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 第354章:首战遇阻

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第354章:首战遇阻

作者:酸汤折耳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1 09:49:31 来源:笔趣阁

看着吴军战船开始后退,李丰却是有些着急,他剑指前方高声叫喊道:“加快速度,不要让他们跑了。”

“追!”

此番伐吴,李丰是汉军唯一的水军,他的行军路线,丞相早就给他制定好了。

顺江而下,直逼武昌。

作为大汉的将领,面对这么大一场灭吴之战,李丰当然是想要争抢头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选择领着大军兵至夷陵,给东吴送上大汉天子的战书。

这相比于其他三路,他的行军速度可是要快了不少。

今天是首战,这几个时辰下来,汉军虽然也遭到了一些袭击,但是两军还未正面硬刚,主要就是互射。

但是现在吴军开始撤退。

不,不能让他们跑了。

李丰正率军向前冲锋,也就在他们的战船刚冲出没多久,前面的几艘战船,却不断倾斜,最后缓缓沉入江中。

“救命!”

“救命!”

战船沉没,战船上的将士,却是落入水中,他们都是训练了五年的水军,自然是习得一些水性,而且他们的训练内容,其中就有战船沉没时,该如何逃生。

此刻见面上近千汉军,他们正在江面上扑腾,同时向正在逼近的汉军战船呼救。

这是他们唯一的活命的机会,若是不赶紧让后面的船只知道他们,他们很可能会被逼近的己方战船碾压。

没办法,现在是全军出击,近百艘战船勐冲过来,他们想要逃命可是逃不了的。

李丰等将领,自然是看见了前面水面上的汉军士兵。

“快,救他们上来!”

李丰没有犹豫,看着在水面上呼救的将士,他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就只顾着去追击吴军。

远处的吕据,却是很得意。

这是他预料的事情。

汉军冲在前面的几艘战船,沉没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肯定会在后面的汉军冲过来之前沉没。

这也给了他从容后退的机会。

首战击沉对手五六艘战船,这对于吕据来说,这就是胜利。

趁着汉军营救落水的汉军,吕据很快就率军后退到狭窄的江面,现在汉军想要冲击,那就等于是找死。

初战时,江面可容二十三十艘战船平行通过,但是现在这处狭窄通道,最多也就能容纳十余艘汉军战船通过。

堵住——

吕据的决定很简单,堵住这道狭窄的通道上,让汉军短时间无法通过,而他则可以在这里等待援军。

“大都督!”

一个中年将领,问李丰:“还冲吗?”

他看向远处的吴军,还有变得狭窄的江面有些愁容。

李丰也是叹息,看了一眼狭窄的江面,沉声说道:“今日我军初战不利,暂时停止进攻;”说着,却是指着前面的江面,冷声道:“吴军在下游堵我,我们也可以在上游堵住吴军。”

“大都督英明!”中年将领恭维道。

“传令!”李丰道:“命令所有船只,即刻在江口下寨,不可让一艘吴军船只过来。”

“诺!”

本想着一战击溃吴军,但是现在战机已失,吴军又堵住了江口,现在冲过去,自然不是明智之举。

但是——

这条狭窄的江面,既对吴军有利,他们可以挡住汉军南下,但是也对汉军有利,汉军可以在此扼守,至少也不能让吴军轻易冲过来攻击汉军。

毕竟,东吴水军的总兵力可也有十余万人,若是他们得知汉军四路伐吴,水军自然会在长江上,阻击大汉水军。

即使东吴水军不全部过来,但是抽调与汉军相同等量的兵力,还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大汉水军共计八万人,但是李丰这次也只带了六万人南下,还得留下两万人扼守在秭归,以防曹魏趁机攻击大汉的后方。

汉吴水军夷陵首战,只持续了几个时辰,就以汉军损失五艘战船,阵亡一千三百多人,吴军战船没有损失,但是阵亡人数却要比汉军多一些,因为汉军的火箭太过密集,造成的伤亡可就大得多,吴军这一战,共计阵亡两千九百多人。

傍晚时分。

汉军在长江上游立寨,而吴军则在下游立寨。

然后在江口,却也是都设置了障碍,提防对方突然杀来。

“大都督!”

副将蒙华,来到账内,问李丰:“大都督,吴军堵在下游,我军该如何破防?”

