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一章 青年亦华发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一章 青年亦华发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转眼间,时间就已经来到了大魏黄初十年,公元244年。

此时,距离大魏世祖文皇帝.曹丕代汉继位以来,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距离天下再次一统以来,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了。而这些年里,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人都是健忘的,太祖武皇帝.曹操、尚书令.荀彧、丞相.钟繇、振军大将军.张郃、司徒.刘烨等等这些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提起过了。更别说那些在征战天下之时,就已经战死或者身故的程昱、张辽、徐晃、许褚之流了。

至于孙权、周瑜、鲁肃、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为雄一时的枭雄们,也早已经随着时光,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了,又似乎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建安年间的一些个老臣,在皇帝.曹丕继位登基之后,又陪着他走了一段岁月,可最终还是抵不过时光的摧残,终于一个个的都相继离世了。从最开始的太中大夫.韩公至、丞相.钟繇、大司马.曹仁,再到后面的司空.华歆,以及接替他司空的太常.王朗,紧跟着又是大将军.曹洪、征东将军.夏侯尚、国子学祭酒.管宁......

可以说前朝建安年间,曹操和荀彧他们同一辈的老臣们,在这几年里都差不多走光了。长辈是隔在自己和死亡之间的一道无形的墙,他们走了,就没有谁再照顾自己,也就轮着自己直面死亡了。虽说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态,自古以来没有谁能够长生不老的,可是每当跟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去世的时候,也免不了会心生悲凉之感。

不过,这也是在所难免,不说别的。就连皇帝曹丕他们,现如今也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甚至是马上就要花甲的人了。江陵王.曹植,乃是曹氏三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可是如今也已经是五十有三了,所以比他大五岁的二哥曹丕,今年也已经五十八岁了。

一代新人换旧人,而当年雄姿英发的青年,如今也已经是添了不少的华发了。就连当初吵着要跟自己的二叔曹彰骑马的小曹睿,现如今也已经娶了两房妻妾,并且生下了两个,跟他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可爱的小娃娃。

当年的封疆大吏们,如今也已经开始进入中枢,像当初的钟繇、荀彧一样,开始接掌帝国的最高权力和命运。

作为曹氏三兄弟中,年纪最小的江陵王.曹植,因为常年来呕心沥血的研制各种超前的东西,而心血耗费颇大,但是确实三兄弟中,看上去老态最显的一人。如今的曹植,虽然依旧依稀可见当年的潇洒和飘逸,但是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就连那一直坚挺着的后背,看上去都有了一丝的佝偻。

任城王.曹彰,虽说这些年几乎没怎么打过仗了,可由于早年间南征北战的风餐露宿,身体中的暗疾也有着不少。

如今他常年驻守长安,每逢阴雨天气,骨缝间隐隐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约总透着一股寒气,要不然就是这疼那酸的。这个打了半辈子仗的大将军,从来没怎么怕过,可是如今却被这浑身的病痛,真真儿折磨的怕了。

三兄弟中个,年龄最长的皇帝.曹丕,看上去反而像是三兄弟中最小的那一个。曹丕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这两位弟弟为了自己家的江山,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因此疼爱弟弟的皇帝.曹丕,早在两年之前,便把江陵王.曹植从荆州调回了帝都,并让其担任了太傅之位。而他荆州牧的位子,自然也有人担任了,而且还是一个大家都不太陌生的人。

新任的荆州牧,姓荀,名恽[yùn],字长倩,乃是昔日前朝尚书令.荀彧的长子。没错,就是当年那个,跟自己的父亲政见不合,却与曹氏一脉的曹植关系极其要好的荀恽。

荀恽的妻子,乃是太祖武皇帝曹操的安阳公主,所以他也是当今的国舅爷,算是半个外戚。而他的妹妹,嫁给了当朝的司徒.陈群为妻,所以他又是陈群的大舅哥。

早在建安年间,天下一统之后,荀恽便因功担任了有重兵驻扎的江夏太守。曹操去世之后,曹丕代汉继位称帝,他又被加封为了荆州治中,作为荆州的二把手,辅佐江陵王.曹植共同治理荆州。可以说这些年,荆州被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功劳,他有很大的功劳。也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曹植也才能抽出时间来,去研制铁马镫、苗.刀、陌刀、造纸术等等,这些个东西。

