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429章:微服西巡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429章:微服西巡

作者:酸汤折耳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9:49:31 来源:笔趣阁

罗马帝国,诸葛亮并不陌生。

十多年前,刘禅说他当初昏死后去到了两千年后,知道了这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实施了子午谷计划。

同时也跟诸葛亮讲过这个时代的大格局,其中就有提到西方大国罗马帝国。

若是以前,罗马帝国距离大汉实在太过遥远。

但是现在不同,大汉在西域建立了两个王国,其中大明王国就与罗马帝国接壤。

按照刘禅所讲的罗马帝国,那可是一个喜欢扩张的帝国。

若是罗马帝国向东扩张,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明王国。

诸葛亮有些惊讶。

难道天子刚刚平定了中原,就打算再次西征,去攻打罗马帝国了吗?

毕竟面对强大的邻居,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消灭。

刘禅闻言微微摇头,笑着说道:“朕暂时没有这个想法,一是我大汉刚刚结束统一战争,中原更是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再发动一场大的战争,这会加重我中原百姓的负担。”

诸葛亮闻言,长舒一口气。

刘禅接着说道:“朕此番西行,主要目的,是想去看看唐明两国的发展情况,同时也想派出使臣,出使罗马。”

刘禅言罢,诸葛亮微微点头。

“所以啊!”刘禅笑道:“相父现在可不能走,还请留下来教导太子,稳定中原局势。”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诸葛亮也是无奈,本想要退休,但是老板却临时加派了任务。

唉——

...

诸葛亮想退休,但是因为刘禅准备西巡,这事儿也就不得不暂时搁置了下来,因为三国归于一统,接下来需要做的善后工作还有很多。

比如推行大汉的新法、推行大汉的新型货币、开启全国科举考试等等,这让已经七十二岁高龄的老丞相诸葛亮,一刻也不得清闲。

魏吴两国降臣的任免选拔,则由太子刘谌来处理,秦王刘谭只是在长安待了小半个月,他去了柴桑,按照刘禅的旨意,去训练大汉的水军。

其他将领也都做了安排。

魏延驻军范阳,预防鲜卑人南下;

关索则暂驻住荆州,以防吴地不稳;

陈到暂驻临淄,稳定齐鲁大地局势;

马岱暂驻凉州,防御西北的鲜卑人;

......

等这一切全部安排妥当,已经到了大汉兴汉十五年(公元253年)春。

四月八日。

上午。

一支商队缓缓从长安西门而出,同行有百余人,五六十匹骆驼,还有十几辆马车。

沿途的行人并未太过在意。

位于倒数第三辆马车上,坐着三名中年贵妇。

“妹妹是到过西域的,这一路上,妹妹可要多给我们讲讲!”其中一人笑呵呵的说着,然后探出窗外,欣赏沿途的风景。

“姐姐...”左手边的女人,嘻嘻一笑,说道:“西域的好景致,得过了大宛才好,到大宛之前,却没什么看头。”

她的话音刚落,右手边的女人笑了笑道:“元姬妹妹,你到过西域,自然是如此说,但是我和姐姐是第一次西行,那怕是看着光秃秃的山峦,也会觉得稀奇。”

这车上的三位女人,都是富贵之人,中间那位正是大汉王朝当今皇后张鸯,在她的右手边上的则是大汉德妃曹绫,在她的左手边坐着的,是大汉皇贵妃王元姬。

张鸯虽然贵为皇后,但是这一辈子去过的地方,还真的不多,从她记事起,她就生活在成都,然后随着大汉迁都,她又到了长安。

除了成都与长安,她就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刘禅这次西巡,打算带她出来见见世面,毕竟她今年也已经三十九岁,年近四十,还没去过多少地方。

德妃曹绫,其实也差不多。

从小生活在洛阳,十六七岁时嫁入长安,就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了,没办法,以前的中原大地是三国鼎立,到处都很危险。

当然,这次刘禅带她西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她太想念她的儿子曹叡了,王元姬也一样,刘焱现在是大明王国的国王,想见一面可是真的不容易。

皇帝刘禅,没有选择乘坐马车,而是与随从一样,选择骑马。

大部队浩浩荡荡的一路向西,历时近三个月,他们终于走出了沙漠,来到了龟兹城。

只是大队刚刚入城,就发现有些不对劲。

因为龟兹城,是大汉西域都护府所在地,这一次刘禅选择的是微服出巡,所以并未通知平南将军郭淮。

郭淮不知道皇帝西巡,自然也就没有安排人出城迎接。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刘禅的大队人马刚刚进入龟兹城,就发现今天的龟兹百姓,有些不太对劲。

百姓们一个个神情肃然,少了以前见到的那般笑脸。

龟兹发生了什么事?

