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八十五章 钟繇离世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八十五章 钟繇离世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大魏黄初五年,公元239年,春,正月初八。

新春刚过的帝都洛阳城,再次全城缟素。而去世的这个人,绝对当得起这样的待遇,因为他是如今的百官之首,丞相.钟繇。自此,建安年间以曹操、钟繇、荀彧为首的朝廷三巨头,彻底终结。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人。其创立的一手楷书,更是出神入化,其在书法、文学上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在当世之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与其比肩的。

他出身高贵,乃是颍川名门钟氏。

钟氏一族以世代擅长刑律而著称,其祖上钟元,在西汉时期,就官至尚书令,并领九卿之一的廷尉。其祖父钟皓,在东汉时期,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并且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

其幼年时便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后来举孝廉出身,并陆续担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廷尉正、黄门侍郎。后来逢大将李傕、郭汜二将专权,把弄朝政。钟繇谋划协助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洛阳。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钟繇遇到了小他三岁的曹操,和小他更多的荀彧,三人一见如故,相知相亲数十年。随后,他们一同辅佐汉室,挽汉室于风雨飘零之中。

后来,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镇守关中数十年,颇有功绩。官渡之战时,他派送数千战马于前线;大败郭援;威震关中;迁民洛阳......等等,都是出自于他的手笔。

建安二十八年,他更是以年过古稀七十六岁的高龄,率兵三十万西征川蜀,并成功拿下了割地为王二十余年的西蜀。仅用两年不到的时间,便成功平定了西蜀。并且兵不血刃的拿下成都,使得刘禅俯首称臣。

成为了继曹仁之后,又一位有着灭国之功的大臣,更是因功被当时的汉献帝,封为了太傅,位列三公,地位仅次于当时的魏王的曹操。

有人说,如果没有钟繇的帮助,曹操绝对不敢进位公爵,也不敢称王,自然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大魏王朝。也有人说,如果钟繇当时选择的是帮助荀彧,那么汉室再次复兴,或许也将不再是难事。

只可惜,这世间没有如果,钟繇顺应天时,最终选择的是曹操这一方,他也成为了曹魏建立的奠基者之一。

当然曹氏一脉,也并没有亏待于他,在曹丕继位之后,更是封他做了百官之首的丞相,私下里也更是以叔侄相称。朝廷每每有事,也必会问策于他。他的几个儿子都因为他,而被封了列侯。

甚至他的小儿子钟会,钟士季,今年不过也才区区二十六岁,就已经是益州刺史,成都侯,镇西将军等诸多官职于一身的,正三品的实权封疆大吏了。

自此,曹操留给曹丕的一文一武两位老臣,在曹丕继位后的第五年,都身故了。好在此时的天下,已经没有了战乱,正在蒸蒸日上的向前发展,钟繇也算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含笑九泉了。

如果真要说他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或者不甘心的事情的话。应该是他会怨恨自己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多活几年,好好看看这自己辛苦打拼下来的江山吧。

......

春节刚过后不久的正月初七,皇帝曹丕就带着太子曹睿,亲自来府上看望钟繇。那个时候的钟繇,精气神竟然还恢复了不少,并且信誓旦旦的对曹丕说道,“多谢陛下关心,老臣又熬过了一个冬天,过不了几日,应该就可以上朝了,老臣又能为我大魏朝再效力几年了。如今我大魏朝蒸蒸日上,老臣还想多活几年,看看这太平盛世呢。”

想想那日的谈话,还清晰的在耳边环绕。可没想到,昔日一面,再见竟然是天人永别。

按照朝廷大魏律的规定,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朝廷以及各州府的官员们都轮番休沐,止到正月十七才正式上工。所以,皇帝.曹丕还打算着在正月十五这天,邀约钟繇进宫来赏花灯吃酒呢,可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正月初八的这一天清晨,曹丕晨起之后刚打算用膳。可就在这个时候,小黄门慌慌张张的近前来,低声禀报道,“启禀陛下,成都侯.益州刺史钟士季前来拜见。”

曹丕一听这个,心中顿感不妙,可还是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惧,挥手示意让小黄门引领钟会进来。

而曹丕看到钟会的第一眼,就知道自己的心中猜想应验了。

只见那钟会面容憔悴,依稀还有泪痕,见到皇帝曹丕之后,叩头便拜,嚎啕大哭道,“启禀陛下,我父昨夜三更病重,已经去了。”

