时间,已经花了四五千万银币,若是这个时候推到重来。

朕——还不是一个败家玩意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