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355章:有些意外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355章:有些意外

作者:酸汤折耳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9:49:31 来源:笔趣阁

次日深夜。

夷山如同往常一样安静,依稀只能听到细细虫鸣,还有微风浮动树叶的唰唰声。

忽然——

西侧一处山坳处,借着月色隐约可见一些人影快速穿行其间。

夷山并无村寨,即便是白日里,也鲜有行人通过。

“都加快些速度。”

“注意周围动静。”

队伍的前方,一人传来话语,提醒着身后的队伍。

说话者,即为大汉水军副将蒙华。

蒙华有些紧张,这几日虽然他也曾派出多路哨探,对这附近进行过探查。

但是真当他领着三千精锐进入到这夷山里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是东吴境内。

“快!”

“天亮之前我们需得翻过这座山。”蒙华站立于路边,指挥着正在前行的将士。

这夷山不算小,前后由五六座高山组成。

翻阅夷山,绕到猇亭,就需得翻阅这几座高山,今日幸得大都督故意率军攻击下游的吴军,给吴军一种汉军要强攻江面的架势,而到了晚上,他则率领三千精锐,进入这座夷山。

眼前的这座高山,位于夷山西侧,也算是最高的一座山头,只要过了这座高山,他们就能深入夷山深处。

士兵们没有回应,但是却本能的加快了步伐,他们借住夜色在林间穿行。

两个时辰之后。

“将军!”

一个小校来到近前,低语说道:“前方好像没路了。”

闻得此言,蒙华却是皱眉,但是口上却是沉声说道:“咱们这一路走来,何来有路?”

夷山山高林密,平日鲜有行人经过,即便是南来北往的行人,他们要么是从夷陵城由东向西,或者由西向东,至于这座夷山,基本不是行人会考虑的路线。

无路,才是正常的。

“将军!”那小校却是说道:“前方是一处悬崖,将士们根本无法通过...将军,不如等到天明之时,我们再想法通过?”

小校是前头部队的一员,刚才他们行至头前,却被一处悬崖挡住,想要继续前行,就得翻越这处峭壁。

只是这深更半夜,此处又是茂密林间,四周是漆黑一片,只有走到近处,才能看到一些周围的环境,能见度不足两步的距离。

听到小校如此说,蒙华也是愣了一下,但是他并未让士兵们停下,而是快速向前急行,他要去看看前方的路径。

行至约莫一里多远时,蒙华停了下来。

“让将士们原地休息!”

蒙华低声示意部下,他已经看到了前方的路径,这里的确是一处峭壁,而他们就在这峭壁之下。

将士们得到将令,紧张的心绪稍微平顺了许多,穿行林间两个多时辰,到处是黑灯瞎火的,他们倒没有担心周围会不会有吴军埋伏,反倒是担心这林间,会不会有豺狼虎豹。

休息!

这是蒙华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虽然他很希望快速越过这座夷山,但是赶到猇亭之前,他更希望跟着他一起来的这三千名汉军精锐,最好是一人不少。

还有就是,行走了两个多时辰,虽然他们现在还未到大山深处,但即使是白天,这里林深茂密,即便是白天行军,隐秘性还是可以保障。

很快三千人逐渐围拢,除了安排了一些岗哨之外,其余的将士就地互相背靠背休息,蒙华则是来到附近的一颗大树的树杈之上,这个高度,他能听得更远,但凡有丝毫动静,都不可能逃过他的耳朵。

算算时间,从入夜时出发到现在,距离天亮最多也就还有一个多时辰,这短短的一个多时辰,蒙华却是非常的紧张。

只是——

当树林里逐渐清晰时,紧张的蒙华,总算长舒一口气。

因为这一个多时辰,并未发生任何意外。

没有遇袭,就连一只野兔都没有经过。

随着天色逐渐大亮,附近的环境也是越来越清晰,蒙华从树杈上跳下,只见前方确实有一处峭壁,但是却并不高,差不多也就六七丈的高度,而且也并非无路可上。

“出发!”

蒙华一边发出号令,一边自告奋勇走在前头,借住峭壁上的一些藤条枝蔓向上攀爬。

当前面上去的十余名士兵爬上峭壁之后,他们便将一根根绳索扔下峭壁,以供其余同伴可以更加轻松的攀爬这段峭壁。

爬过这段峭壁之后,前面的道路相对好走一些,蜿蜒向上的巨大斜坡,将士们可以依靠附近的树木植被,倒也容易通过。

从早上天刚亮开始,一直行至正午时分,这最大的一座高山终于被三千汉军征服,前面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沟壑,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他们都将在这沟壑中穿行,直到最后抵达猇亭以西。

“都小心一点!”

