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三章 发“疯”老顽童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三章 发“疯”老顽童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北方的草原大漠和西域诸国,因为北庭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暂时都安静了下来,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什么其它的什么问题了。

可是帝国如今却在面临着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隐患,重大到如若处理不好,甚至会出现再次天下大乱的情况。而且这次叛乱的不会像五十年前那样,是因为老百姓吃不上饭而被迫的揭竿起义,而是一种自古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祸事。因为,如若这一次会出现叛乱的话,那么这次叛乱的引领者和参与者,将不再是以普通百姓为主,而是帝国之内的氏族和读书的学子们。

正像前文所说的,自大魏黄初元年推行兴学令至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天下黔首为之振奋,此乃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大世。无论是渔民农夫、贩夫走卒亦或者宗门氏族,都得到了这次教化由内而外的洗礼。

因此,帝国境内凡是适龄的幼.童和少年,都得以进入了学府,自然也就意味着天下的读书人在成倍的增长。建安三十五年,天下刚刚归一的时候,各州官府在籍人口,也才大约两千万人左右。

要知道前朝桓帝时期,朝廷的登录在册的人口可是高达五千万人之巨啊。如今过去了不过也才区区几十年,长达半个时机的战乱、灾祸,人口竟然就少了一大半。即便这其中有很多大户和宗族们,为了逃避赋税而故意隐藏的人口,可是加上那些也决然不会超过两千五百万。

天下归一之后,魏王.曹操和尚书令.荀彧以及太傅.钟繇,他们作为建安年间的朝廷三巨头,虽然之间政见不合,可是在与民休养生息这一事情上,却保持了惊人的一致。

再五年后,荀彧和曹操相继离世,新任的魏王.曹丕代汉称帝,可是对于这方面的政策,却始终没有改变过。如今天下百姓得以休整,也已经十五的年头了。天下太平以后,朝廷轻徭役、薄赋税、开荒、屯田,一些个大户和宗族们,便也就将之前隐匿不报的人口,又主动到州府报到了。一些个背井离乡,隐匿山林的百姓,见状也都纷纷又都回到了家乡。

如今,十五年过后,天下的人口已然增长到了三千五百万之巨,这跟前朝桓帝的五千万人口自然还是没法比,但是最起码已经在慢慢恢复了。同样,这也就意味着,各种职业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只其中自然也就包括着读书人了。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两面性。

读书人多了,好处自然也就不必多说了,但隐患和弊端也不少。因为兴学令的推行,天下百姓不仅仅只是那些入学的士子外,甚至于他们的家人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教化。可是如今突然间出现了这么多的读书人,帝国却还没有及时的想出,相应的政策来安排他们。

江陵王.曹植人称天下第一,世人皆言“天下有才一石,他曹子健(曹植,字子健)独占八斗”。可他终究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是一个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事情都考虑得到,人力终究是有限的。但是,曹植虽然心中没有对策,却终究还是先其他人发现了这件隐患的苗头,他心里自然也清楚,如果此事处理不好的严重后果会是什么。

而且早在他还没有被调入帝都,还担任荆州牧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些许端倪。因为荆州作为自建安三十五年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战乱的一州,百姓的生活颇为安定和富足。再加上,曹植作为荆州牧,像允商入市、改良蔡侯纸、雕版印刷、胶泥活字印刷这些东西,自然也是在荆州先行实施的。所以,自兴学推行的这十年来,荆州的教化之策推行的是最顺利,也是最为靠前的。可即便曹植发现了些许端倪,对此还是无计可施,有时他不禁在想是不知自己真的老了的缘故。

这一日下朝之后,曹植刚打算要下朝回府,却被龙椅上他的皇帝二哥给叫住了。

“太傅!”