蒙华是武都人,大汉第二届武举全国第六名,其实他在第一届武举时,就参加了比试,只是很可惜,哪一届他在武都郡试的时候,碰到了改名的刘禅。

第一届武举,蒙华未能通过郡试,但是第二届他却是武都郡试的第一名,然后进入京试,最终获得第六名,最后被安排到江州李严的部下效力。

这几年他一直跟着李丰,成长也是非常的快,这次更是以副将的身份,随李丰南下攻打东吴。

李丰闻言叹息道:“吴军善水,今日一战,算是真正的领教了他们的实力。”

蒙华却不以为然,道:“大都督,吴军虽然善水,可也是我汉军的手下败将,十几年前,不就被大都督打得他们几乎全军覆没吗...哈哈哈...”说着蒙华笑了起来。

“子元,不可轻敌也!”子元是蒙华的字,李丰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说道:“此次伐吴,我们虽为水军,却可算作是伐吴的主力,胜则可顺江而下,直逼武昌。”

说着,他顿了一下,站起身来,看向蒙华,道:“若是我们不能牵制东吴主力,其余三路将会面临顽强的阻击。”

李丰很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这一次大汉伐吴,共计出动了二十六万人,其中步骑有二十万人,主力由丞相亲自率领。

但是,李丰从出发那一刻,就觉得他这一路六万水军,才是真正的主力,而且也将会遭遇最为残酷的考验。

原因无他,他这一路是走水路,一路南下主要是夷陵、江陵、江夏、荆州这些地方,只要突破了这几处关隘,他的兵锋将直指武昌。

一旦他这六万人杀到武昌,南境的二十万汉军,基本不会遇到多少阻击,因为孙权会先想办法击败他,毕竟武昌的安危更加重要。

李丰其实也挺高兴的,这些年来,他们父子一直镇守长江防线,但是他更加清楚,这一战或许是他们老李家,能不能改变命运的一仗。

因为至从先帝兵败夷陵后,李家在大汉朝廷的地位,一直是受到压制,作为大汉尚书令的李严,后半辈子,基本就是负责替大汉镇守边境。

这——

并不是先帝当时的初衷。

当初先帝驾崩时,可也是任命李严为托孤重臣之一,而且还是尚书令,主管大汉军事。

可是后来呢?

军政大权全部归于相府,李严这个尚书令,其实就是一个摆设,无论是朝廷南征、还是北伐,李严并未受到多大的重用。

这一次,李丰觉得是个机会。

只要在丞相之前杀到武昌城下,天子必然会知道,李家人也是有能力的。

可是现在,李丰却是皱眉。

吴军挡住了长江,他想要快速杀到武昌的计划,怕是要被耽搁了。

“大都督!”蒙华笑着说道:“吕据虽然堵住了江口,但是我军想要击败他们,还是有机会的。”

“哦???”李丰闻言大喜,问道:“子元有何谋略?”

蒙华伸手指着地图,道:“大都督您看!”

看向蒙华所指的位置,李丰愣了一下,有些不解,蒙华却是笑着说道:“此地位于夷陵以北,名曰夷山,当年先帝曾在此处面对东吴陆逊...”说着他顿了顿,才说道:“若是我军翻越夷山,则可绕道至猇亭...”

猇亭?

李丰沉思,猇亭他当然知道,过了猇亭继续南下就是江陵,若是能够通过江陵,汉军很快就可以继续向东,经夏水直逼江夏,一旦汉军抵达江夏,东吴的国都武昌也就仅在直尺了。

看李丰不说话,蒙华继续说道:“大都督,末将请命率三千精锐,绕道夷山从猇亭北上,即可与大都督合围吕据。”

“子元欲走夷山...可...”李丰皱眉道:“子元岂知吴军不会在夷山设置兵马,一旦吴军在夷山布置兵马阻击,子元岂不是有去无回乎?”

翻阅夷山,绕到猇亭,这虽然看上去算是一条不错的计策,如此当一支兵马从身后杀来,吕据也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吴军也不是傻子。

汉军能想到翻阅夷山,难道吴军就想不到?

太过冒险了。

“大都督!”蒙华继续说道:“只要大都督假意攻打吕据,末将再趁机翻阅夷山,或可让吴军以为我军主力皆在江上,不会想到末将会突然翻阅夷山。”

蒙华虽然有些勇武,但是缺乏战场历练,李丰还是有些不放心。

“子元意欲破敌,这是好事情!”李丰先是夸赞一句,然后却指着夷山以南,那便是夷陵城,他说道:“吕据现在虽然是率主力拦江堵截,但是能作为一方太守,夷陵的地形地貌,他自然要比你我熟悉。”

“子元能想到绕道夷山,奔至猇亭攻其后路...”李丰笑呵呵的说道:“难道...难道吕据就不会想到乎?若是吕据早就在夷山周围布置兵马,子元若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子元啊!”李丰回身,轻轻拍了拍蒙华的肩膀,说道:“吕据挡在下游,却是让我军进退两难,但却并非无计可施;”说着他笑了笑,道:“子元是我左膀右臂,这等冒险之事,我自然不会采纳。”

“大都督!”蒙华却是不然,他道:“纵使吕据在夷山有布置兵马驻防,末将也能悄无声息穿行而过;”说着,蒙华突然向李丰一拱手,道:“末将愿立军令状,此战若是不胜,请斩末将之头。”

“哦???”李丰愣了一下,旋即疑惑的看向蒙华,道:“子元如此自信?”

“是!大都督!”蒙华确认道:“这几日末将一直在观察周边地形,而且也派了一些哨探去打探消息,夷山险要,小股部队穿行很容易通过。”

“此言当真?”李丰有些惊喜的问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