“去问问!”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禅提示身边小将司马炎,让他去问问老百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一个个跟死了爹妈一样。

司马炎立即下马去问了一个街边的百姓,不多时也是表情沉重的回到刘禅的身边,他沉声说道:“陛下,今日是平南将军出殡的日子。”

“什么?”

刘禅闻言大惊。

平南将军是何人?

不就是镇守西域都护府的郭淮吗?

“立即去都护府!”

刘禅猛的一挥马鞭,领着众人直奔都护府。

不多时,大队人马抵达都护府,司马炎上前与守卫交谈了几句,那守卫惊得当场拜服于地。

“陛下万岁!”

刘禅走上前,道:“平身吧!”

刘禅这次西巡的人员有不少高层,比如有辅国将军赵统、辅汉将军田牧、昭义将军邓艾、护军将军涂连虎、奋威将军司马炎、御史蒋显、御史王岩、鲁王刘永,南郑候孙权、雲阳候曹芳等。

其中孙权与曹芳,是刘禅临行前做的决定,想着现在三国已经完成一统,这两人在长安做侯爷这段时间,表现得也非常不错,也都接受了天下归汉的事实。

当然,不接受也不行。

他俩都曾经做过皇帝,但是却也只是在中原这片区域溜达,如今大汉已经统一中原,于是就将他俩也带上了。

相比较起来,曹芳现在还年轻,倒是孙权已经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恐怕也没有多少日子了,就当是对于古人的一份敬重,在他弥留之际,也让他跟着出来见见世面。

至于曹芳,刘禅的意思就很明确了。

这小子跟太子刘谌、秦王刘谭年龄差不多,现在刘禅又不能轻易将其诛杀,这次带来西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让他这辈子都安分点,现在的大汉,可非东西两汉可比。

另外一人,则是鲁王刘永。

刘永是刘禅的弟弟,其实刘禅还有一个弟弟,梁王刘理,只不过刘理在大汉迁都长安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因为那个时候,刘禅整日忙着对付曹叡,所以也就没有时间顾忌这两个弟弟。

这也怪不得刘禅,相比起来,无论是刘永还是刘理,俩人上马不能打仗,下马也不能安国。

当然,他们的运气也不错,有刘禅这样一位兄长。

刘禅迁都长安后,刘永与刘理,一直待在蜀中,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刘禅没想过让他们上前线,也没有盼着他们能帮着治理国家,只要在成都好好待着,顺便让蜀中百姓,知道大汉的好就行。

他俩倒也没有让刘禅失望,至少没有像有些盛世王朝时,那些纨绔王爷那般。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时候刘禅刚穿越过来没多久,他是二世为人,虽然知道一些历史的进程,但是他做的每一项决策,其实都是挺冒险的。

所以将刘永刘理放在成都,也是作为一个后备,要是自己那天不小心嗝儿屁了,丞相还能从此二人当中选择一位,继续他们的北伐事业。

现在不同了,大汉已经统一中原。

刘理已经亡故,刘禅在这个时代,也就剩刘永这么一个弟弟,所以也就将其带在身边,也让他出来走走,长长见识。

刘禅一行刚刚走进都护府,就看见府内设有一灵堂,郭淮之子郭泽,急忙领着一众文武,上前向刘禅见礼。

一番简单礼仪过后,刘禅缓步来到灵堂。

巨大的棺椁已经封定,若不是因为他这个皇帝突然驾到,这个时候郭淮的灵柩都已经送出都护府。

刘禅心情有些沉重,因为郭淮是他亲自招降的第一位魏军将领,郭淮也没有让他失望,无论是镇守西域,还是在此前的西征,郭淮为大汉都立下过不少的功勋。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才仅仅间隔不到三年,老将军就撒手西去,刘禅很伤心。