曹植闻言之后,又急忙转过身来,向着龙椅上那道也已经有些许老态的身影,深深一躬道,“陛下,臣在呢。”

此时的皇帝.曹丕,已经踩着绣有九条金龙的地毯,从那龙阶之上缓缓走下来了,转瞬间便已经来到了曹植的身边。而大殿内的其余众臣们,看到这两位兄弟如此这般,也很知趣的匆匆退出去了,只有已经及冠了的太子.曹睿,此时还恭敬的站在二人的不远处,等待着自己的父皇随时召唤。

只见那曹丕轻轻扶着曹植的肩膀,轻声说道,“吾弟近些日子忙什么呢,每次下了朝就急匆匆的往回跑,你可是都已经好久没有陪朕说过话了。今天后花园的菊花开了,那景色美得很,你呀也别着急往回走了,就陪你二哥我好好逛一逛。”

不远处的太子.曹睿闻言,也随即附和道,“是啊三叔,父皇这几日可是憋闷的很啊,一直想找您说说话,今日您可一定要赏光啊,要不然一会儿啊,父皇又得拿我撒气。”

“你个臭小子,谁拿你撒气了,告状都告到你三叔这儿来了。”曹睿的话音方落,就又被曹丕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而一旁的曹植看着这对活宝似的父子,心中积蓄的抑郁之气,也随之消减了不少。

“三叔,您看见没,您还在这呢,我父皇就要打我,等您走了,他还不一定怎么收拾我呢。”说着,太子.曹睿竟然还作势,往曹植这边躲了几步,好似自己马上就要挨打了一样。

曹植终于被个年轻人给逗乐了,也不管是不是在御前了,竟然不顾仪态的哈哈大笑起来,“好,三叔今天啊就替你做回主,以后你只要被你父皇欺负了,就尽管到三叔府上来,三叔护着你。你那允龚弟弟(曹植之子,曹志,字允龚),近日啊又不知从哪弄的了几本古籍孤本,一直想着要与你一块儿看看呢。”

一旁的曹丕闻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随即对着曹植说道,“对了子健,你要不提我还要问你呢。允龚那孩子,朕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他这个年纪可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你可不能老是让他待在府里啊,有时间也让他多出来走走,多进进宫活动活动啊。”

听到曹丕发问,曹植随即说道,“回陛下的......”

他刚刚说出陛下这两个字,就又被曹丕给打断了,只见那曹丕佯怒道,“陛下,陛下,陛什么下。我最看不上你的就是这点,你跟子文小弟学学啊。你看他,无论何时何地都称呼我为二哥,你啊打小就一直端着,如今都已经是半百的人了,还端着,这些话说多少遍都记不住。平日里你端着也就罢了,此时就你我还有你那大侄子在,还叫叫陛下,能不能不端着?”

曹植听到曹丕“发怒”了,也急忙躬下腰,拱着手连连说道,“小弟知错,小弟知错,小弟这下记住了,还请二哥赎罪。”说着,曹植还不忘偷偷抬起头,看一下曹丕的表情,那动作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童一般。谁能想到,平日里威风八面、雍容典雅的皇帝陛下和太傅大人,竟然还有着如此童真的一面。不过,恐怕也只有四下无人之时,他们二人也才会如此这般吧。

而那太子.曹睿,见到这两位加起来都已经一百多岁的人,又开始要“发疯”的时候,就已经躲得远远的了,此时的他正在远处,歪着脑袋捂着嘴偷笑呢,可他又怎么能逃得过曹丕的眼睛呢。

只见曹丕远远的对着他呵斥道,“老大,你跑那么远干什么,还不滚过来?”

曹睿一看自己父皇的火马上就要发到自己身上了,急忙向后宫跑去,一边跑还一边说着,“我突然想起来,老师给我布置的今日的功课还没有做完,我先去做功课。”在他跑出大殿之前,他还不忘回头俏皮的跟曹植说道,“三叔,您今天中午一定要留下在宫里吃饭啊,我一会儿就去告诉母亲,让她亲自给您下厨。”

说着,曹睿已然一溜烟的跑远了。

皇帝.曹丕看着跑远的那道身影,眼神里的却透着满满的疼爱,可嘴上依旧不饶人的笑骂道,“这个臭小子,老子一会儿再收拾他。”

而曹植看着眼前这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兄长,忍不住摇头苦笑起来,随后他轻轻地说道,“睿儿,大小就古灵精怪,我呀倒是希望我家的那个小子,可以像睿儿这般活泛一些。话说回来了二哥,对于我家那小子,您刚才可真是是冤枉我了。不是我想要一直把他关在府内,而是他自己根本就不想出府。

这臭小子,就对书感兴趣,别的一概提不起兴趣来,臣弟我也是没辙啊。我总怕这臭小子,哪天再憋出什么病来,我倒是希望睿儿,平日里能多去我府上溜达溜达,或者出去骑马狩猎的饿时候扯上他,也让他跟着活动活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