曹丕闻言之后,蹭的一下站起身来,脸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刚刚想要说些说什么,可还没等说出来,整个人就向后倒去。一旁的小黄门手疾眼快,急忙冲上去扶住了曹丕,才使得的不至于摔倒在地。

“太医,太医正,快传太医正。”

钟会见状,也急忙冲上前去,并大声呼喊道。并急忙将曹丕搂在怀里,一把向他的人中处掐去。良久之后,曹丕大喊一声才缓神醒转来。他睁开眼睛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床上了,太子、甄皇后、钟会、太医正等人都围在了床边,跪倒了一片。

稳了稳思绪,曹丕缓缓开口说道,“你们不用担心,朕只不过是一时急火攻心,没缓过气儿来,如今已经好多了,都下去吧。太子和士季留下即可。”

待众人都离去之后,曹丕才不紧不慢的说道,“太子。”

一旁的太子曹睿,急忙上前道,“儿臣在。”

“于公,丞相钟繇大人,战功赫赫,成绩斐然,乃是大魏的股肱之臣;于私,就连朕都要叫他一声伯父,你也要称呼他一声祖父。待会儿你与士季一同出宫,去丞相府,为钟繇大人守灵三日,另外记得一定要穿素服。

等会儿你让人传旨尚书台,就说是朕的旨意。追封丞相.钟繇为‘成侯’,配享太祖武皇帝的庙庭。并以王公之礼,下葬丞相,所有丧葬费用和一应物事都从宫中府库支取。另外,通告全城,即日起帝都城内不得出现喜乐,并令全城臣民为丞相吊丧三日。”

曹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听后,微微颔首,并且诚恳的说道,“儿臣遵旨。”

曹丕随即又看向一旁的钟会,“士季兄。”

钟会闻言,急忙跪行着爬到龙塌旁,诚惶诚恐的说道,“回陛下,微臣在。”

曹丕强行挤出一丝丝的苦笑说道,“还请士季兄见谅,本来今日朕就该前去给钟繇伯父吊丧的。可是你也看见了,朕的这个身子骨实在有点儿不争气,所以只能让太子替朕前去守灵了,你莫要见怪啊。”

听到这里的钟会,早已经是泣不成声,匍匐在地涕泪横流不止。

曹丕费力的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说道,“等过个一两日,朕一定亲自前往府上吊唁。另外,朕允许你守孝三年。你的益州刺史,朕都给你留着,等你丧期满日之后,再回来任职。”

此时钟会才缓缓抬起头来,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对我钟氏一族的恩宠,我等万死也不能报之万一啊。请陛下放心,臣今后一定为我大魏鞠躬尽瘁,若有违背人神公弃之。”

一切都安排完毕之后,曹丕才缓缓闭上眼睛轻声说道,“好了,好了,你们都下去吧,让朕自己休息一会儿。”

曹睿、钟会二人,这才缓缓的退出殿外,只留皇帝曹丕一人在殿内休息。

待众人都走完了之后,两行清泪从曹丕紧闭着的眼睛里留了下来,不一会儿进浸透了身下的枕巾。

丞相钟繇对于他来说,亦师亦父。除了曹操之外,钟繇可以说是曹丕的第二个父亲,称其为假父也不为过。打小曹丕兄弟几人便一直跟着钟繇学习,钟繇也一点也没有吝啬,对曹氏兄弟几人倾囊相授。可以说曹家三兄弟,能够又今日的成就,钟繇他功不可没。

因此即便是后来已经贵为魏王和皇帝了,曹丕在私底下还是以叔侄之礼相待于钟繇,并一直称呼他为伯父。如今,钟繇离世,曹丕又怎能不心痛呢?

而刚才,因为有众人在场,身为皇帝的曹丕,即便心中万分悲痛,也不能流露出来。即便是过几日他去府上吊唁,大庭广众之下,他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能失态。

因此,他只能等众人都离去了之后,才敢默默的哭上几声,权当是为自己的这位伯父送别了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钟繇其实还是非常幸运的。

在这乱世之中,他位极人臣,而且本身的才华又得到了施展。

既逢其主,又逢其时。并且很幸运的活到了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甚至他的子孙后代,受他的余荫,一个个的都成了封疆大吏,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钟繇离去了,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他死在了黄初五年的开始,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他也是幸福的。

享年八十八岁。

自此,人间再无钟元常,可他却为后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财富。他的楷书,被后世学子们,争相模仿,后世之人更将其称之为“楷书鼻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