“封——”刘禅看着郭淮的棺椁,沉声说道:“封平南将军郭淮,为龟兹候,食邑五千户,世袭罔替。”

半年前,刘禅其实对郭淮有过封赏,那时候郭淮被封为安西侯,不过是属于乡候一级。

如今郭淮已逝,刘禅感念他这些年,为大汉做出的贡献,直接追封其为县候,还有了食邑,也算是对他一生的认可。

“拜谢陛下隆恩!”郭泽当即拜服道。

刘禅将郭泽扶起,道:“卿之父一生劳苦功高,如今仙逝,让朕实感悲痛,望卿继承卿父遗志,继续为大汉镇守西域。”说着刘禅看了一眼众人,才说道:“今封郭泽为安西将军,承袭龟兹侯爵!”

“微臣拜谢陛下!”郭泽又一次拜服道:“微臣定不负陛下,愿为大汉永镇西域!”

“好!”刘禅很满意。

郭淮突然病逝,郭泽本来已经将郭淮的死讯上报朝廷,只是沿途或是错过了,刘禅才今日才知晓。

不过这倒也省事了,按照流程,边镇大将亡故,需要及时上奏朝廷,然后由朝廷任免新的官员。

郭泽,刘禅是有过了解的。

之前西征时,郭淮随刘禅西征,西域都护府就是交由郭泽镇守,郭氏一门归汉之后,一直忠心耿耿,及时现在上报到长安,相信诸葛亮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刘禅一行在龟兹待了半个多月,才继续往西而去。

又过了两个月,刘禅一行抵达大唐王国的国都——富楼沙。

“儿臣拜见父皇,拜见母后、母亲!”

富楼沙皇宫内,唐王刘叡恭恭敬敬的向刘禅、张鸯、曹绫行了一个大礼,即使他现在是大唐王国的国王,依然规规矩矩的行了跪拜礼。

分别三年,曹绫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满心欢喜。

刘禅对于刘叡也是刮目相看,此子当初授封大唐国王时,也才只有十四岁,短短三年不见,他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个子长高了不少,约莫一米八的样子,只是肤色略微黑了一些,不过非常健康。

正当刘禅满意儿子的成长时,才看到他旁边站立的两名女子。

“汝可是萨拉姆?”刘禅问其中一人。

萨拉姆是大唐王国的王后,一年前刘禅其实就已经知道,只是那时候忙着征伐曹魏,对于大唐国王迎娶王后的事情,他也只是看到了刘叡派人送来的国书。

萨拉姆单手护胸,行礼道:“回父皇,儿媳正是萨拉姆!”

“好好好!”刘禅很满意。

萨拉姆是富楼沙贵族之女,刘叡此前送至大唐的国书里,有过详细交代,这桩婚事,是丞相蒋琬安排的。

大唐立国不久,需要得到当地大族的支持,联姻是一件非常快捷的手段,于是便有了这门婚事。

萨拉姆等刘禅说完话,牵着旁边的女子,向刘禅介绍道:“父皇,这是儿媳的妹妹希玛拉。”

“希玛拉?”刘禅顿了一下,看向儿子刘叡,刘叡刚忙行了一礼,说道:“希玛拉是儿臣的侧妃。”

好小子,娶人家一个闺女还不满意,直接连人家姐俩一块儿收了...说着,他看到身边的张鸯,于是心中感叹——叡儿类朕,叡儿类朕。

“儿媳希玛拉,拜见父皇,拜见母后,母亲!”

希玛拉也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看着面前的三人,刘禅不由得有些感叹,朕老矣,朕老矣,朕最小的儿子,现在都已经娶妻。

在此之前,他还没有觉得自己老了。

但是这一刻,他是真的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

因为他最小的儿子已经结婚,长子刘谭、次子刘谌,其实都已经给他生了孙儿孙女了,不过那是两年前的事情,只是那时候忙着统一中原,这些事情,才没有让他那么的上心。

这一次西巡不同,这就相当于一场旅行,完全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这个时候看见小儿子都娶了俩媳妇,他才有此感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