蒙华一边前行,一边提醒着身边的将士:“现在路虽然好走一些,但是也很有可能会遇到吴军的埋伏。”

“诺!”

将士们轻声应道。

虽然蒙华之前派出的哨探,对这夷山进行过打探,夷山里并无军马驻扎,但是此时大军行至其间,他还是更愿意小心一些。

蒙华敢于做出这个选择,除了对周边地形做出过探查,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汉军拥有无需烹煮的军粮——压缩饼干。

这是关中之战前,大汉天子刘禅研制出来的,后来这压缩饼干,就成了汉军的绝对机密的物资,生产全部有部队负责,平日野外拉练时,压缩饼干就能派上用场。

像是以往,别说几千人马,就算几十上百人的小股部队,行军在外,也是需要补充能量,特别是在这原始大森林中行军,就算做得十分隐秘,但是很多时候,炊烟就能暴露行军的踪迹。

此番三千人进入夷山深处,他们每人携带了五日的压缩饼干,足够他们翻阅夷山。

有了压缩饼干,这就不需要行军途中生火做饭,行军的隐秘性,也就发挥到了极致,加上这里四周都是参天大树,林深茂密,三千人扔在其中,那是很难被人发现的。

大汉兴汉十三年(公元252年)三月十四日。

午后——

在夷山穿行了两日,三千汉军仅有十余人伤亡,沿途没有遇到任何危险障碍。

根据时间距离推算,再过半日,他们就能走出夷山,他们就能进入猇亭境内。

蒙华心中大喜。

此战若成,他将立一大功。

两日来,沿途别说吴军,就连他们担心的豺狼虎豹,他们也没有遇到一只,至于一些小鹿、野兔之内的,倒是遇到不少,但是它们并不会对汉军构成威胁。

“加快速度!”

“赶在天黑之前走出夷山!”

蒙华提醒着将士们,今日若能赶到猇亭,明日一早就可以顺江而上,然后与大都督前后夹击,一举攻破吕据的吴军。

另一边,李丰正率领二十余艘战船,与吕据率领的东吴水军厮杀,这两日来,汉军每日都会派出二十余艘战船出战,因为这处江面太过狭窄,即便二十余艘战船,也无法并行通过。

休休,休休休,休!

两军在距离五百步左右的距离,然后双方展开激烈的互射,吴军已然采用三弓床弩发射火枪,以此来攻击汉军战船,而汉军则是用铺天盖地的火箭还击。

经过两日的激战,汉军又损失了三艘战船,阵亡两千余将士。

吴军的损失也不小,其中也有三艘战船沉没,近三千名官兵阵亡,总之就是双方的阵亡损失,基本都差不多。

傍晚时分。

经过半日的激战,李丰看了一眼前方的吴军战船,冷冷的说道:“鸣金收兵,明日再战!”

李丰话音刚落,帅船上立时响起一阵敲击声。

当当,当当当。

前方还在激战的战船,闻得声响,虽然他们还想再冲击一阵,但是也只能无奈的选择息兵停战。

二十余艘战船回寨,中军帐内,李丰面色沉重,他紧紧的盯着地图上夷山的位置,暗自腹诽道:‘希望蒙子元能够平安通过夷山,明日我军将可击败吴军...’

按照与蒙华的约定,三日后,也就是明日,蒙华将率领三千汉军精锐,从猇亭方向攻击吕据的后队,然后李丰则率主力发起勐攻,如此前后夹击,吕据必破。

只是随着时间越来越近,李丰却是愁眉不展,心神不宁。

蒙子元,一定要平安通过夷山。

蒙子元,汝一定要平安通过夷山。

就在李丰暗自祈祷的时候,一名小校快步进入账内,禀报说道:“禀大都督,关索将军已破临贺郡、马岱将军已经兵至建安郡,丞相已经攻占荔浦县、始安县,正率军奔零陵而去。”

“!!!”

“这么快?”

从发起攻吴之战开始,到现在才刚刚三天时间,南境三路大军进军速度却如此迅速。

原本李丰觉得,相比于南境三路大军,他这一路应该是进军速度最快的,毕竟顺江而下,即便东吴水军沿途拦截,但是大汉水军经过五年的苦练,又有三弓床弩加持,相信很快他们就能打到武昌城下。

可是这大战才刚刚开始,南境三路大军真可谓是势如破竹。

东吴的陆军,就如此不堪一击吗?

李丰有些意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