因此由他来担任荆州牧,也是再为合适不过了。只不过,即便是他,今年也已经是快要半百的年纪了。

对于任城王.曹彰,因为他要留在长安,以镇守关中、西川和雍凉一带,因此曹丕心中即便一万个想,但也不能把他召回帝都来。所以,曹丕特意从宫中挑了几名好的太医,让他们留在了长安,常年驻守专门照料任城王.曹彰,并命令太医令,每半年就去一趟长安,帮曹彰检查身体。

凉州刺史兼西域都护的邓艾,邓士载,在西域诸国趋于稳定之后,便被一直看重他的曹丕召回了帝都洛阳。如今的邓艾,在经历了一十五载的西北风霜之后,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毛手毛脚的莽撞小伙子了。现如今的他,沉稳有度,显然已经成为了大才。因此,在一次依例的年拜之后,他也便被皇帝.曹丕留在了帝都,迁任大尚书。掌管帝国朝廷和天下一十四州的,所有官吏考核、升迁、管理事宜。

现在的凉州刺史兼西域都护,乃是当初跟着邓艾一起微服西行探查西域情报,时任敦煌太守的仓慈,仓孝仁。当初五胡中的羌、氐[di]二族叛乱之时,凉州也只有他治下的敦煌郡和邓艾所在的武威郡没有被攻陷,所以他自然也是接任凉州刺史的不二人选了。

益州刺史.钟会,在三年的守丧期完成之后,并没有再次返回益州,而是被皇帝特意留在了洛阳,迁任了司隶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尉一职,并兼任了京兆尹,掌管整个京畿之地的军政和治安。

而因信都书院进封司隶校尉的崔琰,崔季珪,也已经再进一步,成为了纸张京畿守备大营的执金吾,深受皇帝曹丕的新任。至于前任执金吾.曹休,此时也已经摇身一变,迁任卫将军,而戍卫皇宫了。当然那支帝国最为强悍的骑兵“虎豹骑”,还是归曹休节制。

当初那个被崔琰所推荐,而去了并州担任了州别驾的毛阶,毛孝先,也已经被从并州召回了帝都,担任了尚书仆射[yè]一职,专门负责尚书台的一应大小事宜。自从十余年前,尚书令.荀彧身故之后,这一职位因为种种原因,便一直空缺着,所以着尚书仆射虽然名义上是尚书台的二把手,可在没有尚书令的情况下,确实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当初在五胡.平叛中,展露头角的三个小将,如今也颇有成就。

最为闪光的阿鸯就不必说了,如今的他依旧还在担任着驸马都尉一职,而他本人也在数年前成为了皇帝.曹丕的乘龙快婿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在一次无意中跟一名虎豹骑的什长比试之后,便受到了虎豹骑全体的青睐,而阴差阳错的当上了虎豹骑的副帅。

当然并不是说他武力高、功夫好就能当上虎豹骑的副帅的,这只重甲起兵毕竟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也是皇帝的贴身卫队。自从这只骑兵部队被建立起来开始,他的历任统帅便是曹氏宗族的人,例如曹纯(英年早逝,在建安年检就去世了)、曹真、曹休。文鸯可是第一位担任这支起兵副帅的外姓人,若不是他有着皇帝陛下乘龙快婿的这个身份,恐怕想都不用想。

那个获封了殄虏护军,后来又因功进封护鲜卑校尉的高勇,不,现在应该称之为张勇了。在他去往北庭都护府的第五年,瀚海双城便筑造完成了,所有相关的有功将士都得到了一定的进封。朝廷有意将其加封为将军,然后再将其召回的,可是却被他拒绝了。

因为在加封他的同时,皇帝曹丕特意秘密的将其召进了宫中,亲口将他的身世之谜告诉了他,并表示了想要他继承张郃爵位,并认祖归宗的想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高勇,自然也是大吃一惊。

一个人自幼丧父,跟着母亲相依为命,少年又丧母无依无靠的苟活于世。后来,某位贵人看中了他,将其纳入麾下的军中。他以为他们是看重了自己的能力,因此也颇为卖力,每次冲锋陷阵之时都身先士卒。终于经过了十数年,自己因功也获得了不大不小的职位,想着总算是可以报答这些大人们的知遇之恩了。

可是现在,这些大人物突然告诉他,他其实不是普通人,而是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视之为偶像的振军大将军.张郃的长子长孙,就连自己的姓了二十多年的“高”,也将不再属于自己,换成谁恐怕一时间都接受不了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